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骂战(11/20)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
其实,这段时间算是马小康的低潮期。手机端
《夜宴》之后,马小康被喷成了筛子…
为什么?
大概是恨铁不成钢!
话说那几年,大家为什么都在骂老谋子?
除了京圈把控舆论,最主要的,老张拍的片子确实有些尴尬…
按照影评人的观点:徒有其表,精美绝伦的画面背景下面的故事和人性太单薄或者没有逻辑性,别怪观众看不懂,真的是导演没好好讲故事。
电影的本质当然不是只为了讲故事,而是通过故事来表达导演的意图。
所以,如果故事讲不好,您还指望什么呢?
抛开先锋艺术或实验性质的作品,衡量主流电影的标准只有一个,它“是否讲了个好故事”——这并不完全取决于故事题材,也要看导演的思想高度、演员的表演水准等等。
当所有的一切都具备了,舞美、道具、演员、特效、动作设计都称得完美之后,问题来了,你没有一个好的故事支撑着一切!
这是我们所说的导演讲不好故事!
马老师的《夜宴》跟《满城尽带黄几家》、《无级》一个模式出版…
三位导演声名显赫、关系微妙,在国电影主流阵营算是三足鼎立;
其次,这三部电影,阵容强大,随便一个主角、配角、音乐、摄影、美指拿出来,哪个不是响当当的一线人物;
再次,都可粗略地归为古装类,服饰华丽、内景外景场面宏大,有无限想象空间;
最后,都给大众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娱乐元素,《无级》有“馒头”,《夜宴》有“晚饭”,《黄金甲》也已经被字游戏篡改的面目全非。
好的,马小康总算在某种意义成功挤进了大导演范畴…
没被人骂过,怎么能算大导演呢?
原时空,马小康在《夜宴》之后凭借《集结号》一举掀翻《投名状》,证明了自己的号召力,并且留下了:“都说票房号召力,国大陆,有一个算一个,我才是最有票房号召力的那个!”、“我肯定要接着拍啊,我不拍电影国老百姓看什么?”两项装逼绝句!
唉,人啊,一得意容易忘形!
包括之后《芳华》票房大捷,他说了句“舒服半年了”…
怎么个舒服法?
……
《集结号》好评不断,口碑与票房双赢!
《大腕2》顶着《集结号》的强大压力映,首日,排片百分之四十二——马小康贺岁档之王的命好真的不是吹出来的,当然这里面高军的作用也很大!
高军是北京新影联的老总!
马小康的内地贺岁档王者之路开启的时间是《甲方乙方》,其实当时《甲方乙方》映的时候不是没有对手,相反对手很强,是陈佩斯的《好汉三条半》!
据陈佩斯后来回忆,当时《好汉三条半》票房非常好,燕京城每天在20万元左右,但映五天后,影片被全线撤出,只安排到郊区院线,电影最终以惨败收场,陈佩斯也从此心灰意冷,专心搞话剧去了。《甲方乙方》票房大爆,除了电影本身质量高外,以高军为首的院线力挺极为重要!
高军为什么要挺马小康?
这个不得而知,但是《大腕2》线,新影联直接给了百分之六十的排片,《集结号》只有百分之二十不到!
张俊生并不担心这玩意。
新影联虽然名气很大,但是真要论院线、票房占,最多也半个悦华院线!
再说了,高军力挺有个屁用,只要《集结号》的票房《大腕2》好,不信新影联敢砍《集结号》的排片。
放着钱不赚,他傻啊?
而且峰明显在力挺《集结号》,《民人日报》点名盛赞《集结号》‘好久没见到这么好看的主旋律电影了!’
于是,16号之后,《大腕2》首日票房出炉:1600万…
《集结号》映第二天,票房报收2600万…
整整高了一千万!
“卧槽,这踏马什么破玩意?广告片吗?”
“这是段子,怎么成电影了?”
“这…居然是马小康的电影…太烂了,无以复加!”
在烂评指数和《集结号》的攻击下,《大腕2》的首周末票房只有4400万,《集结号》映四天,刷下了9400万的成绩…
很明显,贺岁档之王的称号,马小康即将不保!
……
新华社记者批评马小康:《大腕2》,仅仅依靠广告植入大赚了6000万!马导实现了电影赚钱的诺言,可有影迷担心地问:‘老这么干,您之后怎么办?
马小康立刻怒了:“影片类型决定是否接受植入广告,《夜宴》里也没有任何广告植入。好莱坞的影片存在大量植入广告,为什么视而不见?见不得国影片盈利是吗?”
“6000万广告?可笑而且毫无事实依据,请问他是从哪得来的数字?以我对这个行业的了解,我不相信有一家企业能为了在电影里一个镜头给六千万。”
可以理解,马小康碰《集结号》,贺岁档老大的位置不保,本心不顺,新华社记者的报道又有些批判性,他当然不爽…
作为老炮儿,不爽了,我肯定要说出来!
但是,为什么张俊生发微博,他不回应?
到了新华社的记者,他逮着人家不放呢?
张俊生不管这些,继续在微博‘炫耀’《集结号》的票房成绩,剖了张票房截图:四天9400万,感谢观众!
顺便还说了一句“其实,一开始也有品牌想要植入《集结号》,被我们拒绝了,做电影人的底线,不能接的广告坚决不接!”
有友立刻问他:“你怎么看广告植入?”
“这个其实很正常,好莱坞也非常普遍。像《穿普达拉的女王》里的奢侈品,通篇都是广告,但他们很有技巧,最大的限度保证了观影感受。我们还处于生硬粗暴的阶段,看了会出戏。所以,现阶段,能够不接植入广告,我们尽量不接!”
“那你怎么看《大腕2》里面二十多个广告植入?”
“我怎么看?明摆着呗,本事不济,接了太多广告,导致没法安排妥帖!”
“评价一部电影最基本的是观众能不能看下去,会不会出戏吗,很显然,《大腕2》成功的让我们出戏了…”>
本书来自
/52/52496/
其实,这段时间算是马小康的低潮期。手机端
《夜宴》之后,马小康被喷成了筛子…
为什么?
大概是恨铁不成钢!
话说那几年,大家为什么都在骂老谋子?
除了京圈把控舆论,最主要的,老张拍的片子确实有些尴尬…
按照影评人的观点:徒有其表,精美绝伦的画面背景下面的故事和人性太单薄或者没有逻辑性,别怪观众看不懂,真的是导演没好好讲故事。
电影的本质当然不是只为了讲故事,而是通过故事来表达导演的意图。
所以,如果故事讲不好,您还指望什么呢?
抛开先锋艺术或实验性质的作品,衡量主流电影的标准只有一个,它“是否讲了个好故事”——这并不完全取决于故事题材,也要看导演的思想高度、演员的表演水准等等。
当所有的一切都具备了,舞美、道具、演员、特效、动作设计都称得完美之后,问题来了,你没有一个好的故事支撑着一切!
这是我们所说的导演讲不好故事!
马老师的《夜宴》跟《满城尽带黄几家》、《无级》一个模式出版…
三位导演声名显赫、关系微妙,在国电影主流阵营算是三足鼎立;
其次,这三部电影,阵容强大,随便一个主角、配角、音乐、摄影、美指拿出来,哪个不是响当当的一线人物;
再次,都可粗略地归为古装类,服饰华丽、内景外景场面宏大,有无限想象空间;
最后,都给大众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娱乐元素,《无级》有“馒头”,《夜宴》有“晚饭”,《黄金甲》也已经被字游戏篡改的面目全非。
好的,马小康总算在某种意义成功挤进了大导演范畴…
没被人骂过,怎么能算大导演呢?
原时空,马小康在《夜宴》之后凭借《集结号》一举掀翻《投名状》,证明了自己的号召力,并且留下了:“都说票房号召力,国大陆,有一个算一个,我才是最有票房号召力的那个!”、“我肯定要接着拍啊,我不拍电影国老百姓看什么?”两项装逼绝句!
唉,人啊,一得意容易忘形!
包括之后《芳华》票房大捷,他说了句“舒服半年了”…
怎么个舒服法?
……
《集结号》好评不断,口碑与票房双赢!
《大腕2》顶着《集结号》的强大压力映,首日,排片百分之四十二——马小康贺岁档之王的命好真的不是吹出来的,当然这里面高军的作用也很大!
高军是北京新影联的老总!
马小康的内地贺岁档王者之路开启的时间是《甲方乙方》,其实当时《甲方乙方》映的时候不是没有对手,相反对手很强,是陈佩斯的《好汉三条半》!
据陈佩斯后来回忆,当时《好汉三条半》票房非常好,燕京城每天在20万元左右,但映五天后,影片被全线撤出,只安排到郊区院线,电影最终以惨败收场,陈佩斯也从此心灰意冷,专心搞话剧去了。《甲方乙方》票房大爆,除了电影本身质量高外,以高军为首的院线力挺极为重要!
高军为什么要挺马小康?
这个不得而知,但是《大腕2》线,新影联直接给了百分之六十的排片,《集结号》只有百分之二十不到!
张俊生并不担心这玩意。
新影联虽然名气很大,但是真要论院线、票房占,最多也半个悦华院线!
再说了,高军力挺有个屁用,只要《集结号》的票房《大腕2》好,不信新影联敢砍《集结号》的排片。
放着钱不赚,他傻啊?
而且峰明显在力挺《集结号》,《民人日报》点名盛赞《集结号》‘好久没见到这么好看的主旋律电影了!’
于是,16号之后,《大腕2》首日票房出炉:1600万…
《集结号》映第二天,票房报收2600万…
整整高了一千万!
“卧槽,这踏马什么破玩意?广告片吗?”
“这是段子,怎么成电影了?”
“这…居然是马小康的电影…太烂了,无以复加!”
在烂评指数和《集结号》的攻击下,《大腕2》的首周末票房只有4400万,《集结号》映四天,刷下了9400万的成绩…
很明显,贺岁档之王的称号,马小康即将不保!
……
新华社记者批评马小康:《大腕2》,仅仅依靠广告植入大赚了6000万!马导实现了电影赚钱的诺言,可有影迷担心地问:‘老这么干,您之后怎么办?
马小康立刻怒了:“影片类型决定是否接受植入广告,《夜宴》里也没有任何广告植入。好莱坞的影片存在大量植入广告,为什么视而不见?见不得国影片盈利是吗?”
“6000万广告?可笑而且毫无事实依据,请问他是从哪得来的数字?以我对这个行业的了解,我不相信有一家企业能为了在电影里一个镜头给六千万。”
可以理解,马小康碰《集结号》,贺岁档老大的位置不保,本心不顺,新华社记者的报道又有些批判性,他当然不爽…
作为老炮儿,不爽了,我肯定要说出来!
但是,为什么张俊生发微博,他不回应?
到了新华社的记者,他逮着人家不放呢?
张俊生不管这些,继续在微博‘炫耀’《集结号》的票房成绩,剖了张票房截图:四天9400万,感谢观众!
顺便还说了一句“其实,一开始也有品牌想要植入《集结号》,被我们拒绝了,做电影人的底线,不能接的广告坚决不接!”
有友立刻问他:“你怎么看广告植入?”
“这个其实很正常,好莱坞也非常普遍。像《穿普达拉的女王》里的奢侈品,通篇都是广告,但他们很有技巧,最大的限度保证了观影感受。我们还处于生硬粗暴的阶段,看了会出戏。所以,现阶段,能够不接植入广告,我们尽量不接!”
“那你怎么看《大腕2》里面二十多个广告植入?”
“我怎么看?明摆着呗,本事不济,接了太多广告,导致没法安排妥帖!”
“评价一部电影最基本的是观众能不能看下去,会不会出戏吗,很显然,《大腕2》成功的让我们出戏了…”>
本书来自
/52/52496/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