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五十八章 城关镇的枪声

小说:1906铁血新华 作者:女侠独孤雯 更新时间:2017-03-06 00:04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多山岳林地的黄安县一带在此时的中原是少有适合游击战的地方,李家寨附近的地形也格外复杂。董大勇所率领的人民军总教导队第一连第一排群在进入到复杂地带的时候不得不主动拉开队形分双路展开行军,每名士兵前后相隔至少一丈、炮火小组之间相隔至少三丈,横排的距离则至少有两丈左右,行军的过程中也几乎没有什么人说话。
  董大勇所率领的队伍并非一支经受过真正意义上战火考验的队伍。但是数个月以来几十次认真的实兵对抗演练、至少百余次军官层的图上作业演练已经让从分队长开始的所有指挥员都养成了一种只有经历过不少战斗的队伍才特有的敌情意识。拉开丈吧左右的距离,正是尽量避免埋伏的敌人在开火的时候出现“打不着甲也能打着乙”的情况。
  小规模的部队无力派出足够的斥候,因此队伍也尽量选择翻山越岭。从夜里开始出发、直到太阳已经生到老高的时候才逼近到距离李家寨大概一里远左右的位置上。
  在这个位置上,各分队的便携炮火已经能够展开有效的炮击了、线膛枪也可以在高处进行狙击了。
  虽然李家寨的位置选择还算巧妙。即便从一里外额山丘上,也很难看到高高土围内的所有景象。
  出发的时候,每个分队的二十名战士由十二名持有斯宾塞线膛枪的步兵、六名携带百斤劈山炮的便携炮组、四名携带了轮式防盾的毛瑟九响枪精确射手小组构成。
  斯宾塞步枪手携带有用于近战的握把式铁矛和每人两份炮组弹药、便携炮组携带行军全重百斤左右的包铁青铜火炮的同时每人携带一份炮组弹药、一套无后座力散弹炮、一支六联装散弹枪。
  盾架精确射手小组在携带一套防盾四支毛瑟九响枪和少量弹药的同时也装备一份炮组弹药、一套无后座力散弹炮、一支六联装散弹枪。
  这样,整个独立的战斗分队拥有三十二发炮组弹药、二十支各类制式步枪、八支三联装无后座力散弹炮,几乎可以说是每个人都全副武装起来。就算这数个月来有过不少锻炼,可身材单薄的少年们每个人携带六七十斤的战斗负载翻山越岭似乎还是有些疲惫。
  “要不要开炮试探下?”董大勇身边的一排长询问道。这名排长也是城关镇的孩子,对这一带不算陌生,并不认为如今的队伍李家寨比那十堰的山岭上的土匪强到那里去。三个分队的一阵炮击就完全可以让寨里面的人吃不了兜着走了。如今的一个排群,火力水平显然大大超过春季出征十堰时候一个连群的队伍。
  董大勇思索了片刻,就决定不要轻易在这么远的距离上浪费弹药了。以自己所率领的一个排群六十六名全副武装的战士、直接就可以把李家寨拿下。毕竟队伍在起事之后很可能面临的大战不止一场,这些炮的有效身管寿命还是能省则省的为好。
  出于谨慎和这些日子以来养成的“料敌从宽”的对抗性意识,他下令三个分队拉开一定距离展开前进。分队的有效火力范围是至少十五丈以上、因此,六七十名官兵也也丞棱形散布低者身子散布在方圆五十米左右的范围内向李家寨展开前进。不少对抗演练中得出的经验:一般敌人的火力在瞄准的时候,是大致向着胸部的方向开火,而子弹向右上方偏移。猫着腰时刻准备向自己的右侧卧倒是最能有效规避的一种办法。
  同时队伍在前进的时候也尽可能的寻找一些凸起的地方为掩蔽。
  这种行军和逼近的方式,甲午战争以前额的中国正规军也并没有怎样见过,甚至可以说:即便甲午战争时期完全接受了现代战术思想、有严密机动灵活、声东击西、利用地形步炮协同意识的日军也没有这种罕见的步兵临战表现。
  在埋伏于李家寨附近的地主武装们看来:这显然是畏战的一种表现!
  “一看这些孩子就是对白兵近战害怕的不得了、只会靠炮子枪子了!我看根本用不着别人,我们李家自己这些人一冲,绝对就能将这些孩子们包圆!冲不冲?”李九同的几个手下低声鼓噪道。负责临阵指挥的李山却并不是个轻敌大意的二世祖。上次交锋中的吃亏让他对七里坪勇营怀有一丝未知的惧意,也做出了相对靠谱的决定:“告诉我们的人,一定要压住阵脚,不能乱!让那些娃娃们靠近了,我们再开火。确定把那些人压制在地上起不来了,我们的人再冲上去!”
  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队伍,千把人想要保持安静并不容易,尤其是见来敌兵不算很多而且看起来胆子还很小之后。甚至有人开始在壕沟里说说笑笑,不过在李九同家精锐家丁的弹压下终究没有人敢随便露头观望暴露目标。
  当董大勇率领的队伍逼近到距离寨前一百五十步左右的距离的时候忽然停止了前进。其实这不过是按队伍在演练对抗中总结出来的战斗条令行事而已,并不是发现了什么不妥。而是避免寨子内的投射兵器伏击可能带来的伤亡。
  同时,人民军教导总队第一连第一排炮组官兵也同专门的“试射铳”展开了炮击前的测距作业,集中对土围展开一轮试射攻击,看看这土围有多坚固,也是董大勇的打算之一。
  可是董大勇所部的这种行为,毫无疑问被视为发现什么不妥的苗头。
  “给我打!”李山不在犹豫的下令道。
  李家寨持有后膛枪的亲信们毫不犹豫的展开了射击,几十支温彻斯特1873,也就是俗称的十三太保在很短时间内就打出了猛烈的火力,虽然在有人开始冒头射击的时候官兵们按照战斗条令尽可能的卧倒掩蔽,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合适的掩蔽之地。数百发子弹的猛烈攒射伏击之下,竟然有两名走在最前面的孩子在卧倒之后也没有逃脱掉猛烈的弹雨。二三斗的单体软弓射出的轻箭也纷纷抛射过来。上百支鸟枪在开火的时候更显得声势同样不俗。
  董大勇没有想到这第一个回合的较量,竟然是自己所率领的排群先吃了亏,被彻底的压倒在地面上、不清楚有没有人伤亡,也不知道这些孩子们可能的表现到底如何。
  见到局面有利,炮号之下埋伏在沟内的斤千名乡勇都冲了出来,而负责督战的李家寨后膛枪手们则在后面负责压阵的同时,时不时的向董大勇所在队伍卧倒的方向上打出剩余的子弹,并准备白刃拼杀。
  当然,是那些牛鬼蛇神早有预谋的在城关镇“先打第一枪”,这件事也被后世的战史清楚的记录下来,并被不少评书影视所演绎。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