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自悠悠 江城大雨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酒楼馆子开张至午时,外面大暴雨,哗啦啦的水流声响成一片。
虽说这漫天的大雨逼得街上冷冷清清,但江城这小酒馆里却座无虚席,热热闹闹的一大堆子人喝着酒,听着正中间一位青色衣袖儒家帽的中年学士评述这天下五绝七经。
虽说在座的都是些粗枝大叶的人,听得也是津津有味。
中年学士也不知道是打哪来的,不仅仅会讲些书中晦涩难懂的大道理,还能引经据典,搬出了不少走南闯北道听途说的一些故事,精彩处也引得大堂一阵喝彩。
在角落的桌子里,却有个老头不怎么合群,自斟自饮,吃着几文的小菜,对着那穿着打扮都挺有书卷气的中年学士,没个正眼瞧。
中年人伸手拿起一小壶茶,自个儿倒上,喝了一口,开始聊起了江湖。
“要说最近江湖,榜上的那几位都没怎么变,天下第一还是天下第一,榜下的挑战者虽然多,但其实有实力的也就那么几个,整天打来打去,却依旧没把名气打出来,如今的这个江湖啊,啧,还真是无聊的紧。”
有酒客插嘴道:“这就是你消息不灵通了,有很多后起之秀我看以后一定有大作为。”
酒客说道:“比如王家刀庄那位的子嗣...年纪轻轻就上了江湖榜,还有迟楼城的...”
酒客连着说了五六个名字,都是大家子弟,江湖高人的子嗣。
当今这江湖不景气,众人听完也只是笑笑,江湖事听得太多,从稀奇到平淡,练剑练刀十年如何?成为江湖高手如何?行侠仗义又如何?当今天下江湖平淡如水,比起以往实在算不得酣畅,讲到最后也不值当一碗酒。
暴雨堵在门口,酒馆的众人喝着小酒,笑说江湖已经听得耳朵起茧,问中年人有没有新鲜的。
中年学士大方一笑,不再提及江湖,把板子往桌子上轻轻一敲,轻声说道:“我自幼读书万卷,自以为天下之事也知七八分,可偶然一次机会,看过一本传记,书里面详细记录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里有神鬼妖怪,插入云霄的高塔,海底的鱼人城,我们这样的人在那里就是蝼蚁,被当做奴隶,要说当今天下第一高手,到了那里也只能歇菜。”
喝酒的老头抬了抬眉头,满屋子酒客们却不当回事儿,调笑道:“莫不是一般的神鬼小说?哪里上得了台面。”
中年学士笑笑:“我也没太当真,不过当时读这本书时,里面的描写是如此的丰富真实,那一个个超出想象的东西都不太像是胡乱编造的,就比如长着翅膀獠牙的怪物,还有骑马的鬼兵,杀不死的持刀黑影。”
众人听着这闻所未闻的新事物倒也勾起几分兴趣,连坐在角落的那个老头也抬起了头。
“不过时间隔太久了,内容忘了七七八八。”中年学士喝了口茶水:“你们可要听听?”
众人皆笑:“别卖关子了,茶水钱菜钱给你报了,你且说罢。”
中年人便不作姿态,润了润喉咙,轻轻说道:“书中所说的是另一个世界,完全不同于我们所熟知的一切...”
中年人没有记得太多内容,但仅仅是部分,再加上他自己的渲染,就如同一瓶封存酒窖的美酒打开,酒香勾起了所有人。
讲到最后,中年人已是摇了摇头,“可惜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听闻过有关此书的说法。”
众人也跟着叹气,不知不觉碗中酒早已经空了。
老头似乎在思考什么,端着的酒杯都歪了也没注意,等回过神,桌子上都滴漏了些许酒水,他的手指还点在酒水之中,老头无所谓的用袖口轻轻的荡开。
这个时候,半开的门突然被人撞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拿着把油纸伞东倒西歪的从雨幕中冲了进来,对正坐在角落酒桌上喝酒的老头大喊:“皮半仙,我给你送伞来了!”
伞交到老头手中,然后少年转身风风火火的又冲进瓢泼大雨之中。
满座皆是目瞪口呆。
要知道外面这可是倾盆大雨啊!
而几个眨眼间后,这个送伞的少年又风风火火的冲进来,这次他捂着被雨淋湿的脑袋,带着哭声喊:“皮半仙,我又没伞了!”
酒楼里还在喝酒的客人哄堂大笑。
被少年叫之为皮半仙的老头喊了声结账,丢了几颗铜板在桌面上,拾起桌子上的油纸伞,气呼呼的敲少年脑袋一下,“是不是傻?让人看笑话,把我的酒壶拿好,我们走回去。”
少年抱着酒壶,啥话也没说,就乖乖的走在老头旁边,伞下一老一少,走进雨幕。
这老头吧,姓皮,是个算命的。
这小子吧,姓罗,是个卖鱼娃。
两个人是邻居,算半个相依为命。
一个孑然一身的老头,算命招牌自称半仙,另一个孤苦伶仃的少年,靠打鱼卖鱼勉强把自己养活。
中年学士看着两个人的背影,摸着修理过的胡茬嘀咕道:“皮半仙...皮半仙....我记得那本书的作者好像就姓皮,对没错,这么偏僻的姓氏我应当能记着,那本书的名字好像叫...浮梦什么...”中年人想了半天想不出,又经不住满座酒客要求,只得暂且放下不去想,告别这个久远经不起推敲的奇幻故事,从半辈子读的书中另捡一段有意思的徐徐道来。
那个角落的桌子上已经空着了,小二捡起桌子上几颗铜板,拿着抹布收拾的时候,发现桌子上没有擦干的酒迹,那是用手指划拉出来的水痕,几个带着醉意的字:
浮梦神游传
中年学士还在大雨中这小酒馆讲着自己半辈子所见所闻,那两如同爷孙俩的正撑着伞漫步雨中,整个世界的人点灯读书、低头练剑、闲聊喝酒...
这一刻这座江城满是雨,这座江湖满是酒香。
故事才刚刚开始,酒请斟满别停。
................
江城是个小地方没错,可小地方自有小地方的好处,邻里和睦如一家子,东街卖猪肉肠的常常叫人捎一串给西街磨坊的,西街卖糖葫芦的能一路走到东街。
街上熙熙攘攘热热闹闹,抬头不见低头见,北街的王泼妇出门骂街,能一路骂到南街,好事传不远,八卦全城知,这就是小城市,西街打架东街和,十里八街的人没准都听过你名字,聊过你的八卦,但就是没见过你。
当然同样的,坏事丑事闲话也如过江之鲫一样混杂其中,辨不出真真假假。
百姓安居乐业,就得寻求一些饭后饭前的谈资,把整个江湖放在嘴边讲,讲来讲去也就那么回事儿,自己就是个普通老百姓,能有多少想象。
可突然发生了一件事,以及其快的速度,传遍了整个江湖世界。
据说在上月末,有人在靠东边的海上,看见漫天的云被卷成一道道排列开的横纹,更神奇的是,出海打鱼的渔民以前都要出海一里才会有好的收获,现在只要坐在岸边铺开网,一小会儿时间就有扑腾的鱼入网。
这实在是匪夷所思。
好像海的中间出现了什么东西,整个鱼群都被惊吓的往岸边靠。
经验丰富的老船夫带着几个年轻的好奇心也重的打鱼人,准备去那海中心看看,结果一天一夜后,只有一个年轻人躺在一块浮着的船板上漂回来了,当时已经奄奄一息,好不容易给救醒了,年轻人已是受了什么天大的惊吓,眼睛死死瞪着风平浪静的海面上,嘴唇颤抖的说出有怪物三个字后,便断气了。
这在沿岸地区第一时间就传开了,江湖世界,早就已经看腻听腻了那些刀啊剑啊的故事儿,事儿到江城,已经传的神乎其神。
已经有一伙江湖人士寻热闹赶往东海,准备去探一探此事儿的虚实。
虽说这漫天的大雨逼得街上冷冷清清,但江城这小酒馆里却座无虚席,热热闹闹的一大堆子人喝着酒,听着正中间一位青色衣袖儒家帽的中年学士评述这天下五绝七经。
虽说在座的都是些粗枝大叶的人,听得也是津津有味。
中年学士也不知道是打哪来的,不仅仅会讲些书中晦涩难懂的大道理,还能引经据典,搬出了不少走南闯北道听途说的一些故事,精彩处也引得大堂一阵喝彩。
在角落的桌子里,却有个老头不怎么合群,自斟自饮,吃着几文的小菜,对着那穿着打扮都挺有书卷气的中年学士,没个正眼瞧。
中年人伸手拿起一小壶茶,自个儿倒上,喝了一口,开始聊起了江湖。
“要说最近江湖,榜上的那几位都没怎么变,天下第一还是天下第一,榜下的挑战者虽然多,但其实有实力的也就那么几个,整天打来打去,却依旧没把名气打出来,如今的这个江湖啊,啧,还真是无聊的紧。”
有酒客插嘴道:“这就是你消息不灵通了,有很多后起之秀我看以后一定有大作为。”
酒客说道:“比如王家刀庄那位的子嗣...年纪轻轻就上了江湖榜,还有迟楼城的...”
酒客连着说了五六个名字,都是大家子弟,江湖高人的子嗣。
当今这江湖不景气,众人听完也只是笑笑,江湖事听得太多,从稀奇到平淡,练剑练刀十年如何?成为江湖高手如何?行侠仗义又如何?当今天下江湖平淡如水,比起以往实在算不得酣畅,讲到最后也不值当一碗酒。
暴雨堵在门口,酒馆的众人喝着小酒,笑说江湖已经听得耳朵起茧,问中年人有没有新鲜的。
中年学士大方一笑,不再提及江湖,把板子往桌子上轻轻一敲,轻声说道:“我自幼读书万卷,自以为天下之事也知七八分,可偶然一次机会,看过一本传记,书里面详细记录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里有神鬼妖怪,插入云霄的高塔,海底的鱼人城,我们这样的人在那里就是蝼蚁,被当做奴隶,要说当今天下第一高手,到了那里也只能歇菜。”
喝酒的老头抬了抬眉头,满屋子酒客们却不当回事儿,调笑道:“莫不是一般的神鬼小说?哪里上得了台面。”
中年学士笑笑:“我也没太当真,不过当时读这本书时,里面的描写是如此的丰富真实,那一个个超出想象的东西都不太像是胡乱编造的,就比如长着翅膀獠牙的怪物,还有骑马的鬼兵,杀不死的持刀黑影。”
众人听着这闻所未闻的新事物倒也勾起几分兴趣,连坐在角落的那个老头也抬起了头。
“不过时间隔太久了,内容忘了七七八八。”中年学士喝了口茶水:“你们可要听听?”
众人皆笑:“别卖关子了,茶水钱菜钱给你报了,你且说罢。”
中年人便不作姿态,润了润喉咙,轻轻说道:“书中所说的是另一个世界,完全不同于我们所熟知的一切...”
中年人没有记得太多内容,但仅仅是部分,再加上他自己的渲染,就如同一瓶封存酒窖的美酒打开,酒香勾起了所有人。
讲到最后,中年人已是摇了摇头,“可惜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听闻过有关此书的说法。”
众人也跟着叹气,不知不觉碗中酒早已经空了。
老头似乎在思考什么,端着的酒杯都歪了也没注意,等回过神,桌子上都滴漏了些许酒水,他的手指还点在酒水之中,老头无所谓的用袖口轻轻的荡开。
这个时候,半开的门突然被人撞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拿着把油纸伞东倒西歪的从雨幕中冲了进来,对正坐在角落酒桌上喝酒的老头大喊:“皮半仙,我给你送伞来了!”
伞交到老头手中,然后少年转身风风火火的又冲进瓢泼大雨之中。
满座皆是目瞪口呆。
要知道外面这可是倾盆大雨啊!
而几个眨眼间后,这个送伞的少年又风风火火的冲进来,这次他捂着被雨淋湿的脑袋,带着哭声喊:“皮半仙,我又没伞了!”
酒楼里还在喝酒的客人哄堂大笑。
被少年叫之为皮半仙的老头喊了声结账,丢了几颗铜板在桌面上,拾起桌子上的油纸伞,气呼呼的敲少年脑袋一下,“是不是傻?让人看笑话,把我的酒壶拿好,我们走回去。”
少年抱着酒壶,啥话也没说,就乖乖的走在老头旁边,伞下一老一少,走进雨幕。
这老头吧,姓皮,是个算命的。
这小子吧,姓罗,是个卖鱼娃。
两个人是邻居,算半个相依为命。
一个孑然一身的老头,算命招牌自称半仙,另一个孤苦伶仃的少年,靠打鱼卖鱼勉强把自己养活。
中年学士看着两个人的背影,摸着修理过的胡茬嘀咕道:“皮半仙...皮半仙....我记得那本书的作者好像就姓皮,对没错,这么偏僻的姓氏我应当能记着,那本书的名字好像叫...浮梦什么...”中年人想了半天想不出,又经不住满座酒客要求,只得暂且放下不去想,告别这个久远经不起推敲的奇幻故事,从半辈子读的书中另捡一段有意思的徐徐道来。
那个角落的桌子上已经空着了,小二捡起桌子上几颗铜板,拿着抹布收拾的时候,发现桌子上没有擦干的酒迹,那是用手指划拉出来的水痕,几个带着醉意的字:
浮梦神游传
中年学士还在大雨中这小酒馆讲着自己半辈子所见所闻,那两如同爷孙俩的正撑着伞漫步雨中,整个世界的人点灯读书、低头练剑、闲聊喝酒...
这一刻这座江城满是雨,这座江湖满是酒香。
故事才刚刚开始,酒请斟满别停。
................
江城是个小地方没错,可小地方自有小地方的好处,邻里和睦如一家子,东街卖猪肉肠的常常叫人捎一串给西街磨坊的,西街卖糖葫芦的能一路走到东街。
街上熙熙攘攘热热闹闹,抬头不见低头见,北街的王泼妇出门骂街,能一路骂到南街,好事传不远,八卦全城知,这就是小城市,西街打架东街和,十里八街的人没准都听过你名字,聊过你的八卦,但就是没见过你。
当然同样的,坏事丑事闲话也如过江之鲫一样混杂其中,辨不出真真假假。
百姓安居乐业,就得寻求一些饭后饭前的谈资,把整个江湖放在嘴边讲,讲来讲去也就那么回事儿,自己就是个普通老百姓,能有多少想象。
可突然发生了一件事,以及其快的速度,传遍了整个江湖世界。
据说在上月末,有人在靠东边的海上,看见漫天的云被卷成一道道排列开的横纹,更神奇的是,出海打鱼的渔民以前都要出海一里才会有好的收获,现在只要坐在岸边铺开网,一小会儿时间就有扑腾的鱼入网。
这实在是匪夷所思。
好像海的中间出现了什么东西,整个鱼群都被惊吓的往岸边靠。
经验丰富的老船夫带着几个年轻的好奇心也重的打鱼人,准备去那海中心看看,结果一天一夜后,只有一个年轻人躺在一块浮着的船板上漂回来了,当时已经奄奄一息,好不容易给救醒了,年轻人已是受了什么天大的惊吓,眼睛死死瞪着风平浪静的海面上,嘴唇颤抖的说出有怪物三个字后,便断气了。
这在沿岸地区第一时间就传开了,江湖世界,早就已经看腻听腻了那些刀啊剑啊的故事儿,事儿到江城,已经传的神乎其神。
已经有一伙江湖人士寻热闹赶往东海,准备去探一探此事儿的虚实。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