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二十一章阴阳二气

小说:御鬼仙人 作者:笔影鬼仙 更新时间:2016-09-19 13:17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阴阳二气和五行的相互关系宇宙间有着相互作用的阴阳
  二气的基本法则阴阳二气彼此之间相互消长、相互转化的相互作用
  的质的规定性主宰和驱动着双方量变趋势的发展方向而逐渐的量
  变过程或状态的存在就有着看起来整体质变的发生存在而五行是
  阴阳交互运动所呈现出来的阴阳不同的组合状态如果把太极图阴
  阳
  S
  曲线比作波浪运动那么五行是阴阳波浪运动的不同波段。太极
  图恰好说明阴阳和五行的关系。
   阴阳相互作用的变化规律中产生五种不同状态阴阳组合状态
  
  一是阴消阳长状态以“木”的形象
  来替代表示生发、生长之象
  
  二是阳消阴长状态以“金”的形象来替代表示萧杀、收敛之象
  
  三是重阳极限状态以“火”的形象来替代表示不求回报、不计成
  本、不顾后果的消耗、耗散和耗用之象
  
  
  
  
  
  
  
  
  
  
  四是重阴极限状态以“水”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对结果、成果、果
  实的隐瞒、隐藏和保存。
  
  五是阴阳平衡状态以“土”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变化过程中看不
  出谁比谁强势的的相互作用力保持相对平衡双方力量却在蕴育着或向强、或向弱发展变化的运化、转化过程中的存在状态。
  
  金、木、
  水、火、土为阴阳运动变化过程中的五种不
  同存在状态它既是动态
  的又是相对静态的。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说“五行即阴阳之质
  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
  气也”此一语道破天机也。五行是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的产物阴阳
  才是五行变化及存在的原动力。
  
  
  阴阳五行通常有的描述
  
  
  
  颜色木代表青色火代表红色金代表白色水代表黑色土代
  表黄色
  
  
  味道酸属木苦属火辣属金咸属水甜属土
  
  
  方位东属木南属火西属金北属水中属土
  
  
  季节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冬属水长夏春夏秋冬换季的
  最后
  18
  天属土
   身体肝属木心属火肺属金肾属水脾属土
  
  
  
  
  
  
  时间水
  23~1
  子时
  —
  土
  1~3
  丑时
  —
  木
  3~5
  寅时
  —
  木
  5~7
  卯时
  —
  土
  7~9
  辰时
  —
  火
  9~11
  巳时
  —
  火
  11~13
  午时
  —
  土
  
  13~15
  未时
  —
  金
  15~17
  申时
  —
  金
  17~19
  酉时
  —
  土
  19~21
  戌时
  —
  水
  21~23
  亥时
   人物木曰“曲直”。好华美且具有风雅的个性。木性代表仁
  就是又慈爱又行善的意思。
  
  
  火曰“炎上”。性情急躁而富有自尊心。火性代表礼就是为
  人谦让谨慎敬上而不欺下。
  
  
  土曰“稼穑”
  。性情温厚笃实而具有自信心。土性代表信就
  是又诚实又温厚诚恳之意。
  
  金曰“从革”。性情刚强而具有自尊心。金性代表义就是崇善
  弃恶事事都顺理。
  
  水曰“润下”。人聪明并能推测事物。水性代表智就是观察事
  物详细对于任何事能预知前兆善理权谋术事。
   近日学习庄子《秋水》,其中北海若说到“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意思是说,我自己知道是自然的产物,由天地赋予我形貌,并且禀受阴阳二气而生成。说到这里的“阴阳”二气,我说天地间几乎一切事物都离不开阴阳二气,天为阳,地为阴;乾为阳,坤为阴;男为阳,地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大海怎么禀受阴阳二气而生成的呢?
  
  我想天为阳,天包容它,地为阴,地承载它,如此大海禀受天地阴阳二气成就它的浩大。
  
  非独大海禀受阴阳二气,人亦如此。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里的“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里孟子也提到了“天地”,可谓禀受天地阴阳二气生成“至大至刚”。实际上,这里的“气”已经成为了人的精神,成为了人有三宝“精、气、神”的一“宝”。
  
  由此我又想到了曹丕《典论·论文》里谈到的“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曹丕所谓的“文气”,是指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的作家的自然禀赋、个性气质,属于生理和心理范畴,没有伦理色彩,不同于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文以气为主”尤其强调了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这种个性只能为作家个人所独有。  
   曹丕将“文气”分为“清”与“浊”两大类,清为阳刚之气,浊为阴柔之气,文气二分,开后世以阳刚之美、阴柔之美论文学风格的先河。
  
  我觉得苏轼应该是禀受了阴阳二气,因而成就了他的豪放与婉约兼存的诗词文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与《前赤壁赋》正是明证吧。
  
  尽管孟子的“浩然之气”与曹丕的文“气”不尽相同,并不妨碍为文须先养气之说,而“养气”则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正如孟子所言要“观于海”、“游于圣人之门”,如此“盈科而后进”,才能“放乎四海”。
    
    
   求推荐收藏,收藏就是加入书架。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