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十六章 质疑

小说:棠锦 作者:玖拾陆 更新时间:2017-05-01 01:01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谢筝愕然,她想说什么,嗓子里却一个音都冒不出来。
  就像是昨日横在她脖颈上的白绫又一次勒住了她,无论她怎么挣扎,都发不出声来。
  嗓子眼痛,胸口痛,窒息一般。
  她想问正恩大师,陆培元审案时到底知不知道绍方庭是无辜的?
  他是跟谢慕锦一样,明知是错却又无能为力,只能就此断案,还是他也身在泥泞污水之中,为了替背后之人掩盖一些事实,故意如此审断。
  谢筝不知道。
  她握着玉佩的手一点点垂了下来。
  良久,谢筝才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绍侍郎将玉佩交给大师时,可还有其他物件、其他话语?这块玉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正恩大师笑了。
  明明是个连背都挺不直了的老人,可他笑起来的时候,谢筝却觉得,仿若是看到了曾经名满天下的柳大儒。
  谢慕锦说过,柳大儒之所以受人尊敬,不仅是因为学问,而是他的品行与为人。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从骨子里都是儒家典范。
  谢筝想,即便修行三十年,那份风骨依旧在正恩大师胸中。
  “五年前,绍方庭把玉佩交给贫僧的时候,只说了四个字,”正恩大师的唇角微微扬着,似是欣慰,似是感慨,“他说,‘君子如玉’。”
  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
  谢筝合掌谢过正恩大师,从厢房里缓缓退了出来。
  萧娴拉着萧临去看塔林了,此处庑廊下,只剩下谢筝一人。
  她徐徐吐了一口气,低声念着“君子如玉”。
  绍方庭当年留下这四个字,定然是做好了慷慨赴死的准备了吧。
  他到底知道了些什么,以至于要赔上性命?
  或者说,他想守护住的到底是什么?
  陆培元主审杀妻案,若他牵扯其中,那谢家惨案,他是否也……
  谢筝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她最初进京时,没有想过要借助陆家的力量,可自从遇见萧娴,心底里还是燃起过仰仗萧、陆两家来替父母伸冤、替自己翻案的念头的。
  希望就像是燎原火,从未企及也就罢了,已然冒出了火星,再一桶凉水浇下来,愈发绝望。
  手心泌出一层薄汗,连握着的玉佩也湿漉漉的,谢筝突然就想到了陆毓衍,想到他随身挂着的红玉,想到他早晨提醒她当心出汗。
  她垂着眼帘自顾自想着,直到听见一阵脚步声。
  谢筝抬头,四目相接,她对上了那双桃花眼。
  夏日里行上半个多时辰,即便是林荫山道,依旧热得很。
  陆毓衍一路走来,亦是出了些汗水,那些水雾似乎漫进了眼中,水光潋滟,勾人心魄。
  谢筝下意识抿住了唇。
  五年前,陆毓衍也就十二岁,绍方庭案子的真真假假,与他毫无干系。
  可他是陆培元的儿子。
  要是陆培元掩盖了真相、甚至与谢家大火有关,那两家就是仇敌,不管陆毓衍为何还挂着红玉,她都要离他远些。
  不仅仅是远些,是断不能让陆毓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不能让陆培元知道她还活着。
  不能让萧柏把事情告诉陆培元。
  萧、陆两家关系亲近,萧柏和陆培元之间……
  一旦开始质疑和猜测,似乎所有人都不能信赖了一般。
  谢筝有些发冷,就算是在日头底下,依旧冷得想打颤,她心中暗自讥笑,饶是她的记忆比普通人清楚深刻,屋里一丁一点的变动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可她看不穿人心。
  这种感觉真的挺糟的。
  她想,她需要冷静下来,仔仔细细琢磨一番,而不是由着恐惧支配,把所有人都钉上“不可信”的标记。
  “怎么一个人在这里?”陆毓衍不疾不徐走过来。
  谢筝福身唤了声“衍二爷”,指了指塔林方向:“大爷与大姑娘看塔去了。”
  陆毓衍似是对她的答非所问不满,又补了一句:“你怎么没有去?”
  谢筝自不能说实话,急中生智,道:“会出汗。”
  陆毓衍一愣,睨着谢筝,唇角似笑非笑:“你倒是听话。”
  干巴巴笑了笑,谢筝知道陆毓衍根本不信她的说辞,但他没有继续追问,这让谢筝稍稍松了一口气。
  两人站在庑廊下,没有人再说话,酷暑的午间,连知了都发不出什么声响来,整个上塔院安静极了。
  正恩大师的话依旧在心头,可谢筝无法再细细思考,亏得萧娴和萧临回来,才打破了此处静谧。
  萧临挑眉,道:“你怎么也来这儿了?”
  “送你们下山回京,免得进城时又遇巡查。”陆毓衍道。
  提起巡查,萧临神色凛然,道:“城门口还要查到什么时候?之前还能拿巡查暂且向圣上和殿下交代,如今死了个官夫人,不拿出些进展来,不好交差了吧?”
  陆毓衍颔首,一面走,一面道:“大致有些想法。城门巡查是那些老狐狸想出来的,由他们折腾去。”
  一路下山,陆毓衍与萧临说着案子的事儿。
  谢筝跟在后头,竖着耳朵听,大致明白了陆毓衍的思路,也知道他说出来的都不是最关键、需要保密的讯息。
  回到厢房里,简单收拾了一番,用过了午饭之后,一行人启程回京。
  亏得有陆毓衍在,入城还算顺畅。
  宁国寺里出了人命案子的事儿已经传回了京里,又因为同样是被勒死在菩萨跟前,在百姓之中,愈发人心惶惶,说什么的都有。
  沈氏从底下婆子那儿听说了,一颗心提着,见萧娴下车,她一把握住女儿的手:“怪我,就不该让你去!亏得你们没出事,吓着了没有?”
  萧娴有些倦,只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沈氏扭头要问许嬷嬷和谢筝,视线落在谢筝的脖子上,她不禁惊呼道:“阿黛,你的脖子怎么了?”
  “母亲,我们回屋里说。”萧娴赶忙打了个岔,拉着沈氏回了安语轩。
  屋里摆了冰盆,比外头凉爽许多。
  沈氏见萧娴眉宇之间透着些疲惫,催着她在榻子上躺下,才又问起了谢筝的伤情。
  许嬷嬷替谢筝说了来龙去脉。
  沈氏听得心惊肉跳,连连念着佛号,直到傅老太太使人来寻她,便匆匆去了。
  萧娴打发了人,又让许嬷嬷守了中屋,压着声问谢筝:“与正恩大师说了些什么?”
  嘴唇嗫嗫,谢筝本想说些旁的,讲她与大师说了书道、说了佛法,话到嘴边,她犹豫再三,到底还是都咽下去了。
  添了一盏清茶,谢筝一口一口抿完,道:“大师说,父亲的死许是跟五年前绍侍郎杀妻案有关,那个案子的主审是陆伯父。”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