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三百五十章:复遣中官监军

小说:大明1629 作者:崛起的石头 更新时间:2017-03-04 20:20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时至今日,朝堂之上仍是争议不休。??
  长此以往,崇祯皇帝再也受不了如此这般无休止的争议,遂大手一挥,郑重道。
  “凌河两战皆捷,蔚州游击萧亦有大功,又有孙尚书、卢兵备及辽镇各员保举,朕意。”
  说到这里,崇祯特意顿了顿,好让后面负责记录的官员、中官准备妥当,才继续道。
  “大同素为京师藩屏,自中山王建大同镇以来,便是北拒西虏,南阻贼寇,为京西重镇。故总兵之位不容有缺,朕以为,萧亦可为大同镇守总兵官,督领大同官军,守边墙、积粮粟,赐率永安军各员夸功游街,以壮声势。”
  话音刚落,几个言官御史纷纷出列,历数萧亦之过失。
  兵部侍郎蔡中正紧随其后,谏道:“萧亦功虽大,然其人是否狼子野心仍是未察,上次充任游击本已是破例,若再任总兵,恐军心不服!”
  兵部侍郎董咏冷笑一声,出列一拜,道:“军心不服?”
  瞪视蔡中正,厉声道:“萧亦率永安军安靖大同东路,斩王子顺,败额哲,贼寇无不闻之丧胆,此次又督军两战两捷,就连孙尚书及辽镇诸军官皆言其良。”
  说到这,董咏冲崇祯皇帝拱了拱手,道:“蔡大人,请恕本官眼拙,放眼这九边各镇,还真找不出一个人能比萧亦更能安定大同军心的武官!”
  “你!”
  蔡中正被董咏一番话说得无言以对,只得悻悻而去。
  都察院左都副御史施邦曜随即出列:“圣上,若大同任人不明,恐有变乱突起啊!”
  变乱,这个字眼在大明的朝堂之上可谓是禁忌,因为崇祯皇帝登极至今数载有余,全国上下大小变乱层出不穷,阻之不及。
  提起这个字眼,不只是崇祯,就连其余的官员都是心中一寒。
  闻言,崇祯一跃而起,伸手斥责道:“放肆,你这是在说朕用人不明吗!”
  崇祯忽然怒,更加让人觉得圣意不可揣摩,人人都是闭口不言。
  施邦耀等人亦是连忙伏跪,连道不敢。
  崇祯盛怒之下,拂袖道:“朕意已决,不必再议!”
  话刚出口,崇祯立即便有些后悔,自己是否决断下的太过草率了?
  群臣正无言,这时一人出列,是为礼部尚书温体仁,温体仁先是恭敬的一拜,而后道。
  “臣以为,圣命不可改,然蔡大人所言亦是不可不察,可复遣监军,以好将其所作所为随时禀明圣上。”
  “什么?复遣中官监军?!”
  “万万不可!”
  内阁辅成基命出列道:“圣上,万万不可听信此等言论!”
  兵部侍郎董咏亦是出列,斥责道:“不可!万不可复遣中官,阉党之祸仍是历历在目!”
  若是几年前刚即位时,崇祯若是听到这话,必定是言辞拒绝,说不定还会将建言臣子逐出大殿。
  但现在提起这事,却让崇祯迟疑起来。
  即位数载,崇祯频频更换内阁辅的诱因便是崇祯欲急切的要改变现状,但大明积弊已久,改变现状有怎是一朝一夕之事?
  故而内阁辅频频被换,然各种事却仍是不见好转,日日朝崇祯最不希望的方向展,而崇祯皇帝也愈感觉,身边无臣可用。
  这样导致的就是崇祯不得不开始培养忠于自己的势力,一方面达到他想要的目消息,另一方面也可用来压制朝堂上言论激烈的东林士人。
  目光缓缓看向温体仁,崇祯张口道:“温尚书所言,甚合朕意。”
  低着头的温体仁虽然仍是一动不动,但心中却是一阵抑制不住的狂喜,他赌对了,他猜对了崇祯的心思。
  崇祯话音落下后,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一向视中官为大恶,即位便‘乾纲独断’以雷霆之势铲除魏忠贤的崇祯皇帝,居然会赞同重新启用太监!
  等到大殿之上平静下来,崇祯没有理那些文官的任何意见,环视大殿之上,道。
  “自裁撤中官镇守以来,廷臣常陷于门户之争,兵败饷绌,苦于不能进一策,这些朕都明白。”
  崇祯先是和颜悦色说了几句,但是成基命带着一班朝臣出列。
  “圣上,万万不可啊!”
  见到成基命居然带领一班朝臣公然与自己唱反调,崇祯脸色渐渐阴沉下来,心中对这位内阁辅愈不满。
  正这时,一太监小跑进入大殿。
  “皇上,皇上,大同抚台蔡大人六百里加急奏疏!”
  听到这话,六百里加急,又是来自大同,崇祯便有些心急,起身道:“快呈上来!”
  翻开奏疏,崇祯越看越是皱眉。
  蔡佳禾呈报的奏疏,为达到目的,自然是对萧亦的事一番添油加醋,言辞激烈之余,又能看出深深的忧虑,也能看出其人的文字功底。
  “…游击将军萧亦,回军蔚州三日后,计抓施、伍、计等六家士绅豪族斩于蔚州市集,更甚是杀曲、林、柯等几十家,内中士绅、豪族、商户皆有,内中无故被杀之人数不胜数…”
  “…臣以为,虽此等人参与变乱,有其罪,然却罪不至死,萧亦所作所为,实有内中缘由,还请圣上明察…”
  这份奏疏即将萧亦的罪过说的明明白白,猜测也是点到即止,将自己的原因撇的干干净净,崇祯又怎么会看不出来蔡佳禾的心思。
  但其言是否为真,仍需遣锦衣卫与中官到大同去探明情况。
  想到这里,冷哼一声,崇祯起身道:“朕意已决,诏,中官张彝宪总理户、工二部钱粮”
  说到这里,户部尚书刘文化,工部尚书乾安平对视一眼,皆是浓浓的震惊之色,让一个太监去监理他们二部的钱粮?!
  这还得了!
  两人纷纷出列,痛呼不可,然崇祯似是没有看见,仍是不为所动,张口继续道。
  “诏,征协助京营统领傅应奎,提督京营戎政,王坤往宣府,刘允中往山西,各监视兵饷,抚赏等事。”
  崇祯说完,看向温体仁,问道:“温爱卿,大同监军可有推荐人选?”
  温体仁注意到皇帝对自己的称呼都变了,由‘温尚书’变成如今的‘温爱卿’,心中窃喜不已。
  清了清嗓子,温体仁恭敬一拜,道:“臣知萧亦有大功于国,贸然遣中官监军恐有不妥,然却又不可不往,如此,臣有一策。”
  崇祯边听边点头,温体仁这话简直说到他心里去了,连忙问道。
  “爱卿但说无妨。”
  温体仁再是一拜,道:“臣有闻,中官王保曾去往大同,与萧亦宣读圣上口谕与圣命,第二次更是在无人敢往之时,这王保毛遂自荐,自告奋勇前往。”
  见崇祯不断点头,温体仁心中窃喜,继续道:“虽萧亦两战大捷,然其不过区区武夫尔,一来二去应是对王保早无戒心,如此一来,圣上也好…”
  说到这里,温体仁识趣的闭上了嘴,剩下的话已是不言而喻,此时无声胜有声。
  崇祯听后欲言又止,在玉阶之上来回踱步,眼中满是犹豫之色。
  良久,崇祯还是道:“就依爱卿所言,遣王保往大同,任监军,即日启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8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