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811章 建安八子

小说:汉起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时间:2023-08-01 12:32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自挖通黄河与黄河故道,大河之水呼啸北上,于东光汇合清水,呼啸北上
  如一条黄龙,分华北平原为两半,西侧为袁氏控制,由南向北依次为清河、安平、河间。东侧系安东夺取,有平原、渤海二郡国
  渤海国,郡治,南皮,登上西门城楼,远远望去,天青似洗,地平如镜,清水受黄河一部分流量注入,河道比过去大了一倍,清水不再清澈,浑浊的河水成为袁刘两军天然的分界线
  西门口,乌鸦鸦一大群老少妇孺,围拢于一排官吏面前,挤得城门口水泄不通
  官吏们大多面如土色。一名胆小的官佐,吓得失禁。
  “废物,拉下去!”徐干一声轻叱,立即有两个如狼似虎的士卒,将尿裤子的官佐架了下去。
  周边官佐无不战战兢兢,用同情的眼光随着那尿裤子官佐远去,心中都知道他这下“完了”!郡县乡里特别重视声誉,即便运气好或者家族背景硬不被开格出去,仕途大概率也到此为止。
  徐干回头向另外一个方向望了望,只见背后城墙上,挂起几块大块竖幅,左书“安东文学椽郡丞徐”,右书“虚怀若谷,广开言路”,其余几块竖幅或书“有冤告冤,有事禀事”,或书“有恶除恶,有乱治乱”,或书“来自百姓,服务百姓”……
  个个大字,工整对仗,苍劲有力,不同凡响
  “‘治国治县,首在治吏’好字!字也好,意思也好!”
  一个年轻书生啧啧称奇:“倒过来了,上官君父、衙门佐吏主动被平头百姓吵。”
  “莫上当!天下乌鸦一般黑”
  一个须发灰白的老者捋着胡须,斜窥那读书人一眼,道:“自古以来官官相护。若世家豪族告官,自有好结果。若是读书人,能写会说的,约上三五朋党,递上状子,也有办法。”
  “如我等贫苦下贱人告官,遇上恶官,少不了一阵杀威棒伺候,命已去了小半条。”
  “谁说不是”
  旁边一中年黄脸汉子道:“去年我那堂弟欠了三千钱,还不上,堂弟媳妇被乡绅抢走抵债,几天后只剩冰冷死尸。堂弟气不过,上告县令,最终却被判充军,死生不知。”
  “我堂弟,可怜!冤啊!”
  那个读书人被老汉识破了是拓,噎得满脸通红,说不出话来,却脾气挺硬的,哼哼几声,不肯离开。
  ……
  刘备在城楼上看的直皱眉
  渤海郡面临的问题非常严重
  冀州百姓不信任安东,更不要说为安东服徭役、交钱粮
  田地大量荒芜,乡间、山林里盗匪聚集,道路不靖信使和贸易不时通时不通……
  刘备虽然占据了渤海郡,渤海郡却不能为安东军与袁绍对峙的前线提供任何帮助
  反倒是不得不安排大量的士卒到渤海、平原维持治安
  正在这时,徐干走到高台之上,朗声道:“诸位父老乡亲,下官渤海郡丞徐干,子伟长,北海人,师从巨儒蔡邕、郑玄。诸位父老乡亲若有冤情,尽可道来。若有建议,也可以写来。不识字不会书写的,下面有书佐可以记录。”
  “诸位可能想,你一个小小郡丞能够顶什么事儿,我有冤屈,事涉世家豪族,前任、现任官员,你能做得了主吗?”
  “得吴王看中,下官亦是吴王公车椽、安东将军文学椽,本就有广开言路、收集民意、禀告王上之责。小事我自处之,大事尽可报与吴王处置。诸君勿虑。”
  人群中出现一阵骚动
  “徐干,那可是吴王笔杆子!文采斐然,号称建安八子”
  “八子?就一个笑话,蔡邕之女蔡琰,一个女娘也算八子?青州报安东喉舌,评出八子你也信?”
  “笑话?八子可权威得紧,袁公麾下陈琳、故吏应玚,荆州牧刘表麾下王璨皆属八子,陈琳可是几篇讨伐檄文骂了吴王祖上三代,王璨亦为刘荆州写了讨伐刘青州檄,青州报一样把他们列入八子。”
  亦有人道:“不管吹得天花烂醉,我就是不信刘大耳!”
  “我子死于战,我亦不信!”
  徐干转头四望,人群虽然骚动,却无一人到书佐们面前告事情。
  “袁氏经营南皮数年,其德厚如是乎?”
  “非也,袁氏与安东战,渤海郡首当其冲,城头旗帜变换百姓多遭兵灾,死者流亡者十分之五,,租役亦重,百姓岂能轻信官吏?”
  想到此处,徐干继续道:“人之为德,其犹虚器也!器虚则物注,器满则止焉。”
  “故君子常虚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众人之上,视彼犹贤,自视犹不足也,故人愿告之。”
  “诸君之耳目,若能尽为我用,则我之聪之明,即众人之聪之明。我执本郡之政,非我一人执政,而百姓万人执政也……”
  没有人上告,完成不了刘备给的任务,徐干却不发怒不着恼,心态放平,讲起学来,首先用文绉绉的书面书面语言说一遍。接着用白话又讲一遍,百姓们大都听得接连点头
  刘备坐于城楼之上,见徐干如此镇定,向左右道道:“徐伟长渐有邴君、任君气派。”
  只是脸上的忧色,却减不掉分毫
  “小徐或许有后手吧,总不能在那一直讲经?”夏侯博急得的抠老抠头皮
  话音未落
  就见刚才脸憋的通红那个年轻书生,拉着一个汉子跃众而出:“这汉子说他堂弟被害,田地被夺,还请青天父母官做主”
  那汉子也有一把子力气,但怎么也挣不脱,被拉扯到一书佐桌前,脸色蜡黄,说不出话来
  你道那年轻书生装扮的人是谁?
  刘晔是也
  刘晔道:“你这汉子,好生不晓事,郡丞在此,摆了如此大阵仗。要是办不下你的案子,怎生下的来台?”
  刘晔挑逗道:“人死鸟朝天,你也是一条汉子,有没有卵蛋,莫非不愿意为堂弟报仇?”
  “哈哈,你没有卵蛋?”周边百姓都在起哄
  “我就说了,大不了人死面朝天!”那汉子被激怒,大声的说出冤情来,说到痛心之处,痛哭流涕
  书吏笔走龙蛇,记了交给徐干
  徐干看了,知道这是典型的治安与经济交织问题,非常重视立即命令二名郡吏,带着五名甲士,飞马而去
  半个时辰后,二骑飞马而归,铠铠甲上却都沾着血。一骑当先而归,将两颗人头掷于地下:“徐君,城东审氏聚众抗命,兄弟二人已经伏诛!其余人等皆以绑了!周边邻里穷苦者皆恶审氏,审氏所行恶事不少,张书佐一时间难以完全记录、理清、定案。特派遣某来请些人手。”
  徐干立刻派遣一名从事,带着四名书佐,五名士卒,前往
  围观的百姓一阵欢腾,蜂拥而至徐干面前:
  “大人,某有冤屈”
  “我这个更冤,让我先来!”
  “我要批评安东军,谁敢跟我争?”
  “西头村抢了俺东头村的水,俺村没有水,粮食种不出来”
  “城北张家黑了俺得货,俺有家归不得”
  七嘴八舌,好不热闹
  徐干双手下压道:“都静一静!”
  士卒皆道:“肃静!”
  人群为之一震,都望向徐干
  徐干道:“告发死与重伤,偷盗,抢劫等重刑案件者,到南面第一桌排队”
  “土地、水源、林地等纠纷者,到南面第二桌排队”
  “申请救济者北面第一桌排队”
  “买卖货物等纠纷者,北面第二桌排队”
  “状告官员者,北面第三桌排队”
  “有意见建议者,毛遂自荐者,中间第一二桌排队”
  ……
  徐干分类接访,分给麾下不同的从事处理,继而分类施策,一一处置。
  遇到治安、水淹、灌溉、商路等共同问题,则聚集众人研究,商讨对策
  最开始,每天有上几十上百件状子、信访。只过了十天半月,每天收到的,不到五件
  于是百姓皆称赞安东仁政,称赞徐干为徐青天,一郡皆平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