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二章 消失在时光中的人们

小说:重生之韶华似酒 作者:狂花非叶 更新时间:2018-04-27 02:50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一走出单元门,耀眼的金色阳光晃的江华有些眼晕。
  很多年没有感受过西北高原炽热的日照了,暖暖让他有种被阳光拥抱的感觉。
  跟着秦盛一起走进楼下的车棚去取车子,看着车棚里密密麻麻摆放的各式自行车,江华完全茫然。
  “呃……,忘了我车停哪儿了……,小盛,你记得吗?”
  还好想起在久远的记忆中,那时自己也常常丢三落四,想不起前一天车子放哪,他干脆直接开口问道。
  “你不是总喜欢停在这边的吗?怎么又忘了?”秦盛走过来,一直走到车棚右侧最后的角落里,来回寻摸了几趟:“那不就是?”伸手一指。
  江华顺着看去,记忆里某个角落忽然苏醒过来。
  没错,在那一堆自行车里,藏着的那辆横梁上黑下白色的捷安特山地车,不正是自己曾经骑了多年的爱车吗?
  记得那还是中考后成绩不错,为了奖励他考上高中,老爸专门买的。
  可惜这辆爱车在他考上大学去帝都之后“退役”,就一直扔在楼下车棚里,后来某次大学放假回来偶尔去看,已经不知道被谁卸去了车座和后轮,只剩下一半残骸。
  再后来……就找不到。
  江华心中莫名的有点欣喜,就像什么东西失而复得似的。
  他摸出裤兜里的车钥匙,打开锁在后轮的链条锁,把车推出来,抬腿跨坐上去,双手握住车把,身子微微前趴。
  过瘾!
  骑自己的山地车,果然和骑上那些满街停放的共享单车,感觉完全不同。
  “哈哈,走吧!”他一脚踩在地上,跨坐在山地上,颇有些志得意满的,向旁边不远处,正将自己的弯把赛车推出来的秦盛,打了个响指。
  似乎找回了点这个年纪青春飞扬的感觉。
  两人直接在车棚里就骑上车,晃晃悠悠来到车棚门口时,迎面走进来一个女孩。
  “江华”清脆的声音,让江华捏闸停下。
  鹅蛋脸、大眼睛、马尾辫,一条白色的棉布长裙,这个女孩好眼熟……
  叫什么名字来着?
  江华还在思索中,旁边秦盛已经出声了:“董婷婷,你也是去学校吗?”
  江华这才想起,董婷婷,和自己住在同一栋楼,是他的高一同班同学,有一段时间她和江华经常一起骑车上下学回家,两人一度关系很好。
  不过高二分文理班之后,一来他去了文科班,二来他放学后的“校外活动”多了不少,两人就渐渐疏远了。
  高中毕业后听说好像考去了川省,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消息,也20多年没见过了。
  “是呀,你们等我一下,咱们一起走吧。”女孩脆生生的道。
  “好!”秦盛自无不可的点头答应,看了江华一眼,反倒有些奇怪江华的默不作声。
  要论关系远近,董婷婷和江华可比他可熟多了。
  江华只好笑笑。
  难道说自己一时间没认出来?
  不过,当时没印象了,这个小姑娘其实挺漂亮的啊……
  少女花季年华特有的青春气息,令人赏心悦目。
  等董婷婷也推着自行车出来,三人并肩骑车上路。
  ………………
  大概是时间较晚,已经过了早上上班的高峰期,街道上人并不多,显得很安静。
  这时的金城,还不是20多年后车辆熙攘拥挤的年代,路上偶尔驶过的,大多数都是政府用车,捷达、桑塔纳之类。
  道路两侧国槐高耸林立,6月正是槐花盛开的时候,槐香四溢,绿阴流淌。
  国槐是金城的市树,因为金城有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少,温差大,四季分明,非常适合耐旱、耐寒的温带
  落叶阔叶乔木“国槐”的生长,而在金城的各树种中,以国槐数量最多,长势最旺。
  在金城现存12种,3400余株古树中,以唐代国槐最为古老,在著名的“唐槐明榆左公柳”诸古树中,最具代表性和历史价值。
  就是在一季又一季的槐花香中,江华走过了他的青春时光……
  “江华,下学期你是不是就去文科班了?”董婷婷的问话,打断了江华沉浸在周围坏境和时光变迁中的感怀。
  “……嗯,是啊,我比较喜欢文科。”江华回过神来,点点头。
  当年之所以坚持去文科班,主要是他在物理和化学两门课上成绩太差,在班主任的劝说下,为了顺利通过高考,只好选择文科。
  对于16岁的少年而言,那时的这种选择,已经算是天大的事了……
  其实现在想想,以他现在的心性,有两年时间,如果认真学习的话,高中的物理化学之类应该也能应付。
  不过经历过多年工作经历的他很清楚,除非专业性特别强的类别,比如建筑、工业设计等,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的都不是大学时所学的专业。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大学文凭真的只是敲门砖而已。
  大学专业尚且如此,高中的文理科更是无所谓了。
  文科更轻松啊!
  他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
  江华还没有适应全新的身份,脑子里乱糟糟的,各种思绪涌上心头,感觉时空交错般,一时还是昨天开着车路过的道路,听着李宗盛感慨人生,在灯红酒绿中,与年轻的美女喝酒上床……,一时又是听着身边两个年轻的少男少女们兴奋的聊着学校中的琐事……
  有点分裂,又有点兴奋;有点想笑,又有点感伤。
  江华显得很沉默。
  秦盛是能够和任何女孩聊任何话题的神男子,看江华似乎没有太多话,他就一路热乎的和董婷婷聊起来。
  江华就笑着听她们聊天,慢慢从他们的话语中和自己的记忆里,抽取那些曾经的泛黄时光碎片。
  要适应16岁的少年们的心态和语境,还真是需要点时间……
  不知不觉间,三人骑到了兰山十字。
  兰山十字是金城市中心的一个大十字路口,也是主要交通枢纽。
  穿过兰山十字南北向的新昌路,向北直通到号称“千古黄河第一桥”的白塔山黄河铁桥,白塔山黄河铁桥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二月,宣统元年(1909年)六月竣工。桥长230多米,宽7米多,平行弦杆贝雷式钢桁架为桥体,石墩石台,共有5跨。桥面上铺2层木板,两边有扶栏,“旁便徒行,中驰舆马”。桥的两端建有牌坊,上面横匾分别题有“三边利济”,“九曲安澜”的字样。
  向南则通往“金城十大胜迹”之一的兰山公园,公园位于皋兰山北麓,是一处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遐迩闻名的旅游胜地。公园海拔1,600多米,占地267,000平方米,有明清以来的建筑群10余处,1,000余间,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园内丘壑起伏,林木葱郁,环境清幽;庙宇建筑依山就势,廊阁相连,错落有致。
  而十字路口东西向则是金城市的主干道庆阳路,向西通往江华等人所在的学校,金城市一中,向东则通往市中心人民广场。
  正是因为兰山十字的特殊地理位置,江华几个死党因为住的地址分散各处,每天上学基本上都是约在这里会和。
  此时,十字路口靠南的路边,站着两女一男,远远看到江华他们,其中那个高个男子就抬手大声叫着道“华子!小盛!这边……”
  看到这三人,尤其是其中那个笑颜如花的女孩,江华心中猛地一跳,一股欣喜从心头涌现而出。
  秦盛已经用力踩了两下脚蹬,飞驰而去:“哈哈,老倪、娜娜、小竹,你们已经到了啊!”
  江华也跟着过去,一一和他们打招呼。
  倪远、安丽娜、许竹,三个人再加上江华、秦盛,还有一个家在学校旁边住的王媛媛,这六个人就是江华初中和高中时期,几乎形影不离的“六人组”。
  秦盛就不用说了,倪远,阳光帅气,校篮球队主力,188的大高个,今年马上升高三。
  安丽娜,就是那个看到江华就笑颜如花的少女,身材高挑,长发披肩没有扎起来,杏眼柳眉,楚楚动人,虽然身上还带着几分稚气,但已经有难言的风情,今年马上要升初四(实验班)。
  许竹则个子不高,鹅蛋脸,大眼睛,看起来精灵聪明。她和安丽娜同级,是一对好闺蜜。
  这里面,最令江华惊喜的,就是见到了安丽娜……
  从高考后离开金城,“六人组”也就四散分离了,除了始终和他厮混在一起的秦盛之外,其他人都渺无音讯,唯有安丽娜始终在给江华写信,倾诉心事和烦恼。
  她有一个不幸的家庭和人生……,就在这一年里,她的父母离婚了,母亲带着她改嫁后,继父和母亲经常吵架,继父家中还有一个吊儿郎当混社会的哥哥,糟糕的家庭环境极大的影响了她的学习和生活,从她上了高中之后,在学习成绩渐渐下滑之后,她苦闷之下开始经常逃课,还和社会上的小混混一起厮混,走上了歪路。
  江华和秦盛都很担心她,每次放假回来,都会去找她聊天,安慰和鼓励她。
  可惜,几年后,听说她草率的结婚又离婚,然后远走南方,从此再无消息……
  看到此时依然青涩而纯真的她,江华心中满怀欣喜!
  无论董婷婷也好,还是“六人组”里的这些好友,在江华的青春岁月中,都曾经浓墨艳彩的存在过,而后,又消失在时光之中,被渐渐淡忘。
  能够重新看到他们,依然是最美好的样子,真好!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