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二十六章 三个反贼

小说:三国如烟 作者:芝麻树 更新时间:2023-03-16 17:57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第二日清晨。
  孙策等人一把火烧了山贼营寨,将村民送回村里,然后便沿官道缓缓返回郡城。
  庐江城并不十分大,官道倒修得十分宽阔,容得下三辆马车并排前行,道路两侧胡乱栽种了许多柳树。柳树最易生长,一根枝条便足以成材。时值盛夏,大片的树荫给行人带来习习凉意,算是烦闷旅途中的一丝慰藉。
  官道上,一支上千人的队伍正在缓缓的前进,这是孙策的虎啸营加上甘宁的锦帆军在押解着几百山贼。
  这一仗打下来,孙策和甘宁的人马都各有损失,但以结果来看,只能说是战果辉煌了。
  “主公威武!”
  还没到城门口,便见到程普将军早早带人等候在那里。
  “哈哈,报捷的探马一大早就回到了城中。听说主公这次以少胜多,大破贼兵,老臣早早就出来等主公凯旋而归了。”
  程普是看着孙策长大的,又是孙坚的得力干将,孙坚死后江东分奔离析,程普是少数依然坚定地追随少主孙策的将领之一。
  “程叔辛苦了!”
  在程普面前,孙策显得十分开心,拉过甘宁和季书认真介绍道。
  “其实这次能大胜,多亏子渊设下计谋和兴霸的锦帆军全力相助。出发前我也没想到贼势浩大,竟在我眼皮底下发展到上千人,我几乎以为是黄巾残党了。若不是遇到子渊和兴霸,我虽不惧,但弟兄们恐怕就要折损许多了。”
  看到季书和甘宁这两个年轻小辈,程普郑重施礼道。
  “如此说来,两位便是庐江的贵客了!来,城中已摆好了酒宴,老夫可要和两位贵客好好喝上几杯!”
  季书、甘宁连忙抱拳答应,孙策却笑了起来。
  “程叔,别贵不贵客了,都是自己人。你待会先给兴霸的锦帆军安排下营地,今晚再好好庆祝一番!”
  听到孙策的这番话,程普眼中精光闪烁,孙策久居庐江早已开始暗暗集聚力量,奈何孙家日薄西山,这两年实在没有什么出彩的豪杰投靠。以程普的眼力,早就看出甘宁的身手绝不一般,只是不知到何种境界。
  “好!”
  不过这不影响程普的欣喜。
  “我江东军又添一员大将!呵呵,小兄弟,今夜可要和老夫多喝几坛!”
  甘宁战场上都没怕过人,酒桌上更无惧与他。
  “老将军,我这酒量可大着呢。到时输了,你可别怨我不尊老啊!”
  “好大口气!”
  程普吹胡子瞪眼,脸上却是笑。
  昨夜刚喝了一通酒,没想到今天又喝!众人里恐怕只有季书脸上露出苦色。
  众人边说边走,相处了一会,程普看着季书皱眉道。
  “这位小兄弟怎么看着有些眼熟?”
  “哈哈,程叔,你才认出来啊。”
  孙策大笑,拍了拍季书的肩膀。
  “程叔忘了两年前诸侯会盟了?这是当初曾向父亲谏言的季书,我请回来的军师。”
  程普眼睛一瞪,惊喜道。
  “竟是季兄弟!好!好,好。莫非是天意?”
  程普神秘地说道。
  “主公,我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好消息?”
  孙策一愣,他也不过出城剿了个贼罢了,怎么里里外外都有好消息。
  程普也没有再卖关子。
  “周瑜来了,他说服了他爹,给了他五百人马来投奔你。昨天我刚让他在太守府的客房安顿下来。”
  周瑜?
  季书心中一惊,没想到他也是这个时候开始辅佐孙策的。
  诸葛亮、庞统、周瑜、郭嘉、贾诩、司马懿,这六人才是三国时期最顶级的谋士。
  相比之下,季书不过依靠了穿越的知识取巧,若论真才实干,别说和这六人相比,他自己能不能挤进三国时期的一流谋士都还很难说。
  “公瑾来了?”
  孙策一听,大喜过望。
  孙家和周家原本就是世交,他和周瑜更是自幼相识,他知道周瑜有经天纬地的才学。现在周瑜肯来帮他,他怎能不高兴?
  孙策拉着季书的胳膊,道。
  “哈哈,子渊,走!和我去见见公瑾。你们二人一定聊的来!”
  “程叔,劳你带几位先去安顿下来,再给兴霸的锦帆军安排好营地。我们先行一步。”
  孙策不由分说的拉着季书,急急往太守府去了。
  “跑的挺快!”
  程普没好气瞪了孙策几眼,见两人的战马已经入了城才收回目光,看着甘宁道。
  “甘兄弟,别管他们,我们先去喝酒。请!”
  甘宁倒没什么意见,比起认识什么人,还是喝酒来的畅快。只是看孙策拉着季书赶去相见的喜色,略微对周瑜这人产生了一丝好奇。
  ······
  太守府的书房中。
  一个俊美少年端正的坐在客座上,双手捧书正看得津津有味。
  “哈哈!公瑾,我回来了。”
  人未至,声先到。
  周瑜看书正到了精彩处,闻言忍不住大翻白眼,慢悠悠说道。
  “没个正形。现在你可是主公了,说话、做事可不比从前了,要稳重些。”
  喝~
  孙策兴冲冲带着季书赶回来,没想到在周瑜这碰了个软钉子。他又气又乐,哼道。
  “那你怎么不说,我这是随性洒脱、霸气外露呢?”
  说着,孙策已经拉着季书走进了房间。
  咦?
  周瑜第一次见孙策和自己以外的人这般亲密,而此人自己又不认识,不由满是疑惑。但他先放下书,起身拱手一礼,问道。
  “这位兄台是?”
  孙策对这些礼仪倒是毫不在意,呵呵笑道。
  “这是我新交的兄弟,季书,季子渊。”
  孙策说着又给季书介绍道。
  “子渊,这是我发小周瑜,周公瑾。公瑾有经天纬地之才,绝不在你之下。”
  周瑜记起来了。孙策在和他的书信中多次提到此人,后悔未能听取季书的谏言,不然孙坚世叔未必会死在江夏。
  周瑜曾设想过自己投身当时的情景,他能判断出袁术故意不发粮草、华雄偷袭,也能预测出董卓带天子逃离洛阳后,各路诸侯必定驻足不前、祸起萧墙,但入城的那一刻就决定抽身离开,周瑜却做不到,他认为自己应该会和孙坚选择的一样,先留在洛阳看看局势发展。可这看一看,真的就把孙坚看没了。
  眼下,季书竟然也投奔孙策了!谁会嫌自己这边的人才多呢?
  周瑜惊喜道。
  “原来是子渊兄,久闻大名!子渊兄之才胜我十倍,你愿意来辅佐伯符,何愁大事不成?”
  什么鬼?
  季书走进书房就一直在细细打量周瑜,不由暗赞,真是浊世佳公子,一身书卷气,风度翩翩,也不知迷倒了多少江东女子?
  而且,季书知道,《三国演义》这本古小说把周瑜描述成一个嫉贤妒能的小人,是因为孙家、曹家并非正统,在罗贯中的眼力只是反贼罢了,这才有尊刘和贬孙、贬曹的做法。但历史材料中的《三国志》可是记录着周瑜是位风度翩翩的君子,孙策死后周瑜手握整个江东的兵权却甘心辅佐孙权继位,赤壁之战一把大火更是被载进史册,若非周瑜病死,刘备能不能成气候还真说不准呢。
  子渊兄之才胜我十倍!
  这话出自周瑜之口,真好听啊。
  季书冷汗直流,这不是有点慌的问题了。
  咱能不能不这么谦虚?
  “公瑾兄谬赞了,我虽身在江夏,但也久仰公瑾兄江东才子的美名了。”
  “哪里哪里!”“谬赞了!谬赞了!”
  孙策看着两人在那里互相谦让,玩起了那酸掉牙的腐儒那一套,忍不住失声大笑。
  “哈哈哈!你们就别谦虚了。”
  他笑着笑着,却动情道。
  “我现在只有庐江一郡之地,兵微将寡,你们愿意这时候来帮我,还有什么说的,自然都是我的好兄弟。”
  “都是自己人!你们再吹捧下去,我牙都酸倒了。有这功夫,不如帮为谋划谋划江东军未来的出路。”
  孙策看着二人,忽然觉得前面的征途不管有什么困难,都难不倒他了。
  如今,孙策的谋士可以说都在这里了,季书和周瑜互相看了眼,开始沉思起来。
  顿了片刻,季书抬头看向孙策,低声道。
  “伯符,现在没有外人,我有一句话要问清楚:你想要的是什么地位?”
  这几乎是在问,你想不想当皇帝了?
  孙策、周瑜一瞬间瞪大眼睛侧目过来,回过神来周瑜同样目光烁烁地看向孙策。
  孙策昨晚招揽了季书,孙策说过自己的志向,平定天下、拯救万民,这和季书是一样的。
  但其实孙策并没有解释过那个问题,他想不想当皇帝?而这决定了他和孙坚是不是一样?
  孙策看着两人的目光,并没有犹豫多久便开口了。
  “我欲为开国之君。”
  想必这个答案他早已思考过很久了吧。
  这绝不是能宣诸于口的答案。
  汉室统治华夏土地已有四百余年,它也曾带给子民无限的荣光,直至今日天子被董卓掌控被当做玩物,依然有许多人想要复兴汉室。
  哪怕许多年后天下百姓都已经接受新的朝代了,依然有荀彧那样的英杰意愿为一个已经逝去的朝代去死。
  现在,它就像一顶千疮百孔的帽子,哪怕所有诸侯都不喜欢,但谁也不敢第一个拿下这顶帽子。
  “天道有易,彼可取而代之。”
  季书笑了。
  “我当为你谋天下。”
  周瑜笑了。
  孙策也笑了,此刻,三人毫无疑问是共犯,是反贼。
  季书接着说道。
  “江东之地,必先取之。这是你父亲留给你的基业,稍加经营便能成为大业的基石。”
  “青州曹操,有枭雄之姿,重能用贤,袁绍兵马虽多我看早晚要被曹操灭掉。”
  “北面袁术,无能而志大,不足成大事。徐州刘备,贤名远播,麾下猛将如云,得到徐州如鱼得水。且徐州农业发达,多为平原,乃兵家必争之地。不如反其道行之,留下袁术、刘备作为北面屏障,让他们跟曹操斗去吧。”
  “荆州商贸繁荣,这里的商人们都腰缠万贯,是发展基业的宝地。再加上它地理位置优越,向东是江东之地,向南可到南海,向西是巴蜀大川,向北是洛阳,四通八达,这里是真正的交通命脉,得知可展望天下。何况你还和刘表有杀父之仇!”
  “再然后就是益州,巴蜀之地,土地肥沃,天府之国,汉高祖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屡战屡败,却能屡败屡战,正是因为占据了益州。只要夺下益州,便可以得到取之不尽的粮草。”
  “只要占据江东、荆州和益州,你就是天下实力最雄厚的诸侯了。到那时,你只需要整顿兵马,看天下大势变化,伺机攻破西凉或者占据徐州,那天下大事就尘埃落定了。”
  两人睁大眼睛,惊喜之色像要飞出了一般。周瑜更是兴奋地拍案而起。
  “子渊兄的筹划和我不谋而合!”
  季书有些心虚,这当然不谋而合,这可不就是你给孙策的二分天下之计吗?只有最后一句,是季书参考了诸葛亮给刘备的三分天下之计。
  只听周瑜继续说道。
  “只有最后一点,我认为必须先拿下西凉。”
  “在我们行动时,天下诸侯也不会闲着,而最后与我们争天下之人必是曹操、刘备中的一人。不管是曹操,还是刘备,剩下那人必能掌控北方的精良战马,别看虎啸营的骑兵同样天下闻名,那才多少人?要知道,单公孙瓒就有一万五千精锐骑兵!”
  “我敢说,在水战上,我可以让北方诸侯无人能跨过荆州、江东的长江流域。可过了江北,没有一支强大的骑兵,我江东军同样难以争雄。实现二分天下之后,西凉之地是我军必争之地!”
  孙策满是欣喜,有了这番谋划,他要做的事豁然开朗。他只觉得有周瑜、季书二人在,天下间再无难事。
  “听说刘备三兄弟是在讨伐黄巾前结义的,现在刘备已经做了徐州牧。”
  “而我现在正准备征讨江东,凭自己的实力做江东之主,不如今日我们也结拜为异姓兄弟吧。”
  他抱拳看着两人,在他眼中看不到有一丝玩笑的成分。
  “你们可愿意助大哥打下江东?”
  二人楞了一小会儿,相视一笑异口同声道。
  “愿助大哥一臂之力。”
  “好!来人,准备三牲和香案。”
  孙策咧嘴大叫了一声,屋外的家丁连忙应声而去。
  很快家丁们就在院子里摆好了三牲和香案。
  三人焚香跪,立誓:“孙策、周瑜、季书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安定天下。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这一年,孙策十九岁,周瑜十八岁,季书十七岁。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