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三十七章 晋国变迁

小说:夜说历史 作者:举杯敬名利 更新时间:2018-07-10 22:36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晋献公在参加葵丘之会时半途而返,回来没几个月就死了。他这一死,晋国的内部矛盾再也压制不住了。
  此时奚齐大概十四岁,年龄偏小,所以晋献公把大权交给荀息。荀息是难得的忠臣,晋献公没看错人。可惜,如果晋献公再狠一点,把里克杀了,也许晋国真的不会发生动乱。
  里克是晋国军界的擎天柱,就算荀息是名义上的宰相,里克也可以不买他的账。恰巧,里克是申生派的代表人物,对骊姬派深恶痛绝。奚齐即位后,荀息还在想怎么稳住里克,里克倒先来策反他。荀息当然不答应,坚决拥护奚齐的统治。
  十月,晋国正在操办晋献公的丧礼。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奚齐居然被刺杀了!想都不用想,这是里克一党干的。
  那时的里克是申生、重耳、夷吾三公子在晋国剩余势力的代言人。里克还请出老战友丕郑,这两人组成里克集团的核心。
  听到奚齐的死讯,荀息气的想自杀。有个大臣劝住他,建议立骊姬的妹妹少姬的儿子为君。于是,这个才一岁的孩子成了国君。
  这个新国君只活了一个月,就在朝堂上被杀死,可见里克集团的势力是多么强大。如果晋献公没有大规模屠杀晋国公室,也许现在晋国的大臣们不会如此嚣张。
  荀息受不了刺激,真的自杀了。骊姬很聪明,她知道里克就是找她算账的。她也直接自杀。
  事情进展的过于顺利,以至于造反成功后,里克集团还没有考虑谁当继承人的问题。当时,晋国国内还有几个公子。但这些公子没有威望,不适合当国君。重耳、夷吾成为公认的候选人。大家较为统一地把推荐票投给重耳。最后,里克给重耳发出邀请函,要他来当国君。
  重耳一行人觉得风险太大,打死都不去。里克是真心请重耳当国君,但他就是不来。所以,里克邀请夷吾当国君。夷吾他们也犯嘀咕,毕竟晋国还有公子。他们甚至怀疑,这是里克设计要害夷吾。一番头脑风暴,他们做出决议。
  兵分两路:一路去晋国,给里克送信,承诺给他封官加爵,同时接管晋国权利机关。另一路去秦国,贿赂秦穆公并承诺只要秦穆公支持夷吾即位,就可得到晋国所属河西地区,同时夷吾面见秦穆公,洽谈合作事宜。
  很快第一路搞定,晋国政府被夷吾的手下接管。夷吾还在和秦穆公进行谈判拉锯。
  公元前660年,继位仅四年的秦成公死去。他临终前立弟弟嬴任好为君,希望他振兴秦国。嬴任好就是大名鼎鼎的秦穆公。
  秦穆公在当时可是有志青年,才即位就亲征茅津,大获全胜。公元前656年,秦穆公迎娶穆姬。穆姬是晋献公和齐姜的女儿,是夷吾的堂姐。当时,秦国正在攻略河西,晋国也在打河西。双方实力连成一片,河西被一分为二。这桩政治联姻就是防止两国在河西开战。
  赶巧,在穆姬的陪嫁仆人里有之前晋献公假道灭虢的战利品——虞国大臣。有个叫百里奚的虞国大夫就在这里。百里奚很拽,居然乘秦人管的不严逃到楚国。秦穆公由此注意到这个人,知道他很有本事,于是用五张羊皮换回他。百里奚从此得名“五羖大夫”。百里奚又推荐蹇叔。秦国一下子得到两位大才。
  秦穆公如虎添翼,满怀激情地准备大干一场。正好,晋国内乱,夷吾跑来求他来着。这不是天赐良机吗?
  就这样,秦穆公同意支持夷吾归国。他派公孙枝领三千秦军护送夷吾归国。夷吾安然无恙地回到绛城,成为国君,史称晋惠公。
  晋惠公几经波折终于得偿所愿,他觉得一切都尘埃落定。
  晋惠公大量启用亲信,对里克集团大加打压。之前对里克的封官许愿完全被抛诸脑后,相当无情无义。
  本来,晋惠公快归国时,穆姬曾嘱咐晋惠公两件事。其一,接其他宗室归国,防止大臣把持朝政。其二,照顾好申生的妻子贾君,这样可以塑造晋惠公的正义形象。
  事实上,晋惠公压根没接宗室归国,对重耳也不管不问。对贾君照顾的还不错,都照顾到床上去了。
  由此可知,晋惠公对秦穆公的许诺也不可能实现。这不,秦穆公左等右等只等来一个丕郑。
  按丕郑的说法,晋惠公本想把晋国河西给秦穆公,无奈大臣不让。所以晋惠公就派丕郑来道谢,仅此而已。得,秦穆公小两口都被晋惠公涮了。这也太欺负人了。怎么着自己也是一个强国的国君,晋惠公竟敢这么玩我!
  秦穆公在暴怒之中渐渐平静下来。他敏锐地感觉到,晋惠公也许就是想让自己杀掉丕郑。谁都知道丕郑、里克是一伙的,晋惠公在派丕郑出访秦国后杀了里克。但晋惠公却不准备如法炮制,再杀丕郑。因为晋惠公可以借刀杀人。
  如果秦穆公是一般人,肯定会忍不住,杀掉丕郑。这样,秦国的国家形象就毁了,晋惠公反而会得到舆论支持。秦穆公不吃这一套!
  秦穆公放回丕郑。丕郑走到半路上听说里克死了。丕郑一身冷汗,这哪是回家啊,分明是去找死。秦穆公觉察到丕郑的异常,趁机策反丕郑。晋惠公,你还嫩了点。
  丕郑对秦穆公说,晋惠公不怎么样,晋国却有三个能臣:吕省、郃称、冀芮。所以丕郑的想法就是贿赂这三人,里应外合。秦穆公决定派丕郑试试。
  丕郑真到三人那去反间。三人本来就防备丕郑,听他说完,判断丕郑已经叛变。于是乎,丕郑一家都悲催了,只有丕郑的儿子丕豹逃到秦国。丕豹将成为秦穆公的一员虎将。
  公元前649年,即晋惠公二年,周襄王派召公拜访晋惠公。然而晋惠公连秦穆公都不放在眼里,还能对召公多好?召公撇了撇嘴,数落晋惠公一通。此事一传开,晋国在诸侯中的形象全毁了。
  由于晋惠公的倒行逆施,相当的晋国人对晋惠公不满。晋国的危机还没有过去。
  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晋惠公束手无策。经过一阵商议,大臣们还是建议晋惠公向秦穆公求助。晋惠公一百个不愿意,可实在没办法,只有厚着脸皮去了。
  消息一到,秦国这边也吵翻了天。尤其是丕豹,那吐沫星子都快把秦穆公淹死。攻晋的言论甚嚣尘上,秦晋大战一触即发。
  秦穆公希望百里奚做出决策,百里奚说“: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秦穆公目光一振“:其君是恶,其民何罪?”
  秦国的运粮船源源不断地到达晋国,许多秦国老百姓沿途出力,场面甚是壮观。这个就是“泛舟之役”。
  第二年,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秦国居然出现饥荒。秦穆公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晋国借粮。没想到,晋惠公就不准备借。晋惠公的舅舅虢射就建议趁他病要他命。
  最终,秦穆公也没有等到晋国的粮食。秦国人在忍饥挨饿中积蓄着对晋国的怒气。此仇不报非君子!
  公元前645年,秦晋爆发第二次大战,史称“韩原之战”。
  开战伊始,秦穆公率领嗜血的军队不要命地向晋军发动进攻。晋惠公见秦穆公打得没有章法,心里有点没底。他派出韩简侦查敌情。韩简是晋国韩族的族长,战国七雄中韩国的祖宗。
  韩简是反战派,所以他故意夸大敌情。他向晋惠公报告:秦军的士气是晋军的两倍!
  晋惠公又不是没看过秦军。在他眼里,秦军装备差,军事素养低,简直就是一群炮灰。所以他没把韩简的话放在心上。
  晋惠公决定冲到前线,和秦穆公一决高下。没想到,半路上晋惠公的战车陷在泥地,动不了。秦穆公看到晋惠公的倒霉样,准备活捉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秦穆公冲上去被反包围,就快被晋惠公活捉了。
  说时迟那时快,一队三百人的奇兵突然冲出,活捉晋惠公。韩原之战就这么结束。
  这三百人哪来的呢?
  有一次,秦穆公的一批马跑到郊外被这三百人撞见。这三百人居然把这批马杀掉吃了。后来,管马的小吏查出真相,气的要杀掉这些人。秦穆公大度地放掉他们。这些人感激涕零,被秦穆公的气度折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两人的做派天壤之别,这也注定了韩原之战的赢家。
  战败的晋惠公并没有死,而且又当了几年国君。这又是怎么回事?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