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447章 腊罗巴杀猪饭

小说:路痴导游 作者:花盛开 更新时间:2022-09-23 08:28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何欢摊摊手,大家笑了。
  “所以不受外界文化冲击,本民族文化保护得比较好。但这个毕家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村子。彝族有很多支系,毕家村彝族自称腊罗巴,也就是蒙舍人……”
  何欢讲起南诏后裔的来历。
  大家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讲完,何欢笑笑,“好了,你们抓紧时间睡觉吧!晚上要跳通宵!”
  除了司机和摄影师,一车人都乖乖地闭上眼睛,车上安静下来。
  何欢也坐下来,抓紧时间睡觉。现在他渐渐学会导游这项本领了,就是抓紧一切空闲睡觉。
  到了巍山,进毕家村路边的加油站,一个姑娘看见白龙旗,立刻站起来,挥舞着手。
  车子停下,何欢醒来,往窗外一看,小毕跑到车门口,“小白龙!”
  “小毕!”何欢站起来,“快上来!”
  小毕上了车,很多人也因为停车醒了过来,何欢让大家下车上厕所。
  等他们回来,何欢介绍:“这是小毕,南诏后裔,老远跑到巍山来接我们。”
  大家都鼓起掌来,新奇地打量她身上华丽的衣服,小毕也大方地给他们展示衣服上的蜘蛛纹路和蜘蛛图腾。
  往前开没多会儿,水泥公路就没有了,都是土石路,颠簸得大家也睡不着。
  段局有点抱歉,“毕家村的土路刚修通没几年,这两年正准备硬化,到时候就好了,今天辛苦大家了。”
  小毕点点头,“嗯,以前没修路没通车的时候,我们一年也不下山几次,要下山就是人背马驮。”
  一个老专家说:“现在毕竟有了公路有了车嘛,我们以前来云州收集少数民族音乐,都是走路,翻山越岭。现在条件好多了。”
  专家们都点头。
  “小白龙再讲讲南诏大理的历史吧。你带他们去玩了,我们还没来,也没听到,你再给我们讲讲。”一位专家说。
  其他专家也点头。
  梁安歌笑道:“小白龙讲历史故事非常有意思,我不介意再听一遍。”
  何欢就又讲起来。小毕崇拜地看着他,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导游!
  沉浸在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也就不觉得颠簸了。
  只觉得很快,就到了毕家村。
  村口牌坊下,一群人站着。看到大巴过来,扬起满脸笑容。
  公路只修到村口,李师傅停下车。
  小毕连忙跑下车,拉着前面戴着包头的中年男人,“这是我们毕家村书记。”
  “欢迎各位专家光临毕家村!”
  村民们也羞涩地微笑看着他们,用浓重的普通话说:“欢迎光临……”
  “欢迎专家……”
  “欢迎你们……”
  可能之前排练过,但一开口,各说各的,一点都不整齐。
  专家们笑了。
  他们更不好意思了,低下头。
  何欢发现,这些与世隔绝的地方,在当地人的脸上,总是能看到那种害羞的神气。
  不是那种矫揉造作的害羞,也不是风情万种的害羞,而是像清浅的小溪,一眼望到心里,泛出来的害羞。
  不像外面的江湖,你很难通过一个人的表情得知他的内心。
  何欢给毕书记介绍专家们。
  握手后,毕书记说:“我们村里没有旅馆,辛苦各位专家今晚就住在村民家里,我们都收拾好了客房,都换了新床单新被子,辛苦你们了。”
  村民们担心地看着他们,生怕他们嫌弃。
  “不辛苦不辛苦。”大家连忙道。
  村民们松了一口气。早已经安排好了谁住哪一家,各人都跑来帮专家们拿行李,跟抢一样。
  他们不会说话,但动作很麻利!
  村民们各自认识了自己家的客人,就提着客人的行李飞跑。
  专家们跟着毕书记,慢悠悠地走着。一片砖墙瓦片房出现在山洼里,房子出乎大家意料地漂亮。
  一位专家问道:“毕书记,村里都靠什么过日子?”
  “我们村子,全年人均收入一万元左右吧,我们就靠天吃饭,地里种的反正够温饱。平时也不下山,赶集的时候下去,把种的养的拿去卖,再买一些盐啊洗衣粉啊这些。”
  跟着毕书记走到一所房子外,人均年收入一万元,房子却建得很大很工整。白墙灰瓦,外墙上都绘着漂亮的壁画。走近了更感觉古朴中透着典雅。
  大家停下来欣赏。
  何欢说:“毕家村虽然是彝族,但可以明显感受到他们跟白族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这个文化墙。
  白族喜欢在墙上题字、绘山花,他们也是。这也是因为他们是南诏后裔的关系。我们也说了嘛,南诏时期,彝族和白族都是贵族,一直通婚。
  他们也是跟唐朝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彝族,大家知道一般是土掌房嘛,比较简陋。在云州居住条件上要求最高的就是白族。
  他们就跟白族很像。你们看这些房子,外墙都有壁画,都很精美。里面的门扇都雕花。他们可能一生中最大的精力和钱财就花费在这个上面。”
  毕书记点点头,带着他们走进房子里。
  刚刚提行李的村民已经跑进来一个了,看见他们进来,又羞涩地站在院里,带着大家参观。
  房子是四合院形式,外面白墙灰瓦壁画,里面二层小楼,门扇栏杆都是黄木雕花,有种金碧辉煌的感觉。在这种封闭的山村,确实很出乎意料。
  要不是听小白龙讲过他们是南诏后裔,是无法理解这种封闭山村房子建得这般华丽的!
  走到一户人家外,墙上绘着老虎和蜘蛛图腾,只听得里面人声鼎沸,香味蹿出墙来。
  看到他们,一个三十多岁的健壮男子连忙跑过来。
  毕主任介绍:“他叫毕阿路,跑面包的。我们原来下山靠马,公路修通了,他脑子活,会开车,就买了一辆面包,拉着大家和货物上山下山,挣了钱,就建了我们村最大的房子。
  听说专家要来咱们这儿,他家就在今天杀年猪,请大家吃杀猪饭!”
  专家们忍不住吸一口口水,毕阿路转头领着他们走进院里。
  院坝屋檐下摆着一口大蒸笼,现在都是电饭煲,这样的大蒸笼饭,很多人没吃过了。蒸汽缭缭,饭香四溢。
  除了蒸笼,一排大锅在炉子上摆开,油滋火辣。锅边忙活的妇女和男人们回头朝他们笑笑,又忙着做菜。
  几只狗坐在地上,望着堆在盆里像一座座小山的肉,口水滴答。
  “我这次回去会不会胖十斤?”梁安歌说。
  专家们大笑,毕阿路笑着请他们到桌边坐下。桌上摆着瓜子花生,阿路又给他们敬烟倒茶。
  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小孩们聚在院坝一角,害羞又好奇地看着这群城里人。
  梁安歌轻声说:“真的大意了,他们这么热情,我们空手来!”
  何欢转头,跟李师傅说了几句,李师傅转身出去,一会儿拿来一大袋零食。何欢递给精灵,“喏!你现在可以当好姐姐了!”
  “啊!”梁安歌高兴地接过零食,发给孩子们。开始他们还害羞,退后,大人笑着让他们拿,他们才接了,又害羞地跑开一堆去吃。
  梁安歌转头看着一盆盆肉,吞吞口水,“我现在不想吃零食,我只想吃肉!”
  大家笑看着吃货精灵!
  一个小女孩听这美丽的精灵这么说,连忙跑过去从盆里拿了一根金黄的酥肉,跑过来递给她。
  “这是我小女儿。”毕阿路满脸笑容。
  梁安歌眼睛一亮,看着她,“给我吃吗?”又看看大家,“现在能吃吗?”
  小毕笑道:“你吃吧!我们这里的小孩在做杀猪饭的时候,围着锅边就吃饱了,到正式吃饭的时候,他们就玩去了!”
  众人大笑。
  梁安歌接过来,小女孩一眨不眨地看着她,大家也看着她,镜头也对着她。
  精灵脸红了,“虽然很不好意思,但是我真的忍不住了。”放进嘴里,“嗯嗯嗯,好香!”
  一院子笑声。
  小女孩见精灵喜欢,笑容像太阳升起,转身又跑去拿。其他小孩也跑去拿,准备投喂大家。
  场面顿时乱套。
  大人们也不好意思阻止,何欢和小毕连忙去拦住他们,“大家一会儿再吃,还要下酒呢,你们先去玩吧!”
  小孩们才点点头,跑到一边玩去了。
  小女孩又跑到梁安歌身边,梁安歌拉着她搂进怀里,她那脸上的笑就像要飞起来。
  秦空感慨:“还是农村过年有气氛!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围着锅边等着好吃的这种热闹了!”
  大家点头。
  梁安歌说:“你不是吃饱就行吗?”
  专家们大笑,秦空无奈地抚抚她的肩。
  梁安歌笑道:“不过确实很有感觉!城里要么在饭店,要么在家里,跟平时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一村人一起做饭吃饭,我就喜欢这种热闹!”
  毕书记道:“腊月我们轮流杀年猪,你在这天天吃,吃到正月!”
  “那我回去就不止胖十斤了!恐怕会胖一百斤!”
  笑声飘荡在这个山窝窝。
  梁安歌挨着小女孩的脸,抱着她问她话,小女孩靠在她怀里,一边玩手上的草一边羞涩地低声回答。
  何欢看看大家,又看看围着锅一边拍做饭一边吞口水的摄影师,这到底是旅游综艺、恋爱综艺还是美食综艺还是音乐综艺?
  在锅边等吃饭,真的挺煎熬的,大家口水都快忍不住了。
  不过也没多久,一碗碗菜层层叠叠装在了托盘里,几个彝家汉子单手托着十几碗菜,朝院里摆开的一溜桌子飞奔过来。
  毕阿路连忙把桌上的瓜子花生端走,专家们也帮忙。还想帮忙上菜,一转身,几个穿着盛装的妇女已经把托盘里的一碗碗菜端下来放桌上,手脚那叫一个麻利!
  桌上很快就摆满了!
  坨坨肉、生肝、炸酥肉、炸粉肠、炒猪血、凉拌猪头肉、凉拌肚丝、炭烧肉、炖排骨、粉蒸排骨、腌菜扣肉、小炒肉片、炒苦刺花、凉拌树花、包浆豆腐……
  猪身上的、山里的,都被端上了桌。
  毕阿路招呼大家入席,端起一碗自烤酒,唱道:“阿表哥,倒酒喝!阿表妹,倒酒喝!喜欢呢,也要喝!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大家喝起来!”
  宾主都端起酒碗,满脸笑容,一饮而尽。
  那些围着锅边吃饱的孩子就在院子里追逐嬉戏,几只狗在桌边转来转去,等着他们嘴里的骨头。
  众人的嘴吃得油噜噜,众人的脸喝得犹如山巅的红霞。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路痴导游更新,第447章腊罗巴杀猪饭免费阅读。https://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