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七十二章 质疑

小说:掌家娘子 作者:云霓 更新时间:2017-06-04 05:42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沈老太太看向婉宁,“快去屏风后躲一躲,免得被人看到。”
  婉宁从泰兴到扬州,沈老太太都做了仔细的安排,沈氏一族里知道的人并不多,沈敬贺也在沈老太太面前说过,绝不会说出去。怎么转眼的功夫就让沈氏族人都知晓了,这样一来,姚家听到风言风语要怎么办?
  沈老太太想到这里皱起了眉头,担忧地看了婉宁一眼,却发现旁边的婉宁脸上并没有半点的慌张,而是施施然起身向沈老太太行了礼,才带着童妈妈去了屏风后。
  沈家下人将外面的沈敬琦请进来。
  沈敬琦显得有些激动,进门向沈老太太行了礼,下人搬了椅子,沈敬琦也不坐,就站在屋子里。
  沈老太太神情自然,“老二今天怎么会过来,你父亲怎么样了?前日里我请了药王符,又点了一盏灯,盼着你父亲的病早些好。”
  沈敬琦一脸的感激,“父亲已经好多了,我和哥哥不常在家,多亏了老太太照应。”
  沈敬琦是族里二老太爷家的二子,族中行二,是沈敬贺的弟弟,平日里押送米粮去边疆换盐引,常年在外奔波和妻儿也是聚少离多。
  就因为辛苦,在沈家族中颇有些声望。
  沈老太太缓缓道:“你们哥俩辛苦我老太太怎么能不知晓,我们这一房人丁稀少,要不是整个沈氏一族上下一体,也没有如今的家业。”
  见到沈老太太,沈敬琦的眉头松了些。赔礼道:“不是我要打扰老祖宗,只是有桩事。想问问老祖宗,京里的店铺是不是不准备兑出去了。要留下来?”
  沈家是靠着走盐发家,和姚家结亲之后陆续在京中开了**间铺子,有的卖胭脂水粉,有的卖些米粮,还有的卖锦缎,前些年也有兴隆之状,这两年却慢慢地衰败下去,如今沈家的盐业生意不好,更被这几个铺子拖的泥足深陷。
  “我们族里没有人手过去打理。那些铺子留着真是拖累,将几个掌柜调回来,这边的生意就轻松不少,”沈敬琦说着顿了顿,“老太太不知道,今年盐引换得有多难,拿着卖了铺子的银钱多在边疆开些地雇些佃户,免得明年没粮换引……”
  这些事是早就说好的,怎么说变就变了。
  哥哥从泰兴县回来说京里的铺子不卖了。他追问为什么,哥哥却一脸的讳忌莫深。
  他不肯罢休,一直问,哥哥才说起了辰娘的女儿。
  姚七小姐。
  姚七小姐说。铺子不要卖。
  凭什么,不过就是个十二岁的孩子,连沈家人都不算。竟然替沈家做起主来。
  想到这里,沈敬琦就一头怒火。
  哥哥劝说不让他来找老太太。他怎么能忍得住,趁着哥哥出门。他就带着人到长房来。
  虽然说沈家家业是长房打下的,沈氏族人却也没少跟着辛劳。
  他就不信了,他还不如一个外姓的小姐。
  沈老太太叹口气,“这些事我都知道,所以才让人将往年的账目都拿出来。”
  沈老太太说着看向八仙桌上的账本。
  厚厚的账本摞在那里。
  这账目要给谁看?那个十二岁的孩子?
  他是知道姚七小姐帮忙,让哥哥少了牢狱之灾,但是不能因为帮了一件事,就插手管上整个沈家。
  他吃的盐比那孩子吃的米都多,他还不敢下决定,那孩子怎么敢。
  不行,绝对不行。
  如果他不站在这里说清楚,他就不姓沈。
  沈老太太道:“到底行不行,还要请人算算再说。”
  “老太太,我们已经算了两三年,还有什么好算的。”
  沈敬琦的反应很大,这让沈老太太没有意料到。
  沈敬琦道:“现在不做决定要等到什么时候?卖铺子要有个时日才能做好,春天就要开地,银子从哪里来?”
  姚七小姐分明是什么都不懂,在这里乱搅和,自从老太爷去世之后,长房就算衰落了,四弟根本不是做生意的料,将这个家管的乱七八糟,要不是他和哥哥支撑,沈家在就败下去。
  说什么总会有转机,除非长房老太爷复生,才能救沈家。
  沈老太太看着沈敬琦,“平日里也是个稳当的人,怎么今天毛躁起来,关几家铺子哪里是小事,要仔细思量。”
  沈敬琦看了一眼旁边的辰娘,“老太太这么说是不是为了辰娘?”
  “怕辰娘将来无依无靠,所以才笼络着姚七小姐。”
  沈敬琦不等沈老太太说话,伸出手来,“我沈敬琦这里发誓,虽然辰娘出自长房,我们二房后代也会供奉辰娘,不会让辰娘孤苦无依。”
  沈老太太皱起眉头,“你这是听了谁乱说话?辰娘用不着你们二房操心,我活着我照应,我死了还有你大哥,还有昆哥……”
  沈老太太的神情多了些威严,沈敬琦表情不禁讪然,“老太太,我不是这个意思,”说着顿了顿,“老太太就算将京里的铺子都交给姚七小姐,以姚家人的作风,将来也不一定会被姚七小姐所用。”
  “老太太和妹妹是身在其中浑然不觉,难道不明白姚七小姐为什么会这样说?”
  “她一个孩子,做成了一件事就自诩聪明,想要插手沈家的事,这些不过都是小孩子心性,她没在沈家长大,对经商也半点不通,要了店铺能做什么?说不得是上了姚家人的当,当年辰娘将店铺开到京城,还不是落得那样的结果,有些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千难万难。”
  沈氏皱起眉头,沈敬琦的话说得太重了,现在站在那里一脸急躁。别人说什么他都会反驳过来。
  她印象来二伯父家的两个哥哥都很好,才几年不见怎么变成了这样。难道沈家这几年的情势真的非常不好?
  沈氏对上沈敬琦的眼睛,“京里的店铺一下子都关了。京中来往的账目都要清理干净,二哥算一算银子还能剩下多少?够边关开荒的不假,若是扬州府听说我们家在京中关了铺子来倒钱,都要将钱庄里存的银子拿回去要怎么办?”
  “我们家在泰州府遇到漕米的事,绝不是偶然,有人已经盯上了沈家,只要沈家有个风吹草动,就会有言语传出来,这一点我们也不能不防。所以婉宁才会说服老太太将账目再清算一遍,不能直接眼前之急。”
  沈敬琦听着沈氏说的这些话。
  这些都是婉宁说的?
  还是辰娘为婉宁遮掩?
  如果这是姚家设下的套,沈家不是赶着往进钻。
  沈敬琦正想着,只看到屏风后有人影一闪,一个人从里面走出来。
  穿着黄色的罗裙,粉色兰花褙子,梳双髻,一双眼睛如星辰般明亮,微抬着下颌。大大方方地和他对视。
  沈敬琦还没反应过来。
  婉宁已经行礼,“婉宁见过二舅舅。”
  声音清脆,眉眼中的神色明丽迫人,并不像养在闺中娇弱的女子。
  婉宁。这是姚七小姐?
  既然是姚七小姐,定然在屏风后已经听到他方才的话,脸上却没有半点的气愤和急躁。而是淡淡的从容,放佛早已经料定一切。
  姚家的小姐。竟然这样来到沈家,沈敬琦不由地有些错愕。
  婉宁不等沈敬琦说话。“二舅舅为什么要卖掉京城里的铺子?”
  他方才已经说了,“自然是为了保下盐引,我们沈家是靠盐引起家。”
  这样简单的事,还用他说吗?很多商贾都是兴家之后买卖就做的杂起来,最后算来算去,那些生意都是中看不中用,真正赚钱的还是本来的买卖。
  婉宁点点头,这话听起来好像没错。
  人人都说沈家是做盐引起家,无论沈家做什么,都被归为盐商。
  婉宁摇摇头,“我们沈家不是靠盐引起家,我们沈家买过豆腐,做过货郎,就算没有盐引生意也能兴家,因为沈家靠的是审时度势,靠的是精准的眼光,别人没有用米粮换盐引时,沈家千里迢迢送粮食,那时候祖父还不是被人笑话。”
  “本来能开铺子赚钱,为什么要长途跋涉送米粮。”
  “二舅舅我说的对不对?”
  沈敬琦顿时想起那些运送米粮风餐露宿的日子。
  无论风雨,沈家的商队都会准时将米粮送到,他们也有饥肠辘辘在路上行走的时候,也有为了赶时间连吃喝拉撒的时间都没有。
  一支商队,那么多的人都靠着这个来吃饭,不止他有妻儿老小,所有的人都有一大家子要养活。
  每年都有死在路上的人,他们图的是什么?图的是沈家的名声。
  所以他才会着急,他们不是那些在家等着擎祖业的子弟,如果是那样,他不必在意一个小孩子的话。
  不必据理力争。
  他会站在这里,是不想内宅那些火烧到沈家商队上来。
  婉宁走到沈老太太身边,抬起头,“二舅舅,喝杯茶吧!”
  让他喝茶慢慢说吗?
  童妈妈端了一杯茶上来送到沈敬琦眼前。
  一杯茶。
  沈敬琦随意地看了一眼,本没放在心上,却很快他又将目光重新落在那杯茶上。
  有一股陌生的清香。
  沈敬琦不禁看过去,有些发红的茶汤,这是什么?
  童妈妈向前递了递,沈敬琦接手过去,送到嘴边抿了一口。
  吃起来比闻着更好。
  从来没有过的味道,和任何一种茶都不同。
  沈敬琦忍不住多吃了一口,半晌才抬起头,“这是什么茶?”
  婉宁道:“二舅舅喝过吗?”
  沈敬琦摇摇头,“像是黑茶却又不是。”这茶到嘴里有一股的清香,很好喝。
  婉宁道:“这是别人都没有的茶。”
  真的是别人都没有的茶。
  沈敬琦不禁道:“这茶要……卖出去?”
  婉宁笑道:“自然是要卖的,”
  所以才会盘算京城里的铺子,才会将账本拿出来看,看那些铺子还有没有留下的必要。
  不是随便说说……
  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十二岁的婉宁,说出这些话之前是经过仔细思量的。
  不,不光是仔细思量,她甚至手里已经有了要卖出去的茶叶。
  沈敬琦不禁觉得脸上有些发紧,早和婉宁说几句话,他就不会这样冒失。就不会觉得,是有人指使婉宁操纵沈家。
  沈敬琦抬起头不好意思地看着一眼沈老太太和婉宁。
  他真是没想到。
  姚家会将婉宁养成这样,不但懂得商贾买卖之术,还比寻常人要胆大,如果老太爷在世看到这样的孙女心里一定会高兴。
  沈敬琦耳朵里又一次响起婉宁方才说的话,“我们沈家不是靠盐引起家,我们沈家买过豆腐,做过货郎,就算没有盐引生意也能兴家,因为沈家靠的是审时度势,靠的是精准的眼光。”
  精准的眼光,说的就是这茶?
  “老二,怎么不说话了?”沈老太太的声音传来,“你觉得这茶不可卖?”
  沈敬琦看着童妈妈煮茶,这一次是打开茶盒子,里面放着如同石头般的东西。
  婉宁接着道:“这是二舅舅说的黑茶……”
  黑茶做成这个样子,看起来就像是很多茶叶压制成了一整块。
  “这样的黑茶更好喝。”
  婉宁的声音传来。
  沈敬琦想要将那盒子里的东西看仔细,童妈妈却伸手将盒子盖上。
  在外行商的时候,但凡有个肚子疼都会嚼黑茶来吃,他对黑茶再熟悉不过,在边疆他也喝过朝廷卖的官茶。
  沈敬琦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朝廷的官茶比这个要差很多,香气没有这个纯正。
  喝过这样的茶,就不会再想要喝官茶。
  同样都是黑茶,怎么有这样的差别。
  沈敬琦眼睛不由地亮起来,这茶别人不懂,他却知道的啊。
  真是不简单,婉宁在内宅里却能找到这样的茶。
  沈敬琦觉得奇怪,“这茶是在哪里找到的?为什么从前没有看别人卖过。”
  童妈妈将茶端给沈老太太和沈氏。
  沈老太太抿了一口,看向婉宁,“七丫头,你说说,这样的茶是从哪里得来的?”
  “不会有人卖这样的茶,”婉宁在这之前已经和焦无应确定过了,“这茶,是我让茶工做出来的。”
  沈敬琦瞪大了眼睛。
  让茶工做出来的。
  一个孩子能让茶工做出这样的茶。
  沈敬琦本来已经坐在椅子上,听得这话豁然站起身,“我……我去找个人来……”
  ***********************************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