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二百零八章:高山巨石

小说:重生之国际倒爷 作者:吹牛小王呀 更新时间:2021-07-11 18:59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好抽就再来一根儿。”
  范阳又给他递上一根。
  “感谢。”
  牛杂汤上来了,那人专心对付起眼前的美味。
  一连干掉三碗。
  两个女孩子都看傻了。
  要知道这是海碗装的。
  三碗顶个大盆了。
  吃到最后一根牛杂进肚,那人才满足的放下碗,跟老板要张纸巾擦了嘴:“感谢,一饭之恩难以为报,只有一句感谢。”
  “不用这么客气,出门在哪有不落难的,老哥贵姓?”范阳问道。
  “不敢,姓卢,叫卢正山,听你口音像是四川人吧?”
  “对,四川的,现在连云港做点小生意,我还是想问一下,你别介意啊,是倒货亏的?还是赌石搞的”
  “都亏,我是上山找玉,沿着玉龙喀什河,上昆仑山,上面有个矿场,出了一块12吨重的石头,一时看走眼了,40万买了下来,折腾了三个多月,请了几十个人,马拉人拽的,给搬下山来,结果全砸了,总共花了五六十万,亏得一干二净。”
  “12吨?”
  “这得多大啊?”小卢吃惊更甚。
  “也不算太大吧,四米多高,关键山上没有路,我又舍不得割开,主要心里怕,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想认输,就跟它耗上了,几十公里山路,走了整整三个多月,难啊,千辛万苦弄回来,一刀下去全完了。”
  “咋样了”
  “还能怎样,山料就是赌肉,前几年有人买了也是40万,买了一块6吨多的石头,切开里面有4吨玉,整整4吨料子,还开出几十斤白玉,光白玉就卖了两百多万,一锤子挣了一两千万。”
  在场的都听呆了,范阳也不例外。
  所谓赌肉,就是赌原石。
  开采出来不切,就整块整块的石头放在那儿,几十斤重的石头,没切出来之前谁都不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
  上了几十斤重的石头,都算大赌了,上矿场整十几吨的原石,堪称豪赌。
  这可是93年。
  要放到后世,十几吨的原石,购买就要1000万以上。
  4吨玉料,这手笔也足够惊人了。
  “那你是全亏了不可能吧?”范阳问道。
  卢正山眼中掠过一抹茫然:“是全亏了。”
  雯雯急道:“总能挖出来一点啊。”
  “我全扔了。”
  10几吨的石头,一刀一刀切下去,一刀比一刀绝望,的确能让人崩溃。
  没搞成神经病都算幸运了。
  如果他说的是真的,这份经历还真够坎坷的。
  “那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问到这儿,卢正山眼前一阵模糊,揉了两把乱鸡窝似的头发,
  “去年吧,还是前年?记不太清了。”
  范阳看他精神恍惚,仿佛陷入了回忆,不忍心再刺激他。
  “你会维语?”问道。
  “会,我八几年就过来了,在这边呆了七八年,哈萨克语我也能听懂一些。”
  哈萨克族人,就是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口岸对接的哈萨克斯斯坦。
  这是一支古老的游牧民族,居住在中亚的草原地区,和匈奴,突厥,大月,鲜卑,契丹等游牧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前苏连时期,还时兴的氏族部落制。
  靠游牧和打猎为生。
  因为各种历史原因,一部份的哈萨克族人渐渐脱离哈萨克斯坦,到新缰定居。
  如今居住在伊犁地区,哈萨克自治州。
  还有很大一部份的哈萨克族人,仍然保留着游牧的生活方式,生活在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的高山草原上,驯养猎鹰,胡秃鹫,哈萨克族人的驯鹰技术世界闻名,范阳早就想去取点经了。
  目前产玉的十几条河,都在这些山脉里面,所以哈萨克族人还有一项捡玉的本事,要进昆仑找玉,会说一点哈萨克语不奇怪。
  范阳是迟早要过去一趟的。
  “行吧,我在新缰大约会停留一个多月,相识也是缘份,你有住的地方吗?”
  “有。”卢正山连忙点头。
  “那试试看吧,我的确需要个向导,付给你50块钱一天,够了吗?”
  “够了,够了。”
  范阳拿出三百块钱:“先付你六天工资,晚上回去换身衣服,有洗澡的地方吗?”
  卢正山接过钱,手有点微微颤抖。
  仔细看的话,卢正山的面相还是不错的,肩膀很宽,但是很瘦削,骨架子挺大的。
  从他洁白的牙齿来看,这人以前肯定还是挺讲究的,素质不低,如果他说的是真的,那么以前还风光过。
  却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范阳还是有点惺惺相惜的。
  给他几百块钱,好好梳理一下,穿上一套干净的衣服,好好吃两天饱饭,很快就能恢复过来。
  “感谢,你们要到哪里去?去买玉吗?乌鲁木齐所有的玉市,还有喀什那边的玉市,和田那边的玉市,我都熟,我现在就带你们去,包赚不赔。”一副热切的样子。
  “不着急,我在新缰还有很多事情要办,还有个事,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口岸你熟悉吗?”
  这两个口岸都是国家一类口岸,对口哈萨克斯坦。
  是新缰几十个口岸中最大的两个口岸。
  霍尔果斯口岸,是公路口岸。
  阿拉山口,是铁路口岸,中国和哈萨克斯坦铁路并轨就在这里,欧亚大陆桥就从这里通过。
  哈萨克斯坦的棉花和羊毛,就是从这两个口岸出来的。
  91年,两国签订最惠国协议,建立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
  什么叫自由贸易区呢?
  两国边境的农民,商人,可以越过边境线,不用交税,在这里自由贸易,就像一个国家的一样,有自由贸易市场。
  当然,还是有个金额限制的。
  主要是那几年哈萨克斯坦太困难了,国家的对口援助,针对的只是城市,大的方面,偏远的地区根本照顾不到。
  开设自由贸易区,吸引这些天南海北的倒爷们,为他们送去大量的服装,轻工,面粉,粮食,水果,生活用品。
  进行贸易互换。
  也方便救助难民。
  哪怕一口锅,一炉焦炭,都能让哈萨克人感激涕零。
  黑河,满洲里,也是这样的情况。
  那几年俄罗斯的人过得太惨。
  这些倒爷们还是做了很多好事的。
  要采购哈萨克斯坦的棉花,是跳不过这两个口岸的。
  卢正山果然没让范阳失望,他没正面回答,而是直接问道:“你要买棉花?那你又找对人了,这事情交给我,包赚不赔。”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