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四十三章 寻找番薯

小说:我不想当崇祯 作者:雪梦江山 更新时间:2020-10-02 19:18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崇祯元年六月末。
  林丹汗率军袭击了大同,差一点攻破大同城池。
  范永斗往蒙古林丹汗的军营贩卖黑豆时,当中夹带铁块,被杨嗣昌率领的士兵在半路截住。
  八大晋商被抓。
  征收商税,朱明的内帑总算见着了银钱,仅仅一个月下来,全国各地有一百多万两的商税入账。
  不得不说,商人就是有钱。
  加上明厂没收的山西八大晋商的财产,现在国库中已经有四百多万两的现银。
  钱士升已经将运河改造的方案写了出来,合计花费需六百万两,动用人力、车马数十万。
  如此算来,国库里银子还是太少,完全不够用。
  朱明觉得南水北调这种庞大的工程耗费太巨,还需要再放一放。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找到抗旱抗涝的农作物,解决陕西农民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番薯,是朱明首先想到的最好的农作物。
  朱明查阅了万历年间的典史记录,发现万历21年(1593)福建长乐人陈振龙曾到吕宋岛(菲律宾)经商,发现了红薯不仅产量高,而且美味可口,便要引种回国。但当地有严厉的禁止带出法令。于是陈振龙便和他的儿子陈经纶向当地百姓学习栽种方法,终于在一年后巧妙地将“薯芽”藏于缆绳之内秘密带回国内。
  是年,闽中大旱,五谷少收,陈振龙促其子陈经纶上书福建巡抚金学曾,申报吕宋朱薯可以救荒。
  金学曾允许试种,等收成后呈验。
  当年,试种成功,金学曾闻讯大喜,于次年传令遍植,解决闽人缺粮问题。
  闽人感激金学曾推广之德,将朱薯改称金薯,因其由外国引进,有人又称番薯。
  如今,在广东、福建沿海一带许多田地多有种植,但由于内地民众不认可这种外来的农作物,始终没有得到推广。
  陕西干旱严重,寻找番薯,迫在眉睫。
  朱明思来想去,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非高起潜莫属。
  高奇千接到寻找番薯的任务,心情十分沮丧,他始终想不明白,无论自己怎么努力,就是得不到皇帝的欢心呢?
  当年的高起潜不是混的挺好,都当了几次监军,轮到他怎么就不行了呢?
  他很想当监军,只有掌了军权,他就能对散漫的士兵进行训练,他相信,只要经过他的指导,大明也可以拥有一支特种部队。
  只可惜……崇祯皇帝有眼无珠,根本不会用人。
  高奇千叹了一口气,踏上了去往广东寻找番薯的艰难之路。
  朱明知道,要想让大明富强,仅仅鼓励经商是不够的,还要做到农民有粮、心中不慌的效果。
  只可惜,各地的灾害太过严重,不是华北干旱,就是西南洪涝。
  看来龙王也是一个倔脾气,对着一个地方使劲下,降水严重分配不均匀。
  前几日,陕西巡抚呈上奏折,建议裁掉驿站,省出费用用于赈灾。
  朱明坚决不同意。
  原因无他,看起来仅仅是一次小小的裁员,但它会决定大明的未来。
  一旦裁掉驿站,就会裁出来一个呼风唤雨的人物,此人就是威名遐迩的李自成。
  正是知道历史,朱明始终咬住不松口,宁愿从国库拨出银子赈灾,也不愿意裁掉驿站。
  朱明有两个想法:一个是驿站就是古代的快递公司,等商业发达了,驿站的作用肯定少不了。
  二是,要把李自成扼杀在摇篮中,魏中闲早已经派出明厂的番子前往陕西,提前解决掉大明未来的祸害。
  ……
  陕西米脂县。
  李子乘经过半个月的适应,以及多方认证,现在终于确认,他的确穿越了,而且灵魂穿越的这个人十分牛比。
  正是闯将——李自成。
  虽然“他”现在还是一名不起眼的驿卒,但他知道,李自成将来会是大明史上举足轻重的一号人物。
  昨天他听说驿站即将要裁人,很多同僚今天的班也懒得上了,纷纷动用人脉关系,托人求情,谋取后路。
  “历史没错,天助我也!”李子乘坐在驿站里哈哈大笑。
  这个时候,艾诏正巧从门外走了进来。
  艾诏是一个举人,因为和县令晏子宾是同窗好友,利用这些关系,做一些高利贷的生意。
  李自成曾经因为弄丢了一份公文,被罚了不少钱,欠下了艾诏的外债。
  “鸿基兄,是不是发财了,笑得这么开心?借我的钱已经半年了,今日该还了吧?”艾诏从县令晏子宾那里听说了朝廷要精简驿站的消息,害怕李自成逃走,马不停蹄前来要债。
  “诏大哥,再宽限几日,等将来有了银子,兄弟一定忘不了今日的恩情。”李子乘小声说道。
  艾诏怎会听李自成的话,他早得了晏子宾的授意,京城来人说要借着这件事,要了李自成的人头,事成之后,能得百金。
  他的眼睛一眯,冷哼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既然还不上债,就跟我去见县令大人吧!”
  艾诏扯起李自成的衣袖,拽着他就往外走。
  李子乘曾经读过一本《崇祯那些事儿》的小说,知道这一次去县衙虽然死不了,但受了不少罪,他可不会那么傻,任由这种破烂货色进行羞辱。
  “老子平生最烦你们这些肮脏的小人!”
  李子乘怒气上涌,抽出腰间大刀,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着艾诏的肚子一刀捅了下去。
  随后,他抽出刀来,继续捅下。
  一刀、两刀……
  足足捅了十二刀。
  这与他所欠的十二两银子是一模一样的数字。
  “你……你……”艾诏的嘴角吐着鲜血,眼睛瞪得大大的,死死抓着李自成的袖口不松手。
  死不瞑目。
  杀人这种事情,李子乘并害怕,相反,杀人让他觉得很兴奋。穿越之前,他曾经因为抢地盘,死在他手上的人命超过一只手。
  李子乘趴在艾诏的耳旁,轻声说道:“欺负人,你找错人了!”
  他双手用力一甩,将浑身是血的艾诏扔在地上,踏步往驿站外走去。
  但是他刚刚走到门口,县令晏子宾整带着三四个衙役和八九个番子一起包围了上来。
  李子乘眼睛一眯,双脚一错,二话不说,就往回跑。
  “快抓住他!谁抓住了他,重重有赏!”
  晏子宾虽然不知道李自成是怎么得罪了京里的那位大爷,既然明厂的总衙门口来人了,就要把事情办的漂漂亮亮的,搭上了那位大爷的线,日后肯定少不了好处。
  此时,原本李自成自幼习武,身体强壮,手脚灵活,加上现在的李子乘也是一位混过社会的狠人。
  他手里的大刀连连挥舞,谁上就是拼命一刀。
  完全是一副拼命三郎的打法,十几个人竟然拿他不得,被他砍伤了一人,窜回驿站之中,闭门不出。
  “你快回衙门叫人,你们两个看住前门,你们两个去堵住后门,其余看着驿站院墙的周围,防止他逃走。”
  晏子宾急了,要是放跑了李自成,后果他清楚。
  而迫于李自成的高强武艺,现在没有人敢独自踏进驿站。
  这里的动静自然引起了他人的注意。
  李自成的侄儿李过瞧见了这一幕,心中十分害怕,但他挂念李自成的安危,急中生智,赶紧从驿站后面的马厩中牵出来两匹马,骑着其中一匹冲了出来。
  “叔,上马!”
  李子乘听见动静,爬上墙头,跃上马背。
  “狗县令,吃俺一刀!”
  李过呼叫一声,提着缰绳,大刀挥舞,朝着晏子宾一阵砍杀。
  晏子宾吓得亡魂皆冒,招呼手下抗住,自己慌忙躲避。
  李子乘劈出几刀,不敢恋战,招呼一声,与李过一起冲杀了出去。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