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497章 夷陵惊变

小说:汉室可兴 作者:长歌入汉关 更新时间:2023-08-15 10:19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吴懿望着妹妹弱质纤纤的样子,心中有些怜惜,也有些恨铁不成钢,道:“那些闲言碎语,都是出自无聊小人,理它作甚?
  你自好好生活,别人的恶言不过是微风拂面而已,又不伤你分毫。
  你作践自己,反倒让人幸灾乐祸。”
  吴懿再是勇武,刀锋再利,也无法禁止嚼舌头之人暗中议论。
  吴苋细声道:“跟他人无干。妾只是胃口不好。”
  吴懿道:“你还是养好身子吧,你年纪轻轻,还有大好年华在后,休要妄自菲薄。”
  又关心了几句,也不知该说什么,就摆摆手离开了。
  回自己房中,对妻子道:“如此下去不成,还是得找个人家将她嫁出去。”
  妻子发愁道:“找了好几个她都不喜欢,哪里还有更好的?”
  吴懿道:“总之你多留意。”结束话题,命将孩子带来,考较功课。
  两个孩子学的都是炎汉科举功课。吴懿虽然不太懂,但不妨碍他察言观色,看儿子掌握得熟练不熟练。
  炎汉终定天下,这是所有人的共识。那么炎汉的政策,必须熟悉和掌握,这才是身为一个未来炎汉人的自觉。
  吴懿认真教导儿子,暂将妹妹这件烦心事放在一边。
  脑中天马行空之时,偶尔也会闪过一个念头:大贵,会不会应在汉主身上?但转瞬即逝。
  这怎么可能呢?
  ******
  刘备派五军入汉中,逼降张鲁,自己却在洛阳等待着刘表入朝。
  刘表毫不犹豫,接到诏书后就治装北上。
  刘备如今的实力,比之赤壁之战前曹操强出太多。最关键的是刘备不仅控制着扬州,而且控制了大江。
  鲁肃水军规模一年前便已超过荆州水军。
  除了数量胜过外,随着军辎部各种“奇技淫巧”的研发,汉军舰船的单体战斗力也大大超越了荆州舰船。
  横江军横于大江,水寇绝迹。
  横江军说是一军,其实数量已接近五军。
  另外,这几年接触下来,刘表对刘备的人品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知道此人向来不做欺诈之事,说是用自己为三公,那必然是要按三公来使用的,而不是给个虚衔,然后过河拆桥再将自己除掉。
  刘备之前曾经向荆州借粮,刘表本以为有去无回,就算不还荆州也无可奈何。但刘备每次都是多方筹措,如数归还,还附上了利息。
  这就是个信字。
  从襄阳到洛阳七八百里路程,刘表携全家北上,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到了洛阳。
  见刘表如此知情识趣,刘备也没有晾着他。刘表一到洛阳,就被安排次日陛见。
  刘表与刘备这是第二次见面。
  章武二年十二月,两人曾会于鲁阳。
  那次把酒言欢,盘桓了十余日方才分别。
  那次相见也建立了信任基础。
  刘表贡献稻米、赠送黄忠,双方官府和民间都往来频繁。诸葛亮还娶了荆州名士黄承彦之女。
  确定南方安稳之后,刘备准备了大半年时间,于公元197年八月誓师伐魏。
  现在已是公元198年六月。
  刘表仍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模样,但鬓间白发比上次见时似乎多了一些。
  不过他已五十七岁,接近花甲之年,保持这样的容貌已经是不错了。
  刘表拜毕,在刘备吩咐下起身入座,这才能抬头打量刘备。
  在他看来,刘备似乎年轻了一些。起码脸上皮肤没那么粗糙了,脸色也没那么黑了。想必是因为这一年多基本上没用他御驾亲征、风吹日晒的缘故。
  但这并不代表刘备就养尊处优了,看其腰杆和身板,仍旧笔直挺拔,眸中精光四射,显示出健壮的体魄。
  刘备眉眼柔和,面带笑容,对刘表道:“景升入朝,可担任司徒,主管宣、士、民三部,宣贯文化,制定律法,监督政务。”
  刘表这几年对汉朝官制做了不少研究,明白这司徒不但地位清贵,权力也是不小。
  宣部监管,乃是朝廷喉舌,扬人可使青云直上,抑人则可使身败名裂。
  士部和民部既负责编撰大汉律法,又可对朝官和地方官进行问询和监督,两部有大量不拿俸禄的名誉“议郎”,广布中外,耳目灵通,往往是他们发现线索,提交弹劾,然后侦部跟进,办成铁案。庸官、贪官深惧之。
  这些议郎属于有编制和官衔,但无官职,若立下功劳,官职空缺时优先使用。
  刘表道:“陛下如此信任,臣不胜感激。只是唯恐能力不足,误了陛下大事。”
  贾诩曾评价刘表有“平世三公才”,陈寿以为袁绍、刘表有“威容、器观”。
  虽然比不上曹孙刘,但他爱民养士,对境内割据豪强及盗贼能够招诱有方,威怀兼洽,从而肃清荆州,士民悦服,这反映出刘表之“才”;对各州前来荆州投奔的士人学者,安抚赈赡,加以保护,为人大度,对张绣、刘备都能容忍,未加杀害,又反映出刘表之“德”。
  总而言之,不能因为刘表被评价为“自守之贼”,就将刘表贬斥得一无是处。
  单论才干、气度、德行,刘表绝不在华歆、张昭、王朗等人之下。
  对刘备而言,刘表举荆州相投,这一功劳举世无人可比。任他为司徒,再适当不过。
  刘备听了刘表谦虚之词,笑道:“景升,君之才我所深知,司徒之职正合君施展。务必要放开手脚,放手施为。我乃君之后盾。”
  刘表再次拜谢。
  刘表的楚王爵位仍旧保留。但以后王公就属于凤毛麟角了,等闲不封。
  刘备又召见刘表三子刘琦、刘琮和刘修,皆有赏赐。
  章武四年七月,刘备车驾至襄阳,楚王、司徒刘表陪同,三院诸部官员相随。刘表妻、子等家眷留在洛阳。
  随从刘备南巡的将士还有羽林、虎贲二卫,及摧锋、陷阵、横野、射声四军。刘猛调任枢密副使后,黄忠调任陷阵军军长。
  刘备在襄阳接见原楚国重臣大将,楚王刘表、新任荆州牧徐璆等列席。
  刘备以原楚王傅刘先为别驾,原尚书令蒯良为治中,原侍中邓义调至朝中任职。州牧府各职主要由汉国诸部吏员调任。
  各郡郡守暂时不动,南阳太守张允、章陵太守蒯越、南郡太守蔡瑁、江夏太守黄祖、零陵太守黄柔、桂阳太守李岱、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嵩,继续留任。长沙太守原为张羡,后刘表于公元195年初攻破长沙,斩杀张羡,以韩嵩为太守。
  各郡太守原来兼为武将的领兵权力,一并剥夺。
  中央及地方楚军合计十余万人,精简为三万人,编为五军,军长分别为文聘、刘磐、庞季、邓龙、霍峻。
  刘备命贾诩留襄阳主持楚军整编裁撤工作,典韦摧锋军协助弹压。
  刘表归降,江夏太守黄祖再桀骜,也不敢与鲁肃抗衡,主动让开水道,任鲁肃沿着长江进入江夏境内。
  刘备率其余军队乘坐荆州水军舰船,顺汉水南下,入江夏郡内,在沙羡与鲁肃汇合。文聘作为原楚国大将,熟悉荆州山川地理,风土人情,随船陪同。
  黄祖单身登船拜见刘备。
  刘备告诫黄祖道:“君任江夏郡守,守土有方,有功无过。然应用心视事,亲临一线,不可一味轻信左右,为人欺瞒,与民不利。朝廷自有法度,若君之亲信有害民之事,君难免失察之罪。”
  黄祖遍体流汗,拜道:“臣谨遵陛下教诲!”
  刘备给黄祖留下几个刑部官员,向他说明朝廷制度,以免以后由不教而诛之讥,然后改乘鲁肃舰船,继续沿着长江西上。
  这里长江呈献一个宽口V字型,右端是后世武汉,此时尚未建城,左端是南郡的治所江陵,底尖是后世岳阳。
  这V字包围之处,便是方圆数百里、九泽之一的云梦泽。
  刘备沿着水路行进,到达洞庭时,指点着江南一处山陵道:“此处可建一城。”
  他所指之处正是巴陵山,“后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若陵,故谓之巴陵”,又叫巴丘,后来孙权在此筑城,周瑜死在该处,这城就是后世的岳阳古城。
  随从官员称是,记录下来,后面会形成诏令,下达给荆州牧府。
  鲁肃调整风帆,船借风力,航行甚速,不一日便来到南郡治所江陵。
  南郡太守蔡瑁出城至码头迎接。
  刘备刚一上岸,身子摇晃一下,脚下有些趔趄。
  耿奇连忙伸手扶住。
  刘备问文聘、蔡瑁道:“在船上久了,宛如平地;如今真正脚踏实地,反而有些不稳。文君、蔡君可知是何道理?”
  文聘、蔡瑁答道:“臣惭愧,此事臣常所经历,但习以为常,未究其理。”
  刘备问身后众人,皆不知。
  刘备道:“朕亦不知原理。但有人久行陆地,坐马车或船则晕眩,有人则否;有人久坐船,至陆地则晕眩,有人则否。凡事应细究其理,方有进益。”又对随行的张机道:“此或关系头脑,卿可加以研究。”
  张机为太医院院长,带着一众医师伴驾,负责刘备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忙应道:“臣遵旨!”
  张机字仲景,南阳人,生于公元152年,后汉灵帝时举孝廉。
  刘备早在公元192年就因要治疗赵云伤势而四处寻访华佗、张机,只找到华佗。华佗将赵云伤势治愈后离开,其弟子吴普等则留在刘备军中。
  刘备派人经多年寻找,终于找到四处云游治病的张机,盛情相邀。
  张机见刘备有王者之相,又求贤若渴,便应邀加入刘军。
  刘备称帝后,建太医院,以张机为首任院长,以吴普为副院长。
  在江陵休整三日后,刘备大军继续沿着长江溯流而上。
  这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奔着征服益州而去。
  鲁肃水军两万多人,加上荆州水师精锐万人,以及刘备陷阵、横野、射声、羽林、虎贲等将士两万人,合计六万多人,乘坐两百多艘各式舰船,百桅刺天,千帆蔽日,浩浩荡荡直扑益州。
  文聘、蔡瑁曾与益州兵恶战,熟悉地形,了解水文,跟在刘备身边以供垂询。
  蔡瑁指点着江南一座小城道:“陛下请看,此城即夷道。城虽不大,位置险要,乃是一处战略要地。”
  刘备心中一动,夷道便是此处?
  原时空刘备伐吴,猛攻夷道,欲调动身在江北的陆逊大军,结果被陆逊识破,安然不动。
  若蜀军能攻下夷道,或可沿陆路进军直扑孱陵,改变战局走势。
  然而守城吴将孙桓年纪虽轻,却相当坚韧,城终不破。
  夷道之战可以说是那次夷陵之战的转折点。自此蜀军进不能克夷道,退又不甘,陷入与陆逊对峙局面,然后在对峙中被后者抓住破绽,火烧连营,一败涂地。
  原时空孙桓生于本年,而本时空其父孙河已于三年前被牵招斩杀,不可能再生出孙桓。况且现在夷道就在刘备手中。
  一切与原时空迥然不同。
  那么刘备又有什么可忌讳的呢?
  遂继续前进。
  前面就是夷陵。江南那山谷、密林之处想必就是原时空蜀军七百里连营的地方吧。
  这个位置选错了啊。
  刘备叹息一声,突然觉得肚子里一阵翻腾,连忙向茅厕奔去。
  耿奇忙带人跟随服侍。
  噼里啪啦这一通下去,泻得刘备手软脚软,浑身无力。
  耿奇急问张机这是怎么回事。
  张机为刘备把了脉,心中有数,对耿奇、鲍出道:“诸君勿忧,不过是水土不服,肠胃稍乱,待我用药调理一番便好了。”
  然而出乎张机预料的是,刘备虽然止住了腹泻,却于下午开始发起烧来,浑身烫得吓人。
  耿奇的脸煞白,死死盯着张机,低声道:“张公,这是怎么回事?”
  鲍出手按刀柄,目光如炬。
  张机仍旧坚持自己判断,道:“水土不服,消化不佳,胃中堵塞,造成发热,很快便会恢复。”
  到了晚间仍是发热,刘备烧得有些迷糊,勉强吩咐耿奇:“拿温水打湿毛巾,擦拭朕之后颈、腋下、膝弯,进行降温。用药之事,全听张公。”又昏昏睡去。
  耿奇眼睛发红,亲自为刘备擦拭,一夜未曾合眼。
  到了上午,烧退了一些,刘备神志有所恢复,也吃了些米粥。
  但过了中午,又开始发烧。
  耿奇和鲍出再也不敢捂着了,将伴驾的大臣刘表、应劭、王朗、沐并、荀攸以及鲁肃、许褚、太史慈、黄忠等武将一并叫来,告知刘备患病之事。
  众人看到刘备满脸通红、昏昏沉沉的样子,都是大惊。
  这时船队已到夷陵,应劭、王朗建议立即下船至夷陵休养,并水陆两道派人回洛阳,急召枢密使田豫、尚书令华歆、司空张昭携刘裕前来。
  沐并、荀攸反对,认为还没到如此兴师动众的时候,建议舰队继续打着天子旗号进军,刘备本人则在夷陵休养,等到身体恢复一些再做打算。
  刘表儒生出身,懂些医术,看了张机开的药,觉得张机治疗没有问题,刘备的身体也无大碍,不至于到安排后事的地步,但他毕竟是新人,不好表现得冷淡,便委婉说道:
  “某观陛下应是这段时间劳累,入夏濡热,又常在船头吹风,江风甚劲,感了风寒。从昨日情形看,明早定会退烧,恢复神志,届时可请示陛下方略,再做决策不迟。”
  众人赞同。
  船队停泊在夷陵码头。这一夜甚是难熬。
  众人各怀心思,忧心忡忡。
  天下一统,刘备功业可比光武,众人即将列名“云台二十八将”,富贵可期。怎能在这个时候功亏一篑?
  万一有个不虞,刘备麾下皆虎狼之将,幼主临朝,会不会又落入后汉晚期外戚擅权、宦官干政的局面?
  陛下不爱用宦官,宫中一共没几个太监,宦官干政应该不可能。
  那么外戚呢?诸侯割据呢?
  幽州关羽,并州赵云,凉州吕布,扬州牵招,这都是拥兵数万之人,尤其是吕布还是幼主的岳父,标准的外戚,此人向来跋扈,不甘人下,刘备在尚能压制住他,刘备若不在,他肯服谁?
  关羽对刘备自是忠心耿耿,但对少主有多少感情,这可不好说。
  吕虔在冀州,赵云在并州,要么主政一方,要么坐拥精锐。
  牵招也是如此,拥重兵于大江之南,一旦与鲁肃联合,隔绝大江,就能形成割据。
  这些大都是文官心思。
  耿奇、鲍出、许褚、黄忠等武将心思就单纯得多。若少主继位,就忠心辅佐,敢有乱臣贼子作乱,必杀之,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耿奇红着眼睛,为刘备擦身退烧。胳膊酸疼,毫无知觉,两眼呆滞,视如不见,宛如没有神智的傀儡。
  江风飒飒,吹动窗户,发出轻微而有规律的声响,除此之外,万籁俱寂。
  “唔——”一声长唤。
  耿奇低头凝望,正看到刘备神采奕奕的眼眸。
  顿时扑通跪倒榻前,双泪长流,痛哭失声:“陛下!”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