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三十三章 科举

小说:三国如烟 作者:芝麻树 更新时间:2023-03-16 17:56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汉朝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征辟制。
  所谓的察举征辟制,即是由地方举荐,经中央或者地方官员考察后征用。相比更早之前的世袭制,这无疑算的上一次巨大的进步。
  但有句话说的对:规矩是好的,坏的是人心。
  举荐人推举出来的既有可能是贤良,也有可能是个混蛋。
  汉朝经历了四百年的岁月洗礼,人情、师生、利益关系的纠缠使得官场中的依附关系极其严重。这也是世家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
  所以,当最上层的灵帝宠信宦官公然开始买官卖官时,灵帝或许觉得他和世家私底下做的没什么两样,只是把装进世家口袋里的钱光明正大地装进自己的口袋,却不知已经把这棵大树的腐朽赤裸裸地展现在了天下人面前。
  灵帝、十常侍虽然已经在历史的洪流中覆灭了,但察举征辟制早已经牢牢地掌握在世家手中的现实并没有改变。相比起那不知所谓的开工会、建工厂,科举制度才是真正地伤害到了江东世家的利益。
  要知道,官府中大多数职位上坐着的人不是世家出身,就是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举贤唯亲,考核受贿。
  有言道: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也不是说世家出身就没有良才,有,而且很多。
  但这依然无法掩饰它巨大的弊端,最庞大的资源掌握在极少数的世家豪门手中,广大的寒门士子都渴望着改变!
  因此,江东的这次科举变成了一场空前的盛会。
  “领上各自的号牌,保管好这些写上你们名字的号牌,考试成绩出来后,这些号牌就是你们的凭证。”
  考场入口前,工作人员指挥着考生做登记,领他们依次进入考场。
  说实话,季书和周瑜都没有料到会有这么多士子参加,因此不得不紧急抽调人手布置,就这样会试还是推迟了一天。
  除了江东各郡的大多数世家士子在抵制科举外,寒门士子都是踊跃参加,甚至还有荆州、扬州、徐州等各地的世家、寒门士子前来,人数近两三千人。
  世家从来不是铁板一块!
  诸侯之中,董卓用的是恐吓,刘备用的是迎合,或许曹操用的方法是和孙策最相近的。
  “哪怕就是世家中的子弟,旁系的子弟怕也没有这么多资源分,更别说其他地区的世家未必没有早早投资孙策的打算,正如当初黄家对孙坚的投资一样!”
  看着如潮水一样的洪流涌入考场,季书由衷欣喜,他们太需要人才了。
  从米价风波、罢官、罢市、罢工,或许江东世家只以为他们输了孙策一场。但季书等人看到更深层的是世家对权利的影响,以及旧体制下的深刻弊端。
  相比于中原地区的频繁征战,江东算是安定的多,而江东世家也狂妄的多。
  难以想象,一个没有军队的民间势力,或者说类似于贵族的势力,对君主权利的影响如此之大。若非对手是孙策,他们几乎可以颠覆自己的君主。
  那曾经的汉王朝已经腐朽。
  现在正是该改变旧体制的时候了。
  此番开科举正是要借江东寒门士子和外地士子,真正驾驭住江东。
  在笔试的会场,数千名考生如棋盘般分布开来,依次入座,打开了考卷。
  【新政的“开设工厂”中有一项:广招妇女,教授纺织共同生产绸缎、布匹,材料、场地由官府提供,产品由官府销售,保障休息时间,按月发放工钱。】
  【1.很好(好在哪里:----------)2.很差(差在哪里:---------)3.欠缺(不足在哪里:-------)】
  满目净是这样的选择、解释题,好像没有什么正确的答案,只是考察考生们的见识和理解。青衣士子微微点头,翻到考卷的最后一页。
  【若你成为江东高层,你觉得发布什么样的政令才能让江东迅速走向强大呢?】
  往下是长长的空白,静待考生书写。
  青衣士子看到这里,露出了一个玩味、挑衅的笑容,他翻到第一页开始提笔应答。
  ······
  “他叫诸葛瑾?”
  远处季书指着那名青衣士子,一脸惊诧的问道。
  身边的小吏闻言抬头往那里又看了一眼,这才肯定的点点头回答道。
  “是的,大人。那人报名时,确实用的是‘诸葛瑾’的名字。”
  季书心头微微震动,这个名字他一点也不陌生。
  诸葛瑾在历史上虽然并没有可以流芳百世的功绩,可他的存在却让人无法忽视。
  首先,他是诸葛亮的兄长,那个近乎于神的诸葛亮。历史上,他出仕江东后曾多次劝说诸葛亮入仕江东。可惜诸葛亮只认准了刘备,不然恐怕就没有后来曹操的北魏、孙权的东吴和刘备的蜀汉三国争霸了。
  其次,他的弟弟是蜀汉的丞相,照理说诸葛瑾应该会被猜忌。但他依然被孙权重用,官至大将军,可见此人的忠诚和才干绝无虚假。
  这是一个大才!
  季书摸摸自己的下巴,却有点心虚。
  不管怎么说,自己可是把诸葛亮的老婆给抢了!
  季书愁眉苦脸地眺望着诸葛瑾,心情有些复杂。
  这个诸葛瑾该不会和季大人有些关系吧?
  一旁的小吏心中凛然,暗自思量,看来我得多关照下这人,混个脸熟,日后说不得······
  “笔试结束后,你把他的卷子拿来给我看看。”
  季书饶有兴致地说道。
  小吏正心不在焉地想着事情,顺口就答道。
  “大人,按规矩考卷要封存,等全部审阅结束后才能······”
  说到这里,小吏回过神来差点就要用手打自己嘴巴。
  忤逆大人的意思,这不是作死吗?
  “瞧我这记性。”
  季书一拍脑门,尴尬不已。
  他是主考官之一,这么做可有舞弊之嫌。
  他也是一时兴起,倒真忘了当初和周瑜等人一起为了笔试公正定下的规矩。
  “那,你待会请他过来,我有点话想和他谈一谈。”
  小吏见季书没有怪罪,顿觉现在这些官老爷还真和江东以前的官老爷们有些不一样。
  难道以后真的认规矩,不认人了?
  “是,大人!”
  不过这次他可不敢只顾着瞎想,应了一声,连忙领命而去。
  ······
  一个时辰后,季书终于和诸葛瑾正式见面了。
  诸葛瑾说不上英俊,却让人感觉一股书生正气扑面而来。
  “大人找我何事?”
  诸葛瑾拱手一礼,不卑不亢的问道。
  季书回一礼,摆手示意诸葛瑾坐下。
  “先生请坐,来尝尝我这的香茶。”
  诸葛瑾道了一声谢,坐了下来抿了一口茶,问道。
  “还没请教,大人是?”
  “哦,失礼了!”
  “在下姓季名书,字子渊。”
  季书认真回道。
  “诸葛先生,可是来自荆州诸葛家?”
  “在下确实是荆州诸葛家的人。”
  诸葛这个姓氏虽然少见,但没想到江东的探子能这么快就摸清楚了自己的底细,他心中暗道厉害,便十分干脆的承认了。熟不知季书根本不用去问探子,只凭一个名字就能明白他的来历。
  实际上,诸葛瑾一听到季书的名字便也明白了两人的渊源。
  没想到往昔家族痛恨的那人现在就站在自己面前,还是自己的考官。
  他笑了笑,心中却没有多少畏惧。
  好奇的打量了季书几眼,他别有深意地说道。
  “没想到会在这里相见。”
  季书站起来躬身抱拳,郑重道歉道。
  “月英的事,当时也是情急下没有办法了,诸葛兄见谅。”
  诸葛瑾微微一愣,原以为会被故意刁难,没想到季书竟然向他道歉。
  他微微点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心中不由对江东军高看了一眼,表面上他却不动声色。
  “大人言重了,一来这是你和黄小姐,还有家弟的私事;二来,家弟也没有怪你。”
  诸葛亮没记恨我?
  诸葛瑾的话让季书惊诧不已。
  “诸葛兄,不介意的话叫我子渊即可。”
  诸葛瑾也不客套,说道。
  “那子渊兄叫我子瑜吧。”
  两人相视一笑,距离忽然拉近了许多。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
  季书忽然问道。
  “那子瑜兄你这次来江东,到底是自己的决定,还是家族的决定?”
  诸葛瑾微微苦笑,他知道季书的意思。
  世家就是如此,左右逢源,少有会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当初月英的黄家不愿意只坐刘表这艘破船,恐怕诸葛家也是一样。
  季书显示是想了解荆州世家对孙策的态度。
  “家中长辈确实看好孙将军。”
  诸葛瑾将茶一饮而尽。
  “不过这既是家族的意思,也是我自己的意思。我来看看,江东有没有值得我辅佐的君主?”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