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四百零二章 舌剑

小说:庶门 作者:一语不语 更新时间:2017-05-25 23:40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韩升终究没能改变刘愈进宫的决心。
  苏彦眼看堵不住刘愈进宫的路,只好改堵为疏,为了不引起朝廷的‘混’‘乱’,他也只是跟几个少壮派的官员商谈了这件事。少壮派毕竟年轻气盛,在他们看来,就算是刘文严要进宫参与朝议,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朝议,自然要以议事为主,要兴多大的事就看议的事到底有多大。如果明天议论一下南城‘门’的修理,再议论一下给在朝官员休两天年假,难不成刘文严还能从这么细枝末叶的小事上捅破了天?
  苏彦对少壮派们的群策群力感觉到很满意,于是紧忙撰写了几条明日要朝议的内容,连夜发往六台衙‘门’官员的手上,也让那些老臣知道,既然武义侯刘文严要进宫议事,那就不能议太大的事,不然刘文严来势汹汹双方造成不可调解的矛盾那就不好了。议的事也不能太儿戏,不然让刘文严感觉到朝议是为他设的局,朝廷演一场戏来糊‘弄’他也不好。
  一切都要有个度。
  为了事情的顺利,苏彦也跟几个少壮派的官员做了一次预演,以少壮派每个人为代表,化身为刘文严在朝议上给新皇和百官出难题,要把握住刘文严的嚣张跋扈,还要把握住他失势又希望在朝堂上有所作为的心态。苏彦真是把一次朝议当作是朝廷大局的全部,直到深夜,这次预演才算结束。少壮派官员好像演了一场话剧,累的焦头烂额,不过好在新皇很满意,顺手还打赏了他们一些小礼物。之后新皇便回内廷去了,现在皇后孙小鱼有孕在身,不过此时的皇帝也很忙活。
  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现在的苏彦也有了自己的“大家庭”。
  皇宫方面准备就绪,而六台衙‘门’官员那边也要连夜做功课,这是刘文严回到长安城后参与的第一次朝议。如果事情处理的不好,那刘文严的势力在长安城又会冒头。文官显然不想受刘文严这等武将的窝囊气,武夫当不得国也是文官的共识,现在袁博朗失势,他们以蓝和为首准备跟刘文严在朝堂上好好斗一斗,将刘文严的野心给压下去。
  苏碧也在准备,虽然她不知道刘文严在第二天会出什么招。但无非是要拿军政的事作导火索,很可能还会延伸到突厥使节来朝。要说突厥使节也来了长安城,可因为这两天的大雪,朝廷尚无时间来接见他们,刘文严会不会‘逼’着朝廷跟突厥结盟?又或者在这件事上节外生枝有不轨的‘阴’谋?
  各方准备了一晚上,到第二天到了朝堂上。明显能感觉到一个个‘精’神萎靡不振,休息的不好但并不影响他们的准备工作,他们已经摩拳擦掌,准备跟刘文严在朝堂上‘唇’枪舌战。在见到刘文严一身无官无品的儒服出现在峰翠宫,所有人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把心中想好那些跟刘文严‘激’辩的道理再重温一下,免得一会说话出现逻辑错误。
  演说家也要有准备工夫。
  可刘文严显然没给他们这样的机会。
  刘愈这趟来朝议。并不是来听什么修水塘修城墙又或是涨俸禄发工钱的,他来的目的就只有一个,在朝议上上奏本。他手上拿着奏本进入峰翠宫,在场的所有官员都感觉不妙,刘文严这是在赢得主动,只要他上了奏本,那就是他想议什么今天就要议什么,那之前的准备工作就等于白做了。
  不过苏碧和一些有心的官员。比如蓝和跟一些老臣也在这方面做过准备,只要刘文严出招,他们就有办法应对。
  但在得知刘愈所奏的内容之后,便是苏碧,也感觉到刘愈有点“胡搅蛮缠”了。
  说刘文严不是来找事的,他一定是来找事的,因为他所奏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申请皇帝撤销昨日所下的旨意,重新商议是否可将林太妃搬去前锋将军府事宜。除此之外,刘文严其他事情一概没提。
  官员们准备了半天,当得知是这件事。心里也都犯嘀咕,昨天在朝堂上已经议了一轮,今天还要议?这么无关痛痒的话题搬到六台衙‘门’去议都显得有些小题大做,朝议可是要解决六台衙‘门’所解决不了的大事。
  “武义侯。”蓝和作为文官的代表,只能是当这出头鸟,“此事昨日朝堂上已有公论,皇上也下了圣旨,你今日所奏……岂是要旨质疑皇上的圣旨?”
  刘愈今天显得很高傲,立在那斜眼瞥了蓝和一眼,问道:“你哪位?”
  一语哗然,这刘文严好大的口气,对左相也这么不客气的说话!要说蓝和的左相之位,还是刘文严一力提拔起来的,刘文严怎么可能连蓝和都不认识?
  这分明是刘文严在对蓝和立下马威,以惩戒蓝和身居左相之位后便投身到文官势力中,跟刘文严划清关系。
  蓝和面‘色’不善道:“老臣身为左相,蓝和是也。”
  “哦,蓝相国。久仰,久仰。”刘文严一脸笑容,好像是初识蓝和一样行礼,“按照蓝相国的意思,只要是皇上作出决定的事,就不能再议了是吗?”
  蓝和脸一沉,其实他心里也没底气:“当然是这样。”
  “哦?难道是皇上的决定是错的,臣子也不能矫枉过正?”
  刘愈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一上朝堂,就敢公然说“皇帝的决定是错的”,还要“矫枉过正”,那不是让新皇难堪?
  所有大臣都看了眼皇帝,此时的皇帝脸上虽有几分尴尬,但也显得很恭谨道:“武义侯所言极是,若是朕作出的决定有错,臣子也当提出来。这应该是诸位爱卿的本份。”
  皇帝都发了话,那意思是这问题今日就能再提。
  不过文官势力还是很不甘心,其中一个声音从人堆里传出来:“这等芝麻绿豆小事,为何不拿到六台衙‘门’去议,要在朝堂议?”
  刘愈看了眼,根本不知道是谁说的。这就是典型的缩头乌龟,想出头,却没那胆识。
  刘愈无奈一叹道:“如果此事你们六台衙‘门’能处理,何用本侯亲自到朝堂上来上奏天子?就你们六台衙‘门’,看看都有多大本事,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修城墙所用人工一百六十七人,三人请假,五人旷工,请求天子将这八人的工钱刨除在预算之外。你们六台衙‘门’的办事能力真是节节高,不服都不行!”
  但凡是六台衙‘门’和六部的大臣,一个脸面都觉得无光。
  其实刘愈所说的例子,不过是新皇从诸多案例中挑选出来准备在今天朝议上议,以糊‘弄’刘文严的,没想到会被刘文严拿这件事来讽刺朝廷办事不力。6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