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一百三十五章收购

小说:商海弄潮 作者:龙门己 更新时间:2017-08-19 07:38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棉花市场刚刚全部开放,加上消息的闭塞,全国各地的行情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刘三峰所在的金河乡是棉花主产区。
  根据后来不完全统计,99年这一年,棉花种植超过了五万亩,而且今年是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棉花市场的开放,大量的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尤其是在南方地区,大量的小型纱厂、纺织厂纷纷成立。
  而一些从事商贸进出口企业的公司,也瞅准了棉花落价的机会,对棉花进行了出口,低廉的劳动力,超低的价格,加上不低的汇率,让棉花出口的订单大幅度增加。
  全国增加的面积和产量,与棉花的消耗量比起来,完全能够持平,甚至还有些不足。
  但是,在这年头掌握这个信息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郑阿四有南洋打工经历,海外认识一些朋友。
  多年过去,这些朋友或多或少也混出一些名堂,外加上他认识不少南方外贸公司,棉花加工企业,对上头市场信息有了掌握。
  而在棉花的主产区,刘三峰对这一块异常熟悉,他今年从事农药销售的时候,大量的棉农到他门市上购买农药,这使得他对棉花的种植面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这些天两人开着郑阿四的RB三菱天天上山下乡,周边几个省份种植棉花的地方全部转悠了一个遍。
  外加上敏锐的直觉,两人几乎同时意识到,棉花价格的拐点出现了,从现在开始往后可能会上涨。
  这就是市场经济的魅力,充满了惊奇和机遇,当然,运气也变的异常重要。
  “阿四,我决定……咱们合伙把供销社余下的三十万斤棉花给吃了吧!”刘三峰道。
  郑阿四也有这种想法,这两天随着棉农手中棉花的减少,每天的收购量已经大幅度降低,有些时候不足万斤,平均也就维持在五千斤左右。
  “好,不过三哥,这市场也是咱们估算出来的,具体情况谁也说不好,风险很大!”郑阿四道。
  精明的刘三峰已经喜欢上了这种不断猎奇的感觉,他觉得这才是生意,天天守着一个门市部,累死累活一年也就挣一两万,太平淡了,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年轻,就应该不惧怕困难和风险,勇往直前的闯荡。
  “现在的价格只要一块四,就算再低,还能低哪里去?”刘三峰道:“阿四,可行。”
  郑阿四道:“三哥不怕,我也不怕,咱们****一仗!”
  刘三峰亲自去找了高玉豹,要定下棉站仓库里面所有的棉花。
  高玉豹对行情并不了解,不过毕竟是老油条了,在官场上混了那么多年,有点腥味他就能顺着闻出鱼来。
  他预感价格可能有了变动,当即表示要涨价。
  刘三峰问他涨多少。
  高玉豹多也不敢说,表示要求加五分钱,不过这五分钱不能算到账目上……
  刘三峰当即明白了,高玉豹这是要吃回扣。这种事康细饼当站长的时候不知道做了多少次,但那都是小数目,这可是三十万斤的棉花呀,一斤五分钱,三十万斤也有一万五千块啊。
  当晚,在高玉豹的家中,刘三峰和郑阿四亲自登门一趟,将这件事拍板定了下来。
  ……
  次日,刘三峰作为代表和供销社棉站签订了收购合同,所有的棉花,全部出售给刘三峰,刘三峰先行支付二十万,余下货款待刘三峰销售完毕棉花之后,再行支付。
  这二十万刘三峰和郑阿四一人十万。
  距离2000年元旦,只剩下两天了,对于棉站来说,棉花算是全部处理干净了,一百多万斤,平均亏损了二十八万多。
  对于供销社而言,这是一笔巨大的亏损,本来就日落西山发不出工资的企业,这一刻更是雪上加霜。
  县级以上的供销社属于事业单位,而县级以下的则属于自负盈亏的企业性质的经营实体。
  这件事是棉站站长康细饼因为玩忽职守,疏忽大意造成的,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亏损的这笔钱谁来支付?
  康细饼已经出院在家,他表示自己没钱,反正供销社已经拖欠了他半年工资,实在不行,就不干了,内退。
  高玉豹异常愤怒,还内退?不可能,当即将康细饼开除。内退以后每个月还能领点退休金,开除则是完全不同。
  康细饼也是无奈,面对这种决定只能被迫接受。
  康细饼被处理了,但二十八万的亏损依旧没有解决,这笔亏损可是欠棉农们的钱啊,如果只是企业亏损,他们也就无所谓了,反正是集体的。
  但现在这笔钱必须拿出来还给棉农,这可是上百家棉农辛苦了一年的钱啊,他们不知道从那听到了风声,担心供销社不给钱,当即跑到乡政府闹事去了。
  张广德亲自出面处理这件事,将高玉豹叫到了办公室。
  高玉豹一五一十的将困难说了,自从改制之后,供销社一天不如一天,现在唯一的收入,就是将出租门面,一年赚的几万块钱,这笔钱根本不够用,连工资都发不下来。
  张广德道:“这个事你们自己想办法,自负盈亏,赚钱了,是你们的本事,亏损了,是你们无能!欠人钱就是不行,给你一天时间,把钱凑出来。”
  高玉豹差点没哭出来,二十八万啊,他上那凑去。
  张广德道:“你们棉花站经营多年,一点钱没有?”
  高玉豹道:“那倒不是,这不是过年还要给职工发工资吗?”
  “工资的事拖一拖,人民群众的钱先拿出来。”张广德道,“如果实在没钱,用你们的房子抵押,去农信社贷款也要还。”
  书记发话了,高玉豹只能接受现实,回去之后清算了一下,账户上所有的钱加起来也就十几万,还差十多万的缺口,当即将供销社余下没有租出去的门面全部抵押给了农信社,从里面贷款十多万,承诺一年偿还,随后将棉农们的钱还了。
  这场危机到现在才算是彻底解决。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