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四百九十五章 东坡酒楼

小说: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作者:木木三大少 更新时间:2018-12-01 16:22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正文卷第四百九十五章东坡酒楼在村酒店与徐文等人吃过酒,西门庆向店家讨来纸和笔墨,给西门忠、石勇、陶宗旺三人写了一封书信,说明了新收徐文兄弟,让他去登州负责训练水军之事。
  将书信写好交与徐文后,西门庆等人与徐文就在小村外分别,各奔东西。西门庆一行继续前往江南,徐文则会先回莱州胶水县的家中,召集兄弟,回高密县来给战死的兄弟们迁坟。办完此事后,他会在莱州、密州先招揽一批水性娴熟,彪悍好斗的海边人,一起带到登州西门庄去,为西门庆全力打造私人水军。
  目送徐文离去后,西门庆一行继续向西南方前进,穿过高密县后,来到了潍水边。渡过潍水,就能够到达密州的府城所在诸城县了。
  这密州潍水两岸曾经是著名的古战场,西汉初年的军神韩信曾经在此大败楚将龙且,平定了齐国。
  昔日秦汉之交,楚汉争霸时,汉将韩信受命攻打齐国,一直从历下打到了临淄,也就是现在的齐州历城和淄州。
  齐王田广惊恐万分,他逃到高密后,派人向楚国求救。当韩信袭破临淄时,楚王项羽闻讯遣大司马龙且亲率兵马与齐王田广合力抗汉,号称二十万众。
  有人前来向龙且献计:汉军远征作战,所向披靡,而齐,楚本土作战兵易涣散,不如一面深沟高垒,以守为攻,一面招抚已沦陷城邑,使齐国军民知晓齐王尚存,楚国来救。如此必定使汉军得不到粮食,会不战自败。
  楚将龙且轻视韩信,又急求战功,不用此坚守之计,而是率兵与韩信军隔潍水东西摆开阵势。
  韩信连夜派人做了一万多条袋子,盛满沙土,壅塞潍河上流。然后,韩信率一半军队涉水进击东岸龙且之阵。
  当龙且出兵迎击时,韩信佯装败退,施展诱敌之计。龙且以为韩信怯弱,亲自率军渡过潍水进击汉军。
  这时韩信命人决开壅塞潍河的沙囊,蓄积的河水奔流而至,冲散了正在渡河的楚军。龙且的军队大半没有渡过河去,只有有勇无谋的主将龙且带着少量前军被困在了河西岸。
  韩信乘机挥军猛攻,杀死楚军主将龙且。东岸齐、楚联军见西岸军被歼,顿时做了鸟兽散。韩信率军急渡水追击至胶州湾东边的城阳,楚兵皆被俘虏,齐王田广逃走不久被杀。韩信顺利地平定了齐国,被刘邦封为齐王。
  渡过韩信建功立业的潍水之后,西门庆一行人来到了密州府治诸城。只可惜秦桧夫妇已经离开密州去那东京汴梁了,西门庆无法再与他们在此相会。
  进入诸城,寻旅店安顿下来之后,西门庆向本地人打听一番,就带着史进和燕青来到了诸城最有名的东坡酒楼,要品尝一番当地美味。
  原来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任密州太守两年,在这密州留下了许多遗迹,这东坡酒楼据说就是他当年最喜欢来饮酒之地。在苏东坡去世之后,酒楼主人为了纪念这个大文豪,将酒楼之名改为了东坡酒楼。
  西门庆三人上得二楼来,正欲选一个暖阁,西门庆却被酒楼粉壁上的两首词吸引住了。这两首词都落名苏轼,据说是苏东坡当年酒后乘兴书写于粉壁上的。
  西门庆看的第一首词就是在孟州张都监家饮宴时侍女张玉兰曾经唱过的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西门庆默念着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问过店家后,这才知晓原来苏东坡在后世最出名的就是他在这密州担任知州时写的。
  北宋神宗熙宁七年十月,苏轼由杭州通判调任密州知州,至熙宁九年十月离开密州,赴任徐州知州,刚好在密州住了两年。那时候的苏轼三十八、九岁的年纪,正值壮年,据说在这密州就写下了两百多首诗词歌赋。
  墙上除了苏东坡的千古名篇,另一首词也是他的: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好一个意气风发的苏东坡呀!西门庆一时间看得神摇意夺,想到终有一日,自己统率兵马,千骑卷平冈,挽弓射天狼的场景来。东坡先生真妙人也!他虽是文臣,从未领兵打仗,却写出了一往无前的无敌的气势。
  不用说,这,顾名思义定是苏轼在密州任上写的。
  西门庆再询问店家,店家如数家珍地对西门庆娓娓道来,宋神宗熙宁八年,苏轼任这密州知州时,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创作了这首出猎词。此后他与友人在这酒楼饮宴时,提笔将诗词写在了酒楼的粉壁上。
  这家酒楼的主人因为喜爱苏轼的这两首词,一直小心看护。大约四年后的神宗元丰二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抓,坐牢百余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消息传来,酒楼主人却依然不舍得铲去苏轼的诗词,而是在墙上挂上一些字画,将苏轼的真迹遮盖住,以此暂避风头。
  此后苏东坡在政治上几度沉浮,但酒楼主人对他的这两首词却始终呵护有加。当苏东坡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于常州去世后,酒楼主人闻讯将这酒楼索性改名为东坡酒楼,以此缅怀他所敬仰的大词人苏东坡。苏东坡的这两幅真迹也因此重现于世人眼前。
  或许是因为苏东坡的名气吧,酒楼改名之后,前来光顾之人络绎不绝,让这酒楼生意兴隆,逐渐成为了密州城内最好的酒楼。这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酒店主人对苏东坡的一片情意同样给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