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476章 巧合

小说:回档一九七八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时间:2017-06-19 21:33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李默心中好笑,说:“我说大班长,我说真话,你怎么不相信呢?不但不相信,还咒我死,岂有此理。手机无广告m.最省流量了。”
  “早死早投胎。”张晓雨一边说着,一边拍着李默的头。
  李默没办法,谁让他在班上岁数最小呢。
  若是按尊称的话,都是他的“哥哥”“姐姐”,“姐姐”外兼着大班长,在他头上拍几下,还有辄吗?
  李默任由她拍去,看着庞春来开玩笑地问:“你们这次活动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让我们大班长不开心?”
  “没有啊,”庞春来做了一个搞怪的表情。
  应当还好吧,除了少数奔放的学生外,余下的学生还是很老实的,顶多与女生说说话,至于有没有留下什么联系方式,那只有他们本人清楚了。
  对此张晓雨不会愤怒的。
  她自己也暗中谈了一个男朋友,有什么资格说别人。
  奔放者只是少数,留下了一些联系方式的同样也是少数。
  大伙主要还是在玩。
  人多力量大,不乏有聪明人,反正李默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与帐篷,于是有的学生购买了充足的供给,来到淀山湖畔,又有聪明的学生用钱包了两艘渔船。
  这时,随着国家进一步开放,百姓的脑袋也渐渐“开窍”,包括在淀山湖上,除了一些渔民外,还有极少数养殖户用网箱养鱼,各个学生分别上船看着他们打渔,又看着这些渔民养鱼。
  然后就着各种鱼菜,他们带来了不少炊具,学生多,会做菜的学生也有不少,于是有烧烤的,水煮的,红烧的,就着他们带来的干粮,一边野炊一边欢歌载舞。
  淀山湖对面就是苏省,有一些小土山,张晓雨他们不会对湖对面的苏省,还是在东边,也就是魔都的地界,朱家角北面的一个小湖荡子边上露营的,这边都是平原,也有不少农村,包括一些就生活在船上或水边的渔户。
  这些学生玩疯了,也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当然,这些老百姓与渔户看着这些学生的年龄与校服,心里也懂的。平时在学校里管得严,难得的节假日组织起来跑出来玩,必然会玩疯掉了,换自家的孩子一个样。
  总之,渡过了快乐的三天辰光。
  然而与张晓雨所说的野外生存,再无半点关系。
  别看张晓雨在拍李默脑袋,实际上她是心虚,色厉内荏……李默为了这次出行,拿出了十几万块钱,对于李默来说无所谓了,不过对于张晓雨来说,这可是一笔大钱。
  钱花掉就花掉了,总有一个花掉的意义。
  若是这三天学了一些野外生存的本领还好说一点,但只是玩三天,用掉李默这么多钱,张晓雨心中有些过意不去……李默也没有多想她的心思,若是知道的话,肯定会说,妹子,你多想了。像这样,不要说三天,三年也学不到什么野外生存本领,只能说很有可能三年不到,造出N个小人。
  这是张晓雨的想法,但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这三天确实是难得的一次体验。
  庞春来兴致勃勃说着这三天发生的许多有趣的事情,最后说:“李默,你应当来的。”
  李默笑笑。
  对于这些同学无忧无虑,李默也有些艳羡,但让他与这些学生一样,去淀山湖畔疯上三天,那是不可能的,毕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
  另一个同学说:“是啊,实际上今年寒假以后,我们就很难聚在一起了。”
  明年还有半学期,不过是实习,实习过后,除了极少数学生考研外,余下的学生就要走上各个工作岗位。
  又有一个同学担忧地说:“还不知道明年毕业怎么办呢。”
  以前李默招聘大学生,还央请魔都市政府放宽政策,就这样,想招一些好的大学生仍然困难无比。
  不过从去年起,国家对大学生渐渐实行双方向就制度,也就是极少数学生继续分配,但多数学生是以学校为中介的前提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与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选择制度。
  过渡到94大学生就读和择业已基本与市场经济体制接
  轨,读大学需要自己掏钱,国家不再包分配,大学毕业
  自谋职业。
  一些三流大学的学生中标了,包括前世的李默。
  华理大的学生眼下是绝对不用担心工作的。
  不过工作也有好坏之分。
  什么样的工作才是这几年大学生最想要的,公务员……也未必,现在国家依然很穷,各个部门油水不多,才毕业又是基层的公务员,更难捞到什么油水。
  所以才有了后来各个公务员纷纷“下海”的故事。
  不过相对来说,公务员依然还是很吃香的,在九十年代初两年,在学生择业的前三名中第一名就是科研、文化与卫生部门,还是公务员,不过这几个部门竞争力不强,所以得到各个学子的喜爱,次之便是三资,然后是党政机关。到了93、94,外资与合资越来越多,前三名又发生了变化,第一是三资,第二是直接出国,第三是大专院校与科研机关。
  按照另一种排行,九十年代初,考虑的第一位是能否发挥自己的专长,第二位才是经济收入,第三位是社会地位。两三年后又发生了变化,第一位是经济收入,第二位才是能否发挥专长,第三位是社会地位。
  以地区划分,第一位是尽量地出国,第二位出不了国,则尽量地去沿海地区,特别是特区、穗城或魔都工作,第三位才是各个公务员。
  至于内陆的各个国企,能不进最好不要进去上班。
  这种变化可以简化成三个字……向钱看。
  但这种跟风,是要不得的。
  李默在大一大二计算机系的班上与同学们关系很紧张。
  李默不屑解释,也不能解释。
  不过他也不是烂好人,同学与他关系紧张,他也没有必要装成大度,用宽容讨好同学,那不是大度,而是叫自虐。
  大三他几乎消失了,不过这一学期、至少这一个月基本上都呆在学校里认真读书,只是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是,他是每天是在各个院系乱跑着听讲。
  总体上来说,他与班上的学生虽不能称上融洽,也不能称为紧张。
  有学生担忧了,李默顺便说一说:“你们不能想着毕业怎么办,而是得想着定位。”
  “定位?”
  “嗯,首先你们与新生不同,都是从其他院系转过来的,转过来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一条,你们既然主动转过来,说明你们看好了商业管理这一行业的前途。那我就来给它定一个位,一种是有门路的,分配到主管经济类的公务岗位上,这种可能性很小。第二种准备毕业后出国深造的,就当我没说,相信班上有能力出国深造的同学也不多。第三种,就是进入各个企业管理层的,也是你们多数的选择。”
  “但各个企业又有不同,有国家企业,国家企业又有大中小,沿海内陆,经济效益好坏,朝阳夕阳产业等区分。还有三资企业,外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不过这样的选择,只是看到了对方,并没有看到自己。”
  “如何看到自己,并且给自己所选择的这一系一个清楚的定位?首先得弄清楚企业的三大重心,研发、生产与营销。研发是技术类了,与你们无关。生产分为基层工人与管理层。让你们当基层工人肯定不乐意了,然后是管理层,一般来说,作为一家合格的企业,在生产管理上只需要两种管理人才,一是技术类人才,二是行政管理人才,这种人才同样多半与你们新毕业的学生无关,企业招聘的多是有经验有阅历的人才。所以上位最快的,还是营销。”
  这是眼下的,大学生还有些紧俏,往后去,基层工人……有的大学生能逼着去扛包搬砖头了。
  “营销类,你们也不要指望着能立即上位,除非那些没有前途,管理混乱的企业,一般有前途,管理清晰的企业,即便录用了你们,还得让你们从基层做起。而且就是这个录用还分不同档次的,一是没有前途的基层,一个是有前途的基层。何谓有没有前途,打一个比喻,肯德基哪些卖汉堡包的营业员,看似难度低,不过想脱颖而出,则很困难。当然,大一大二大三,不以实习,而是以勤工俭学为目的,去打工也无妨,至少能提前接触一下社会。”
  “二是有前途的基层,比如推销员,这一行看似很难的,得头脑灵活,得能说会道,得会察言观色,得要脸皮厚,但只要做好了,不仅上位快,本身收入也比较高。当然,不一定是推销员,类似的各个营销工作岗位,都有前途与发展潜力。若是想未来有抱负,并且能让一些企业择优将你录用,还能让他们分配给你们有前景的工作岗位,就必须从今年放寒假起,提前进入实习期,那怕不赚钱,倒贴公交费与伙食费,这几个月磨砺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或者说只要你们实习做好了,有企业不重视你们实习时的履历,连这个都不重视,这家企业也就那么一回事了。”
  听到这里,张晓雨说:“李默,不对吧,听说浦东有几家企业,叫宜乐、宜丽来着,他们的CEO岁数都不大。”
  “大班长,你居然打听到宜乐宜丽的CEO……好,我就说说这几家的CEO,宜集团的董事长在美日等风险市场赚了一些钱,不过无论股票还是期货,风险性很高,因此他于85年就打算将投资转到实业上。不过85年的情况你们都是知道的,国内罕有外资,基本都是国有企业,以多数国有企业的方式去经营企业,那肯定不行了。于是他便出了几道题目,用来考察各个学生的爱国心与头脑是否灵活,以及能不能多方面的考虑问题。第一年在石头城用这几道考题挑选了十二名学生,资助他们出国留学,并且利用他的关系,放在一些企业里进行实习。然后便有了宜乐,不过宜乐公司的成立,当时他的想法不是以赚钱为主的,主要的就是进一步磨砺人才。”
  “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就是宜集团的董事长……”
  李默还没有说完,班上的同学就围过来,将他海扁了一顿。
  李默抱着脑袋说:“我说真话,你们怎么不相信呢。”
  几十个学生又将他海扁一顿。
  不是真扁,所有学生都认为李默是在开玩笑,于是在李默身上打得啪啪作响。
  也有点痛啊,李默只好求饶:“我不说宜集团董事长,只说宜集团下属几家企业的CEO,当时宜乐的两位CEO就是现在宜安的CEO黄泰任与宜宝中国子公司的CEO孙红旗,黄总与孙总现在能独当一面了,但当时能力是不足的,即便有绒德克与唐风基金两家公司的CEO时不时过来帮忙,当时宜乐的管理依然十分混乱,几乎持续了一年多时间,才渐渐上了正轨。”
  “那时是那时,这时是这时,这时宜集团各个子公司渐渐上了正轨,即便集团内部也涌现出一些优秀的管理人才,你们认为宜集团会不会再刻意地载培你们出国深造,然后打造一家公司让你们磨砺?”
  “难怪去年那个奇怪的出国考试中止了。”另一个学生说。
  “去年都闹成那样,人家还载培学生出国?”张晓雨说。
  也不是去年闹成那样,而是李默选了一批人进入宜宝母公司实习,结果三十几名从国内带过去的大学生跑掉了八个,从美国招聘的三十几名大学生跑掉了一大半,这让李默寒了心。
  于其这样花钱载培,还不如让新东方的子公司英豪去赚钱培训出国。
  反正都一样,得用高价钱挖回来。
  事实也证明了李默悲观的观点。
  第二批载培出国的学生,到今年毕业了。除了少数在读研的学生外,余下的学生得召回来。
  不要问专业,李默从东德弄来这么多资料,放在各个高校研发,还有诸多公司,总有对口的专业安置。
  但只回来了十二个学生,余下的皆找借口回绝,呆在美国不回来。
  这还是李默拥有可观的财富,各个企业前景也不错,至于待遇更不用说了。然而人家认为美国月亮就是圆的,空气就是甜的,让李默怎么办?
  还不如直接挖人呢。
  至少经过猎头公司的考察,能挖回来的都是真正有用的人才。
  有一个同学说:“黄泰任他们运气真好。”
  “运气好,如果你们了解他们,就不会这么说了,他们虽然上位很快,但为了管理好公司,你们知道有多辛苦吗?好运气固然往往也是成功因素的一部分,但好运气是为勤奋努力的人准备的。胸怀大志是可嘉的,可必须得学会脚踏实地的一步步登上高峰。任何一家有远见的公司都喜欢胸怀大志的人,然而都不喜欢好高骛远的人。”
  “李默,你怎么这么清楚啊。”
  “我不是说过吗,我是……”
  几十个同学又围过来一顿“暴打”。
  李默无辄了,说:“别打,我不是宜集团的董事长,是我认识宜集团的高层,所以才了解他们的情况,行了吧。”
  这还差不多。
  各个同学才住了手。
  张晓雨好奇地说:“那能不能说一说那个董事长的故事。”
  “有什么好说的,也就是运气加努力,赚了一些钱,又在外国积累了一些人脉,然后利用中国人力成本优势,将一家家公司扶持起来。”
  “耶,总比你强吧。”
  李默比李默强……
  李默:……
  又有一个叫张华的魔都同学忽然想起来说:“李默,听说那个董事长岁数也不大。”
  各个媒体不敢详细报道李默,不过李默在各个公司时常露面,两部电影首映式也露了面,已经有了一些小道消息流传出去。
  李默含糊地说:“是啊,岁数也不大。”
  “有多大?”
  “与我同龄吧。”
  几十名同学又围了过来,李默立马逃跑了。
  到了十月,李默的事务又多了起来,首先就是四部电影的剪辑,于是李默又翘课了。
  但是张华第二天却一脸古怪的来到学校,对班上的同学问道:“你们有谁看过、这两部电影的?”
  几乎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说看过。
  最少他们看中其中的一部。
  张晓雨问:“张华,有什么不妥吗?”
  “张晓雨,据说这两部电影的导演就是宜集团的董事长,名字也叫李默,木子李的李,沉默的默,与李默同名同姓。”
  “不会这么巧吧。”
  “今天是星期六,放学早,你们不相信,我们一起再看一遍。”
  这一说,全班学生都是一脸的古怪了,下午放学,在张华的带领下,一起跑到了电影院,看的是时空穿越者的妻子。
  以前是有学生看过,但谁去注意导演名字?
  还有学生沉浸于电影的意境中。
  这部纯爱商业电影放在十几年后不稀罕了,但放在90年,绝对能震撼观众的。
  不要说中国,即便在海外也引起了小小的震动,它还没有下映,不过海外票房已经达到了七千多万美元。
  固然有李默名声的加成作用,但作为一部正统的中国式小成本电影,能取得这样的票房,算是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
  有一个多愁善感的女生眼里闪起浓浓的雾气,虽然没有哭,可她心中莫名地升起浓浓的哀伤。
  但大多数学生终于注意到了片头与片尾的字幕,导演:李默。编剧:李默。剪辑:李默。策划:李默。配乐:李默。插曲演唱:李默、凤飞飞。
  庞春来又想起李默说过的,资助他出国留学,喃喃道:“不会吧。”
  张晓雨也喃喃说道:“这也太巧了吧,李默有这么大本领,不像吧……”
  然后她又问:“你们谁知道李默住在哪儿?”
  谁知道……只好等李默回学校再慢慢“审问”了。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