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五百一十五章:成立报社

小说:开局错把李世民当大表哥 作者:烟雨织轻愁 更新时间:2023-01-07 22:52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第525章成立报社
  这个薪酬,底层之人,肯定没办法相提并论。
  即便是薪酬较高的武城村的百姓,绝大多数,都拿不到这个薪酬。
  而像冯志高这种另类的人才,其实是没有用武之地的。
  这种才能,就好像是屠龙之技,你学的再好,但是这世上并没有龙,能派上什么用场?
  不要说别人,就说冯志高的家人,甚至包括他自己,都并没有觉得冯志高的才能有什么用处。
  因此,当冯志高听到这个薪酬的数字时,激动到难以自持的地步。
  他忍不住说道:“多谢先生!”
  苏长生微微一笑说道:“你上一章已经谢过了。”
  冯志高摸了摸脑袋,嘿嘿直乐。
  接下来,苏长生开始耐心给冯志高讲解报纸的套路——咳咳,是报纸的内容问题。
  报纸的版面,头版头条,自然是家国大事。
  这一版面的内容,统一交给教育部。
  由教育部的人来撰写。
  而教育部,负责联络朝廷。
  哪些可写,哪些不可写,写又要写到什么程度,这都是教育部的事情。
  不过,在这一点上,苏长生也有建议权。
  那就是最近的宣传,可以多宣传一下道路修建问题。
  开刊的几期,可以介绍一下,整个大唐,各个地方都修建了多少道路,修建的情况如何。
  介绍这些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坚定百姓的信心,增强百姓的民族自豪感。
  并且让他们对整个大唐,都有所认知。
  让他们了解到,现在大唐正在逐渐变强,各个地方都在发展壮大。
  以后的日子,将会越来越好。
  第二个板块,苏长生决定交给农业部。
  这一板块,第一个是可以介绍一些新型农作物。
  它的产量,它的种植注意事项。
  还有种植之后的管理,以及储存育苗等各方面的知识。
  同时还有一些食用上的建议。
  比方说,地瓜是很好吃的,但是不能多吃,不能顿顿都吃。
  吃多了会反胃。
  但是地瓜一样是可以当做主粮吃的。
  将地瓜切片晒干,然后将干地瓜干磨粉。
  磨成地瓜粉之后,可以加水做成糊糊,然后放在鏊子上烙干,做成煎饼。
  这种煎饼,存放得当,能放半年不坏。
  这样,就可以当做主粮了。
  而土豆,就没什么限制了,可以炖整个土豆,可以做土豆丝。
  也可以做成土豆泥。
  但是有一点,发芽的土豆有毒,就不能再吃了。
  发芽的土豆,就只能扔掉。
  而介绍完新型农作物之后,以后这个版面,可以陆续介绍一下其他的各种农业方面的知识。
  这样的版面,绝对会受到百姓的欢迎。
  第三个版面是祖国山河,主要介绍各地的山川风景,风土人情。
  这一个版面,可以拓宽视野。
  第四个板块,是新闻篇。
  当然了,苏长生准备在前期重点宣传好人好事。
  比方说孝子的故事,或者说是各种奇人异事,甚至是各地的凶杀案件等等。
  报纸报纸,不但要有教育意义,不但要能增长知识,还需要一定的趣味性。
  当然了,前期的时候,这个板块,甚至连祖国山河板块,注定是比较狭窄的。
  但是后期,可以在各地建立分报社。
  可以面向社会征集稿件,到时候,就能够征集到质量越来越高的稿件了。
  而最后一个板块,则是文学天地。
  这里可以刊登诗词歌赋,可以刊登文章话本。
  大概的版面,大概就是这些。
  而冯志高听完之后,眼睛不由一亮。
  先生实在是太厉害了啊。
  这个报纸,还没有创建出来,只是听先生这么一介绍,冯志高就觉得,报纸一定会十分火爆。
  并且,这里面的工作量可能会很大,但是却是十分符合他的脾性。
  尤其是最后的文学天地的话本,他现在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撰写稿件了。
  而接下来的时间,苏长生则是在长安城内皇城旁边,专门寻了一个空宅子。
  皇城附近的空宅子,基本都是被抄家的贪官的宅子。
  如若不然的话,皇城附近,怎么可能会有空宅子呢?
  这样的宅子,都被收归官用,一般都被李世民赏赐给手下的大臣们了。
  苏长生前往索要一栋用来重做报社用地,自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有了地方之后,苏长生开始对宅子改造。
  其实倒是不用大改。
  毕竟武城村有造纸厂和印刷厂,并不需要在报社内部印刷。
  印刷的任务,还有所需要的纸张,可以直接交给武城造纸厂和印刷厂就可以了。
  肥水不流外人田。
  报社的成立,大大增长了武城造纸厂和印刷厂的业务。
  报社成立之后,接下来就是人手方面的问题了。
  苏长生在武城村找来几个人,负责管理。
  当然了,这些人,其实只是一个过度阶段,苏长生的目的,是让冯志高快速成长,等过个几年,整个报社,都可以交到他手里去。
  最近几年,武城村的村民,每一家每一户,现在都很少再做苦力了。
  由老冯头负责,让他们每一家,都负责一部分事物。
  当然了,这都是根据他们的能力来的。
  千人千面,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管理的。
  但是所有适合管理的,人品不错的,都是重点培育对象。
  只要有这方面的才能,武城村就一定能够培养出来。
  因为最近几年,武城商行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
  岗位简直不要太多,还怕培养不出人才来?
  武城村不但培养自己的人才,同时还积极吸纳人才。
  当然了,但凡是被吸纳进来的人才,首先一定人品必须过硬。
  现在报社还没有成立,苏长生先调集几个管理人才过来。
  既然报社是由苏长生一手创办的,那么苏长生就不能让报社落入其他人之手,必须要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
  然后,就是一些编辑方面的人才了。
  这些人,教育部那边,苏长生调集过来一人,农业部那边,苏长生同样调集过来一人。
  这两人,专门负责前面两个板块的文章。
  他们自己写也好,或者是由他们各自的部门写也好,哪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这两人只是借调,编制仍然在他们原部门,但是工资是在报社这边领取的。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