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74.又见左顺门?

小说:他改变了大明 作者:万古大咸鱼 更新时间:2018-06-24 10:02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熊廷弼和沈有容没有多看对辽西豪族和卫所军官的清洗,因为从京师传来了新的旨意。
  兵部尚书王象乾请辞被准许,以熊廷弼回部任兵部尚书。平东伯沈有容带兵回京,总督京军戎政。
  孙祖寿升任辽东总兵,节制全辽兵马,贺虎臣任辽东副总兵。
  依照皇帝的命令,两人带着一万左右的东江新军老兵,继续往关内进发。
  王安也会随他们回京,只有东厂的陈实,还将继续留在辽东,把整肃辽东的收尾工作完成。
  和调动军队的和人事任免圣旨一同下发的,还有改革辽东军政的命令。
  熊廷弼看到这份圣旨,立马就傻眼了,“这设布政使,不以文臣任职,而用武官,又是何意?”
  圣旨抬头,说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废除辽东都司,改设辽宁布政使司,改卫所为州县,军户脱离军籍,自动转为民户,匠户废除匠籍。因辽东地处边地,战事紧急,依照前宋故事,以武官为州县和巡检司主官。执行回避原则,户籍在本地的不得在本县内任职。
  高邦佐也是有点傻眼,“前宋似是有此制,只是行之辽东,朝堂上怕是不会同意。”
  两人对视了一瞬,都有些无力。不过,转念一想,他们也都清楚,真把卫所废了,辽东还有一批没犯过事的卫所军官,根本就无处安置,把人的世袭官职都取消了,哪能没点补偿。
  皇帝这估计是不愿意把所有的卫所军官都推到对立面,才不得不有这样的改制,既然州县建立,卫所废除,未来总是会回归正常体制的。
  对于其他的改制,两人倒是不会反对。
  新开垦土地,免三年税收。
  暂设广宁府,辽阳府和直隶金州,共二府一州,十二个县。
  原辽东都司仅剩的卫所武官,职位取消,改任新职。
  这些命令倒是挺正常的。
  不过,他们现在都上了贼船,还能怎样。
  皇帝在辽西干的事,很快就传到了朝廷之上。
  对于辽东势族的遭遇,很多人倒是感同身受,不过辽东毕竟是个两百多年也才出了50多个进士的地方,文教极度落后,士绅本来也不多,皇帝一口气把辽西那边本来就被蒙古人打残了的势族干掉,对整个朝堂来说,也不是什么特别大的事情。
  皇帝一口气,就把好几个辽东文官给抓了,也没有经过任何审判,就把那么一大批的武官和部分士绅都杀了,这才是文官们最为恐惧的地方。
  这一位皇帝,已经露出了学习太祖好榜样的苗头。让他这么干下去,就不只是要官不聊生,还要天下大乱了。
  消息传回当天,朝会过后,不少大臣依旧聚集在一起。
  左佥都御史杨链怒目圆睁,厉声说道:“熊廷弼与高邦佐,身为大臣,不能抵制乱命。竟如此败坏朝廷法度,其罪实在当诛。”
  太常卿星也怒道:“辽东卫所,虽败坏不堪,可是否真有那般多的人当诛,却不是一竖阉与几个酷吏能判定的。陛下若再不收回乱命,惩治王安、陈实、熊廷弼与高邦佐等一干酷吏,亡国之祸不远矣。”
  翰林院修撰文震孟也说道:“为今之计,只有皇上收回乱命,惩治酷吏。”
  黄尊素却是站出来给众人浇了一大盆的冷水,直接就说道:“就怕皇上一意孤行,效法世庙。”
  左光斗闻言后,却是激动地说道:“国朝养士两百多载,仗节死义,就在今日杨用修先生之言,我辈当共勉之。”
  黄尊素一听,立时就傻眼了,他就知道左光斗是个倔脾气,没想到他根本就是想找死。
  “哎呀,在下突然有些内急。吃坏了肚子,也实在没办法,便先告辞了。”
  “在下也内急”
  听了这话之后,围在作死的左光斗身边的文官们,立刻就怂了。打着哈哈,飞快地散去。
  左光斗还沉浸在悲愤的情绪中,不可自拔的时候,这帮人就跑得只剩下几个了。
  上一个说这个话的,自己倒是没死,身边却是倒下了一大批。文官们原本就以为,当今怕不是又一个嘉靖,便是没有最近的事,他们也不敢去陪左光斗作死。
  而皇帝在辽西大杀特杀的消息传回来之后,文官们现在已经明白了,当今这个皇帝不止会杀人,再多的人,他搞不好都下得去手。再一听到左光斗这种完全是自寻死路的说法,哪里还敢继续留下来。
  等到几位东林铁杆想付诸行动时,他们就惊愕地发现,身边已经没剩下几个人了。
  场面顿时就变得有些尴尬。
  杨链顿时就是捶胸顿足,痛心疾首地说道:“气节尽丧,气节尽丧啊!”
  这逼宫再玩下去,也是自讨没趣,几人只得崔头丧气地离开。
  对于皇帝这段时间来的举动,文官们已经是没有了一点办法。
  至于造反,这样的念头,某些人也只敢想想而已。
  内阁对此事的态度,当然不可能当做没看见。
  如果任由皇帝这么胡作非为下去,那还要内阁干嘛,他们已经没有了退路。这帮阁臣,也自然是有自己的底气,皇帝杀几个小官,那当然没问题,但阁臣他应当还不敢下手。
  他们是不至于去学杨慎那帮人,不过态度自然也就都变成了非暴力不合作,直接都称病不干。
  韩爌最近已经变成了祥林嫂,缩在府中,整日就是翻来覆去的说那几句车轱辘话。
  “不想天子竟一意孤行至此。”
  其他几个内阁大学士,却是意外的淡定,都在收拾行李,随时准备滚蛋了。
  朱皇帝也没有因为内阁集体逼宫,去任命新的阁臣,这帮文官,此时都达成了统一战线,新入阁的不愿意自己成为橡皮图章,也不想上任就被绝大部分的文官集火,自然不会蠢到去犯众怒。
  内阁这样的逼宫,当然是难不倒朱皇帝,他只是不愿意去处理政务,要真干起来,也不是办不到。
  于是,最勤政的天启皇帝出现了,一条条皇帝亲笔的朱批,向大伙宣示了,不需要内阁,他一样可以处理政务。根本不会因为内阁逼宫,他就把阉人放出来,败坏朝政。
  7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