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三军北上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冬去春来。
随着漠北漠南的积雪渐渐融化,受到雪水滋润的土地披上了一层新绿。
在大定府休整的一个多月,罗幼度可不是什么也没干,而是与卢多逊、耶律贤、耶律贤适一起远程连线汴京的赵普、窦仪等人,商议治理漠北的办法。
这既然要在肯特山附近建城,那理所当然地得将漠北之地纳入实际统治。
如何统治就是他们面临的一大难题。毕竟华夏还没有正式实际统治漠北。
唐朝的那种名义上的统治经验,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很多政策制度都需要尝试,通过实践来定真知。
首先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将漠北所有土地都归为国有。
为此罗幼度在萧胡辇的霸道上更进一步,特地下旨诏告漠北、漠南所有族部:从今以后,漠北所有部落都必须接受中原天子的册封。未得天子册封的部落,不得拥有漠南、漠北的草场,所有得到册封的部落,可以随意进攻吞食。同样的,得到册封的部落一律视为大虞百姓,不得相互攻讦,必须和平共处。
若有纠纷,寻求官府调解处理。
这要是寻常,漠北的族部百分之百不予理会,现在却由不得他们。
与汉唐朝都曾饮马漠北,最后也都放弃退回了草原。
原因显而易见,汉唐之兵确实远胜匈奴、突厥,但是他们不适应漠北气候,只能退让。
与他们相比,罗幼度手上最大的优势就是萧胡辇统帅的契丹人,他们拥有草原人的游牧特性,能够直接威胁到漠北的所有部族。
这也是漠北诸部不敢反抗的原因,之前他们遇到中原北征,他们可以躲可以藏。
中原大军在草原上消耗不起,现在萧胡辇就在肯特山放牧。
他们又能躲多久,又能藏多久?
只要罗幼度能够完全掌控萧家,漠北的制度政策就能顺利实施。
罗幼度看着下手的卢多逊、耶律贤、耶律贤适以及张雍、邢抱朴两人,继续说道:
耶律贤说道:
张雍轻哼道:
张雍道:
耶律贤适说道:
张雍不再言语。
罗幼度听得却是心中一动,说道:
耶律贤、耶律贤适互望一眼,齐声道:
卢多逊此刻却一脸骇然,他联想到了另外的事情。
如果说可以凭借草场来收税,那是不是可以凭借田地来收税?
隐户、逃户即便是太平盛世的大虞朝廷都存在的陋习……
如果改为田地收税,这一弊政将会消失。不过此令一出,将会令天下都为之动荡。
陛下能够想到以草场收税,八成已经想过以田地入税,只是时机还没有成熟。
如果?
卢多逊眼中炽热,大有擦拳磨掌,大干一场的冲动。
接下来一行人又针对漠北的治理,提出了诸多建议,最后归纳起来,命人传给了汴京。
这天,耶律贤适提出了举办春猎的建议,担心罗幼度对于草原习俗的不了解,他说得特别详细:
罗幼度道:
他这一开口,思绪就大开,忍不住多说了几句
耶律贤、耶律贤适经过这个把月的相处,已经有些适应罗幼度天马行空的想象,见罗幼度举一反三,通过这种手段促进彼此的交流往来,感慨之余附和笑道:届时必然是一段盛况佳话。」
罗幼度道:
耶律贤适此刻已经完全相信了耶律贤的判断,有罗幼度在,契丹人会过上好的日子,也许过个数十年,连契丹人这个说法都没有了。
春猎活动,草原上几乎年年举办,漠南百姓都是轻车熟路。
在大定府王宫里猫了一个多月的冬,罗幼度也忍不住出来透气,亲自参与其中,还射出了第一箭,为此次春猎开了一个头彩。
一只打晕了的大肥兔,罗幼度瞄着它的脑袋,一箭射穿了它的肚子,赢得了满堂喝彩。
最后拔得头筹的人物毫无悬念,高怀德以碾压的优势,依仗着超于常人的马术、箭术与狩猎技巧收获最丰。
即便有契丹人在狩猎技巧上略胜高怀德,但马术、箭术方面却相差太多了。
春猎只是小小的彩头,这一结束,对于契丹最后的征伐随即展开。
三路大军一起北上······
————
契丹上京临潢府。
自从耶律必摄逃回上京以后,整个临潢府便陷入了动荡。
面对越发恶劣的局势,临潢府的契丹百姓无不人心惶惶,至于汉人百姓隐隐却有着几分雀跃。
不管契丹的官员怎么丑化南朝,
汉人百姓都相信中原的罗天子是一个盖世明君,他的到来对于他们百利而无一害。
临潢府分为南北两城。
契丹人居住在北城,而汉人居住在南城。
一座巨大的都城,呈现两种不同的气象,不得不说是一件奇事。
契丹上京皇宫,大殿。
耶律必摄居于上首,然后是耶律海思、耶律道隐、乙室王撒合、萧干、萧讨古一系列的契丹贵族成员,以及高勋、韩匡美、韩德枢、康延寿这些汉人大臣,前前后后加起来足足有四十余人。
但此刻殿内一片死寂,除了沉重的呼吸声以外,听不到别的声响。
最终还是耶律必摄打破了这份沉静:
韩图育氏是韩知古的第十个儿子,作为汉人第一家族,韩家的政治地位在契丹内部是脱俗的,包含军政两个方面。
韩图育氏道:
耶律道隐说道:
耶律道隐父亲是耶律阿保机的长子耶律倍,耶律倍原来是契丹的太子,但遭后唐末帝李从珂杀害,当时耶律道隐年幼,洛阳一僧人将他藏匿并养大,因此取名为道隐。
辽太宗耶律德光灭亡后唐,耶律道隐回到上京,受诏赐外罗山地区居住。因身份特殊,一直游离于权力之外。现在这非常时刻,耶律必摄也不管身份不身份的,是个人都拿出来顶上。但别说耶律道隐在中原长大,颇有文武才能,一眼就看穿了南朝三路大军的意图。
不过看穿与否并没有实际意义。
契丹已经无路走,无路可退。
他们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去抵挡任何一路大军,任由地方长官自我发挥,自行招募乡勇,自己抵御。
但毫无效果······
原因无他,契丹统治者对汉人太好了,他们是将内附的汉人百姓当作宝一样照顾的。
在大定府、辽阳府这些边陲之地,契丹人、汉人还是有一定等级划分。契丹人主军事,汉人主政务,契丹人能管汉人,但汉人管不了契丹人。但对于东北腹地,这里很少受到军事威胁,也没有安排多少契丹兵马驻守,契丹人大多随着水草而居,他们并不习惯如汉人一样,聚在一起生活,依照城池而居。
故而沿途遇到的城池里面居住的大多都是汉人。
这在契丹生活的汉人看到汉人的旌旗,还有别的选择吗?
一个个投降的比谁都利索,很多地方人还没到,酒席就安排上了。https://
不过也以为如此,罗幼度、潘美、林仁肇三路大军对于契丹百姓也存有一定的善意,只要不抵抗,大多不予为难。
对此契丹贵族也没有任何办法,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有朝一日,中原大军会杀到他们的腹心之地。
听着沿途汉人的举动,耶律必摄忽然想到了临潢府的南城,双手撑着脑仁,一阵剧痛。他可没有忘记,整个南城生活着八万汉人百姓……
乙室王撒合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是一个杀胚,直接动了屠杀的念头。
耶律必摄想着都是自己的子民,真要杀,还是下不去手,而且就是杀了,也扭转不了局势
,没有多余的意义,说道:
赵匡义道:
耶律必摄起身道:
他强行鼓动士气,让众人做好迎敌的准备。
耶律必摄特地留下了赵匡义商议如何守卫临潢府。
乙凛在这时突然求见。
耶律必摄心下好奇,将他请入大殿。
乙凛行礼过后,看了一眼赵匡义。
耶律必摄毫不犹豫地道: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问鼎十国更新,第一百零五章三军北上免费阅读。https://
随着漠北漠南的积雪渐渐融化,受到雪水滋润的土地披上了一层新绿。
在大定府休整的一个多月,罗幼度可不是什么也没干,而是与卢多逊、耶律贤、耶律贤适一起远程连线汴京的赵普、窦仪等人,商议治理漠北的办法。
这既然要在肯特山附近建城,那理所当然地得将漠北之地纳入实际统治。
如何统治就是他们面临的一大难题。毕竟华夏还没有正式实际统治漠北。
唐朝的那种名义上的统治经验,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很多政策制度都需要尝试,通过实践来定真知。
首先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将漠北所有土地都归为国有。
为此罗幼度在萧胡辇的霸道上更进一步,特地下旨诏告漠北、漠南所有族部:从今以后,漠北所有部落都必须接受中原天子的册封。未得天子册封的部落,不得拥有漠南、漠北的草场,所有得到册封的部落,可以随意进攻吞食。同样的,得到册封的部落一律视为大虞百姓,不得相互攻讦,必须和平共处。
若有纠纷,寻求官府调解处理。
这要是寻常,漠北的族部百分之百不予理会,现在却由不得他们。
与汉唐朝都曾饮马漠北,最后也都放弃退回了草原。
原因显而易见,汉唐之兵确实远胜匈奴、突厥,但是他们不适应漠北气候,只能退让。
与他们相比,罗幼度手上最大的优势就是萧胡辇统帅的契丹人,他们拥有草原人的游牧特性,能够直接威胁到漠北的所有部族。
这也是漠北诸部不敢反抗的原因,之前他们遇到中原北征,他们可以躲可以藏。
中原大军在草原上消耗不起,现在萧胡辇就在肯特山放牧。
他们又能躲多久,又能藏多久?
只要罗幼度能够完全掌控萧家,漠北的制度政策就能顺利实施。
罗幼度看着下手的卢多逊、耶律贤、耶律贤适以及张雍、邢抱朴两人,继续说道:
耶律贤说道:
张雍轻哼道:
张雍道:
耶律贤适说道:
张雍不再言语。
罗幼度听得却是心中一动,说道:
耶律贤、耶律贤适互望一眼,齐声道:
卢多逊此刻却一脸骇然,他联想到了另外的事情。
如果说可以凭借草场来收税,那是不是可以凭借田地来收税?
隐户、逃户即便是太平盛世的大虞朝廷都存在的陋习……
如果改为田地收税,这一弊政将会消失。不过此令一出,将会令天下都为之动荡。
陛下能够想到以草场收税,八成已经想过以田地入税,只是时机还没有成熟。
如果?
卢多逊眼中炽热,大有擦拳磨掌,大干一场的冲动。
接下来一行人又针对漠北的治理,提出了诸多建议,最后归纳起来,命人传给了汴京。
这天,耶律贤适提出了举办春猎的建议,担心罗幼度对于草原习俗的不了解,他说得特别详细:
罗幼度道:
他这一开口,思绪就大开,忍不住多说了几句
耶律贤、耶律贤适经过这个把月的相处,已经有些适应罗幼度天马行空的想象,见罗幼度举一反三,通过这种手段促进彼此的交流往来,感慨之余附和笑道:届时必然是一段盛况佳话。」
罗幼度道:
耶律贤适此刻已经完全相信了耶律贤的判断,有罗幼度在,契丹人会过上好的日子,也许过个数十年,连契丹人这个说法都没有了。
春猎活动,草原上几乎年年举办,漠南百姓都是轻车熟路。
在大定府王宫里猫了一个多月的冬,罗幼度也忍不住出来透气,亲自参与其中,还射出了第一箭,为此次春猎开了一个头彩。
一只打晕了的大肥兔,罗幼度瞄着它的脑袋,一箭射穿了它的肚子,赢得了满堂喝彩。
最后拔得头筹的人物毫无悬念,高怀德以碾压的优势,依仗着超于常人的马术、箭术与狩猎技巧收获最丰。
即便有契丹人在狩猎技巧上略胜高怀德,但马术、箭术方面却相差太多了。
春猎只是小小的彩头,这一结束,对于契丹最后的征伐随即展开。
三路大军一起北上······
————
契丹上京临潢府。
自从耶律必摄逃回上京以后,整个临潢府便陷入了动荡。
面对越发恶劣的局势,临潢府的契丹百姓无不人心惶惶,至于汉人百姓隐隐却有着几分雀跃。
不管契丹的官员怎么丑化南朝,
汉人百姓都相信中原的罗天子是一个盖世明君,他的到来对于他们百利而无一害。
临潢府分为南北两城。
契丹人居住在北城,而汉人居住在南城。
一座巨大的都城,呈现两种不同的气象,不得不说是一件奇事。
契丹上京皇宫,大殿。
耶律必摄居于上首,然后是耶律海思、耶律道隐、乙室王撒合、萧干、萧讨古一系列的契丹贵族成员,以及高勋、韩匡美、韩德枢、康延寿这些汉人大臣,前前后后加起来足足有四十余人。
但此刻殿内一片死寂,除了沉重的呼吸声以外,听不到别的声响。
最终还是耶律必摄打破了这份沉静:
韩图育氏是韩知古的第十个儿子,作为汉人第一家族,韩家的政治地位在契丹内部是脱俗的,包含军政两个方面。
韩图育氏道:
耶律道隐说道:
耶律道隐父亲是耶律阿保机的长子耶律倍,耶律倍原来是契丹的太子,但遭后唐末帝李从珂杀害,当时耶律道隐年幼,洛阳一僧人将他藏匿并养大,因此取名为道隐。
辽太宗耶律德光灭亡后唐,耶律道隐回到上京,受诏赐外罗山地区居住。因身份特殊,一直游离于权力之外。现在这非常时刻,耶律必摄也不管身份不身份的,是个人都拿出来顶上。但别说耶律道隐在中原长大,颇有文武才能,一眼就看穿了南朝三路大军的意图。
不过看穿与否并没有实际意义。
契丹已经无路走,无路可退。
他们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去抵挡任何一路大军,任由地方长官自我发挥,自行招募乡勇,自己抵御。
但毫无效果······
原因无他,契丹统治者对汉人太好了,他们是将内附的汉人百姓当作宝一样照顾的。
在大定府、辽阳府这些边陲之地,契丹人、汉人还是有一定等级划分。契丹人主军事,汉人主政务,契丹人能管汉人,但汉人管不了契丹人。但对于东北腹地,这里很少受到军事威胁,也没有安排多少契丹兵马驻守,契丹人大多随着水草而居,他们并不习惯如汉人一样,聚在一起生活,依照城池而居。
故而沿途遇到的城池里面居住的大多都是汉人。
这在契丹生活的汉人看到汉人的旌旗,还有别的选择吗?
一个个投降的比谁都利索,很多地方人还没到,酒席就安排上了。https://
不过也以为如此,罗幼度、潘美、林仁肇三路大军对于契丹百姓也存有一定的善意,只要不抵抗,大多不予为难。
对此契丹贵族也没有任何办法,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有朝一日,中原大军会杀到他们的腹心之地。
听着沿途汉人的举动,耶律必摄忽然想到了临潢府的南城,双手撑着脑仁,一阵剧痛。他可没有忘记,整个南城生活着八万汉人百姓……
乙室王撒合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是一个杀胚,直接动了屠杀的念头。
耶律必摄想着都是自己的子民,真要杀,还是下不去手,而且就是杀了,也扭转不了局势
,没有多余的意义,说道:
赵匡义道:
耶律必摄起身道:
他强行鼓动士气,让众人做好迎敌的准备。
耶律必摄特地留下了赵匡义商议如何守卫临潢府。
乙凛在这时突然求见。
耶律必摄心下好奇,将他请入大殿。
乙凛行礼过后,看了一眼赵匡义。
耶律必摄毫不犹豫地道: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问鼎十国更新,第一百零五章三军北上免费阅读。https://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