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0017 龙的传人王厉害

小说:豺狼佳人 作者:最爱睡觉 更新时间:2016-10-22 22:34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这一走,一直走到了半夜。
  众人都急于摆脱周豹和袁奎这两个家伙的势力范围,就连好逞狠勇的丁奉都没多说什么。
  夜色浓深的时候,几人寻了几颗干枯露髓的老树,轮流在树窝里睡了会儿。
  马忠在干燥的树洞里迷糊时,还从身下摸出来几个干瘪的栗子。
  不知是哪只松鼠的存粮。
  有了这番教训,剩下的路程几人都谨慎了很多。
  侯庆果然如他所说,每日披了三重甲,骑着马在前面探路。
  他的身子本就笨重,又把他们三人的皮甲都披在身上,饶是那几匹骏马膘肥体壮,每日也要替换几个来回。
  之前周豹很够意思的给了不少干粮,在临近建昌的时候,也渐渐吃完。
  不过三人还是很固执的不肯动用那几包干鹿肉。
  这样一来,丁奉就要花出很多的精力沿路打猎,可惜,一直没有什么太好的收获。
  王厉害说话很少,偶有提议也总被丁奉讥讽殴打,他每日在马忠身边陪着练马。
  两人时常交流下学问上的东西。
  马忠是为了更好的融入这个时代,将脑中模糊的东西融会贯通。王厉害则有些不简单,他随口的一语,都能给马忠不小的进益。
  这一点马忠并不奇怪。
  马忠的出身不算好,家里虽然有些薄田,算得上边缘的地主阶层。但受到的教育多是些口耳相传、似是而非的东西。
  像他这样的读书人在文化荒漠一样江东还能有些用场,如果是中原鼎盛的曹魏,则完全不值一提。
  这个时代的教育,仍是早期孔圣人那样的师徒讲座的形式。老师阐发对学问的理解,同时为弟子解惑。
  学问这种东西,最是忌讳二手.口耳相传几遍,意思可能早就大相径庭。
  所以这个时代能得到大儒指点,更贴近学问,是很多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很多彪炳史册的人物,就算把这些经历写在人物传记里,都算光彩。
  很遗憾,汉末吊丝马忠接受的就是这样口耳相传的二手学问。
  从学问来看人,王厉害的师承自然了不得。
  马忠很虚心的请问。
  王厉害很谦虚的推辞。
  这下顿时惹恼了冷眼旁观的丁奉,他一拳上来,打得王厉害当场跪地,鼻子流出血来。
  在丁奉的痛殴之中,不知真装逼还是假低调的王厉害,终于挣扎着喊出了那两个字——华歆。
  这下马忠真的是惊到了。
  想不到王厉害这个有些窝囊的中年人,来历居然这么冷艳高贵!
  马忠记得,在东汉时代,有三位名士被当时人合称为龙!
  华歆!邴原!管宁!
  其中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
  这“汉末之龙”在当时有多吊炸天,可能现在不好理解。那么举一个例子,大家就比较好懂了。
  因为在这之前,中国历史上还有一条龙。
  “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用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
  这段历史记载的话,出自孔圣人之口,他所说的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龙——老子。
  虽说这三小强合体才能称龙,听上去有些弱爆了。
  但要是和第一条龙相比,又让人觉得抬举的太过。
  无论怎样,能够得到当时人,“龙”的认可,这三个人都有着大汉文化的强烈烙印。
  作为龙头华歆的门人,这样的学阀,是什么江湖地位?
  马忠表情复杂的看着狼狈的王厉害,都有些犹豫要不要拜师,当个三传弟子。
  接着,马忠一转念,能当华歆弟子的王厉害,恐怕也有自己的故事吧。
  “聊聊吧。”马忠想了想,“想不到我这属官还挺有来头。”
  王厉害嘴唇一啜嗫,看到丁奉脸色一沉,忙将自己的出身经历缓缓道来。
  他的第一句话,几乎就概括了无数跌宕起伏的故事。
  “我是元城王氏之后。”
  于是大家一起拖长音,“哦——”
  元城王氏,曾经大汉朝第一等的士族,一门公侯将相,强到逆天。
  有一句话说得好,强极则辱,盛极则衰。
  但元城王氏那么吊,把持大汉多年,就是不辱!就是不衰!
  于是,元城王氏诧异之下,左思右想,得到了一个奇怪的结论,这说明自家还是不够强盛哇。
  虽然得出这样的结论,总觉得有哪里不对,但经历了无尽的繁华之后,元城王氏的黄金一代还是在失落与无助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不过很快,元城王氏的年轻一代就出现了新的退婚小强,他很轻易找到缺失的板块——王家,还缺一个皇帝!
  这个小强哥哥叫做王莽!
  在王莽的推动下,元城王氏一时如日中天,正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王莽也在万民的拥戴之下登上皇位。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就是汉朝版的不作死就不会死。
  王厉害的祖先,就是在元城王氏黄金一代时迅速崛起,他的先人靠着显赫军功,被封到会稽阳亭。
  这种军事贵族到了地方,仍然飞扬跋扈不知收敛,自恃狠勇,碰上灾年时还杀人越货,搞得仇家遍地。
  当然,这都是小事……
  然而到了王汛这一代,出现了比飞扬跋扈,杀人越货,还要严重的大事,政治不正确!
  就在王莽倒台,刘秀重整汉室的同时,阳亭王家也开始迅速衰落。
  为了躲避仇家的抓捕,阳亭王家不得不把祖业丢个精光,迁居到了钱塘。
  到了钱塘,安生日子没过几天,钱塘王家又开始在作死的道路上奔波。其中过程,意会不表,总之又仓皇出逃,落户上虞。
  上虞王家总算是安分下来,不作死的原因,是——因为——贫穷。
  他们已经穷的作不起了……
  或许是元城王氏血脉中的气运还在,在安生下来之后,上虞王家重整旗鼓,居然出了一个大名士——王充!
  王充充分的继承了元城王氏的优秀血统,他虽然穷的作不起,但……
  我没有钱,我有思想啊!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