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八十四章 就此归去

小说:吾汉道昌 作者:余凫 更新时间:2018-12-08 18:21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一夜过去了,黎明时分。
  今天是主母到来的日子,昨夜又下了一场大雪,地上一片雪白。
  这一天,天气异常反常,后世被很多人认为这是汉公离开蜀中的日子,是苍天在为汉公哭泣。
  星象上,属于异象。
  杨汉拉着芽儿的手,翻出院墙,穿过小巷,什么也没从那个家里带走。
  黎明前睡意正浓,街上空无一人,只有茫茫的白色。
  两人来到前门。
  这是杨汉第一次来到杨府的前门。乌黑的大门(品级不够染成朱门),门前的两个威武的石狮子。
  杨汉闭上眼睛,脑海中出现一幅副画面。一个魁梧高大的老人,抱着一个幼儿,笑呵呵的逗弄着,每当婴儿咯咯笑出声,老人也发出豪迈的笑声,声震屋梁。那是他这具身体的祖父,是这个家为数不多给他疼爱关心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老人。
  想到老人,杨汉不由想起后世将他拉扯大的祖父。前世今生的两道身影渐渐融合,让杨汉心中颤抖。
  这些都属于他的记忆,他既是杨汉,也是杨武文。
  杨汉跪下,芽儿也跟着跪在地上。
  “祖父,不孝孙儿武文与您拜别。这个杨家,孙儿只认您一个亲人。您已逝去,孙儿再无牵挂,自今日脱离杨家,从此与杨家一刀两断,日后再无瓜葛。
  生死两相忘。
  今后孙儿改名杨汉,望您老人家原谅。如果孙儿能......有明日,定为您修墓树碑,日日祭奠。”
  杨汉磕了三个头,起身,走远,没有留恋,也没有再看身后的杨府一眼。
  ......
  杨汉带着芽儿来到一个地方,早有一辆马车等在这里。车夫在地上走来走去,不停的打着哆嗦。看到杨汉两人,先是一怔,随后讨好的请他们上车。
  杨汉与芽儿进了车厢,牛皮背包还在,里面鼓鼓囊囊。这是杨汉准备的所有东西,最底层藏着八十两银铤。有一小竹筒食盐,香料,火折子。还有一个平底锅,是委托此县技艺最高超的铁匠打造的,耗费了足足一月时间,已经锻铁成钢了。
  虽轻薄但坚硬程度比之刀剑也不遑多让,当然费用也不低。杨汉从怀中掏出书册,放进背包内。
  杨汉掏出一包腊羊肉与一竹筒酒,递给了车夫:“劳累了,暖暖身子吧。”
  车夫喝了口酒,全身都热腾腾的,不禁眼睛一亮,好酒。又吃了口腊羊肉,很鲜美。将羊肉包好塞进怀中,想着带回家中给几个馋嘴的孙儿尝尝。
  吱吱呀呀,马车启动了。
  杨汉与芽儿坐在车厢中。一夜未睡,芽儿有点瞌睡,杨汉眼神定定的,不知想些什么。
  不知走了多久,马车停了下来,透过窗帘,天色还未亮。车夫敲了敲车门,杨汉掀开厚帘,探头一看,不由一愣。
  他下了马车,只见二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孩童站在前方城门洞中。带头的正是杨乞,他牵着小喇叭的手。
  小喇叭泪眼朦胧,眼睛红肿,显然已经哭了很久。她看到杨汉,撇着嘴又欲哭泣,伸手让杨汉抱。杨汉抱起她,四岁孩子嗜睡加上不知等了多久,杨汉哄了一会,她顷刻间就睡着了,杨汉交给了杨乞。
  这时,从远处走来一位老人,影子倾斜很长,他将跟随的仆人赶走。慢慢走到近前,打量着杨汉。
  正是张夫子。
  他白日察觉杨乞的异样,怕发生什么事情,就让仆人看着他们。没想到跟着来到了这里,便看到这一幕。
  “没想到仁善饭铺的神秘东主竟如此年轻。”张夫子面色复杂,郑重的向杨汉行礼,道:“老夫此拜,为东主的仁义之心,慷慨之举而谢。华阳书院将成,不知多少学子有了书读。”
  杨汉还礼,歉意道:“晚辈本该拜会,实在是身体不允许,还望先生见谅。”说完,便忍不住的咳嗽。
  张夫子不解:“公子为何要离去,而且......”虽未说,但想必是为何如此偷偷摸摸的离去之类的。
  杨汉沉默,望着黑漆漆的天空,说道:“先生知道马吗?”
  张夫子一愣,不明所以。
  杨汉自顾自的道:“传言,野马群中的老马,当预感到死期将尽时,就会独自离去,将自己葬在那无人知晓处。”
  “可是,公子是人,且是做下如此多功德之事,岂能如老马一样归路凄凉。况且,公子年纪轻轻,即便有疾,也未必不能医治。何故效仿老马?独自凄凉离去,未免悲观太过。”张夫子皱眉。
  “呵,因为我根本就不属于这里啊......”杨汉心中苦涩,轻声叹道。前世他的家在蜀中,可是时光倒转一千年,一切已面目全非。
  这里已不是他的归宿。
  张夫子疑惑。
  这时城门开了,杨汉不再多说,望了杨乞等人一眼,对张夫子郑重拜道:“还望先生日后多多看顾他们一些,都是些人间苦命之人......”
  说完,杨汉走向马车。
  张夫子急忙问道:“敢问,公子欲往何处?”
  杨汉停下脚步,欲说什么,突然一阵猛烈的咳嗽,他掏出手帕捂着嘴,好半天才止住。一阵寒风刮来,将手帕刮飞,杨汉伸手不及,只能望着手帕飘向远处。
  手臂就那么孤零零的停在半空。
  手中空空如也,原来我抓不住任何事物,杨汉收回目光,叹息一声,没有转身,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也许寻找一处能让我心安的归宿,也许是......葬身之地。后会无期,在下拜别,先生保重。”
  杨汉登车,马车启动,穿过城门,渐渐远去。
  身后杨乞等人纷纷跪下磕头,哭着喊道:“汉哥儿保重,一路平安......”
  杨汉在车中眼中发酸,尤其是小喇叭惊醒后凄厉的哭声,份外让人难受。芽儿眼睛也红红的,她紧紧的抓着杨汉的手,希望能让大郎好受一些。
  良久,马车不见了,天色亮了,出行的人渐渐多了,看到如此多的孩子跪在地上哭泣,都十分惊奇,好奇的聚拢而来。
  张夫子的仆人来了,张夫子从远处收回目光,对杨乞道:“起来吧,让他走的安心一些。”
  杨乞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层层包裹,里面是二十多家饭铺食肆与书院的地契。
  饭铺的地契是在县衙帮助下,买下的。书院的地契杨汉曾夹在书信中给了张夫子,后来张夫子写给杨汉的拜贴中,又还了回去。
  杨汉知道黄六郎与杨乞等人守不住这笔巨额钱财,拿在手里反而可能引火烧身,引来横祸,思来想去交给张夫子最合适。
  杨乞情绪低落道:“昨日汉哥儿交给我的,让我转交给夫子。”
  张夫子明白了杨汉的用意,点了点头。
  价值不下几万贯的钱财,张夫子接过,手有点抖,不是因为钱财的巨大,而是为杨汉的信任。
  他摸了摸小喇叭的头,叹息一声,吩咐仆人送他们回家。
  杨乞等人回去了,张夫子伫立片刻,一个人心情复杂的往回走。突然不远处一抹凄艳的红色吸引了他的注意,他走过去,捡了起来。上面一抹殷红的血迹,触目惊心,张夫子的手不停颤抖,他终于明白了。
  “天妒英才。”张夫子紧紧的抓着手帕,沉痛的闭上了眼睛。待重新睁开眼睛,神情已变得坚毅:也许,他知道大限将到,命不久矣,所以才就此离去。老夫有点理解你所说的老马了,高傲之人必定不愿忍受垂死,更不愿接受他人目光的怜悯。
  但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老夫不能让如此仁善之士就此凄凉落幕,必将你善举贯彻到底,不让书院蒙尘,不枉你一番心血。
  老夫还要在书院前树碑立传,铭刻你之功德。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