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 牙旗士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原本克扣粮食的始作俑是袁术。
袁术虽然在南阳按后将军领取俸禄,但那点俸禄无法满足袁术奢侈无厌的生活。因此,他每屯扣五十石粮食作为自己及家属私人享受之用。
下面各级将官见袁术带头克扣粮食,估计他也不敢彻查,便层层克扣,最后到下面,每屯被克扣达一百多石。
下面基层军官们本来谁都不敢多嘴,悄悄给士卒们减少点饭量便罢。如今刘备一屯突然粮饷丰富得让人眼红,大家便私下管不住嘴,议论纷纷。
袁术一听说将士们都在议论粮食被扣,军心浮动,勃然大怒,以为陆勉真的扣了其他士兵的粮饷给刘备,找来陆勉一顿臭骂。
“后将军息怒,下官绝不敢这么做。”陆勉急忙辩解道,“据下官所知,刘备是自己出钱养兵训练的。”
袁术问道:“刘备这么做目的何在?”
陆勉道:“前阵子下官试用刘备帐下关羽、张飞为讲武都尉,他们建议下官多拨粮款训练一曲精兵,下官担心其他军士有意见,没有答应,刘备便自己出钱按照关、张二人方法训练士卒。”
袁术谋士李业在一旁问道:“刘备屯所率士兵是私兵还是官兵?”
陆勉道:“他们是以复阳县兵名义参加义军。”
李业道:“刘备若以私兵部曲参加义军,他怎么训练士卒发放粮饷我们管不着他。可是这些兵马乃是官兵,擅自用私钱养兵,以后这些士卒听他还是听将军府的命令?”
袁术道:“李参军说的没错,刘备有钱,可以贡献给将军府统一调配,不可擅用私钱豢养官兵,把官兵变成私人部曲。”
陆勉道:“是,是,下官回去立刻召刘备问责。”
刘备没想到用自己的钱养兵,也被校尉部找去痛批一顿,回来后更加郁闷。
“王都尉说得一点没错,袁术这小子褊狭贪婪,我大哥好歹是个军侯,他见都没见就降成屯长录用,现在还想让我们贡献钱财。”张飞叫道:“大哥,我们带兵回复阳去吧。”
简雍道:“我们是以复阳县兵名义参加义军,如果率兵回去,等于复阳县脱离义军,只怕会给王都尉带来麻烦。”
刘备道:“宪和说得对,我们暂且在忍忍吧。”
刘备为了平息事态,只得停止特训,取消特殊待遇,并给后将军府献上五十万钱,表明自己毫无私心。
关羽见刘备整日喟叹,劝道:“大哥何必担心。就算我等没有精兵,一样可以上阵杀敌。讨平黄巾之时,你我兄弟不也仅凭数百杂兵建功立业吗。”
“云长,我知道你和翼德勇力盖世,我们建功不难。可是一两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只靠你们两个人建立军功,难道我们又要从二百石县尉做起吗?”
二人正在聊天,张飞从外面匆匆忙忙进来说道:“大哥,二哥,机会来了!”
“什么机会?”刘备、关羽同声问道。
“我刚在营门见到蒋军侯,他跟我口头通报,后天后将军府在校场选拔勇士,让我通知全屯,有参加者于今明两日报名。我和二哥机会不是来了吗!”
“太好了!终于有机会在后将军面前表现一番了。”刘备兴奋道,“云长,翼德,就看你们的了。你二人勇冠三军,不怕不能出人头地。”
后日,后将军府果然在校场举行勇士选拔比赛,通过摔跤、举重等方式选拔数名勇士。
可是,前来选拔的人不是袁术,也没有校尉、司马等高级军官,只有一名秩比三百石的兵曹掾史徐兵曹带两名书佐前来选拔。
徐兵曹在报名参选的数百人中一眼望见关张二人身材出众,那场面堪比两个姚明站在一群乒乓球运动员中间。
徐兵曹问了姓名后说道:“你二人出列,去举一举那个石墩。”
二人出列,先后将那个巨大石墩轻轻松松举过头顶,赢得众人一阵掌声。
“你们通过了。”徐兵曹说道,“回营等待消息。”
次日果然徐兵曹亲自前来通知:“关羽、张飞经选拔合格,被任命为后将军府牙旗士。”
“牙旗士?”刘关张惊道,“原来选拔勇士去扛牙旗的!”
“徐兵曹,可不可以换个人去做牙旗士,我们想要上战场杀敌。”
“当牙旗士还不满意?”徐兵曹道,“你们知道多少人来求我想当都当不上吗?”
“那就换想当的当吧。”关羽不屑道,“我们兄弟只当大兵上阵杀敌就行了。”
“这是将军府安排,作为军士,必须服从,否则军法从事。”
张飞正要发作,又被刘备止住。
刘备道:“徐兵曹说得对,作为军士,应当服从将军府安排。”
牙旗就是主将大旗,也叫大纛,行军中标识主将位置,并通过旗语向全军发布命令,召集士卒等。牙旗士负责扛旗和保护大旗,没有勇力的人扛不动它。
牙旗因为作用巨大,牙旗士是比二百石军官,加上在主将身边工作,非常荣耀,所以确实是很多勇士梦寐以求的职位。
只是刘关张志向远大,不稀罕这项荣耀工作。然而此时,三人不得不服从命令。
自此,关羽、张飞离开刘备屯,到后将军府任职。
几天后,二人休沐,来见刘备和简雍,刘备问道:“见到后将军吗?”
“见了。”张飞道。
“你们没问候后将军?”刘备又问。
“问候什么问候,”张飞道,“牙旗士除了传令官,不得跟任何人说话。后将军有任何命令,也只会跟传令官说,再由传令官命令我们打旗语。”
简雍道:“这可以理解,牙旗传递主将命令,不得有半点差池,所以必须专心致志,避免接受庞杂无用信息。”
刘备道:“下班后都没有机会见到后将军吗?”
“一下班我们就被送回军营,后将军又怎么会找一个牙旗士谈话。”
刘备没想到二人在袁术身边上班,也连一句话都说不上。等级鸿沟,真是咫尺天涯。
在富阳县的王灿,每天早上和士兵们一起跑步五公里,做一百个俯卧撑,然后把其他训练任务交给文聘。
除了大量时间陪伴何蕊努力造人之外,还久不久进山拜访岑晊,给他带点美食和烧烤配料。又每隔八九天,便带上大量网购的礼物去湖阳县看望邹玟一次。
邹狄见王灿经常来访,而且每件礼物都“价值连城”,知道他对邹玟有意。但每次王灿准备厚礼来访,他也不好不让女儿出来见客。
邹氏虽然也是千金之家,但在南阳远远排不上大豪族,所以对王灿这个年轻都尉兼县长倒没什么歧视,邹狄只是不断提醒他邹玟已经许嫁王氏。
王灿每次都说无妨,他来访只是朋友往来。
邹玟见他殷勤嘴甜,逐渐对他芳心萌动,心中常盼望王灿来访。每次王灿来访,她都精心打扮,唱歌跳舞,更是用心。王灿一走,便有些依依不舍。
王灿如今进山拜访岑晊,一路上已经能够看到有人在山中垦田。以前山中有贼患,很少有人敢在山中居住。如今山贼讨平,便开始有人到山中聚居。
“明兴,复阳被你治理得不错。”有一次,岑晊指着远处正在垦田的农人,对王灿说道,“只是,我老头的清闲日子准备结束咯。”
“老师,有人陪伴你在这里生活,我也安心多了。”王灿说完,突然又指着远处问道,“那里在干什么?”
岑晊向王灿指的方向看了看,叹气说道:“哎,又一个可怜的孩子。”
“溺婴!”王灿猛然醒悟道,“他们准备溺死孩子!”
这个时代贫民家中养不起很多孩子,如果孩子出生过多,便只好将多余的孩子溺死。
在没有避孕措施的时代,一个女人从十多岁到三四十岁(古时人均寿命三十多岁),平均可以生育五个孩子左右。
但汉代一户人家平均人口只有五六人,这么小的家庭背后,是产妇、婴儿极高的死亡率,以及历史悠久的溺婴传统。
王灿远远看到十几个人来到河边举行仪式,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正在母亲怀里大声啼哭。他就是准备被溺死的婴儿。
这两三户人家是新入籍复阳县的贫民,正在这里开垦土地。
“强森,走,我们过去看看。”
王灿和鲍出走到这群人旁边,问道:“这孩子不能要了吗?”
山民们不认识王灿,见他穿戴高贵,料定是大户公子,答道:“回公子,我们刚到山中垦田,没法养活这孩子,只能放弃。”
王灿走到孩子旁边,见到孩子已经停止啼哭,正在含着他母亲的**用力吸吮最后一顿大餐。
山民喂奶孩子从不避讳外人,那年轻的母亲不管王灿走近,依然袒露两个大奶专心给孩子喂奶,眼角还噙着悲伤泪水。
王灿看着孩子努力吸奶的表情,心有不忍,说道:“孩子好可爱啊,留下吧。”
“公子见谅,我们实在没法养活他。”旁边一个男人说道,显然是孩子的父亲。
“不用你们养,由官府来养。”王灿说道。
“官府?”众人疑惑地看着王灿。
“在下复阳长王灿。”
“王县长!”众人惊呼道,“王县长,啊,孩子,老天保佑,王县长来救你了!”
那年轻的母亲突然“哇”一声大哭,抱着孩子跪在地上向王灿磕头。
王灿回到县府后,立刻下了一道命令:全县未满十四岁的儿童,年满六十岁的老人,每人每年由官府提供十五石粮食补贴。
县丞王连见到王灿的命令文稿,跑来问道:“阿灿,你疯了?半年来新入籍人口近两万人,全县人口已经达到四万余人,未满十四岁和年满六十岁的人口大约一万人,每年需要支出十五万担粮食,我们整个县财政收入都没有这一半。”
王灿道:“这笔钱不从县财政里出,由我来出。”
王灿计算过这两个月宗阳从宛城和宜秋聚运到复阳的金银铜钱,总计财富不下二十亿钱。十五万担粮食大约三千万钱,对王灿来说并不太大。况且,明年红薯产量就要大爆发。
更重要的是,王灿已经意识到很快就要打大仗了,不笼络人心,光靠这几千兵马将会非常被动。
袁术虽然在南阳按后将军领取俸禄,但那点俸禄无法满足袁术奢侈无厌的生活。因此,他每屯扣五十石粮食作为自己及家属私人享受之用。
下面各级将官见袁术带头克扣粮食,估计他也不敢彻查,便层层克扣,最后到下面,每屯被克扣达一百多石。
下面基层军官们本来谁都不敢多嘴,悄悄给士卒们减少点饭量便罢。如今刘备一屯突然粮饷丰富得让人眼红,大家便私下管不住嘴,议论纷纷。
袁术一听说将士们都在议论粮食被扣,军心浮动,勃然大怒,以为陆勉真的扣了其他士兵的粮饷给刘备,找来陆勉一顿臭骂。
“后将军息怒,下官绝不敢这么做。”陆勉急忙辩解道,“据下官所知,刘备是自己出钱养兵训练的。”
袁术问道:“刘备这么做目的何在?”
陆勉道:“前阵子下官试用刘备帐下关羽、张飞为讲武都尉,他们建议下官多拨粮款训练一曲精兵,下官担心其他军士有意见,没有答应,刘备便自己出钱按照关、张二人方法训练士卒。”
袁术谋士李业在一旁问道:“刘备屯所率士兵是私兵还是官兵?”
陆勉道:“他们是以复阳县兵名义参加义军。”
李业道:“刘备若以私兵部曲参加义军,他怎么训练士卒发放粮饷我们管不着他。可是这些兵马乃是官兵,擅自用私钱养兵,以后这些士卒听他还是听将军府的命令?”
袁术道:“李参军说的没错,刘备有钱,可以贡献给将军府统一调配,不可擅用私钱豢养官兵,把官兵变成私人部曲。”
陆勉道:“是,是,下官回去立刻召刘备问责。”
刘备没想到用自己的钱养兵,也被校尉部找去痛批一顿,回来后更加郁闷。
“王都尉说得一点没错,袁术这小子褊狭贪婪,我大哥好歹是个军侯,他见都没见就降成屯长录用,现在还想让我们贡献钱财。”张飞叫道:“大哥,我们带兵回复阳去吧。”
简雍道:“我们是以复阳县兵名义参加义军,如果率兵回去,等于复阳县脱离义军,只怕会给王都尉带来麻烦。”
刘备道:“宪和说得对,我们暂且在忍忍吧。”
刘备为了平息事态,只得停止特训,取消特殊待遇,并给后将军府献上五十万钱,表明自己毫无私心。
关羽见刘备整日喟叹,劝道:“大哥何必担心。就算我等没有精兵,一样可以上阵杀敌。讨平黄巾之时,你我兄弟不也仅凭数百杂兵建功立业吗。”
“云长,我知道你和翼德勇力盖世,我们建功不难。可是一两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只靠你们两个人建立军功,难道我们又要从二百石县尉做起吗?”
二人正在聊天,张飞从外面匆匆忙忙进来说道:“大哥,二哥,机会来了!”
“什么机会?”刘备、关羽同声问道。
“我刚在营门见到蒋军侯,他跟我口头通报,后天后将军府在校场选拔勇士,让我通知全屯,有参加者于今明两日报名。我和二哥机会不是来了吗!”
“太好了!终于有机会在后将军面前表现一番了。”刘备兴奋道,“云长,翼德,就看你们的了。你二人勇冠三军,不怕不能出人头地。”
后日,后将军府果然在校场举行勇士选拔比赛,通过摔跤、举重等方式选拔数名勇士。
可是,前来选拔的人不是袁术,也没有校尉、司马等高级军官,只有一名秩比三百石的兵曹掾史徐兵曹带两名书佐前来选拔。
徐兵曹在报名参选的数百人中一眼望见关张二人身材出众,那场面堪比两个姚明站在一群乒乓球运动员中间。
徐兵曹问了姓名后说道:“你二人出列,去举一举那个石墩。”
二人出列,先后将那个巨大石墩轻轻松松举过头顶,赢得众人一阵掌声。
“你们通过了。”徐兵曹说道,“回营等待消息。”
次日果然徐兵曹亲自前来通知:“关羽、张飞经选拔合格,被任命为后将军府牙旗士。”
“牙旗士?”刘关张惊道,“原来选拔勇士去扛牙旗的!”
“徐兵曹,可不可以换个人去做牙旗士,我们想要上战场杀敌。”
“当牙旗士还不满意?”徐兵曹道,“你们知道多少人来求我想当都当不上吗?”
“那就换想当的当吧。”关羽不屑道,“我们兄弟只当大兵上阵杀敌就行了。”
“这是将军府安排,作为军士,必须服从,否则军法从事。”
张飞正要发作,又被刘备止住。
刘备道:“徐兵曹说得对,作为军士,应当服从将军府安排。”
牙旗就是主将大旗,也叫大纛,行军中标识主将位置,并通过旗语向全军发布命令,召集士卒等。牙旗士负责扛旗和保护大旗,没有勇力的人扛不动它。
牙旗因为作用巨大,牙旗士是比二百石军官,加上在主将身边工作,非常荣耀,所以确实是很多勇士梦寐以求的职位。
只是刘关张志向远大,不稀罕这项荣耀工作。然而此时,三人不得不服从命令。
自此,关羽、张飞离开刘备屯,到后将军府任职。
几天后,二人休沐,来见刘备和简雍,刘备问道:“见到后将军吗?”
“见了。”张飞道。
“你们没问候后将军?”刘备又问。
“问候什么问候,”张飞道,“牙旗士除了传令官,不得跟任何人说话。后将军有任何命令,也只会跟传令官说,再由传令官命令我们打旗语。”
简雍道:“这可以理解,牙旗传递主将命令,不得有半点差池,所以必须专心致志,避免接受庞杂无用信息。”
刘备道:“下班后都没有机会见到后将军吗?”
“一下班我们就被送回军营,后将军又怎么会找一个牙旗士谈话。”
刘备没想到二人在袁术身边上班,也连一句话都说不上。等级鸿沟,真是咫尺天涯。
在富阳县的王灿,每天早上和士兵们一起跑步五公里,做一百个俯卧撑,然后把其他训练任务交给文聘。
除了大量时间陪伴何蕊努力造人之外,还久不久进山拜访岑晊,给他带点美食和烧烤配料。又每隔八九天,便带上大量网购的礼物去湖阳县看望邹玟一次。
邹狄见王灿经常来访,而且每件礼物都“价值连城”,知道他对邹玟有意。但每次王灿准备厚礼来访,他也不好不让女儿出来见客。
邹氏虽然也是千金之家,但在南阳远远排不上大豪族,所以对王灿这个年轻都尉兼县长倒没什么歧视,邹狄只是不断提醒他邹玟已经许嫁王氏。
王灿每次都说无妨,他来访只是朋友往来。
邹玟见他殷勤嘴甜,逐渐对他芳心萌动,心中常盼望王灿来访。每次王灿来访,她都精心打扮,唱歌跳舞,更是用心。王灿一走,便有些依依不舍。
王灿如今进山拜访岑晊,一路上已经能够看到有人在山中垦田。以前山中有贼患,很少有人敢在山中居住。如今山贼讨平,便开始有人到山中聚居。
“明兴,复阳被你治理得不错。”有一次,岑晊指着远处正在垦田的农人,对王灿说道,“只是,我老头的清闲日子准备结束咯。”
“老师,有人陪伴你在这里生活,我也安心多了。”王灿说完,突然又指着远处问道,“那里在干什么?”
岑晊向王灿指的方向看了看,叹气说道:“哎,又一个可怜的孩子。”
“溺婴!”王灿猛然醒悟道,“他们准备溺死孩子!”
这个时代贫民家中养不起很多孩子,如果孩子出生过多,便只好将多余的孩子溺死。
在没有避孕措施的时代,一个女人从十多岁到三四十岁(古时人均寿命三十多岁),平均可以生育五个孩子左右。
但汉代一户人家平均人口只有五六人,这么小的家庭背后,是产妇、婴儿极高的死亡率,以及历史悠久的溺婴传统。
王灿远远看到十几个人来到河边举行仪式,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正在母亲怀里大声啼哭。他就是准备被溺死的婴儿。
这两三户人家是新入籍复阳县的贫民,正在这里开垦土地。
“强森,走,我们过去看看。”
王灿和鲍出走到这群人旁边,问道:“这孩子不能要了吗?”
山民们不认识王灿,见他穿戴高贵,料定是大户公子,答道:“回公子,我们刚到山中垦田,没法养活这孩子,只能放弃。”
王灿走到孩子旁边,见到孩子已经停止啼哭,正在含着他母亲的**用力吸吮最后一顿大餐。
山民喂奶孩子从不避讳外人,那年轻的母亲不管王灿走近,依然袒露两个大奶专心给孩子喂奶,眼角还噙着悲伤泪水。
王灿看着孩子努力吸奶的表情,心有不忍,说道:“孩子好可爱啊,留下吧。”
“公子见谅,我们实在没法养活他。”旁边一个男人说道,显然是孩子的父亲。
“不用你们养,由官府来养。”王灿说道。
“官府?”众人疑惑地看着王灿。
“在下复阳长王灿。”
“王县长!”众人惊呼道,“王县长,啊,孩子,老天保佑,王县长来救你了!”
那年轻的母亲突然“哇”一声大哭,抱着孩子跪在地上向王灿磕头。
王灿回到县府后,立刻下了一道命令:全县未满十四岁的儿童,年满六十岁的老人,每人每年由官府提供十五石粮食补贴。
县丞王连见到王灿的命令文稿,跑来问道:“阿灿,你疯了?半年来新入籍人口近两万人,全县人口已经达到四万余人,未满十四岁和年满六十岁的人口大约一万人,每年需要支出十五万担粮食,我们整个县财政收入都没有这一半。”
王灿道:“这笔钱不从县财政里出,由我来出。”
王灿计算过这两个月宗阳从宛城和宜秋聚运到复阳的金银铜钱,总计财富不下二十亿钱。十五万担粮食大约三千万钱,对王灿来说并不太大。况且,明年红薯产量就要大爆发。
更重要的是,王灿已经意识到很快就要打大仗了,不笼络人心,光靠这几千兵马将会非常被动。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