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32、烧鹅出名了(求收藏)

小说:圣牧纪元 作者:快乐的大虾 更新时间:2021-08-29 19:09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昌伯,全名陈昌,是搞运动的一年,从豫东逃荒来到小东河村的。
  路上和家人失散,多年来,家人全无消息,一个人一直留在小东河村,帮着萧家养猪,养鹅。
  萧楚带着母亲,范红英,昌伯来到学院西门,有福六个年轻人,已经将东西全部卸下来,等着萧楚到来。
  “楚儿,这三间房子,你都租下来了?”吴阿珍看到连在一起的三间门面房,很是意外。
  “是啊,妈,我想好了,中间这一间先空着,昌叔,在北头这一间开一个坚果店,买炒花生,核桃,大枣什么的,过些日子还可以卖苹果,梨什么的。”
  “妈,你和红英,用南头的一间,就买咱们的烧鹅,至于香肠八卦,到时候看爸爸的汽车到了,在决定是不是要在这里出售!”
  吴阿珍没想到儿子已经有了计划,很高兴:“你不愧是爷爷教出来的,做生意的头脑比妈强。”
  萧楚有些小得意:“妈,这是钥匙,我先带有福几个去工地!”
  “你去吧,这里有我和红英,昌伯!”
  萧楚带着萧有福五个人离开,二龙选择留下来,学习手艺。
  工地晚上,晚饭后,还要开工,只是时间不算长,干到八点钟收工。
  萧楚带着有福等人,到了工地,恰好王队长正好走出工棚。
  “王队长,您好,这是我的乡亲,来这里干活的!”
  王队长还记得萧楚,点点头:“既然来了,就跟着干吧,干一天有一天。先干三天,看你们的情况定工资!”
  “多谢,王队长!”萧楚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大前门,塞给王队长。
  从这个一天开始,萧有福五个人留在工地干活。砌砖,抹灰这类活,五个人都会干,王队长给了他们一天两块八的工钱,五个人都很高兴,工地管吃管住。
  他们原来,在莱阳县工地干零工,一天不过一块五,最高一块八。
  吴阿珍得知五个人干活的地方不远,就让他们下工了,回门面房来住,好给他们准备点吃得。
  萧楚每天,早上早早起来,跑步锻炼身体,早饭后,开始上课,晚上在图书馆读书,每天几乎没什么区别。
  吴阿珍,范红英,昌伯,二龙四人一起动手,打扫卫生,买家什,两天后,烧鹅店开张了,社区,周围的商户纷纷来道贺。
  昌伯这边买了大炒锅,铲子,必备的东西,开始炒花生。三个大麻袋里面,全都是晒干的带壳花生。
  因为,萧楚娘的烧鹅,昌伯的花生,都另有门道,所有开业第三天,才正式开卖。
  这一天,恰好是周六,很多单位,周六基本上是半天班,下午比较清闲。
  中午时分,平安街上,从海洋学院西门方向,传来阵阵香味。
  “老张,这是什么香味,太香了!”
  两个中年人,推着自行车,走出市政府大院,就闻到一阵馥郁的香气。
  “好像是肉的香味,猪肉不像,好像鸡鸭的香味,也不太像!”另一人答道。
  “老张,走,去看看,正好发工资了!”
  两个人结伴,循着香味一路走来,看到了一家名为莱阳烧鹅的铺子。
  “是烧鹅,还真没吃过上,就冲这香味,买点回去尝尝!老刘,你呢?”老张说着,在铺子门口的街边,停好自行车。
  “都到了这儿了,肯定要买点回去尝!”老刘停好车子,跟着同事老张走向铺子。
  “嚯,还要排队啊!”
  老张,老刘到了铺子门口,这才意识到,门口排了一条长龙。
  这年头,虽说买肉不要票了,可也不是完全敞开供应。
  猪肉,豆腐一类的,都要一大早排队购买,去晚了就没有了。
  有些人,为了买到好的猪肉,还要托关系。
  “两位大叔,来尝尝我们莱阳烧鹅!”
  范红英,二龙,各自端着一盘子,切碎的烧鹅,免费让过往的人们品尝。
  这附近,中午下班的,大都是市政府的工作人员,也有附近的居民,学校老师。
  “真会做生意!”老刘,老张各自拿了一小块,尝了一口,顿时满口的香味。
  “太好吃了!”
  老刘,老张本来不太想排队,尝了烧鹅的味道后,立即被香喷喷的烧鹅吸引,排到了队伍后面。
  “您来多少?”吴阿珍负责收钱,昌伯负责称斤,两个人分工合作。
  “一件多少钱?”
  “今天优惠价,三块五!”昌伯答道。
  “这么贵?”问价的顾客嫌贵。
  “大妹子,我们这可是烧鹅,熟的,您去市场买只鸡,也得十三四块。买回去,还要拔毛,开膛破肚,才能做熟了,是不是!”
  买烧鹅的中年妇女,想要便宜点,还没等她再说什么,后面排队的不乐意了。
  “我说你买不买,市中心那边熟的猪头肉,还五块钱呢,不买挪窝!”
  “是啊,你不买,我们买!”
  因为烧鹅的味道好,再加上开业优惠,买的人排了一条大长队,从店门口排到了居委会门口,又转回来。
  现如今,生肉一斤都三块多,吴阿珍的烧鹅熟肉买了生肉的价,想吃肉的肯定都会买。
  会做饭的都知道,肉做熟了,分量要少四分之一,要是做肉松,要少一半。
  这时候,正好是中午做饭的时候,来买的烧鹅的人,一个挨一个。
  昌伯头也不抬的,只顾着看称了。
  “二斤,七块!”
  “找您三块!”
  一个年轻女孩买了两斤,拿了烧鹅离开,来了一位传中山装的中年男子。
  “大叔,给我来一只!”
  “您要一整只?”昌伯抬头,想要确定对方没开玩笑。
  萧家的大白鹅,个头不是一般的大,做熟了也在十斤上下。
  “今天,招待省里的客人,而我们的大厨今天刚好有事!”
  “同志,不好意思,我们刚开业,准备的烧鹅不多,排队的人太多,为了让大家都尝到,每个人限量二斤!”
  这位看起来,像是官的顾客,点点头:“好吧!”
  吴阿珍看出二斤,对于眼前这位顾客明显不够,于是开口道:
  “这位同志,我们还有特色香肠,卤鹅蛋,鹅胗,鹅肝,鹅心,您要不要来点!”
  “好啊,每样给我来二斤!”这位顾客,终于高兴了。
  吴阿珍从柜台另一边,拿过一盘卤鹅蛋,鹅胗,鹅肝,鹅心,翅膀,外加五根香肠。
  各自称了二斤,加上烧鹅,一共收了六十七块钱。
  鹅肝,这些卤味,比烧鹅贵,不过这价格,对于这位要招待领导的顾客而言,根本不是事。
  后面排队的顾客,一看还有卤鹅蛋之类的,乐坏了。
  今儿个是周六,下午比较轻松,中午来点小酒,只要不喝醉了就行。
  对于好酒的顾客而言,卤鹅蛋,鹅胗这些,正好是下酒菜。
  “一样给我来二两!”
  “给您!一共六块五!”
  尽管鹅胗这些卤味要贵一些,买的人根本不在乎。刚发工资,奢侈一回,对大部分顾客还是能够承受的。
  于是,没多一会儿,烧鹅还有,卤鹅蛋,鹅胗之类的早早卖光了,没买上的酒鬼一个个后悔的不得了。
  排队买烧鹅的,有些人不舍得多买,就买二两,三两,半斤的也有的是。很明显,买回去,不是孝敬老人,就是给孩子解解馋。
  由于第一天开张,吴阿珍心里没底,只准备了十只烧鹅,结果,不到一个小时,卖了个精光。
  下午,吴阿珍,昌叔,范红英,二龙,改卖五香花生了。
  二龙,范红英继续免费让人品尝,尝过的人,都觉得这花生味道不一般,纷纷解囊。
  尤其是到了傍晚,海洋学院的学生去附近的电影院看电影,五香花生的销量提升了一大截。
  晚饭的时候,想要买烧鹅的顾客不少,一听今天没有了,都很扫兴。
  有些顾客,周末要招待亲朋,于是交了订金,说好要多少,要什么,这才离开。
  “婶子,今天咱们的生意太好了,我的腿都要跑断了!”
  二龙看着昌叔关门,直接瘫倒了,范红英更惨,累的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明天,国才的舅舅来送鹅,要让他多送点,不行就在跑一趟!”
  “啊,婶子,饶命啊!”二龙感觉吃不消了。
  昌伯笑道:“傻孩子,这也就是刚开张,过两天,到周一以后,就没有这么多人排队买了。”
  昌伯,吴阿珍都没有意识到,岛城的富裕成都,远比齐鲁省其他地方强,甚至要比省城还要好。尤其是他们租的门面位置好,就在市政府附近。
  这一片,基本都是机关,学校,人们的工资水平较高,人流量也大,再加上守着一所大学,根本不愁卖。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烧鹅的买卖,几乎天天都是这么火爆。
  “婶子,你给放一天假吧,在这么干下去,二龙我要变瘸腿龙了!”二龙实在是撑不住了。
  四个人每天睡得晚,要收拾烧鹅,清洗,油炸七分熟,卤汤煮,还要捞出来,晾干,再煮,再晾好,来来回回,好几道工序。
  而每天,还要早起,一忙就是一整天。
  而萧楚,为了扩大知名度,每天晚上,晚饭过后,带着一些五香花生,烧鹅,卤味,到附近的电影院摆摊。
  为了吸引看电影的,他弄了一个蜂窝煤炉子,一口小铁锅,专门家鹅烧鹅。
  烧鹅的香味,吸引了很多的顾客。
  “小兄弟,花生怎么卖?”
  “半斤五毛!”
  看电影的年轻人,大都买了五香花生,看过电影,想要遛街,又买了烧鹅,只可惜,萧楚不能买太长时间,只有一个小时。
  “不行,这么下去可不行,我得想办法扩大销路!”
  回去的路上,萧楚想了一个好主意,将花生装在小袋子里,半斤一包,烧鹅这些,一两一小包,全都包好,不用称了,会省很多时间。
  另外,根据这段时间的观察,萧楚发现同宿舍的四眼田伟,家境很不好,每天吃饭都不敢买肉菜。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