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我的武侠,我的江湖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历时245天,或许更长,我终于完成了这本《白马辞太平》(以下简称白马)。全文一百一十余万字,是我目前字数最多,篇幅最长的一本长篇新派武侠小说,是飞雪世界观的第三本,也是该系列的最后一本。相同的世界观,已然不再需要第四本故事了,免得大家审美疲劳。之后会开创新的系列与单行本。
不出意外,应该还会继续写下去。并且再长也不会超过一百五十万,当然也会尝试一些较短篇幅的作品。没有其他原因,只有我想,这就够了。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正如之前所说,我完全可以将一个故事扩充到几百万字,但完全没那个必要。
我自认为就好似一个侠客,纸笔便是世间最为锋利的兵刃,能助我所向披靡,在人生的江湖中闯荡。但长篇作品最大的问题无疑是精力与笔力的损耗,加之我又不喜欢断更,因此较为有强度的每日写作也给我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我仍然享受这个创造的过程。这也是我能坚持下去的原因。并且即便现在写作确实给我带来了一定额外收入,但这并不是我的全部,因此我并不完全倚仗所谓的市场,依旧可以我行我素,依据我的兴趣,去创造我的江湖。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我仍然在享受它。
我以为我的创作主要是发泄我的表达欲,而不是简单的编故事。如果说我的故事能让一部分人在娱乐的同时,感悟到什么,或是想通了什么道理,那于我而言无疑是最大的鼓舞与欣慰。
当然,我也很清楚我的问题,但我性子倔,我可以接受所有非是辱骂与讥讽的善意的批评,但能不能改掉则是另一个故事了。想来在创作白马的过程之中,就暴露出很多问题。我的根底非常浅薄,无论是知识储备,词汇量与阅历都开始捉襟见肘,加之已然经历了三本不间断的创作,使我的灵感几乎耗尽,因此接下来我也需要一段时间的休养与打磨,再将新的作品拿出来与诸位分享,或许到那时,能给你们一种不同的感觉。那也正是我想看到的。
因此我自认为白马的故事有些虎头蛇尾,甚至可以用烂尾来形容,这也是非常遗憾的。如果有充足的时间与机会,我也很想将先前的三部作品好好修缮一番,但那些都是以后的事了。
在我最早来到纵横之时的一位读者曾留下一段话,这段话我时常提起,也是我谨记至今的至理名言,这便是,能看着自己创作的人物一点点的成长,或是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那是何其有幸。我很有幸加入了这场漫漫征途,并且创作出了一些我心中的江湖人物,他们或是顶天立地,光明磊落的大侠,或是亦正亦邪,放荡不羁的浪客,又或是奸诈乖滑,心狠手辣的反派角色,但他们都是我视若珍宝的印记,是所谓“玄鱼武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热爱他们,对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以及生死,我都抱有极大的尊重与期待。
我至今仍在幻想着一刀一剑,闯荡江湖,快意恩仇的江湖,但如今这个概念似乎在逐渐模糊。究竟什么是武侠,所有的武侠作者,是否还能扪心自问,自己所创作的故事,还算不算武侠?我并非是贬低或是暗讽什么,只是我认为,所谓“侠”,乃是从古至今,我们炎黄子孙,华夏民族所流传下来的一种重要文化精神。武侠小说是用来娱乐的,那些所谓的武功招式自然是虚构的,但武侠精神却是实打实存在的,它已然深深扎根在我们的心中,成为了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这是绝不能被糟践或是污名化的。
武侠武侠,武与侠是可分割的,但侠是不可或缺的。“宁可无武,不可无侠。”真是老生常谈的真理。但却是我们要时时刻刻拿出来想一想的。侠的根本就是仗义相助,舍己为人,这个核心是丢不得的,哪怕你只是简简单单的帮助别人,都可以说是一种侠义精神的体现,而不仅仅局限于宏大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故而我在白马的创作过程中,也在尽力体现这一点。按理来说,尹温烈的武功并非是白马之中最好最高的,他的武功不过是战场上一招一式练就出来的套路,这在江湖人眼中是不入流的。但我却认为,他是整本书中最能担当得起“侠义”二字的大丈夫。这个形象或许太过伟光正,不真实,太过脸谱化,但我想说,尹温烈其实是一个极具理想主义色彩和拥有强大信仰的人。
当你觉得这个人物似乎并不真实之时,请仔细想一想,我们身边是否存在这种人。答案是肯定的。文学创作需要逻辑,但生活不需要。而我们的生活之中,更是存在这种并没有什么其他心思,也不是为了自己的私欲和诉求,而是真真正正拥有远大抱负的,为了大同理想而竭尽全力的人。也正是因为有这种人的存在,才有我们现在的生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这样的人存在,那它也就岌岌可危了。
另外,我想说的是。除了专门的文娱作品,否则不仅是武侠,其他大多数文娱作品之中,恋爱与感情,应该是锦上添花,而不当是喧宾夺主,鸠占鹊巢。因此,它永远只会作为我书中时有时无的隐线,穿插整个故事,而绝不可能成为我书中甚至是生活中的主流和核心思想。
我很珍惜每本书开篇与结尾之时的前言与后记,因为我总觉得我可以在此高谈阔论,去向你们表达我想说的一切,而又不会影响正文内容,看或不看,选择在你们。只是我觉得,我想说的,永远不会结束。
人生漫漫,好似江湖,人来人往,而我徒留刀剑在怀,写下此书。
玄鱼幻梦
2021.12.5
不出意外,应该还会继续写下去。并且再长也不会超过一百五十万,当然也会尝试一些较短篇幅的作品。没有其他原因,只有我想,这就够了。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正如之前所说,我完全可以将一个故事扩充到几百万字,但完全没那个必要。
我自认为就好似一个侠客,纸笔便是世间最为锋利的兵刃,能助我所向披靡,在人生的江湖中闯荡。但长篇作品最大的问题无疑是精力与笔力的损耗,加之我又不喜欢断更,因此较为有强度的每日写作也给我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我仍然享受这个创造的过程。这也是我能坚持下去的原因。并且即便现在写作确实给我带来了一定额外收入,但这并不是我的全部,因此我并不完全倚仗所谓的市场,依旧可以我行我素,依据我的兴趣,去创造我的江湖。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我仍然在享受它。
我以为我的创作主要是发泄我的表达欲,而不是简单的编故事。如果说我的故事能让一部分人在娱乐的同时,感悟到什么,或是想通了什么道理,那于我而言无疑是最大的鼓舞与欣慰。
当然,我也很清楚我的问题,但我性子倔,我可以接受所有非是辱骂与讥讽的善意的批评,但能不能改掉则是另一个故事了。想来在创作白马的过程之中,就暴露出很多问题。我的根底非常浅薄,无论是知识储备,词汇量与阅历都开始捉襟见肘,加之已然经历了三本不间断的创作,使我的灵感几乎耗尽,因此接下来我也需要一段时间的休养与打磨,再将新的作品拿出来与诸位分享,或许到那时,能给你们一种不同的感觉。那也正是我想看到的。
因此我自认为白马的故事有些虎头蛇尾,甚至可以用烂尾来形容,这也是非常遗憾的。如果有充足的时间与机会,我也很想将先前的三部作品好好修缮一番,但那些都是以后的事了。
在我最早来到纵横之时的一位读者曾留下一段话,这段话我时常提起,也是我谨记至今的至理名言,这便是,能看着自己创作的人物一点点的成长,或是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那是何其有幸。我很有幸加入了这场漫漫征途,并且创作出了一些我心中的江湖人物,他们或是顶天立地,光明磊落的大侠,或是亦正亦邪,放荡不羁的浪客,又或是奸诈乖滑,心狠手辣的反派角色,但他们都是我视若珍宝的印记,是所谓“玄鱼武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热爱他们,对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以及生死,我都抱有极大的尊重与期待。
我至今仍在幻想着一刀一剑,闯荡江湖,快意恩仇的江湖,但如今这个概念似乎在逐渐模糊。究竟什么是武侠,所有的武侠作者,是否还能扪心自问,自己所创作的故事,还算不算武侠?我并非是贬低或是暗讽什么,只是我认为,所谓“侠”,乃是从古至今,我们炎黄子孙,华夏民族所流传下来的一种重要文化精神。武侠小说是用来娱乐的,那些所谓的武功招式自然是虚构的,但武侠精神却是实打实存在的,它已然深深扎根在我们的心中,成为了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这是绝不能被糟践或是污名化的。
武侠武侠,武与侠是可分割的,但侠是不可或缺的。“宁可无武,不可无侠。”真是老生常谈的真理。但却是我们要时时刻刻拿出来想一想的。侠的根本就是仗义相助,舍己为人,这个核心是丢不得的,哪怕你只是简简单单的帮助别人,都可以说是一种侠义精神的体现,而不仅仅局限于宏大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故而我在白马的创作过程中,也在尽力体现这一点。按理来说,尹温烈的武功并非是白马之中最好最高的,他的武功不过是战场上一招一式练就出来的套路,这在江湖人眼中是不入流的。但我却认为,他是整本书中最能担当得起“侠义”二字的大丈夫。这个形象或许太过伟光正,不真实,太过脸谱化,但我想说,尹温烈其实是一个极具理想主义色彩和拥有强大信仰的人。
当你觉得这个人物似乎并不真实之时,请仔细想一想,我们身边是否存在这种人。答案是肯定的。文学创作需要逻辑,但生活不需要。而我们的生活之中,更是存在这种并没有什么其他心思,也不是为了自己的私欲和诉求,而是真真正正拥有远大抱负的,为了大同理想而竭尽全力的人。也正是因为有这种人的存在,才有我们现在的生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这样的人存在,那它也就岌岌可危了。
另外,我想说的是。除了专门的文娱作品,否则不仅是武侠,其他大多数文娱作品之中,恋爱与感情,应该是锦上添花,而不当是喧宾夺主,鸠占鹊巢。因此,它永远只会作为我书中时有时无的隐线,穿插整个故事,而绝不可能成为我书中甚至是生活中的主流和核心思想。
我很珍惜每本书开篇与结尾之时的前言与后记,因为我总觉得我可以在此高谈阔论,去向你们表达我想说的一切,而又不会影响正文内容,看或不看,选择在你们。只是我觉得,我想说的,永远不会结束。
人生漫漫,好似江湖,人来人往,而我徒留刀剑在怀,写下此书。
玄鱼幻梦
2021.12.5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