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四十一章:苹果

小说:重生之国际倒爷 作者:吹牛小王呀 更新时间:2021-07-11 18:59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这个车厘子原产自北美,在美国,墨西哥,加拿大等地区,后来被全球引种,刚开始的时候要卖到七八十块钱一斤,但的确好吃,因为其丰富的口感,易储存,运输方便等原因,一经引进便备受欢迎。
  这玩意儿还是挺好栽培的,是落叶果树,只要气温合适,到处都可以种。
  世界上最大的车厘子产国是土耳其,每年40万吨,其次美国,30万吨,之后是智利每年10万吨。
  但值得一提的是,智利的10万吨产量,8万吨都被中国吃了。
  中国也开始大量引种。
  很快便成长为新型经济作物。
  2008年,汶川大地震过后,为了扶持当地的农业发展,汶川,茂县一带,西昌的盐源一带,就曾引种过几万亩的车厘子。
  后来四川的汶川,茂县一带,因为昼夜温差大,阳光和日照都充沛,反而成为了世界上几大车厘子最优产地之一。
  但刚开始引种却不是在四川,而是新缰的阿泰勒,克拉玛依地区。
  山东的烟台地区。
  这中间的价差可想而知了。
  06年,他从烟台购进第一批车厘子,发公路货运,也是自己押车,运到江苏,浙江,最远走到过福建广东。
  后来还贩过香蕉,菠萝蜜,芒果。
  这些都是季节性很强的贸易。
  再到后来本钱多了,搞服装,建材,电子产品之后,才逐渐的放弃了。
  所以说,对水果的贸易,还是挺熟悉的。
  但这玩意儿小打小闹,太没意思。
  本钱也不需要太多,一两万就可以上手操作。
  而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
  因为市场他是有规律的。
  和蔬菜一样,主要的集散过程,第一道环节,就在普普通通的批发市场。
  需要多复杂呢?
  像四川一样,在城市和经济结构的规划当中,肯定是不均衡的。
  资源型的产业,必须要交通配套。
  所以四川的资源型产业,煤矿,水泥,钢铁,都建在成渝沿线上。
  经重庆往沿海。
  这就是成渝经济线。
  这座小城,就恰好在成渝交通线上。
  所以他是个工业为主的县城。
  农业并不发达,也不适合,污染较重,丘陵地区,水土也不够肥沃,日照与霜冻不够。
  但他的消费能力是最为强劲的。
  这是四川的工业区。
  那么四川的农业区在哪儿呢?
  谷物,玉米,土豆,大豆小麦这些,范阳并不是很熟悉,不过应该没有大的主产区。
  但水果范阳却是知道的。
  汶川,理县,茂县,就在川藏线的入口地带。
  这个地区处于横断山脉的交界地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空气湿润,即便到了后世,也是全国著名的几大水果主产地之一。
  汶川引种的陕西红富士,一年可以熟四季,汶川改良的糖心苹果,还大量出口。
  不过这玩意儿挺奇怪,只有新鲜的糖心苹果最好吃,在运输的过程当中,特别是夏天,受热了,它中间的糖心会融化。
  是主产区,而且引种较早,四川的苹果,绝大部份是从汶川,还有西昌出来的。
  货源就找到了。
  那么操作起来有多难呢?
  首先你到汶川采购,当地有专门的水果批发市场,图便宜的话,还可以自己去和果农洽谈。
  买好之后找辆车,拉到你想销售的地方,卖就完了。
  而范阳要作的生意,不是车厘子,这个年代烟台搞不好都还没引种起来。
  是苹果。
  作为百果之王,苹果的历史更长。
  最好做的也是苹果。
  它不容易烂,耐磕碰,保质期长,群众接受程度高,是不愁卖的。
  一辆四米二长,宽三米的货车,加上护栏,一车能拉十几吨。
  一般几天就能卖完
  你只要了解当地的物流规律,把车开到水果批发市场,打开车门,本地的水果贩子就会一窝蜂的围上来。
  但有利,就有弊,它虽然好操作,利润却是透明的。
  苹果不像车厘子,即便到了2018年,每年的车厘子上市,也是一场不可多得的水果盛宴,一辆小四轮,一两个月,就可以挣几万块钱。
  而苹果太普通了,想要获取暴利,很难。
  除非……
  垄断。
  “管他的,丢给九瞟眼,任随他怎么操作。”
  范阳在嘴里念叨着。
  这也是很有好处的,他并不吝啬把大头的利润让给九瞟眼,这可以拓展自己的势力范围,还可以借助九瞟眼的关系网,把自己做大做强,万一出了事,自己也能撇清关系,关键这个程度可要好好掌握。
  可惜九瞟眼这种人,根本没有这种商业眼光,或者说完全不懂这样的套路。
  自己要关系有关系,要人有人,还打出了一定名气。
  竟然沦落到去开洗车场,去收保护费。
  顺手扶他一把。
  想着,范阳就把车开到了城北的农贸市场。
  远远的,就看见农贸市场高大的顶棚上,已经是灯火通明,门口已经是人满为患。
  满地的污水横流,卖水产的,卖蔬菜的,货运的卡车进进出出,人头攒动,早就忙得不可开交了。
  范阳早就来探过路的。
  很多小地方,就好比这座小县城一样,他没有专门的水果批发市场,就农贸市场代替了。
  这座小县城,一共四座大型的农贸市场,城北两个,河对门两个。
  而下属分支,街道,小区类的小型菜市场,有二三十个。
  县城下辖九个镇,每个镇都有一个大型的农贸市场。
  就这构成了一张农贸销售的网络。
  所以说,千万别小看了这样一座农贸市场,它要供应这座县城几十万的人口。
  吞吐量是很大的。
  而城北的这座农贸市场最大,或者也可以说,这本来就是县城的农贸批发市场。
  后来扩建成农贸市场的。
  整个农贸市场分为了几个大的区域,水产,生鲜,粮油,干杂,蔬菜,水果,还有个专门的禽蛋区,鸡鸭等交易都在这里。
  所有从事蔬菜,农贸等小生意人,都离不开这座市场。
  随处可见焦头烂额的人们,讨价还价,为了一些货物争吵,遇见抢手的还抢得打架。
  两车莴笋和土豆在门口下货,价格比较便宜,一大群小贩在那里疯抢。
  堵了路,范阳跟在人群里挤了好半天,才挤进大门。
  后面才是卖水果的。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