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一百三十四回满城捷报(2)

小说:大宋一锅端 作者:半面公爵 更新时间:2019-05-31 14:45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眼看着双方挽着衣袖,吹胡子瞪眼的就要干上了,偏偏这时候朝廷送来一封加急信函,这封信是远在开封的老赵亲笔写的,信上的内容主要是老赵得知北方战事后,针对目前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制定的兵力部署计划。在信中,老赵认为敌人这次是有备而来,且参战部队数量众多,实力强劲,不适合使用硬碰硬的阵地战,那样做伤亡太大。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部队损失,老赵自己研究出了一套大致的作战范围,总得来说就是把大部队按照机动性能和作战实力分切成为七八支较小的队伍,每位主将各自率领一支部队分兵出击,从敌人防守薄弱的地方发动突袭,将一字长蛇阵分割成为几段,然后再集中邻近部队合围,有机会有步骤的歼灭敌人。
  咋一看老赵的战术挺有道理,在敌我双方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分兵寻找突破点,无疑使最好的进攻方式。
  但是,这种打法本身也存在诸多限制和死穴,首先敌人采取的是一字长蛇阵,从头到尾分布的兵力都比较均衡,进攻一方很难找到突破点;其次,想要对敌人实现分段切割,就必须得讲部队化整为零,并且要保证每支部队的战斗力必须足以从敌人的阵中撕开一道口子;最后,分兵出击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分兵的合理性,以及出击的效果,这两点是确保战术能否成功的关键。也就是说,部队不仅能分开呈若干组成部分,还得确保在出击的时候,能够快速完成切割敌人的目的,一旦陷入苦战,敌人趁势发动反击,那么部队将会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老赵在信中把战术说得很清楚,将领们看了这封信之后,却显得有些犹豫,因为他们对皇上提出的策略有不同看法。
  要知道,大宋朝廷自建立以来,每逢遇到战事,老赵家的人就会事先制定好总的作战计划,然后派人送到前线,指挥作战的将领们根据皇上的策略继续细分作战任务,这是长久以来形成的惯例,没人说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几代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大家争论的焦点只有一个,那就是是否按照皇上的思路来执行,即将部队分成八个小军团,每人带领一个团的兵力深入敌人腹地实施突袭,以小打大,各个击破,支持这种打法的人没几个,崔翰是其中之一。
  崔翰字仲文,京兆万年人,崔翰从小立志高远,发誓要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拯救黎民苍生,维护人间正道与和平。青年时期的崔翰不仅学识渊博,武艺精湛,关键是他长得还很帅气,英俊伟岸,相貌俊美,按照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小伙儿长得比较帅呆了。
  有才华,有武艺,有相貌,有追求,像这样拉风的男人,走到哪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果然,机会很快就出现在崔瀚童鞋的面前。
  一次偶然的机会,崔翰与周世宗相遇,周世宗看大他第一眼就觉得这哥们挺不错,别得咱不说,单论长相来看,看起来让人觉得很顺眼。于是,周世宗柴荣简单的和他聊了几句,临走的时候询问他有没有参军的想法。崔翰当时也没有固定的工作,正处在人生的迷茫期,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投身军营没准还能奔个好前程。
  随后崔瀚童鞋顺利加入后周部队,在那里他找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崔瀚在后周世宗柴荣的点拨下,先后参加了平定淮南、征伐关南等重要系列会战,由于在战斗中表现出色,,指挥有方,崔瀚被提拔为军使。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全盘接收了后周的官员,崔翰也跟着转职成为赵匡胤的手下,鉴于崔翰同志英俊潇洒,多有才能,太祖将他提拔为副指挥使,而后崔瀚又跟着太祖南征北战,先后参加泽州、潞州等战役,在此期间崔翰屡立战功,逐渐在军中打出名声。
  太原之战,崔翰被委以重任,
  赵匡胤让他率领侍卫马军部队充当攻城先锋,对敌人先行发起攻击,曹翰不仅长得帅,打起仗来一点也不含糊,只见他飞身上马,手里拿着家伙就本着敌人沙区,战斗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曹翰在这一刻关云长附体,战斗力直线飙升,犹如一头愤怒的猎豹一样,所到之处尽是血腥的杀戮。
  打得兴起的时候,不知从哪飞出一支冷箭,曹翰避闪不及,锋利的箭刺插进他的头颅,吓得旁边的人都为他捏了一把。
  “将军,您还是赶紧撤吧,我们养掩护你撤退。”身边的士兵好心劝道,
  对此曹翰却一脸不屑,“撤什么撤,我们是先锋部队,就是为主力军打头阵的,现在胜负未定,谁要是再提半个撤字,休怪我曹某翻脸无情。”
  曹翰一脸杀气,他狠狠的咬了咬牙,
  “啊。。”只听得一声震天动地的嚎叫,众人望去,战马之上,曹翰竟然用手拔出了冷箭,鲜血这时候正不断的从额头上流淌,见着主将都这么爷们,一下子部队的士气提升了好几个等级,他手下的士兵也跟着像发了疯似的冲向敌人,摊上不要命的对手,谁都会惧怕三分,就这样在亲自带领,大宋首战告捷。
  从此以后,江湖上都流传着关于曹翰徒手取箭的英雄故事,太祖对他的勇猛赞许有加。古有关羽挖骨疗伤,今有曹翰阵前拔冷箭,曹翰之勇实数难得。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曹翰长得帅,会打仗,能打硬仗是他最大的本事,但他也有缺点那就是,做人太过于死板,随机应变能力比较差。尤其是在面对上峰指令与实际情况相冲突的时候,他不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脑子里第一反应是执行皇上的命令,因为皇上的命令就是军令,身为军人必须得无条件的服从。
  忠勇有余,机智不足,这是对曹晗最为贴切的评价。
  所以,这一次,他又犯了老毛病,当大伙看了皇上下达的命令之后,一致表示皇上的安排很欠妥当,毕竟老赵这时候远在开封,他对敌人具体的兵力情况不大清楚,只是凭借以往的经验作出的判断。赵延进、李汉琼、李继隆等人表示行军打仗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皇上的旨意很重要,但是归集到底还是得看实际情况,不能够只为服从而盲目执行错误的战略,曹翰同志对此很不满,他始终认为,军人应当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既然皇上命令已经下来了,大家就应该权力贯彻实施才是上策。
  一方主张改变,一方反对擅作主张,矛盾就这样产生了,实际上李继隆等人考虑的是如何才能赢得满城战役的胜利,而曹翰这时候却在担忧如果违背上意会不会引起皇上的不满,会不会给自己仕途造成不良影响,总之老曹这会儿的重点并不在战略计划的对错上。
  几位将军就这个问题多次磋商,可老曹就是冥顽不灵,说什么也要自己带着部队去和敌人死磕,其他几位主将对此毫无办法。此次宋军参战的部队并不是很多,与辽军想必存在很大的悬殊,如果曹翰再一意孤行,独自领兵出战,这样一来更加削弱了宋军的实力。
  打仗也好,工作也罢,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倔强的队友。在某些情况下,一个不开窍的队友比来势汹汹的敌人更可怕。
  那日午后,大宋北部重镇满城,大宋右威武将军赵延进再一次登上城墙,跟着他身后的还有其他三位主将,这些天哥几个为了进攻方案的事儿伤透了脑筋,大伙实在是没辙了,只得跑到城墙上来发泄情绪。
  顺着城外的大路望去,不远处便是辽军驻扎的营地,辽军按照进攻顺序搭建营帐,整个营地呈一字型排开,横亘在满城郊外。
  眼看敌人近在咫尺,大战随时都可能展开,而大宋这边却依旧没能拿出最终的方案,每每想到这些,赵延进愁绪涌上心头,自顾杵在哪儿,一言不发。
  “唉,也不知道这曹大人心里是怎么想的,明摆着的事儿,他怎么就想不明白呢,难道非得让部队跟着他一起送死吗?”站在旁边的监军李继隆愤愤不平道。
  “你错了,曹大人其实比我们更清楚其中的利弊,只不过他跟我们想的不一样,他在乎的是能不能保住头上的乌纱帽。呵呵,你们想想看,公然违抗皇上命令,改变进攻策略这可是大罪,他老曹向来是老好人,岂会冒险去得罪皇上?”李汉琼也是这次参战部队的主要将领之一,他是个心直口快的人,说话也比较直接。
  “哈哈,看来,李将军对我曹某人颇有意见吶?”大伙正在抱怨曹翰不开窍,没想到这会儿他却不请自来,突然出现在众人面前,让李汉琼好生尴尬。
  “那什么,曹大人,我刚才只是发发牢骚而已,你知道的我这人生性耿直,从来都是对事儿不对人,还希望曹大人不要与我这番计较。”
  “李将军严重了,我曹某并非你想象的那样小肚鸡肠,我也是明事理的人,现在大家都在为朝廷办事儿,不管如何争吵,总归都是为了我大宋江山社稷考虑,所以我不在乎这些恩怨。今天我到这儿,就是想听听各位高见,只要你们在这儿能够说服我,我立刻入伙,与你们一起并肩作战如何?”曹翰私底下其实琢磨了很久,皇命很重要,但是相比之下皇上更加关心最终的结果,如果说坚持皇上的策略打了败仗,这个责任肯定是他老曹来背,因为老赵是皇上,没人敢追究他的责任;换个角度来说,如果跟着其他人一起抗命,到时候只要仗打赢了,皇上是不会追究责任的,如果打输了,责任那也是大伙的,要罚一起受罚。所以综合考虑,老曹开始有所动摇,他需要充分的理由来说服自己。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