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四十七章 计议(1)

小说:明月万里照汉关 作者:神龙摆尾巴 更新时间:2019-01-07 23:21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俞将军,何必气馁?董某虽说强攻是不可取的,可是并未说过不收复台湾啊,哦,就是大琉球岛。”
  董宣武抬起头来,安慰俞咨皋。
  “收复大琉球岛是方略,只有收复了大琉球岛,才能改变我大明被动不利的局面,才能真正震慑住大明周围的泰西人,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与这个时代的其他官员不同,董宣武对泰西人的心态很了解。
  说到底,这个时代的所谓泰西商人,本质上其实是一群欺善怕恶的强盗。情况的许可时,他们丝毫不在意客串一把海盗。
  不要以为善待泰西人,他们就会给出同样的回报。儒家的那套道德伦理,对这些泰西人根本没有用。
  要说善待泰西人,美洲大陆的原住民印第安人对他们够不错了吧,泰西的感恩节还是为感谢印第安人而设。
  可是,印第安人几乎快被他们杀绝种了。
  他们可以一边笑着说着感谢的话,一边将匕首捅入恩人的胸口。
  至于事后怎么说,谁又在意?谁掌握着笔杆子,谁就控制着过去的历史。人类历史上被称颂的所谓伟大的人,高尚的人,往往是那些最卑鄙、最无耻、最残暴的人,所不同的只是他们是成功者。
  这也是所谓正义永远战胜邪恶的真义所在。成功者永远都不会承认他们是邪恶的、非正义的。
  死人无法申诉他们曾经的经历,如果不能从思想上毁灭异见者,那就从肉体上解决对手吧,这种方法简单而有效。肉体死亡了,那思想也就不存在了。
  那些成功者的后人又有谁会真的揭开开他们祖先那些不太光彩的往事?相反,在精心的粉饰下,所有的邪恶也为成为传唱千古的英雄事迹。
  所以,在这弱肉强食的丛林时代,对付崇尚强权的泰西人,唯一的办法就是以暴制暴,以强制强。只有让那些泰西人从心底感觉到大明的强大,知道大明并不好惹,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这也就是董宣武决定收复大琉球岛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一个让董宣武下定决心的原因,是原本历史上,郑成功在北伐失利之后,凭借仅存的力量收复大琉球岛的历史事实。
  那时,荷兰人已经整整窃据大琉球岛长达三十八年,根深蒂固,炮台、堡垒等各种防御手段非常健全。
  而现在荷兰人占据大琉球岛才不到两年的时间,不可能这么快建起健全的防御措施。
  既然郑成功可以顺利夺下大琉球岛,那么,董宣武夺大琉球岛的可能性还是非常之高的。
  据董宣武得到的消息,大琉球岛上生活着的数量庞大的大明百姓,他们还没有接受荷兰人的统治,对荷兰人的残暴也十分不满。朝廷官军一旦登录台湾,必定会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与响应。到时里应外合,打败荷兰人,收复大琉球岛的成算又多出几分。
  而且,这次董宣武来福建,还调来了周通所部朱雀营和朱有康所部滕蛇营。两营将士和装备已抵达福建厦门,正在接受适应性训练。
  对五行营战士的战斗力,董宣武心中还是有把握的,应该绝不差于大琉球岛上的荷兰军队。而且人数上,五行卫也略占优势。
  “其实,俞将军,董某认为,要攻取大琉球岛根本不需要那么大张旗鼓。”
  董宣武笑了笑,对俞咨皋简单解释了一下自己的战略意图,然后指着大琉球岛地图解释道:“如果不考虑荷兰战舰的阻截,荷兰人对大琉球岛的统治其实是很薄弱的。
  目前,荷兰人基本集中在奥伦治城这里。
  奥伦治城就建在一个禾寮港边上,禾寮港是天然的优良港口,荷兰人战舰和商船都停泊在这里。
  而控制禾寮港的关键是鹿耳门。
  鹿耳门是一个较大的潮汐口,因两岸沙角形似鹿耳而得名,因受海潮冲蚀,遂成出入禾寮港的重要港道。
  港道迂回曲折,底部坚石堆积,暗礁盘结,如果不知鹿耳门的水文,大船很容易触礁。
  而且在鹿耳门两端,荷兰人修筑了四座炮台,来防守港道。虽然这四座炮台还很简陋,如果强行硬攻,损失必定不小。
  董某想过,最好的办法是能让我们的人混入禾寮港,直接在禾寮港登陆,偷袭奥伦治城及鹿耳门上的炮台。
  据董某得到的消息,奥伦治城现在的防御十分简陋,所依托的不过是城中的一座简单的砦城。
  如果我们能直接在禾寮港登陆,偷袭奥伦治城,董某相信,凭着从贵州调来的两营五行卫实力,在短时间内,完全有能力攻克奥伦治城,及鹿耳门上的炮台。
  只要攻取了奥伦治城及鹿耳门上的炮台。那么禾寮港就完全在我军的控制之下。
  控制了禾寮港,那港内停泊的荷兰战舰,只是我们囊中之物。在狭小的港口内,那些战舰的速度和灵活性都无法得到体现,只会成为炮台上大炮的靶子。”
  董宣武早在三月中旬得知泰西人有觊觎大明的企图后,就紧急秘密命令军统抽调了一批人赶赴福建。并以各种名义混入台湾岛内。
  如今已经是五月中,两个多月过去了,虽然还搜集不到一些核心机密,但陆续反馈回的一些情报比之福建水师的情报更详尽许多。
  “董大人,单凭大人的部属,不到三千人,真能攻下那座什么奥伦治城及鹿耳门上的炮台?”俞咨皋有些不相信,“据末将所知,大琉球岛上的红毛鬼子,人数可不在两千以下呀!
  当初澎湖之战,南大人率领末将攻打一千多红毛鬼子,足足集中了一万五千兵马,打了七个多月。
  大人手下纵使精锐,毕竟人数太少了些。末将以为,怎么也需要两三万人才有把握!”
  俞咨皋虽然也曾看过朝廷的邸报,知道董宣武战绩,不过,他并不太相信,认为那不过是朝廷为了安抚民心,夸大其辞罢了。
  :。: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