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阴错阳差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赵姐来了。
过完年赵姐一直没有过来,我也没有去看她,说实话心里挺过意不去。人和人之间交往都是相互的,不能总教对方想着你关心你而你根本不关心人家,那样时间长了没人搭理你。
虽然过完年之后没和赵姐见面,但是通过电话,彼此都知道对方的近况。
赵姐看着我说:“弟,两个月没见胖了,还精神了。”
“是吗?没感觉到。”我笑着说:“姐你可是越来越漂亮了。”
“是不是处对象了?”赵姐问。
“没有。”我回答道。
赵姐往吧台那瞅,张玲站在吧台里面正往我和赵姐这里看,看到赵姐看她她冲赵姐笑了一下。
赵姐转过头对我说:“不信,张姐可都和我说了,她都看见了,你还不承认。”
我说:“没有的事,不是张姐看到的那样。”
“那是哪样?”赵姐笑着问。
“我和她不是对象,是同事,只是同事。”
“正月十六那天我准备上你这来了,正好张姐看她妈去,她妈家离我家近,她到我家了,和我说看着你和你们家的吧台一起逛灯会,说你处对象了。”
“是一起逛灯会了,但不是处对象。”
“处就处呗,还怕我知道呀。”
“姐,你说我要是真处对象了能不告诉你吗?”我说:“没有,就是一起去逛逛灯会,啥都没有。”
“真没处对象?”
“没有。”我认真的道。
赵姐有点失望。
“你真完蛋,我还高兴呢,看来白高兴了,你说说你,都和人家出去逛灯会了还没处成。”
“不是没处成,是压根儿就没处,我和她不是处对象那回事。”我解释道:“咱俩还总在一起呢,那咱俩就处对象了?”
“去你的,咱俩是咱俩,我是你姐,你是我弟,知道不。”
说话的时候到了中午下班时间,我问赵姐想吃什么,赵姐说本来想要请我和“对象”吃大餐的,一看原来没处对象,要我赔偿她的精神损失,让我请她吃火锅。
赵姐我俩去了那家火锅店。
吃火锅的时候赵姐还在想我处对象的事。
“听张姐说你处对象了我还想的挺好呢,想你处对象了以后就少来几回,省得你对象误会,所以这么长时间没来。”她接着说:“但心里惦记着是回儿事,想看看你对象长什么样,人品啥样,说话办事啥样,就一直想过来,又不敢过来。今早上来的时候还担心怕你对象多想,胆胆怵怵来的。没成想你还没处。”
我就笑,对她说:“你真是我亲姐。”
“我要是你亲姐就不用怕这怕那了,听说之后早就来了。”她然后说:“不是亲姐,怕人家多想,不敢来。”
我说:“那怕啥,你是我姐谁还敢说啥。”
“傻弟弟,你是男的你不懂,要是人家知道咱俩是打工时候认识的,非亲非故,关系还这么好,和姐弟似的,你以为人家相信呀,不多想才怪。”
“尤其你还这么漂亮。”我开玩笑道。
“去,没正形。”她白了我一眼,然后问“弟,你说姐说的对不对?”
“也对也不对。”我说。
“咋还也对也不对呢?”
“这玩意儿没法说,全在人心。”我说:“心要是往弯处想咋都不对;心要是往直处想咋都对。有的东西不用解释就明白,有的东西就算解释的清清楚楚还照样不明白。想多了没用,自己做自己的事,该咋样还咋样,比啥都好。”
“你倒是挺看得开,小心这样会吃亏。”
“姐,吃亏是福,你看那些有福的人都不怕吃亏。”
“你就爱整这些歪理邪说。”她笑道,然后转移话题。
“不和你说了,我打算不在那干了。”
年前她就说不准备在那干了,看来现在是下定决心要不干了。
我问:“准备什么时候不干?”
“我和经理说了,等找到人我就不干了。”
“准备干什么?不是去你同学那干吧。”
“先到她那干干,学学怎么卖衣服,然后我就自己干。”
我说:“我倒是不懂卖服装,但我想干啥都不容易,你得有心理准备。”
“没事,我都想好了,先学学,也跟我同学说了,她说行,先带带我,教我怎么上货,怎么卖啥的,开始的时候我不干大的,再说也没那么大本钱,先干点小的,不行就出夜市、早市,辛苦点,咋说也是自己干。”她说。
“行,这样挺好,人只要肯吃苦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姐,我先预祝你成功。”
端起酒杯和她碰了一下。
“谢谢弟。”
喝了口酒,放下酒杯赵姐说:“弟,你就是姐的福星,碰到你之后我感到啥都好起来了。”
“姐,夸张了,你弟可没那么厉害。”
“我看你那么吃苦还一天乐呵呵的,好像啥事没有似的,姐都佩服你。所以姐也得找点事做,姐觉得自己也行。”
“你肯定行,我支持你。”
“谢谢我的老弟。”
看到赵姐精精神神的样子,自己也精神了。
酒店前面来了两个新服务员,一个叫刘晓燕,一个叫葛晓霞,都是二十多岁的样子,长的还都挺好看。
既然来了新服务员,我处对象说媳妇的计划该开始进行了。可是自己毕竟属于那种不善于和女孩子沟通的人,给女孩子的第一感官也不是很好,所谓的开始进行也只是在心里想着,在行动上并没有实际表现。
老大对我说:“老三,我看葛晓霞不错,你和她处处对象。”
我说:“好的,我试试。”
于是就开始注意葛晓霞。
如果没有要和人家处对象的想法,做什么还都会自然一些,一旦有了处对象的想法做什么都感觉很不自然,话也不会说了,事也不会做了,别别扭扭的。
葛晓霞是个很文静的姑娘,干活挺立正,高鼻梁,个头在一米六以上,也算是不不矮了。在工作中有时也会和她说两句话,但都是工作上的事,没有别的。那时候心里想她合适吗?会接受我有一个老母亲并且家里很穷的这个现实吗?
就在我还停留在胡思乱想的时候,传来一个老四恋爱的消息——老四和葛晓霞处对象了。
我是哭笑不得,笑自己还在这瞎想呢,人家老四已经动手提前拿下了。想想也是好事,好在自己没有去说,要不然得多尴尬。
葛晓霞和老四在一起挺好,郎才女貌,很般配的一对。
这样老大我们哥四个有时候喝酒就少了老四——和葛晓霞出去溜达了。
葛晓霞和老四处对象了,还剩下刘晓燕。刘晓燕也是个好姑娘,和小英子差不多,长得也有点像。有了葛晓霞的经验,没有再动什么心思。只是想老四是用什么方法和葛晓霞处到一起的?我怎么不会呢。在这个时候五姐来信,叫我回家相亲,是三姐给我找了个对象。想不回去,但是又不能不回去。于是就第二次回家相亲。
回家很顺利,但相亲不顺利。我回去的时候人家那个女孩儿不在家,出去学习了。女孩儿是学医护的。
我的第二次相亲宣告失败,在家呆了几天,好好的陪陪母亲。
相亲失败对我来说倒没什么,压根儿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母亲肯定是着急的,但母亲不表现出来,什么也不说,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没事还安慰我,说“谁和谁成一家人那是老天爷注定的,有结婚早的,有结婚晚的,要是八字上写着晚结婚,就是怎么相怎么托媒人找也都不行,只有到了那个岁数才能成。”然后在那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给我听,说谁谁三十了才结婚,结婚之前相了多少个对象都不行,等到了三十没怎么相就成了,成了没俩月就结婚了,现在孩子都挺大了,一家人过得怎怎样-------
知道母亲的心思,但是处对象这事真的急不得。另外这回回来相亲不是没相成,而是人家女孩儿不在。这个说起来要怨就得怨那个时候通讯不发达,三姐和人家姑娘的姨娘说自己有个弟弟,二十二还没成家,在外面打工,也说了我们家的情况。人家姨娘就把我的情况和姑娘的父母说了,姑娘父母听了之后说可以看看,要是两个孩子同意他们做父母的没意见。这个时候五姐就给我写信,我收到信又等了几天才回来的,这一来二去就是十来天时间,人家姑娘放假在家呆了三天,等我回去的时候人家假期已满回去进修了。
阴错阳差错过了,用母亲的话说就是没那个缘分。
在家里陪母亲待了几天之后回来,进到厨房见到老大。
老大的第一句话是:“老三,我和小刘处对象了。”
我当时一愣,看着老大,左瞧瞧右瞧瞧,当时的脑袋就是没转过弯儿来,怎么也无法想象他会和刘晓燕处对象,并且看样刘晓燕还答应了。
他们俩可是相差十五岁。
一个是青春年少的小姑娘。
一个是中年大叔。
我有点凌乱。
看着老大一脸幸福的表情,我说:“好事呀,晚上得请我喝酒。”
晚上我们哥四个坐在一起喝酒。
喝酒的时候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两个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两个是低头丧气喝闷酒。
老大、老四笑逐颜开,我和老二没精打采。
但是无论如何酒得喝,生活得继续。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恋爱也许是永恒的话题,但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值得人去注意,去做。
经过回家相亲这事之后,对处对象这事没什么想法了,感觉有个女人在不远的地方等着我,只是我还没走到那个地方,我俩没碰到一起而已。在心里默默的对自己说,也是在和还没出现的那个女人说,也许我给不了你现在,但是我能够给你未来。
未来是什么样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那一定是我的未来。
我希望自己的未来会很好,很开心快乐,很有价值。
但是没有想要有多少钱,也许从小从苦日子里长大的,对钱没有太大的概念。
对钱有绝对的渴望,因为钱能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
对钱的理解就是多挣钱,改变自己的现状,改变家的现状,不再贫穷,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母亲的好日子其实不是有多少钱,而是看到自己的儿子娶上媳妇成个家,有个孩子,能够一家三口人好好的过日子。
我也想很快的处个对象说个媳妇,先成个家好让母亲放心。但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让家富起来,让母亲过上村里人羡慕的好日子——有一个大房子,家里有一个大院套,有一个气派的大门,正房前面有四间厢房。母亲吃喝不愁,穿着光鲜的衣服,吃完饭到村里溜达溜达,让村里人说,“看这老太太,享福了。”
常常想着这样的场景,自己都会笑。
可是随着第二次相亲的夭折,发现那只是我的想法,母亲最大的心愿不是我想的那些,而是她的老儿子能娶上媳妇。
母亲想的是自己一个老太太没有能力给儿子娶上媳妇,家穷,没有钱,不像有钱人家可以拿出女方要的彩礼,所以没有人给媳妇。
母亲有能力将五个女儿都送出阁。
五个姐姐都没有要彩礼,母亲说要啥彩礼呀,只要两个孩子愿意,好好过日子比啥都好。咱们家困难,男方家也不容易,要彩礼就得拉饥荒,过了门没别的就有饥荒,谁愿意守着饥荒过日子?俩人好好过,没啥事就行,到时候不怨我这个当妈的没给找个好婆家比啥都强。我这个老太太没能耐,她们过好就行。
五个姐姐没有一个怨母亲的,虽然找的婆家都不富裕,但日子过得都很好,都从困难的时候过过,总算过来了,一天比一天好了。五个姐夫对母亲都很孝敬,拿母亲当自己亲妈一样,这就是母亲的伟大。尤其是二姐夫,命苦,打小三岁就没妈,自打和二姐结婚之后二姐夫的棉衣都是母亲亲手做的,对二姐夫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所以二姐夫对母亲也像对亲妈一样,非常孝顺。
五个女儿一个一个都出嫁了,就剩下个老儿子,成了母亲的心头大事。要彩礼,母亲拿不出来,媳妇就没人给,母亲愁呀。
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和母亲说我的婚事不用操心,我会安排好的,不花钱我也能把媳妇领回来,也会让母亲抱上孙子。只是马上还办不到,再等两年啥都能成。
母亲看着我没有说话,从她的眼神里我看到了欣慰。
过完年赵姐一直没有过来,我也没有去看她,说实话心里挺过意不去。人和人之间交往都是相互的,不能总教对方想着你关心你而你根本不关心人家,那样时间长了没人搭理你。
虽然过完年之后没和赵姐见面,但是通过电话,彼此都知道对方的近况。
赵姐看着我说:“弟,两个月没见胖了,还精神了。”
“是吗?没感觉到。”我笑着说:“姐你可是越来越漂亮了。”
“是不是处对象了?”赵姐问。
“没有。”我回答道。
赵姐往吧台那瞅,张玲站在吧台里面正往我和赵姐这里看,看到赵姐看她她冲赵姐笑了一下。
赵姐转过头对我说:“不信,张姐可都和我说了,她都看见了,你还不承认。”
我说:“没有的事,不是张姐看到的那样。”
“那是哪样?”赵姐笑着问。
“我和她不是对象,是同事,只是同事。”
“正月十六那天我准备上你这来了,正好张姐看她妈去,她妈家离我家近,她到我家了,和我说看着你和你们家的吧台一起逛灯会,说你处对象了。”
“是一起逛灯会了,但不是处对象。”
“处就处呗,还怕我知道呀。”
“姐,你说我要是真处对象了能不告诉你吗?”我说:“没有,就是一起去逛逛灯会,啥都没有。”
“真没处对象?”
“没有。”我认真的道。
赵姐有点失望。
“你真完蛋,我还高兴呢,看来白高兴了,你说说你,都和人家出去逛灯会了还没处成。”
“不是没处成,是压根儿就没处,我和她不是处对象那回事。”我解释道:“咱俩还总在一起呢,那咱俩就处对象了?”
“去你的,咱俩是咱俩,我是你姐,你是我弟,知道不。”
说话的时候到了中午下班时间,我问赵姐想吃什么,赵姐说本来想要请我和“对象”吃大餐的,一看原来没处对象,要我赔偿她的精神损失,让我请她吃火锅。
赵姐我俩去了那家火锅店。
吃火锅的时候赵姐还在想我处对象的事。
“听张姐说你处对象了我还想的挺好呢,想你处对象了以后就少来几回,省得你对象误会,所以这么长时间没来。”她接着说:“但心里惦记着是回儿事,想看看你对象长什么样,人品啥样,说话办事啥样,就一直想过来,又不敢过来。今早上来的时候还担心怕你对象多想,胆胆怵怵来的。没成想你还没处。”
我就笑,对她说:“你真是我亲姐。”
“我要是你亲姐就不用怕这怕那了,听说之后早就来了。”她然后说:“不是亲姐,怕人家多想,不敢来。”
我说:“那怕啥,你是我姐谁还敢说啥。”
“傻弟弟,你是男的你不懂,要是人家知道咱俩是打工时候认识的,非亲非故,关系还这么好,和姐弟似的,你以为人家相信呀,不多想才怪。”
“尤其你还这么漂亮。”我开玩笑道。
“去,没正形。”她白了我一眼,然后问“弟,你说姐说的对不对?”
“也对也不对。”我说。
“咋还也对也不对呢?”
“这玩意儿没法说,全在人心。”我说:“心要是往弯处想咋都不对;心要是往直处想咋都对。有的东西不用解释就明白,有的东西就算解释的清清楚楚还照样不明白。想多了没用,自己做自己的事,该咋样还咋样,比啥都好。”
“你倒是挺看得开,小心这样会吃亏。”
“姐,吃亏是福,你看那些有福的人都不怕吃亏。”
“你就爱整这些歪理邪说。”她笑道,然后转移话题。
“不和你说了,我打算不在那干了。”
年前她就说不准备在那干了,看来现在是下定决心要不干了。
我问:“准备什么时候不干?”
“我和经理说了,等找到人我就不干了。”
“准备干什么?不是去你同学那干吧。”
“先到她那干干,学学怎么卖衣服,然后我就自己干。”
我说:“我倒是不懂卖服装,但我想干啥都不容易,你得有心理准备。”
“没事,我都想好了,先学学,也跟我同学说了,她说行,先带带我,教我怎么上货,怎么卖啥的,开始的时候我不干大的,再说也没那么大本钱,先干点小的,不行就出夜市、早市,辛苦点,咋说也是自己干。”她说。
“行,这样挺好,人只要肯吃苦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姐,我先预祝你成功。”
端起酒杯和她碰了一下。
“谢谢弟。”
喝了口酒,放下酒杯赵姐说:“弟,你就是姐的福星,碰到你之后我感到啥都好起来了。”
“姐,夸张了,你弟可没那么厉害。”
“我看你那么吃苦还一天乐呵呵的,好像啥事没有似的,姐都佩服你。所以姐也得找点事做,姐觉得自己也行。”
“你肯定行,我支持你。”
“谢谢我的老弟。”
看到赵姐精精神神的样子,自己也精神了。
酒店前面来了两个新服务员,一个叫刘晓燕,一个叫葛晓霞,都是二十多岁的样子,长的还都挺好看。
既然来了新服务员,我处对象说媳妇的计划该开始进行了。可是自己毕竟属于那种不善于和女孩子沟通的人,给女孩子的第一感官也不是很好,所谓的开始进行也只是在心里想着,在行动上并没有实际表现。
老大对我说:“老三,我看葛晓霞不错,你和她处处对象。”
我说:“好的,我试试。”
于是就开始注意葛晓霞。
如果没有要和人家处对象的想法,做什么还都会自然一些,一旦有了处对象的想法做什么都感觉很不自然,话也不会说了,事也不会做了,别别扭扭的。
葛晓霞是个很文静的姑娘,干活挺立正,高鼻梁,个头在一米六以上,也算是不不矮了。在工作中有时也会和她说两句话,但都是工作上的事,没有别的。那时候心里想她合适吗?会接受我有一个老母亲并且家里很穷的这个现实吗?
就在我还停留在胡思乱想的时候,传来一个老四恋爱的消息——老四和葛晓霞处对象了。
我是哭笑不得,笑自己还在这瞎想呢,人家老四已经动手提前拿下了。想想也是好事,好在自己没有去说,要不然得多尴尬。
葛晓霞和老四在一起挺好,郎才女貌,很般配的一对。
这样老大我们哥四个有时候喝酒就少了老四——和葛晓霞出去溜达了。
葛晓霞和老四处对象了,还剩下刘晓燕。刘晓燕也是个好姑娘,和小英子差不多,长得也有点像。有了葛晓霞的经验,没有再动什么心思。只是想老四是用什么方法和葛晓霞处到一起的?我怎么不会呢。在这个时候五姐来信,叫我回家相亲,是三姐给我找了个对象。想不回去,但是又不能不回去。于是就第二次回家相亲。
回家很顺利,但相亲不顺利。我回去的时候人家那个女孩儿不在家,出去学习了。女孩儿是学医护的。
我的第二次相亲宣告失败,在家呆了几天,好好的陪陪母亲。
相亲失败对我来说倒没什么,压根儿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母亲肯定是着急的,但母亲不表现出来,什么也不说,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没事还安慰我,说“谁和谁成一家人那是老天爷注定的,有结婚早的,有结婚晚的,要是八字上写着晚结婚,就是怎么相怎么托媒人找也都不行,只有到了那个岁数才能成。”然后在那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给我听,说谁谁三十了才结婚,结婚之前相了多少个对象都不行,等到了三十没怎么相就成了,成了没俩月就结婚了,现在孩子都挺大了,一家人过得怎怎样-------
知道母亲的心思,但是处对象这事真的急不得。另外这回回来相亲不是没相成,而是人家女孩儿不在。这个说起来要怨就得怨那个时候通讯不发达,三姐和人家姑娘的姨娘说自己有个弟弟,二十二还没成家,在外面打工,也说了我们家的情况。人家姨娘就把我的情况和姑娘的父母说了,姑娘父母听了之后说可以看看,要是两个孩子同意他们做父母的没意见。这个时候五姐就给我写信,我收到信又等了几天才回来的,这一来二去就是十来天时间,人家姑娘放假在家呆了三天,等我回去的时候人家假期已满回去进修了。
阴错阳差错过了,用母亲的话说就是没那个缘分。
在家里陪母亲待了几天之后回来,进到厨房见到老大。
老大的第一句话是:“老三,我和小刘处对象了。”
我当时一愣,看着老大,左瞧瞧右瞧瞧,当时的脑袋就是没转过弯儿来,怎么也无法想象他会和刘晓燕处对象,并且看样刘晓燕还答应了。
他们俩可是相差十五岁。
一个是青春年少的小姑娘。
一个是中年大叔。
我有点凌乱。
看着老大一脸幸福的表情,我说:“好事呀,晚上得请我喝酒。”
晚上我们哥四个坐在一起喝酒。
喝酒的时候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两个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两个是低头丧气喝闷酒。
老大、老四笑逐颜开,我和老二没精打采。
但是无论如何酒得喝,生活得继续。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恋爱也许是永恒的话题,但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值得人去注意,去做。
经过回家相亲这事之后,对处对象这事没什么想法了,感觉有个女人在不远的地方等着我,只是我还没走到那个地方,我俩没碰到一起而已。在心里默默的对自己说,也是在和还没出现的那个女人说,也许我给不了你现在,但是我能够给你未来。
未来是什么样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那一定是我的未来。
我希望自己的未来会很好,很开心快乐,很有价值。
但是没有想要有多少钱,也许从小从苦日子里长大的,对钱没有太大的概念。
对钱有绝对的渴望,因为钱能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
对钱的理解就是多挣钱,改变自己的现状,改变家的现状,不再贫穷,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母亲的好日子其实不是有多少钱,而是看到自己的儿子娶上媳妇成个家,有个孩子,能够一家三口人好好的过日子。
我也想很快的处个对象说个媳妇,先成个家好让母亲放心。但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让家富起来,让母亲过上村里人羡慕的好日子——有一个大房子,家里有一个大院套,有一个气派的大门,正房前面有四间厢房。母亲吃喝不愁,穿着光鲜的衣服,吃完饭到村里溜达溜达,让村里人说,“看这老太太,享福了。”
常常想着这样的场景,自己都会笑。
可是随着第二次相亲的夭折,发现那只是我的想法,母亲最大的心愿不是我想的那些,而是她的老儿子能娶上媳妇。
母亲想的是自己一个老太太没有能力给儿子娶上媳妇,家穷,没有钱,不像有钱人家可以拿出女方要的彩礼,所以没有人给媳妇。
母亲有能力将五个女儿都送出阁。
五个姐姐都没有要彩礼,母亲说要啥彩礼呀,只要两个孩子愿意,好好过日子比啥都好。咱们家困难,男方家也不容易,要彩礼就得拉饥荒,过了门没别的就有饥荒,谁愿意守着饥荒过日子?俩人好好过,没啥事就行,到时候不怨我这个当妈的没给找个好婆家比啥都强。我这个老太太没能耐,她们过好就行。
五个姐姐没有一个怨母亲的,虽然找的婆家都不富裕,但日子过得都很好,都从困难的时候过过,总算过来了,一天比一天好了。五个姐夫对母亲都很孝敬,拿母亲当自己亲妈一样,这就是母亲的伟大。尤其是二姐夫,命苦,打小三岁就没妈,自打和二姐结婚之后二姐夫的棉衣都是母亲亲手做的,对二姐夫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所以二姐夫对母亲也像对亲妈一样,非常孝顺。
五个女儿一个一个都出嫁了,就剩下个老儿子,成了母亲的心头大事。要彩礼,母亲拿不出来,媳妇就没人给,母亲愁呀。
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和母亲说我的婚事不用操心,我会安排好的,不花钱我也能把媳妇领回来,也会让母亲抱上孙子。只是马上还办不到,再等两年啥都能成。
母亲看着我没有说话,从她的眼神里我看到了欣慰。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