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一百零二章 新任支书(第五节)

小说:夜空中凡星点点 作者:路的拐弯处 更新时间:2017-12-01 20:19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第十八章
  第五节
  准备大干一场的世新,很快就在县政府那里碰了钉子——县政府以经费紧张为由,否决了他寻求拨款修路的请求。
  不是有当年叶永诚为上山村小学修建教学楼的经验吗?所以,这个结果也在世新等人的意料之中!
  世新也和当年的永诚一样,下了决心要办成这件事情。于是,他就像当年的永诚那样,积极地到县政府走动、求情、要拨款。但他这个上屁股还没有坐热乎的小小村支书,领导想半天也想不起他是谁,如何有人把他当一回事!他没有气馁,一天到晚尽往县政府大楼里钻,比走亲戚串门还勤,也慢慢地混了一个面熟,领导们也慢慢地知道了这个成天来要钱修路的家伙是谁!
  很快,上山村计划修筑水泥路的事情,引起了县委的重视。
  县委对此召开了一次会议,但这个计划都遭到了绝大多数领导反对,理由是就凭上山村这个一个偏远落后的小山村,实在没有必要花费巨资修筑水泥路。要知道,山下大多数村子至今也没有通水泥路呢!
  世新依然没有气馁,甚至跑得更勤了,并且专找一些做得了主的领导。领导不在,他就在办公室外面候着;领导不愿意见他,他就厚着脸皮往办公室里面钻。每次有幸得到领导的接见,他都会将上山村贫穷落后的情况,以及这条水泥路对于上山村的重要性、将来会发生的改变,详尽地讲给领导听。
  一些领导还会耐着性子听他把话讲完。可当他开口要修路的资金时,领导们都会一致面露难色,继而说一大堆官方的推辞,说什么政府财政紧张,说什么要再研究研究,说什么容后再议……
  事情一拖就是一个月,而且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世新倒是跑得够勤,以致县政府把门的保安一看到他,就会调侃一句:“哟……这不是上山村的支书吗?你不是刚走,怎么这么快又来了?”
  政府方面受到了阻力,由康元和丽萍组成的筹款小组,也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之前,村里已经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决定以户为单位,每个人口缴纳五十元用来修筑水泥路。这是集体事业,受益的将是整个上山村的民众,每个村民都有责任和义务尽自己的一份力。
  这算是合情合理,也得到了一部分村民的认可,但还是引来了另一部分村民的不满与非议,尤其是那些家里人口众多,或者家庭情况比较差的人家。他们在背地里纷纷指责以世新为首的新一届村委,说他们是以权压人、强摊任务。
  快一个月下来,两人跑遍了整个上山村,收上来的钱却是寥寥无几。除了文明表态的一万块钱,其余的加一起也就区区的四五万块钱——这对于一条十公里长的水泥路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很是奇怪,修筑水泥路是一项利民的大事,为何却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呢?
  这首先与三个新任村干部有一些关系。上任伊始,他们就要做这么大的事情,一时半会还得不到人们的信任。而且,前任村支书叶文明比他们能耐多了,这十几年来也没能将水泥路修筑起来,就凭三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嘴边没毛,办事不牢!
  其次,与当年学校修建教学楼相比,修水泥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需要一笔巨资。而村里就一小部分人拥有摩托车,其余的都是全靠两条腿杆子出行,在他们看来,这件事情与他们关系不大。有些人甚至狭隘地认为,要他们出钱修水泥路,最后岂不是便宜了那些骑得上摩托车的少数人。以一部分人的觉悟,断然不会干这种损己利人的事情。还有不少人觉得修路是政府理所当然的事情,怎么要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出钱,那还要这个政府干什么?因此,就算是村里出台了规定,但村民们反应不一,真正支持的人并不多。
  出师不利!这对于三个满腔热血的新任村干部而言,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在康元的建议之下,世新找到采石坑的支书马来利,并说服他一道到县政府走动——马来利是一个老干部,面子可比世新来得广。再说了,修路不只是上山村的事情,跟采石坑也有直接关系,两个村子合在一处,其影响就放大了。
  而对于村民的不热心,丽萍却在无意中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办法。
  有一天,她的小卖部里来了一个买香烛金纸,准备到石顶宫礼佛的外地中年妇女。中年妇女走累了,就向丽萍讨了一杯水喝。
  丽萍给她倒了一杯茶,并和她闲聊起来。
  闲聊的过程当中,中年妇女不住地抱怨山路难走,她从山下走上来,此时已经累得直不起腰了。
  丽萍问她为什么不骑摩托车上来。
  中年妇女说她家里就有一辆摩托车,但上山村的山路不仅不好走,而且到处充满了危险,她宁愿步行,也不敢骑摩托车。
  这倒也是实情——每一个到石顶宫礼佛的外地信徒,都会抱怨这里的路难走。
  丽萍告诉她,说上山村正准备修筑一条水泥路,到时候水泥路会从山下直达石顶宫,她们这些外地信徒,就可以省去行路之苦了。
  中年妇女一听,居然连连表示,看在石顶真仙的佛面上,她愿意捐一些钱……
  这件事情给了丽萍很大的启发!村民们不是对修水泥路不热情吗?但他们都是石顶真仙的信徒啊!如果这次修筑水泥路冠以石顶真仙的名义,不看僧面看佛面,估计人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意见了!而且,石顶真仙的名气越来越大,信众也越来越广,此举不仅适用于本村,也可以争取本村之外的信徒。
  中年妇女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果然,这个名义真的得到了大部分村民的拥簇!他们纷纷找到康元和丽萍,不仅爽快地把自家该缴纳的钱给交了,甚至还会多捐出一些,支持石顶真仙修路。就连丽萍的家婆,也瞒着丈夫,偷偷地多捐了两百块钱!
  “石顶真仙”修筑水泥路的消息,迅速在周边地区传开了!这一下动静可就大了,信徒们从四面八方涌向石顶宫,纷纷慷慨解囊。
  看到这个情况,世新暗自高兴的同时,也害怕私立心颇重的叶金水会中饱私囊,就迅速召集了村里一些有威望的老者,成立了一个临时性的“石顶宫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接收信徒的捐款。
  社会筹款之路变得顺坦了,政府拨款之路,也开始出现转机。
  在马来利的努力下,上山村与采石坑村修筑水泥路的事情,这才真正得到了县政府的重视。几经开会谈论,县政府最终同意了两个村子修筑水泥路的计划,也同意了拨款:这条路将由政府与社会共同出资修筑,政府提供五十万块钱的资金,其余的由两个村子利用社会力量,自行解决!
  计划得到了认可,资金也争取到了,但对于一条八公里长、路况极其复杂的山村水泥路而言,这区区五十万块钱够干什么?够修几公里?够买水泥、石料?或者是工钱?恐怕什么也不够吧!而社会力量能有多大呢?别到时候路修了一半,却要因为资金不足而陷入停顿!
  那这一条路什么时候才能够真正修起来?
  叶世新同样要面对当年叶永诚修建教学楼一样的处境!
  为了最大程度保障有足够的资金,世新决定还要到县政府积极走动。
  而摸爬滚打多年的马来利,却劝说世新放弃这个想法。他觉得能争取到这一些就很不错了,再去走动的话,恐怕不能取得任何作用。
  这些话本来是几年前世新劝说永诚的,如今却被马来利反过来劝说他,确实让人无可奈何!可水泥路能不能修起来,关键在于资金,而资金的关键在于政府的扶持力度,这可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世新执意要继续去走动。前两次都以失败告终,第三次的时候,世新干脆当着领导的面,开始“哭穷”。
  据马来利背地里讲:这个叶世新还当真是在哭穷!当着大小领导的面,他叶世新哭得稀里哗啦的,那眼泪简直像是决堤一般!
  而世新就是靠着这样的“哭穷”,从又要到了三十万资金……
  就在叶章宏他们即将升入五年级之时,叶世新与马来利一道奔赴千里之外的深圳市,寻求资助。
  据不完全统计,华强镇远赴深圳市谋生的村民,如今已达到了三百之众,并有继续增多的趋势。这三百人之中,上山村和采石坑村占有不小的比例,而叶永强算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这个在凤来县已经无处容身的家伙,到了深圳竟然东山再起,成了一个响亮的人物。
  两个村支书的到来,立即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并得到了极其热情的招待。
  作为混展最开的人,叶永强义不容辞地当起“地主”的角色。他召集两个村一些比较有脸面的人,并找了一个不错的饭店,为两个村支书接风洗尘。酒足饭饱之后,他又带着两人到歌舞厅里唱歌跳舞。他还打算带着他们去享受眼下时兴的按摩服务服务服务,却被马来利拒绝了。与对这些吃喝玩乐来者不拒的世新不同,马来利倒是觉得与其将钱花在这上面,还不得直接折成捐款,让他们带回老家。
  第二天,永强又带着他们,到深圳市区转了一圈,转得两人眼花缭乱的!
  深圳地区的发展,也算是让两个穷乡僻壤里出来的村支书开了眼界。整齐的街道,宽阔的柏油路,川流不息的车辆、林立的高楼大厦、各种现代化的设施……老家与这边简直没有一点可比之处!两人一路目不暇接,真心有一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
  只是,眼瞧着老家与这边巨大的差异,也让两人心里很是忧酸!这里都发展成这样了,可是在老家,他们连一条像样的水泥路也修不起来,还得他们这样堂堂的村支书,千里迢迢跑过来,放下架子寻求这些出门谋生之人的资助!
  而对于两人此番的目的,叶永强不仅表示理解,也愿意慷慨解囊。他本身就是一个好面子的人,如何能够错过这种出风头的事情呢?
  他偷偷向世新打听了村里捐款的情况。
  当他得知前任村支书叶文明带头捐了一万块钱之后,不由得愣住了。他想不到就凭叶文明的度量与能力,竟能捐这么多钱!
  他向世新打听这些的目的,其实就是想着找一个比较。他想着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要在捐款上面“力压群雄”,将“捐资芳名录”上的第一名收归自己的囊中。他爱出风头,目前也具有这个能力。不过,在文明的一万块钱面前,他却犯难了!一万块钱不是小数目,他想要将第一名收归囊中,肯定要超过一万块钱。
  对于一个出门谋生的人而言,似乎没有必要拿那么多钱,去争一个好听却不中用的名声!再说了,他手头上费钱的地方多了去了,家庭的花销,工地上的工钱、材料钱……
  世新知道永强爱出风头,此时也看出了永强的心理!但他不动声色,耐心地等着永强表态。
  永强终究一咬牙,表态自己愿意捐助一万块钱,帮助家乡发展。他思前想后,觉得暂时还是不要去争那个第一的名头了。
  花那么多的钱买一个名声并不合算,他现在也不具备出那个头的能力;另外,能与叶文明一起占据捐资芳名录的榜首,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荣耀了!
  世新见永强表态了,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并立马掏出票据出来。
  与此同时,永强却偷偷地为钱犯愁!这段时间他老婆又开始计划租地建房,就将他的钱严格管控起来,他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出来!
  看来,只得到外面借一些,或者将材料款拖一拖……
  此行,叶世新和马来利从河心村寻得了一笔不菲的捐助……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