爱小说

第43章 美味不问出处

小说:武大郎传奇 作者:包小三 更新时间:2016-09-21 12:08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窗外风声呼啸,寒气肆虐,室内则是炭火余温,暖熏如春。在这暖室之内,唇枪舌战仍在继续,讨价还价之声如天雷滚滚,不绝于耳。
  梵羽本以为自己拿出了足够的诚意,谁曾想这几个老掌柜谨慎如鼠,假设出各种无中生有的奇葩问题,那些脑洞大开的设想令他疲于应付,最终只能祭出杀招,强势回应道:“你们不愿投,自然会有人,想发财还前怕狼后怕虎?”
  几位掌柜恨的牙痒痒,然而又不甘心放弃投资之后高昂的回报,底线只能一缩再缩,最终被梵羽彻底击溃。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首先向梵羽投诚的居然是向来被人称为一毛不拔的铁公鸡郝大富,他当场就拿出了三百两银票拍在桌子上,一时间震住了所有人。
  “郝公鸡这是吃错药了吧?”在场众人,包括梵羽在内都是这样认为的。
  王复年不甘落后,决心赌一把,这买卖怎么看都算是稳赚不赔,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十年后还本付息……于是铁牙一咬,甩出了五百两银票。
  其他几位掌柜你看我我看你,本着有钱不赚乌龟王八蛋的做人准则,纷纷摸向荷包……
  梵羽看着几位掌柜全部缴械投降,仿佛完全置身事外似的,心中平静得没有半点涟漪。
  他本身就做了极大的让利,这种投资分红并以狮子楼全额资产做抵押的买卖,绝对稳赚不赔,换做是他早就毫不犹豫的签字了,怎么可能墨迹到现在呢?
  之所以选择与这几个不够爽快的掌柜合作,梵羽看重的是他们每个人所代表的背后资源,说白了就是未雨绸缪,为将来自己的生意扩张铺路。
  倘若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按照梵羽的经营思路,根本无须融资,这座酒楼本身就是最大的流动资本。
  生意谈妥之后,梵羽打了个响指,两个年轻貌美的女子推门而入,香喷喷的饭菜粉墨登场了。
  “酒楼新近研制了几道美味,特地邀请各位掌柜的品尝,欢迎提出改进的意见,这可关系着以后酒楼的生意……”
  梵羽的笑容如春风拂面,如今几位掌柜都被绑在了自己这辆战车上,不怕他们不用心办事。
  七八道以猪肉为主食材的美味佳肴排满了桌面,散发着足以让干瘪的肚皮发出抗议声音的香喷喷味道,勾引着在座之人的味蕾,令他们欲罢不能。
  “这是……”
  几位掌柜傻眼了,看着满满一桌子的美味佳肴,自己居然连一道都不认识,这是什么情况?
  梵羽向几人使了个眼色,那意思分明是在让几人动筷子,然后笑道:“先尝尝味道怎么样……”
  说着,自顾自的动起筷子来,他夹了一块红烧肉放在自己面前的碟子里,当着众人的面细嚼慢咽起来,满脸陶醉道:“这种感觉,太让人留恋了。”
  众掌柜面面相觑,不懂梵羽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过他们也没多想,纷纷动起筷子。
  “咦……”
  只吃了一口,几位掌柜便发觉了菜肴的与众不同,王老五常年在外跑货,见识广,他不自信的问梵羽道:“这道菜,难道就是传说中苏大学士独创的东坡肉?”
  梵羽点头道:“不错,这的确是东坡肉,王大哥倒是好见识。”
  王老五讪讪笑道:“这可是好东西啊,我也仅仅是听说过,没想到今天有口福了。”
  说着,又夹了块红烧肉,大快朵颐的吃起来,流露出一副满足的深情。
  冯掌柜突然插嘴道:“是不是那个‘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大学士?”
  他的话一出口,众人都乐了,郝大富趁机取笑道:“哎呦喂,没想到冯大掌柜还懂吟诗作对啊!”
  梵羽笑道:“对,就是他。”
  其余几个人虽然不知道苏大学士是谁,但也听出那是个了不得的大人物,既然是大人物独创的菜肴,他们自然要品尝一番,于是不约而同的动筷去夹那红烧肉。
  “不错,不错……”
  众人品头论足,只是脑海中词汇实在贫乏,憋了半天也就憋出“不错”二字来形容了,其实岂止不错啊,简直是极品美味,妙不可言!
  梵羽瞧众人只顾着闷头大吃了,似乎直接无视了主食材是下等肉的客观事实,而他最关心的还是这个问题。
  “诸位——”
  梵羽干咳起来,说道:“这些美味都是用下等肉做出来的……”
  几位掌柜听了愣一下,但下一秒便彻底炸了,吹胡子瞪眼的,即便是那会看到合作协议上的霸王条款也没有如此激动,只听他们怒道:“什么下等肉上等肉,简直狗屁不通……”
  “同样是吃的,你凭什么把肉划分为三六九等?”
  “就是,英雄不问出身,美味不问出处!”
  ……
  梵羽顿时感到汗颜,这特么是什么情况?连乔善农那种穷得连锅都揭不开的工匠都看不上眼的猪肉,怎么在这几位腰缠千贯的土豪面前就成了香饽饽呢?
  这严重的不符合常理啊!
  “几位掌柜教训的是,在下一时失言,还请诸掌柜原谅则个。”梵羽忙低头哈腰的赔礼道歉,心中郁闷不已。
  其实,北宋时百姓以社会地位划分,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末位,作为最底层的存在,他们对这种食物“排位论”最不感冒,受到的影响反而也最小。
  商人的地位已经如此不济了,他们哪里还有资格嘲笑其它呢?
  这些中小商人们之所以平日里不吃猪肉,并非是因为看不上这种“下等肉”,而是因为苏轼《猪肉颂》中所说的“贫者不解煮”,不知道怎么做好吃,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这个时代人们通常用的烹肉方法便是如廖掌勺所说,用水煮熟了之后,撒上一些盐巴,味道单一,炮制粗糙,口感实在不敢恭维,根本称不上什么美味。
  梵羽运用后世总结出来的烹饪手段,搭配各种调料做出了红烧肉、回锅肉、家常肉丝、香煎猪肉片等诸多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这比用清水煮出的好吃十万八千倍,以至于几位掌柜品尝之后交口称赞,难以忘怀。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