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三百零八章 苏辙的劝说

小说:大宋之罪州崛起 作者:鱼豆腐盖饭 更新时间:2018-09-07 18:34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青唐城西域都护府,韩维主导下司禾府关于开垦土地的章程迅速被政事会通过,翟汝文提出借助此次机会对辖下百姓进行编户,也被认可加入章程。
  除此以外国税府府丞刘挚也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最终将其完全确定下来,开始调遣人力物力实施。
  邹胜在伏羌寨的表现给吕璟提供了思路,为了解决如今都护府缺乏吏员的现状,吕璟以自身名义发出征召令,将一批因为各种原因回归乡里的军卒重新召唤回来任职。
  因为此举还引得监府丞刘安世不满,很是向吕璟上了几封折子,不过被他以迫不得已暂时压了下来。
  苏辙最近忙着在营造府搭建班底,同时还要对各处工程进行考量,尽管有李廌和刘启年帮衬,还是拖了两日才有单独会见吕璟的机会。
  时间恰巧是傍晚,苏辙赶来的时候,吕璟正在府上教授一个少年练箭,神情看起来很是轻松。
  “小师叔怎么有时间来了?可是知道小子最近正在研究新吃食?“
  吕璟率先行了一礼,他最近实在受不得青唐当地的粗糙饭食,正鼓捣着要把羊肉泡馍这道西北美食折腾出来呢。
  “你这小子端的清闲,我们这些老家伙却是跑断了腿。”苏辙笑骂了两句,心中却并未生怒。
  作为西域都护府如今的主掌者,他知道吕璟如今身上的担子绝不像看起来这般轻松。
  “宗武你先行下去吧,记得让火夫给整两碗羊肉泡馍。”吕璟开口吩咐一句,那少年放下弓箭,径自前去安排。
  “你呀,老夫可不是来你这蹭吃蹭喝的。”苏辙摆了摆手坐下,回头多看了那离开的少年两眼。
  “真没想到韩持国能够舍得他这宝贝侄子来这里。”
  “不过利益交换罢了,小师叔可是为朝廷旨意前来?”历精城的工程确定下来后,韩宗武很快就赶到了吕璟身边听用,如今暂时充作书童一类的角色。
  苏辙缓缓点头,继续说道:“确实如此,不过在此之前,师叔要提醒你一句,北地韩氏家大业大,韩维也不是好相与的,你虽然一时拿住他命脉,还是要小心为上。”
  “多谢师叔提醒,小子晓得的。”吕璟能够感受到苏辙话语里的关怀,心中不由一暖。
  韩宗武恰巧在此时去而复返,将两碗新鲜制成的羊肉泡馍递了上来,味道上虽然不及后世美味,但这纯天然的羊肉吃起来也是别有味道。
  苏辙不经意间吃了一大碗,这才想起,自己是来提醒吕璟朝廷最新诏令的。
  “大郎,我知道你对那种族政策自有看法,但是这次政事堂既然出面,纵然无奈,也只有遵从了。”
  苏辙话语提到的诏令是由左相章惇签署后刚刚由政事堂送达,核心内容就是勒令在西域都护府境内取消种族政策,所有民族一律平等,而且提到了设立太学等措施。
  “小师叔,小子听说苏师曾和程颐多有交集,不知此人如何?”吕璟并没有正面回答。
  “不好相与。”苏辙叹了口气,思索了一会才继续开口。
  “程颐程颢二兄弟师承濂溪先生周敦颐,说起来还和郴州有一段渊源,只是他二人后来跟随其叔父张载修行洛学,慢慢开创了理学一脉,程颐又在涪州潜心著书多年,如今出山,恐怕来者不善。”
  吕璟点了点头,后世理学以朱熹为圣,但二程的地位同样不低,是入了孔庙的人物。
  “程颐此人看似孤傲,实则颇有心机,而且擅谋而后动,他这次挟儒学宗师之名前来西北,你若是执意与其抗争,恐怕会受到天下人的唾骂。”苏辙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如今的大宋,随着苏学和关学等渐渐没落,以程颐为代表的理学已经大行其道,这也是其根基所在。
  “小师叔放心,他不是要来西北建立太学吗,小子准备从国税府出五万贯捐助,只要他把这新学设在青唐。”
  苏辙目中一惊,程颐如今是何种地位?凭借着理学被尊称为夫子,百年后有机会立地成圣的人物,别人唯恐避之不及,吕璟竟然还要将其迎到家中来?
  “小师叔,虽然小子不清楚哪里得罪了这位夫子,但既然他要来,躲是躲不过的,与其等着他在西北搅弄风雨,反而不如请到眼前。“
  “可是你麾下并无人能与其抗衡,岂非处处受到他的压制?“
  这就是程颐的可怕之处,他此次前来西北虽然只是挂了个太学祭酒的官职,品阶甚至不如吕璟,但以他在大宋文人界的地位,苏辙和韩维等人也完全无法匹敌。
  在这个时代,谁掌握了士大夫拥戴,谁就拥有话语权,纵然是当朝相公也不敢轻易得罪。
  “无妨,总要见招拆招才是,想必程老夫子不会拒绝小子。”
  “你啊,胆子可真是够肥的。”苏辙苦笑两声,他虽然做官上比兄长优秀,但若论地位,还真是差的多了,帮不了吕璟多少。
  “小师叔,盐场那里的情况怎么样了?”身为后世之人,吕璟对于青海湖的丰富资源自然不陌生,那里的盐场也是此次应对危机的重中之重。
  “刘启年已经带人亲自前去查探了,盐质确实不错,只是那里如今正在战乱,而且朝廷又一向禁止私盐,你要如何运作?”
  吕璟笑了笑,将一封早就准备好的奏折拿了出来,想要和程颐这种半圣作对,没个靠山怎么行。
  “你这真能有这般收益?”苏辙也呆住了。
  按照吕璟奏折中所述,他将要在青海湖设立产量达到千万斤的大盐场,预估利润每年高达百万贯,这简直是个匪夷所思的数字!
  “小师叔,你知道每年大宋要向西夏进口多少青盐吗?光是榷场明面上都达到数十万斤,加上各种渠道走私,这里面的利润,何止千万贯!“
  “可大郎你应该知晓,我大宋实行茶盐专卖,需以盐引售卖,西域属于通商区,那些人可不会放过这么一块大肥肉。“
  苏辙曾经入过政事堂,眼光自然非常人可比,他一眼就看到了这盐场设置可能引起的波澜。
  由于大宋实行专卖制度,又将食盐定价权交给了地方政府,其中早已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链条,以海州为例,官府从百姓手中三文钱收购海盐,转手定价就能卖出四五十文的价格,何止暴利!
  而吕璟在青海湖设立盐场,若是惹得这些人暗中施展手段,哪怕是苏辙也觉得恐怖。
  “小师叔放心,上百万贯的收益最多让他们肉痛,还不至于和小子拼命,况且,这盐场中的三成分子,是留给官家的。”
  吕璟想要发财有很多手段,之所以要动食盐,除了青唐本身便利外,根基还是和西夏有关。
  大宋每年和西夏的青盐贸易固然赚取了大量钱财,但是也同时向其输入了紧缺的粮食等物资。
  而且这大宗的青盐交易也成为一把双刃剑,李元昊曾经因为大宋和其中断青盐贸易被迫和大宋议和,为什么?
  国内各大部族赚不了钱,饭都吃不上,谁还给你打仗?所以自然只能议和。
  到了大宋,看似贸易顺差的地位,实则也是一样的,为了缓解军费开支,大宋在边境实行茶引制度,具体就是由各地商人将所需物资送到边境,核查后发给茶引。
  商人再拿这茶引前去兑换青盐,牟取暴利,假设有一天大宋真的向西夏发动灭国之战,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就是这些盐商和他们背后的势力!
  而只要他们拒绝向边境提供物资,大宋军队再强,又怎么灭的了西夏?
  “此事还是要谨慎一些,若是因为程颐而得罪那些盐商,实非明智之举。”苏辙沉吟了会,开口劝说。
  他不知道吕璟心中的想法,但他很清楚,一旦青海湖盐场开设,针对西域都护府的百般手段,顷刻间就要到来!
  “小师叔放心,小子有办法让那些人乖乖让出食盐的利益。”吕璟微微一笑,脸上的神色却让苏辙都有些看不懂。
  这个师侄能够推出种族政策,可见其对于利益人心把握的很是精妙,可是为了应对程颐而妄自触动那些盐商,岂不是只会让情况更糟?
  真正在青盐贸易中受损的,只有百姓而已
  想到此处,苏辙沉默了,吕璟也没有再多言,为了这盐场,他可是专门留下了木征这颗棋子,不过在此之前,还是要先将饵料抛出来才是。
  7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