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0406 川人从未负国,今有难,国人亦不负川!

小说:老兵不死 作者:玗石页 更新时间:2018-05-27 17:31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0406nbp;川人从未负国,今有难,国人亦不负川!
  展馆内一件件藏品勾起了王亮的记忆,那是一个他熟悉的时代。
  很多时候,他闭上眼睛,总是能够想起过去的那些人和事。
  王亮是真的想再重新走一遭啊。
  再和那些好兄弟们同仇敌忾,多杀几个日本鬼子。
  对于当今的六零后,七零后,乃至八零后,总有一段特殊的记忆是另他们怀念一辈子的。
  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王亮也是一样。
  川军抗战馆的参观已经进入尾声,在结尾处,抗日战争后期川军的表现。
  简单一句话概括:战争后期,川军自认是杂牌队伍,是配角,抗战积极性消磨殆尽。
  王亮清楚,川军抗战积极性消磨殆尽的原因有很多。
  1938年1月20日,川军主帅刘湘病逝。
  川军随即失去主心骨,然后逐渐被拆分,然后再边缘化。
  无论是武器装备、后勤保障还是奖惩,更无法与中央军和晋绥军等实力派相比。
  抗战中后期,川军的抗战热情也被中**队内部的这种不公消磨殆尽,消极情绪开始滋生。
  在后期的大型战役中川军表现平平,远不如初期出色。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川军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
  抗战初期,李家钰的47军颇具战斗力,特别是东阳关之战和固守长治城战时表现不俗。
  然而,据第三十六集团军参谋长张仲雷回忆。
  到了抗战后期,李家钰对抗战变得十分消极。
  一九四四年春的豫中会战中,李家钰集合总部及第四十七军上校以上军官开会时曾说道:“这个战事,要看汤恩伯的戏。锣鼓打响后,看他怎样唱。他部队大,办法多,也容易建功。我们不过是这个戏的配角而已!”
  王亮很清楚李家钰说出这番话的原因,心已经被伤透了。
  李家钰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与川军同病相怜的黔军将领陈铁的一番话彻底点通了他:“要是蒋委员长的嫡系部队,如汤恩伯、胡宗南他们,要钱、要武器,不管要什么东西,都会给他们。如果是有力量的杂牌队伍,像阎老锡之流,蒋委员长怕他们捣乱,也要给他们一些好处。只有我们这些人,既非嫡系,又不是有力量的杂牌队伍,所以办法就很少。”
  没过多久,李家钰,这位集团军总司令就拿这番话和手下的各个军长、师长去谈。
  正是因为这种消极的态度,致使李家钰不愿意采纳部下多个主动阻击的策略,最后在战败西逃过程中殉国。
  1944年5月21日,李家钰率集团军总部官兵左右冲突,在秦家坡陷入日军伏击圈。
  在日军密集火力射击下,总部官兵二百余人全部殉难。
  李家钰头额及左腋被子弹和枪榴弹破片击中终因流血过多而牺牲。
  王亮打抱不平道:“因为不是嫡系,又没有一定的力量,在作战中,川军总是被安排冲锋和殿后的任务,被当做是一文不值的炮灰来用......”
  “八年抗战中,川军除第22、集团军外,还有两批川军出川抗战,分别是:第29集团军王攒绪总司令辖两个军,第30集团军王陵基总司令辖两个军,第36集团军李家钰总司令辖两个军和李宗鉴旅长的独立第35旅。”
  “抗战八年,出川抗战的川军在四十万人以上。这不包括以后各部队自行补充数。川军三期出兵抗战,参加了正面战场上几乎全部大的会战。川军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据不完全统计,在战斗中为国捐躯的有二十六万三千多人,负伤三十五万六千多人,失踪两万六千多人。”
  “在抗战中饶国华、王铭章、许国璋、李家钰等川军高级将领殉国。”
  这是王亮眼中的八年抗战,抗的是日本人。
  四十万川军只是川人抗战贡献的一小部分,四川为抗战贡献的兵役劳役、粮食、税收等也是全国最多的。
  抗战中由于兵员损失严重,各地兵员征集任务随之加重。
  “八年抗战,全国征兵总数一千四百多万,四川征兵三百二十万,占五分之一。素有勿川不成军。”
  如果让王亮坐下来讲,光是川军抗日的事情,他能连续讲上三天三夜。
  八年的抗日战争,三天三夜哪里能够啊。
  三天三夜怎么能够讲完三百万川军的故事呢?
  已经走出了川军抗战馆,但王亮还是不甘心:“此外,八年抗战期间,四川还大量征用民工进行国防工程建设和地方建设。当时以四川为基地而抢修的川陕、川滇、川黔、川湘、滇缅等交通路,前后从四川征工总计在二百五十万人以上。”
  “全川又新建空军基地三十三处,前后征工共计九十万人。两项合计征工在三百四十万人以上。”
  “不仅是出人啊,四川为抗战出钱也最多。抗日战争打得最困难时期,四川负担了国家财政总支出的百分之三十。”
  王亮继续道:“八年抗战国家总计支出一万四千六百四十亿法币,四川就负担了四千四百亿元。”
  “四川出粮也最多,仅仅1941年至1945年四年间,四川共征收稻谷8228.6万市石,占全国征收稻谷总量的百分之三十九。”
  这些数字王亮永远都记得,记得一清二楚。
  “四川人民对于正面战场是尽了最大最重的责任的。川人从未负国,今有难,国人亦不负川!”
  2008年5月12日亦是如此。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