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六十八章 你订购的表彰已送达

小说:盛世黑手 作者:疯二神 更新时间:2021-01-11 01:20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就在杨皓一家想着朝廷会如何表彰自家时。
  李世民正在议政殿召集了大臣商量这新犁的事。
  能在议政殿参与朝政的大臣,都是李世民的铁杆。其中最看中的,是房杜二人。
  另外还有公孙无忌。
  公孙无忌在李世民登基之初,就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可谓是李世民最信任的人。
  房玄龄善谋,是中书令,也就是皇帝的秘书长,帮他出谋献策。在李世民眼里,他才是首席宰相。
  杜如晦善断,被委以军国大事,是为兵部尚书。
  今天,除了他们三人之外,李世民还召了侍中高俭(门下省主官)、左仆射封伦(尚书省主官)。
  不仅有三省主官——左仆射萧瑀因帝前失仪被罢,右仆射一职空缺——也就是三个宰相,还有一个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
  这规格足够高的。李世民召集他们专门提起了新犁。
  不过这会他们商议的,不是要不要推广新犁。而是谈到献犁的人。
  新犁送来后,已经试验过。
  下面反映的情况是,新犁确实好用。
  不仅更加灵活,也更有效率,还可以减少所需畜力。
  这种好东西,只要脑瓜子没毛病,就不可能拒绝推广。至于怎么推广,朝廷自有一番法度。
  新犁取“五丰”为名,一个原因是因为这新犁出自五丰村。另外一个原因,要取“五谷丰登”这个好意头。
  公孙、房、杜,三人都在想,李世民这会还跟他们提新犁,是意欲何为?
  只听李世民说:“这改造新犁之人,你们大概也有所了解了吧。”
  公孙无忌说走前一步,说:“圣人是想重赏那杨皓?”
  要不然他想不明白为何皇帝要提这个人。如果只是简单奖赏,根本不用找他们三个重臣说。
  李世民微微摇头,说:“赏肯定是要赏的。前番,他献出马蹄铁。如今已经证实确实可以减少马匹损耗。如今他又献出新犁。两厢议功,不赏则是为君不明。只是如何赏,你们商量着办便可。”
  公孙无忌抿嘴,如果不是说这个,那提杨皓是几个意思?
  只听李世民又说:“如今关中下雨,总算是让京畿之地暂且没了干旱之虞。只不过,河北之地,自去年秋到如今,滴水未降。如今春耕是无水可用。你们对此,有何妙策?”
  “陛下,臣以为当明昭天下,广纳谏言,征求治旱之策。”
  这是老成之谏。
  在封建皇朝,一旦地方有事,交通不便,朝廷中央没办法及时了解各地自然灾害发生的具体情况。
  想去考察?
  等你跑上一两个月来回,蚊子都该饿死了。
  所以,明君通常都会用“广纳谏言”这种办法寻求解决方案。
  朝廷会征求“在民间”的高人,尤其是在自然灾害发生地的官吏、豪族和文人的意见。
  那些人最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可以从实际出发,提出最切合实际的抗灾救灾建议。
  不过他们都是没有权利向朝廷进言的。需要皇帝下旨,让他们也可以就某件事提出自己的见解。
  李世民也认为这是个不错的建议:“房卿所言甚合朕意。朕私访杨皓,他也提出一些建言。”
  他想说的,其实是这个。
  杨皓跟他说拦河蓄水,以备旱灾的建议。他回宫后,思考了好久。觉得这个建议也不是不可行。至少,在北方是可行,而且非常有必要。
  只不过兹事体大,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决定的。
  …………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
  杨柏德要分宗的事,在五丰杨氏中闹得纷纷扬扬。
  但这会正是春耕最要紧的时候。
  寒潮过去,天又暖和起来。
  村民们男女老幼纷纷出动,已经翻好、施好肥的,就准备着播种。
  而进度落后的,也忙着这要赶上。
  这时杨柏德也没时间去继续吵着分宗了。
  他虽然请了杨五叔帮忙,但杨家二房的田地分布在几个村子。他也要亲自去来看看才能放心。
  他甚至连杨时被从祠堂接出来了,也没时间说一句话。
  杨皓是从杨大牛口中听到这消息的。杨大牛跟他说时,他正看着人在那口井上修围栏。
  “放出来了?”
  杨大牛嗡声说:“说是病了。前几天不是冷吗?”
  “那倒是个好理由。”
  “你说啥?”他说得小声,杨大牛没听清楚。
  “没说什么。”杨皓笑着说。“我说,他放出来了也好。免得在祠堂里憋着坏水,祖宗看着不高兴。”
  “按我说,他那样……哼,罚得太轻了。”
  是啊,罚得太轻了。
  才判了一个月监禁,现在还病释了。
  病好了,大概也就没人能再想得起他还没关够时间了。
  不过,出来了也好。
  关祠堂了,谁知道他在里面在干什么?难道还真有人盯着,让他一天跪着?
  祠堂可不是随便开门的。他们杨氏的祠堂也没人专门看管。
  杨时关在里面,大房的人,当然是能进去的。比如送吃喝的。
  除大房的人,大概谁也不会去祠堂看他怎么样忏悔吧。
  说不定人家在祠堂里也是吃得好睡得好。正好在里面养伤,只当求祖宗保佑伤快点好。
  杨大牛又撇嘴说:“下次他要敢再出幺蛾子,我见他一次揍他一次。”
  杨皓笑说:“揍人可不好!”
  “好不好的不打紧,反正想揍就揍了。”杨大牛嘿然说。“对了六郎,你家还有腊肉不。”
  “你要?我等会回去让人给你送去。”
  “这不是农忙吗?肚子没油水,脚步都是飘的……我爹让我来买十斤。钱,就先用我那些工钱结算。”
  “十斤是吧。等会我就让人给你送去。”
  他们正说着,村头那边隐隐传来响锣声。
  两人一起望去,似乎有一队人往村里过来了。还有几个骑马的。
  这是来干嘛的?
  那一行人热热闹闹的进了村。
  杨大牛忙说:“我就是想来买腊肉。我先回去了,田里的活儿还等着人呢。”
  杨皓笑说:“那我就不留你了。”
  他说着,眼睛还是看着村口那边。
  这敲锣打鼓的进村,应该不是坏事才对。
  席君买不知道何时来到了他身边:“郎君,好像是官府的人。”
  “你看得清?”这可老远的。
  他只能看到人马的轮廓。
  席君买嘿嘿说:“前面敲锣的,虽然看不清相貌,却也看得出是衙役。最前面那马上,那人穿着绯色官袍呢。后面穿绿色或青色。”
  绯色官袍?
  那是四品官的服色……吧!
  “是深绯还是浅绯?”
  “好像不是很深。不过看不确切。”席君买露出羡慕。“郎君,你说那是多大的官?我要有一天能穿上一身绿的就好了。”
  杨皓笑说:“绿色不好看,要穿就穿紫色的。”
  紫色官服,好像是最高级别。似乎是三品以上才能穿。
  席君买嘿嘿笑说:“嗯,紫色好看。”
  “那就好好练。别懈怠!”
  “是。我一定好好练,绝不辜负郎君栽培。”
  席君买现在一直跟着何泉山练武艺,也在练射箭。
  杨皓现在是觉得,这小子说不定是真有从武的天资。
  天生神力是其一。
  据何泉山说,他能轻易拉开四五石的强弓,能连续射数十箭。这爆发力和耐力,可不是常人能有的。
  现在又发现他视力似乎也很好。
  自己只能看到一坨黑的人影,他却看出了穿着。
  这小子大概是天生的神箭手底子。
  这资质要是浪费了,大概要受天谴的。
  杨皓拍拍他肩膀,说:“除了练武,多看看书。”
  他在想,看能不能记起孙子兵法的内容。整理一下,不管全不全,多少也是兵法。
  要能整理出来了,就给这小子。
  他自己是没办法也没胆量去打仗了,要是能培养出一个武将,似乎也不错呢。
  “郎君,那些人似乎是去家里了。”席君买突然惊呼。
  杨皓一愣:家里?是指他家吗?
  他回身望去,那一队人经过了杨家大宅,是朝着村尾过来了。
  不是他自大,在村尾这边,能有资格让官府来人的,除了他们二房似乎也没其他人家了。
  他心里一喜。
  难道是曲辕犁的表彰下来了?
  “回去看看!”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