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478章 燕赵多义士,慷慨悲秋风

小说:汉室可兴 作者:长歌入汉关 更新时间:2023-08-03 09:17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第477章燕赵多义士,慷慨悲秋风
  沮授所指挥的魏军约有一万五千,最开始交战,魏军气势极盛,即使与摧锋、横野二军交锋,伤亡比也不算太难看。
  但在袁谭、阎柔突围成功之后,魏军士气急剧下降。
  关羽又命朱樟、庞德等轮番攻击,给予魏军极大杀伤。
  四面合围之后,焦触、孟岱胆丧,其部曲作战意志也大为削弱,渐渐有人投降。
  沮授命中军弓箭手将降者射杀。
  但随着时间流逝,降者屡禁不止。
  总有人能成功奔入汉军之中,保全了性命。
  孟岱犹豫中死于流矢,焦触果断反水,向沮鹄攻击,不胜,狂奔至汉军队伍。
  汉军高喊:“投降免死!”
  “沮公若降,从军则为镇将,入朝不失尚书!”
  镇将是刘备军中重职,如今军衔为镇将者屈指可数,只有关羽、牵招、刘猛、吕虔、吕布五人。
  尚书则相当于魏国的九卿,乃是汉朝重臣。
  沮鹄望向沮授。
  沮授立在中间大纛之下,一动不动,宛如一尊雕像。
  沮授既然出了营,就没想再回去。
  之前沮鹄曾私下问他是否可以等到审配到达后,再与审配内外齐攻,进行突围。那样就算不能击败汉军,至少可以带着大军一起回师邺都。
  沮授明确告诉他,这根本做不到。
  即使加上审配,魏兵也不过六万五千,仍旧少于汉兵。
  而且审配看似距离自己只有三日路程,但他根本不可能靠近。
  审配步骑两万,又携带着粮草,汉兵足以分兵破之。
  那时候败迅传到隆虑山大营,大营恐怕会不攻自破。
  淳于琼被调到北面,南线兵力空虚,这就是一个死局。
  根本没有破解之道。
  当然,沮授如果一心保命,大概率可以做到。
  代价就是魏国这数万精锐八九成皆丧。
  别人怎么选,沮授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他不会这么选。
  鏖战一日,天色渐晚。
  魏军仍剩下两三千人,主要是沮氏部曲。
  关羽命人向沮授喊话:“胜败乃天定,非人力所能挽回。沮公何必如此固执,徒增双方死伤?”
  沮授不答。
  汉军四面燃起火把,将场上照得通明,继续猛攻。
  沮鹄叹息道:“为人臣,当尽忠。为人子,当尽孝。时局如此,奈何、奈何!”
  陷阵而死。时年二十四。
  关羽摇了摇头,不再命人劝降了。
  沮授既然铁了心为袁绍尽忠,那就成全他便是。
  命射声军与先登军射之。
  沮氏部曲不到千人,仍不放弃,以盾遮蔽,又以弓箭还击。
  射声、先登皆有强弩,在如此近的距离上施以强弩,立贯其盾,兼杀盾后之人。
  太史慈在左右大楯遮护下,近前,挽强弓,引重箭,一箭射中沮授悬挂大纛的旗杆。
  旗杆折断,大纛飘然坠地。
  沮授附身捡起,以手高举,平静面对汉军。
  郭嘉问关羽:“可否生擒之?”
  关羽道:“此人已萌死志,擒之无益。”
  下令:“射!”
  沮氏部曲只剩下百余人,太史慈有信心射中沮授,但他叹息一声,把箭插回囊中,大弓向前一挥,喝道:“射!”
  弩如飞蝗。
  将包括沮授在内的沮氏部曲全部射杀。
  大纛再次飘落。
  一如魏国坠落的国运。
  沮授尸身上箭矢如猬,瞪目平视,无忧无惧。
  郭嘉、周林、周贯、高权等人皆为之动容。
  郭嘉叹道:“俗云,燕赵多义士,信然!”
  周林是幽州涿郡人,高权是冀州渤海人,心理上与沮授同属于河北,更加感慨,扼腕叹息良久。
  关羽命打造上好棺椁,收殓沮授、沮鹄等人。
  休整一日后,与吕虔汇合,向邺都进军。
  数日后,进至邺都城外。
  只见两座大营与邺都呈掎角之势,旌旗招展,戒备森严。
  汉军大至,袁绍也登城观看。
  他见汉军声势煊赫,杀气冲天,心中骇然,勉强保持镇定道:“邺城有金汤之固,关羽若敢曝师城下,乃自取败耳。”
  又看到城下汉军立住脚步,摆开阵势,推出十几辆大车,向城门行来。
  车上皆挂着白皤。
  袁绍正自疑惑,听得走到一箭之地的汉军推车士兵齐声呼喊:
  “奉关将军令,送贵军沮授、沮鹄等人遗体,请前来接纳!”
  城上哗然。
  袁绍眼前一黑。
  虽然知道沮授定然凶多吉少,但今日得到凶信,还是觉得难以接受。
  沮授在时,袁绍觉得他在军中威望太高,多有不服从指挥的嫌疑,深恐日后尾大不掉,大为忌惮。
  沮授已死,他的诸多好处一时都升上心头。当年袁绍初得冀州,士民未附,战略未定,前途并不清晰。
  沮授给袁绍鼓劲,并给他做了“号令天下”的战略规划,具体包括“东向定青州、扫张燕”,“北向灭公孙、胁匈奴”,“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等。
  虽然由于刘备崛起,这一战略没能完全执行下去,但沮授帮助袁绍定幽冀、建魏国,功高至伟。
  刘备有田豫,自己有沮授,足可匹敌。
  惜哉!痛哉!
  袁绍身子摇晃,摇摇欲坠,幸亏太子袁尚见袁绍有些不对劲,悄悄靠近,将他搀住。
  袁绍得袁尚一扶,重新站稳脚跟,对左右道:“沮卿忠心为国,捐躯赴难,精忠动天,速派人出城,将沮卿遗体迎入城中,择日厚葬。
  沮卿尚有兄弟幼子在城中,有司速前往吊慰,并予以封赏。”
  侍中辛毗领旨。
  关羽待城中派人接走沮授等人遗体,起到震慑目的后,下令攻击城外魏营。
  当日袁谭、阎柔等率三万步骑突围,至邺都城外只剩下不到两万。
  审配原有兵两万,也只剩下一万出头。
  围沮授、阻审配之战中,汉军以损伤不到万人的代价,杀伤击溃俘获魏兵高达三万人,战果惊人。
  魏军虽半数得以保全,但实力大损。
  袁谭、审配等龟缩营中,坚守不出。
  汉军冒着城头箭矢威胁,猛攻魏营。
  袁谭、审配头绑白布,激励军士,号称要为沮授报仇,以困兽之气,拼着一腔血勇顶住了汉军数波攻击。
  汉军没有携带攻城器械,与魏军的交换比几乎达到一比一。
  郭嘉道:“贼兵有城头弓弩支援,居高临下,我军不利。
  我观魏军虽然勇猛,却分为几人指挥。
  我军在,则并力作战。
  我军若去,必自相厮杀。
  不如暂时退兵,以待其内乱。”
  高权赞同,道:“袁谭、审配向来不合,阎柔边地寒门出身,也与前者格格不入,我等可因势用间,必有奇效。”
  关羽颔首。
  正好斥候传来消息,淳于琼率兵三万北上击退臧霸,胜利班师。
  如此一来,邺都附近魏军将达到五六万人,又倚城作战,不宜对付。
  关羽假装狼狈撤军。
  阎柔、淳于琼以为有机可乘,率兵追击。
  关羽前军绕了个圈迂回,后军突然返身逆击。
  阎柔见形势不妙,拨马就走。
  淳于琼也赶紧壁虎断尾,率军撤退。
  关羽大破魏军,杀数千人,派严朗、庞德、赵进等紧追淳于琼,再次将魏军赶到邺都之下。
  魏军逃回营中,坚壁不出。
  严朗等人在城下耀武扬威,高声叫骂。
  魏军夺气。
  关羽遂从容率军撤到洹水之南,围攻荡阴。
  荡阴守将投降。
  关羽坐镇荡阴,分兵东定诸县。
  从八月大举出兵,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汉军就打穿魏军黄河防线,将控制区域推进至清河水。
  清河水呈西南-东北走向,大致与黄河平行,西段即洹水,东段斜向上穿魏郡、清河国,与绛水合流,沿着渤海郡与河间国的边境,向北汇入漳水,在渤海郡北部流入渤海。
  魏郡在清河水之南的内黄、繁阳、黎阳、阴安很快落入关羽、吕虔之手。
  东郡太守是仪,率领新编汉军万余人,从濮阳和苍亭津渡河,与先前渡河的魏合五千人合兵,攻东郡在黄河北岸的诸县如东武阳、顿丘等。
  诸县被是仪、魏合攻击,又有关羽、吕虔大军在旁虎视,胆丧气沮,纷纷投降。
  是仪原为东平相,任职三年,治绩非凡。去年接替卫觊任东郡太守,后者调任朝廷任中书丞。
  刘备命是仪将治所移至黄河以北的东武阳,以控制东武阳等河北八县。
  属于魏郡的内黄四县民政也暂归是仪管辖。
  如此一来,清河国已在汉军兵锋威胁之下。
  章武三年,冬,十月,刘备调汝南太守田畴任河内太守。
  河内是刘备伐魏的桥头堡,必须派能臣治理。
  田畴治汝南三年有余,户口繁盛,盗贼绝迹,文风蔚然,人才迭出,深得刘备信重。
  刘备与贾诩等商议后,又飞骑征求在前线的郭嘉意见,决定重组伐魏军团。
  关羽仍旧担任伐魏主帅,郭嘉任军师,暂辖摧锋、横野、射声、鹰扬、扬武、先登、翊武、昭武、建武、忠武十军,以及新军两万人,分别驻扎在荡阴、内黄、繁阳等城。
  关羽夺取城池,由新军值守,派野战军队轮番渡过洹水,袭扰邺都、武城、斥丘等地。
  邺都一日三惊。
  吕虔任伐魏副帅,高权任军师,独立作战,辖讨逆、折冲、振武、平虏、宣武、清平左军六军,以及地方驻军一万人,先攻魏县,进取元城、馆陶,兵锋指向清河国治所甘陵,堵截鲜于辅、苏由。
  刘备给吕虔下达的战略目标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击退鲜于辅,保护关羽侧翼。
  第二个阶段是击败鲜于辅,攻取清河。
  第三个阶段是消灭鲜于辅,尽有渤海,夺取河间,将幽州和冀州割裂开来。
  这个战略已经比较激进了。
  但现实更加激进,吕虔的任务完成进度大大出人意料。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