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三百六十七章 脉脉不得语(四千字大章求全订)

小说:华娱之星世纪 作者:紫塞看门人 更新时间:2018-12-07 00:41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朝鲜战场的戏份结束后,《集结号》的故事进入了和平年代。
  老谷子从朝鲜战场回来以后,又返回了汶河战场旧址的附近。
  继续寻找当年的部队、寻找自己的战友们。
  时移世易,当年十几万大军在此厮杀的汶河战场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已经变了一番天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谷子地也只能是寻找一些以前的旧窑口,以寄希望于找到当年一连据守的那处旧窑场。
  可惜依旧是失望而回。
  也不算完全没有说到,他遇到了孙桂琴,王金存的遗孀。
  当谷子地与孙桂琴出现在那片无名烈士墓的时候,罗建青分明听到了一些老兵啜泣的声音。
  他们又是为何而落泪呢?
  就在《集结号》放映之前,这一百多名老兵们还上台拍了几张合影,并且还接受了几家媒体的采访。
  可以说他们每一个人都曾经有过相当数量的作战经历。
  最少都是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有一些资格老的老兵甚至经历过长征和抗日战争。
  可以看得出这些经历过战争洗礼的老兵们在当年都是一条条铁骨铮铮的汉子。
  对于他们的哭泣只有一个解释,他们是想起了曾经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
  也只有如此,这样一群已经饱经风雨后已经变得云淡风轻的老人们,才会因为这片无名烈士的墓地出现而落泪。
  他们曾经的战友中想必也有不少人是如此。
  没有姓名,甚至于没有找到尸骨,最后只能以无名烈士名之。
  脑海中浮现出这些老人们老泪纵横的模样,罗建青也不由得一阵阵鼻酸。
  对于这样的战友感情,他是无法直接带入其中,毕竟他已经在这个承平已久的社会中生活了几十年。
  当年的金戈铁马,当年的枪林弹雨,其实都只是书本上或者影视作品中才能看到的场景。
  但是想一想自己曾经遭遇的离别,就能对老人们的心理体会一二。
  生离的时候都已经如此难过,更何况老人们当年的死别。
  老谷子带着孙桂琴回到了东北投奔赵二斗,影片进入了剧情中少有的比较欢快的场景。
  赵二斗和孙桂琴在谷子地的撮合下结婚了。
  谷子地也是在边防团享受了一段时间宁静的军旅生活。
  无父无母、无儿无女的他是真的把部队当成了自己的家。
  他会贪婪地听着部队每天的起床号、出『操』号、开饭号、熄灯号,不知道他在听到这些的时候是不是想起了那一声集结号。
  他也会认真地看着部队每天的出『操』和各项训练,这样的场景不知道以他的眼睛还能看到多长时间。
  观众们在这个当口,感动之余,甚至有心情欣赏一下镜头中的美景。
  当北国飘雪的时节,地处长白山麓、鸭绿江畔的东北大地,满眼尽是纯粹的白『色』,那冰雪覆盖的山光水『色』与边陲的异域风情完美融合,仿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宽甸的冬天。
  山幽谷奇、枫叶如火、秋果成片,秋风洒下的红枫,点染了山涧瀑布溪流;山道蜿蜒数里直上云霄,红叶遍地山果摇曳,一切都美的恰到好处,这是宽甸的秋天。
  这些是宽甸县旅游局提供的旅游广告词,事实上出现在《集结号》中的这些镜头也没有辜负这样的美好的词句。
  想必宽甸县的头头脑脑会对乔含章的《集结号》中将这座边陲小县城的美景展示的这般美好十分满意。
  终于,这样平静的生活还是要被打破的。
  远方传来的消息在谷子地的生活中泛起了一圈圈涟漪,当年的部队139团找到了。
  一辆军用吉普车在石子路上疾驰,穿过树林、驶过长桥,经过村庄,最后到达了一处烈士陵园。
  谷子地在得到消息时,心里也是百味杂陈。
  部队是找到了,可是却是团长刘泽水的死讯。
  赵二斗、孙桂琴等人站在不远处,谷子地则是慢吞吞地摆好了三包香烟,一瓶白酒。
  然后为死者点燃了三只烟卷,摆在了碑顶上。
  挨着石碑蹲下来,凑近了碑文,一一辨认上面的字迹。
  朴素的石碑上铭刻着以下字迹:
  中国人民志愿军280师副师长,刘泽水烈士之墓,1913-1951。
  司号员小梁在一旁念叨着刘泽水后来的遭遇。
  “五次战役的时候,团长领着两个营打阻击,掩护全师撤退……他的腰被打穿了,是我把他背回来的。在后方医院耗了一天多时间,结果也没抢救过来。”
  “为什么不早点儿撤?”
  谷子地坐在了台阶上,抬起头来问道。
  “电台被打坏了,接不到上级下达撤退的命令,只能硬着头皮往上顶了。”
  “老八区教导队出来的,有一个算一个,全是tm的死心眼儿。”
  “小梁子,我们一连守旧窑场的人一个也没回去,团里是怎么处置的?”
  “打完仗张政委亲自勘验过,死的活的都见不着,全都按失踪处理了。”
  “我是猪耳朵,我没听见你吹的集结号。阵地上好几个人都听见了,可是就我没听见!我一直都觉得对不起他们。我们要早点儿撤下来绝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小梁子一脸茫然。
  “老谷,你说谁听见我的集结号了?”
  “指导员,还有四五个人,他们都听见了。”
  沉默了片刻后,小梁子说道:“老谷,当年我根本没有吹过集结号。”
  谷子地呆呆地看着对方,似乎没有反应过来,讷讷地问道。
  “他们听见了啊?”
  小梁子再一次:“我却是没有吹过集结号。”
  谷子地的脸『色』一下子煞白,手臂也抖了起来。
  恍惚间,他好像找到了最后的答案。
  “那为什么呀?”
  小梁子犹豫了片刻,决定坦言相告。
  “团里当时也是突然接到的撤退命令,团长考虑再三就没有下达吹响集结号。”
  时空切换,又到了当年的汶河前线,当年139团撤退的时候。
  团长刘泽水的目光仿佛看到了正在南岸布防的一连战士,那里有他的老兄弟。
  “团长,我们该撤了。”
  团部的一名干部提醒道。
  “一连他们不能动,一动就出了大麻烦,这个号不能吹啊!。”
  刘泽水看着远方,神『色』甚是纠结,跺了下脚,语气沉重地下达了命令。
  “唉!我们撤!”
  小梁子的画外音。
  “团长后来一直都觉得对不住你们一连,对不住你这个老兄弟。后来也打听过你们的消息,可是什么也没有找到。然后没多长时间,部队也到了朝鲜战场。入朝几个月后就是五次战役,团长当时是主动向师长请命殿后的。”
  画面又回到了朝鲜战场,也就是第五次战役,当时的志愿军损失惨重。
  已经是副师长的刘泽水在殿后作战中带着部队一直坚守到底。
  直到腰部受到重伤的时候,脸上还流『露』出一丝解脱的神『色』。
  几十个人突围后,退到了后方医院,刘泽水受伤台中,最后的抢救也没有什么效果。
  小梁子在得知噩耗以后,就守在刘泽水的病床不远处掉眼泪。
  “梁子,过来。”
  刘泽水以微弱的声音说道。
  “师长,什么事?”
  小梁子凑到近前。
  “当年的一连估计是没了,我对不住我那个……咳咳……老哥哥。虽说为了革命牺牲就应……该义无反顾,可是那也是几十条人命啊!梁子,我这次估计是回不去了……咳咳……等你回去了,再找找,多费费心,如果老谷他们连还有人活着,给我和战士们陪个不是;如果只找到了尸首,年年替我敬他们一杯,给他们烧点纸!”
  小梁子:“师长……”
  谷子地听到这里,只是愣愣地盯着面前的墓碑。
  找了这么多年的部队找到了,真相也大白于天下。
  不是他错了,团里是没有下达这个命令。
  之前的命令就是让他们坚守,直到吹号。
  也不是他的兄弟们错了,当时139团是撤走了,他们也该离开了。
  他后来不想走只是因为觉得对不起死去的弟兄们,想要下去和他们作伴。
  而王金存他们,则是因为他。
  团长刘泽水也没错,为了大局,不得不做的决断。
  片刻之后,谷子地的眼角也垂下了泪水。
  蹲在墓碑前絮絮叨叨地说道。
  “老刘,咱不是想要跟你矫情,可咱一连47个弟兄,明明都是烈士,怎么就成了失踪呢?”
  “你躺在这里了,谁来给他们证明这个事儿?”
  “你和我,怎么都tm这么死心眼儿呢!”
  ……
  念叨了一会儿,谷子地起身,端详了一下墓碑上的照片,用袖口擦了一下。
  “老刘,好好睡你的觉。往后清明的烟酒,哥哥我年年替你供着。咱哥儿俩是一个命,你不欠我的,我也不欠你的,咱们谁都不欠谁的了!”
  说着转身朝墓地下方走去。
  转眼间时间又过去了两年,孙桂琴给赵二斗生了个大胖小子,已经一岁多了。
  谷子地的一只眼睛也已经看不见了。
  赵二斗和孙桂琴这个世界上他最记挂的两个人有了一个着落,他也安心了。
  于是就收拾了行囊,悄悄离开了东北某边防团。
  孙桂琴还是背着孩子给他送饭的时候才发现了这件事情。
  而此时的谷子地,又回到了汶河战场故地,开始在矿区挥着铁锹工作了起来。
  虽然模样已经大变样,但是隐隐约约地就记得战场就在这附近。
  挖了几天的时间,赵二斗带着孙桂琴来到了矿区。
  磅礴的大雨之中,谷子地依旧挥舞着铁锹,无论斗和孙桂琴怎么劝,谷子地就是不肯离开。
  无计可施之下,赵二斗只得和矿上进行商量,让谷子地继续在这里挖掘。
  从夏天一直挖到了冬天,谷子地依然毫无所获。
  直到第二年的开春,矿上爆破一处矿点的时候,发现了一处旧窑口,从缝隙里隐约看到一些枪支一类的东西。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胡子拉碴、黑成煤球的谷子地虎目含泪来到这个窑口。
  又来看他的孙桂琴,闻讯之后放在手里的淘米锅也赶了过来。
  就看到谷子地正和工人们挥舞着铁锹,嘴里还念叨着。
  “弟兄们!哥哥来晚了!”
  孙桂琴也是泪流满面,痴痴地看着那个洞口。
  没多久,终于把窑口挖开。
  谷子地走在最前面,身后跟着孙桂琴、汶河人武部的秦参谋、矿上的李矿长、还有工长等不少矿工。
  “这是一排长焦大棚,因为燃烧弹牺牲。这是狙击手姜茂财,炸坦克的时候,他把自己也给炸了。这是爆破手吕宽沟……”
  谷子地每说一个名字,战士们当时的笑脸就在银幕上一闪而过。
  很多尸首其实就是残骸而已,有的甚至只剩一条腿骨。
  可是对于谷子地而言,这些人就像是长在他的脑子里。
  越走越深,谷子地嘴里的话也停了下来。
  “大哥?”
  孙桂琴问道。
  “这个是金存,一连指导员……”
  半个眼镜架因为刚才的震动滑落在角落里,谷子地弯腰在附近扣扣索索地『摸』到了它。
  给王金存带上。
  孙桂琴也是泣不成声,眼镜架就像是王金存当年温柔的目光,正在这个幽静的空间注视她。
  ……
  一块三米多长一米多高的石碑矗立在汶河烈士陵园显眼的位置。
  赵二斗、孙桂琴、张政委、小梁子、秦参谋,还有几十个当地驻军正列队在侧。
  谷子地在石碑旁边立正,拿出了一个小本子,虽然已经腐朽不堪,但是上面的字迹,他早已经牢记于心。
  “报告首长,139团3营1连连长谷子地向您报到。我连奉命在汶河南岸旧窑场阻击敌85军254师一部,共打退敌人四次进攻,击毁敌坦克三辆,毙敌无数。除连长谷子地以外,一连其余四十七人全体阵亡,请首长指示。”
  敬礼致意。
  张政委的嘴唇颤抖,眼含泪花,举起手来敬礼。
  “辛苦了。”
  “一连列队完毕,请您检阅。”
  “一连在汶河阻击战中,执行命令坚决,完成任务出『色』。特授予一连全体指战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勋章。”
  最后就在小梁子的号声中,电影拉下了大幕。
  全场的观众没有一个鼓掌,也没有一个人说话,似乎还沉浸在电影的感动中没有缓过劲来。
  直到十分钟以后,才有了雷鸣般的掌声。
  在场的不分老少,都是用尽全力表达对这些英雄的敬意。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