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十六回敲山震虎

小说:大宋一锅端 作者:半面公爵 更新时间:2018-05-16 10:54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老赵一直是一个儒雅谦和的人,自己从小在军营里长大,深受父亲的影响。见惯了无数次流血打杀的场面,也让他从骨子里不推崇武力和战争,能够和平解决的事情就绝不动兵,能够用金钱搞定的刺头,他也宁愿多花点钱买个平安。起事到登基,老赵一直以“化干戈为玉帛”为座右铭,将后周遗留下来的问题逐渐一个个解决掉。
  化主动为被动,以进为退,是老赵惯用的手法,但这并不意味着老赵就是个怂包软蛋,只会磨嘴皮子,要知道老赵也是一刀一枪走过来的人,追随周世宗柴荣也打了不少胜仗,这些都是无需过多陈述。
  谦和儒雅,只不过是老赵的伪装。
  然而,很不幸有人却把伪装当真了,自己撞到刀刃上。
  在解决了朝廷事务,稳定内部局势之后,也就是老赵登基三个月后,他迎来了第一个上门踢馆的人。
  来者何人?
  此人正是以胆子大出名的昭义军节度使李筠,李筠从小就擅长骑马射箭,能够拉开一百多斤的弓箭,是一个天生的练家子。在那个混乱的两代,皇帝这个职业很受人青睐,而想要去争取这个热门的职业,除了拥有兵马之外,手下怎么着也得有几个拿得出手的猛将才能镇得住军队。李筠有这样的好身手,在加入后唐秦王李从荣的队伍不久就被发掘出来,在后唐末年已经当上了节度使。后来历经后晋,再到后汉,他遇到了郭威。郭威独具慧眼,他看中了李筠本事,便推荐他为先锋指挥使,随后追随郭威立下不休战功,担任昭义军节度使留置山西长治,成为当时郭威部下的重要将领。当李筠已经功成名就之时,赵匡胤还只是周世宗下面小将,才刚刚露脸,论资历,论战功,老赵都没法和李筠,所以李筠一直没把赵匡胤放在眼里。
  只是,这个时代是不分长幼尊卑,也不论先来后到,只要你自己有本事,再多一点运气,逆天改命也不是不可能。
  很明显,赵匡胤就是典型的例子。
  后来,老赵一路逆袭,一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了身份的转变,消息很快传到了李筠所部,李筠向来都是狂妄自大,仗着自己手握兵马,加之天高皇帝远,他已经习惯了土皇帝的日子。
  现在突然告诉他说,改朝换代了,当皇帝的居然是比自己低了好几个档次的小赵,他很是不服,听闻朝廷里传来的消息之后,他骂骂咧咧好几天。
  没过几天,赵匡胤就派来了使者来传达新皇帝的谕旨,让李筠早点去朝廷拜见赵匡胤。使者来了之后,宣读了旨意。这时候李筠的暴脾气又上来了,自己堂堂一个节度使怎么会让赵匡胤这小儿使唤,他随即拒绝了招抚旨意,在手底下左右的劝阻之下,才勉为其难的接受了。
  暂时接受,并不代表李筠就此罢休了。在随后为使者接风洗尘的晚宴上,大家都聊得很开心,宴会的气氛也变得很轻松,恰恰就是这个时候,李筠又犯毛病了。他当着赵匡胤派去的使者的面,抱着后周太祖的画像就进来了,进屋之后,他径直走向了宴会厅的正中央,将后周太祖的画像挂在墙壁上。
  在众人惊诧的眼神中,李筠抱着画像一把鼻涕一把泪,深情的回顾了自己与后周太祖的矫情,特别是自己在后周立下的战功事迹更是一件不落。
  赵匡胤派来的使者不是傻子,这时候他已经完全确定,眼前这个精神有些失常的家伙已经心生反意。
  只是胡闹归胡闹,在这层窗户纸没有捅破之前,既定的程序还是要走的。李筠虽说是个有勇无谋的匹夫,但他也明白现在自己还没有明刀明枪的跟大宋干上,即便是走走形式也是要应付一下的。
  闹够了,也该办正事了。
  李筠随后吩咐儿子李守节代替自己去向赵匡胤述职,使者带着李守节面见了赵匡胤,也把自己在长治的所见所闻给赵匡胤和盘推出。
  李筠的儿子虽然来了,对于老赵而言却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换做是其他人还可以将其扣下,当作他日与李筠谈判的筹码。
  赵匡胤没有这么做,因为他从来没有想过会和这位居功自傲,目无天子的逆臣谈价还价。
  要么就不打,要么就必胜,赵匡胤在心里暗自盘算,同时也开始召集旗下众将商讨此番平定李筠的对策。
  李筠不算聪明,但他也不笨,至少这时候他想到自己应该找个合伙人,来一起做这件大事。这样不仅可以分散风险,还能壮大自己的力量。选来选去,最终他还是决定与后周的死对头北汉合作。
  这完全证明了那句话“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从历史角度来看,李筠作为后周的肱骨之臣,而北汉一直以来跟后周的关系就势同水火,他俩根本就尿不到一个壶里。但是,现在这二者的共同利益出现了,那就是打击大宋,壮大自己。
  利益的驱动下,一向狂傲的李筠还是放下身段与北汉皇帝回了面,两人进行了简短的临时会谈,就双方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交流,北汉皇帝从这次会面之中看清了李筠是个有野心的人,他根本不想屈居在自己的门下,所以北汉对李筠的动机和目的都表示质疑,虽然北汉也象征性的加封李筠为西平王,实际上他们还是不放心李筠,最后还不忘委派了自己的人去充当监军。而李筠这边对北汉的印象也不咋地,他原本联合北汉只是想多一点胜算,等到双方见了面之后,李筠才明白北汉也想做老大,还摆出那老一套来打压自己。
  会议就这样不欢而散。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摊上这么一个迂腐不化,冥顽不灵的落寞贵族,李筠表示伤不起。
  既然队友不给力,那么就干脆自己单干,省得一身的麻烦。
  论成败,人生豪迈,我李筠这一生的荣辱就在此画上了转折号。
  李筠决心已定,很快就安排自己的儿子驻守长治,自己则率领大军南下,准备与宋军展开正面交锋。
  这个方案简单粗暴,毫无战术意义可言,于是,李筠手下的一位参谋出来出主意了,这位参谋仔细分析了敌我力量,他认为现在宋军已经今非昔比,如果直接硬碰硬的交手,李筠的部队完全不是宋军的对手。所以,他提出采用合纵交错,多点开花的战术,抢占先机在宋军之前占领黄河西岸各个要塞,形成一片战略根据地,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稀释宋军的进攻,拖延战争时间,一旦宋军战事不利,周围分布着那些伺机而动的节度使们,必定会趁火打劫,这样一来宋军就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而李筠才有机会与其一争高下。
  坦白的说,这位参谋的战术很具有前瞻性,对于实力处于弱势的李筠来说,这无疑是上上之选。
  跟历史所有自负的匹夫一样,李筠一向是自我感觉良好,自以为老爸是李刚,跟着胆子变大了不少,脑子却越来越小。他这样的人连当朝皇帝赵匡胤都不放在眼里,面对这样重大的杀伐决断,他怎么会听从这样区区小参谋呢?李筠依旧还是我行我素,继续南下。
  李筠这边又是联盟,又是调兵遣将,忙得不亦乐乎。
  老赵也没有闲着,李筠的名声早已经传到了朝廷,而赵匡胤在摆平百官之后,心里已经对其有所防备,就等着李筠露出狐狸尾巴。
  现在李筠已经开始行动了,而赵匡胤在那次临时军事会议上已经做好周密的部署,他首先派遣大将石守信率军从西路出发,直捣李筠所在地泽州,此后不久的五月,赵匡胤又命令正巡防河北的殿前军长官慕容延钊会同河南安阳王全斌所部自冬向西北方向进击。为了防止李筠东窜,在五月中旬的时候,赵匡胤又下令正在北方巡边的侍卫司最高长官韩令坤所部进驻河阳,扼守要塞。宋军这次有备而来,仗打得也是得心应手,全军始终贯彻赵匡胤的闪电战术,东西夹击。很快,慕荣延钊北出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首战打败李筠的军队,李筠只好后撤泽州。战争进入到了紧要关头,赵匡胤御驾亲征,两路大军会师之后,将李筠的三万多主力部队打得丢盔卸甲,而李筠一路败退,最后被围在了泽州城内。
  围点打援,是赵匡胤从周世宗那里学到的技术之一,只不过与周世宗不同的是,赵匡胤并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和耐性与李筠耗着。他随即集合了所有部队,倾其全力向泽州发动了最猛烈的突击,我们都知道战场上士气很重要,就目前的形式而已,李筠的部队本身已经是穷途末路,守城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加上赵匡胤这么轮番猛攻,最终泽州被攻破。
  李筠知道自己已经是无路可逃,最终领着全军人跳进火堆里自焚身亡,结束了自己骄纵的一生。
  在拿下泽州之后,消息传到了长治,守城的李守节问询后,自知大势已去,也没有了抵抗之心。不久之后,长治也被顺利收复。
  至此,李筠的叛乱画上了一个句号。赵匡胤之所以此番大动干戈,还御驾亲征,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治手段,李筠的死也提醒了周边几个尚未投诚的节度使,不要轻易尝试与我老赵对着干,那样的下场只有一个——死无葬身之地。
  平叛之后,老赵为了稳定地区局势,以免再生事端,他任命曾经的“义社兄弟之首”李继勋担任昭义军节度使,负责本地区的防务,特别是要密切注意蠢蠢欲动北汉。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