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5、新的起点

小说:天和道场 作者:天和真人 更新时间:2017-04-08 01:02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第二天一早,张易听到闹钟响了,才结束打坐,等跑步到了山脚下,唐茹已经到了,两人没有废话,拿起剑就开始对练。一遍练完,又教她两个招式,等唐茹稍微熟悉一下,就揉进了对练中。招式多了,选择就多了,唐茹进攻的越发流畅,等休息时,张易又对唐茹讲了几个步伐的特点,让女孩进攻撤退时,可以用这种步伐变幻移动。
  张易师范时,配合着平衡身体的左手手势,又加入绊摔和推掌勾拿,打出更多的攻防模式。不得不说,唐茹学武天赋特别强,动作领悟很快,尤其是记忆模仿能力超强,张易演练一遍,再稍加点拨,就可以被她吸收利用。
  张易在大学开过武馆,教过上千学员,还没有人学得这么快的,模仿快,教起来确实轻松,张易难免就越指点越多,到最后已经不局限于剑法了,完全是实战路数的指点。
  唐茹耐力、爆发力、弹跳力和平衡性都是上佳之选,得了张易悉心指点,又有张易主动配合喂招,双方除了剑招的格挡攻击,掌拳肘膝脚也都照顾到了,基本怎么顺手怎么来。这种畅快地发挥,让唐茹越打越疯,腾挪扑闪,剑随意走,每一招都带着她自己意图,因此技击之法进步相当快,按照这种进度,有三个月练下来,就能算剑法高手了。
  一起吃完早餐,张易还是跑步回去,今天是上班第一天,政务人员现在既要拜访领导,又要接待下属,还得规划新年目标,政校也不会开班的。张易稍微比划一下,就把办公室内的书桌、书橱重新变换了位置,既要暗合风水,还可以晒到最多的阳光。
  寒假期间有了奇遇,现在除了修炼,再也没有了追求,随手从书橱里抽出《鬼谷子》,从头看了起来,看到写在夹缝里的读书感悟后,张易不仅摇头失笑,半年前的自己,真的很幼稚,于是拿起钢笔,顺手就添加了新的感悟。
  这是张易读书的习惯,喜欢随手写下自己的感悟,大学时,被图书管理员警告过多次,因此经典读物,张易都是自己买的,读一次,添加一些感悟,才能越读越有趣。
  《鬼谷子》内容精炼,篇幅并不多,很快就读完了。全文应该是十四篇的,这书里失传了两篇,张易在东汉时读过完整的,趁还没有忘记,就用钢笔,把最后两章写在封面内。写完了看看也没有什么好研究的了,就又拿出另一本《孙子兵法》,同样在原来的笔记旁,添加上新的感悟,这是很消磨时光的,却被张易用来和修炼同时进行。因为功法纯熟,已经不需刻意引导了,一呼一吸间,真气自然就会运转,坐多久都不会累,反而越来越精神。
  张易在政校教的科目是《虞夏国革命史》,因此参考书基本都是军事书籍,今天张易专门挑选先秦的书籍在看,趁着还记得,对比和东汉的书,有什么不同。
  就这么早上陪着唐茹练剑,上班时间看书修炼。还特意跑趟书店,买了先秦书籍回来,专门用于自己的温习找茬游戏。内容很杂,包罗万象,读这类书籍,必须有很深的古文造诣,才能一窥先贤的深邃思想。
  半个月后,张易正沉浸在古文书籍中时,教务处黄主任进来,布置这个学期的备课内容,看到张易正在看书,桌子上还摆着几本,看品相就知道是刚买的新书,再看看后面书架上,还有很多新买的书,心中不由产生欣慰。
  对于这个新来的教员,黄主任还是很满意的,稳重不跳脱,谦逊好学,讲课是中规中矩,课后也没有和学员轧圈子。他随手拿起一本书,发现是一个古籍拓本影印件,从书痕上看出,应该是一遍刚看完,还散发出油墨的香味,边框上面已经有密密麻麻的感悟了。
  这些钢笔字是魏体,字体很小,笔划严谨,朴厚灵动,虽然书写在书页的边框上,却篇幅工整清晰,让人赏心悦目。现在实行办公自动化,备课笔记都是电脑打印出来的,也就对各人的字,要求不高了,张易上学期的备课笔记也是电脑打的,真不知道张易的书法这么好,简直可以当字帖用了,不过字体实在太小了,要盯住看,才能分辨。
  黄主任也是书法爱好者,还有不浅的造诣,看着这些小字是越看越着迷,一直就这么站着把整本书翻了一遍,见到拓本上内容是祭天之碑,讲述古人对于天地万物的崇敬自语,而张易所写内容,是结合古人的世界观来叙说自己的感悟,语句也是半文半白,内容更是天马行空。
  对于张易这个闲情,黄主任觉得比字体漂亮更加难得,这种追寻世界万物的本源,没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是不会专注于此的。黄主任进来时,张易已经站起来了,后来黄主任一直看了大半个小时,张易也就一直站着,但是没有白闲着,也拿了本书站着看。
  黄主任翻完整本书,才发现张易也站了这么久,心念一转,说道:“张老师喜欢看这些古籍啊,也是哦,你是历史系毕业的,上面的这些注释很不错。还有这个字写得太漂亮了,以前真没有注意,唉,现在都是电脑打字了,真没有几个学生注意书法了。”
  张易现在可不是吴王,只是一个政校老师,摆正位置后,这是起码的礼貌,黄主任不仅是领导,岁数比父亲还大。
  等到黄主任终于问起来,他就回答道:“随便看着玩的,这些书太精炼了,每次读,感觉都不一样,因此才写下来,作为以后再读时的比较,内容都是想到哪,写到哪,瞎写写的。”
  张易手里的是《黄帝》的碑刻拓本,内容并不全,主任手里看的是《天瑞》,上午已经读完了。都是道家推崇的经典读物,张易现在重新修炼,也没有人印证了,因此找了不少的道家典籍来观摩体会。
  黄主任又看看上面钢笔增补和注释的内容,想了一下,对张易说:“小张,你看这样好不好,我们的《虞夏文明史》一直没有专门老师教,都是我带着学生自己看的,我看你在这方面很有功底,这个课就由你来教吧。”
  说完又摇摇手中的书说:“这些书都是你刚买的吧,把发票拿出来,我帮你报销了,就作为这一门课的参考书了。以后有需要类似的书籍,也买回来,我都可以帮你报销。你刚工作,那点工资是看不起书的。”
  既然决定在政校继续教书,多上几节课也无所谓,就爽快的答应了:“主任命令,无条件执行。”
  黄主任看到张易答应的爽快,心里很满意,就点头道:“等一下我就帮你排进去,好好干,年轻人多学点有好处,多做点事,更有好处。”然后,留下备课表就走了。黄主任的话是含蓄的,夸奖目的是激励,张易虽然无所谓,这个人情要领的。
  战争史备课笔记是现成的,张易上学期就做过的,说起来是还能用,教历史的就是这点好,历史不会变,换一茬学生可以教一样的内容,不过张易现在对战争又有不同的理解,于是收起书籍,把去年的讲义拿出来,才看了几页,就让张易不满意了,去年还是太生嫩了,讲课片面注重战役的谋划,目光聚焦在战役本身了,对于时代背景,以及战争的发生原因,影响态势,触及很少,这讲的不是战争史,只能算战例分析了。
  有了正当事情,张易也不玩找茬了,花了几天时间,把战争史的讲义重新整理了一下,删掉大部分战术分析,只做简略介绍,反而加上了不少背景分析内容,介绍当时的社会矛盾,和社会矛盾衍生出各种态势,并对战局发生的必然性做出解析。这么一改后,讲义内涵有了质变的提高,张易觉得这才是研究战争史。
  等完成了战争史讲义后,张易就开始准备《虞夏文明史》的备课笔记,书籍很厚,里面的内容包罗万象,却都是泛泛而谈,如果照着读,一学期也读不完。张易要要贴合教学宗旨和任务,让自己的课不仅生动,而且言之有物才行。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