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120章 棉花占用耕地

小说:大唐皇长孙 作者:南山堂 更新时间:2022-05-07 18:18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恋上你看书网,大唐皇长孙
  孔家主要的产业就是造纸、印刷和书铺。
  从渭水新城造纸作坊顺利的窃取了新式的造纸技术之后,曲阜书铺总算是缓过来了。
  虽然没有办法稳稳的坐上大唐第一书铺的位置,但是依靠着几百年积累下来的名气,它跟长安书店还是可以平起平坐的。
  这商业上的事情稳了,孔颖达的心思就比较活了。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羊毛作坊和棉布作坊什么的,全部都跟科学扯在一起。
  这让孔颖达非常的不爽,甚至有点恐慌。
  因为愿意去渭水书院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了。
  甚至不少世家勋贵,都安排了一些家中旁系子弟或者庶子进入渭水书院读书。
  这对于儒学的影响,绝对是非常巨大的。
  所以孔颖达觉得自己不能忍了。
  “贾御史,去年的时候,棉花的种植面积只有几百亩,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今年的时候,就已经暴涨到了七八万亩了。
  按照这个速度,明年的种植面积很可能就会超过一百万亩。
  这对于大唐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一旦良田都拿来种植棉花了,那么粮食产量肯定会下降。
  这是会动摇国本的事情啊。”
  孔颖达要跳出来弹劾李承宗,肯定是要找几个帮手才行。
  要不然自己单打独斗,效果也不好啊。
  这都是斗争出来的经验了。
  “孔祭酒,棉花加工成的棉布,制作成衣服之后,穿起来非常的舒服。
  并且在耐磨性和保暖方面,效果都要比麻布很多。
  可以说棉布的出现,对大唐是有着非常巨大的意义的。”
  贾雨成虽然知道孔颖达说的有一定道理。
  但是棉花的种植,
  肯定不是一禁了之的事情。
  所以哪怕是他要配合孔颖达弹劾棉花种植的事情,肯定也是会注意方法的。
  能够在朝堂上稳稳的干着御史的活,贾雨成还是有点道行的。
  “是的,你说的没有错,但是粮食才是一切的根本。
  棉花占用的都是良田,这些田地原本都是用来种植粮食的。
  但是因为种植棉花的利益要高很多,现在大家都纷纷的拿着良田去种植棉花。
  这个局面要是一直发展下去,那是会出大问题的。”
  孔颖达的这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
  贾雨成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反驳好。
  李承宗可是大唐第一个开府建牙的皇孙。
  不到万不得已,贾雨成是不想再得罪他了。
  特别是太原郡王府刚刚挂牌成立的时候,谁要是碰了枪口,鬼知道会有什么结果?
  真以为一句御史有“风闻奏事”的权利,就什么都能忽悠过去吗?
  领导想要放过你的时候,这自然是什么问题都没有。
  但是当想要找你麻烦的时候,你还敢说自己这辈子就没有做错过什么事情吗?
  “听说皇长孙安排人在苏州和杭州种植了几万亩的晚稻,一旦种植成功,以后苏州和杭州那些地方就可以一年种植两季的稻谷。
  我们大唐的粮食产量,立马就会有一个比较大的飞跃。
  这个时候,我们弹劾棉花占用耕地,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啊。”
  以贾雨成对李渊的了解,这个弹劾虽然可能会有点效果,但是不会对李承宗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所以贾雨成其实不想做。
  当然了,不想做,并不是意味着贾雨成已经开始转变自己的立场,想要朝着李承宗靠拢了。
  而是他更加懂得斗争的技巧,知道什么时候发力才是效果最好的时刻。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谁知道南洋弄过来的稻谷,是不是真的可以种植两季呢。
  原本一年一季的,现在变成一年两季了,稻谷单季产量要是大幅下降的话,那也没有任何的意义。”
  孔颖达这么解释来解释去的,显然还是想要拉着贾雨成一起办事。
  “这样吧,我先让下面的人递一个弹劾的奏折上去,看看陛下有什么反应。
  如果事不可为,我就先不掺和了。”
  孔颖达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贾雨成稍微思考了一下,觉得这个事情其实也没有特别大的弊端。
  毕竟棉花占据耕地,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哪怕棉花本身有大用途,也是不可否认这一点的。
  “行吧,我再去见其他几个人,到时候大家一起动手,效果会更好一点。”
  ……
  “大郎,这些奏折你都看了,有什么想法没有?”
  两仪殿中,李渊指着一堆奏折,询问着李承宗。
  “阿翁,一亩棉花的收益,现在顶得上一百亩的粟米了。
  哪怕是明年种植面积扩大之后,一亩棉花的收益也是种植粟米的好几倍。
  甚至多年以后,棉花已经大规模的普及了,它的亩收益也会比种植粮食好一些的。
  这个事情,基本上是肯定的,这就意味着单纯的靠禁止,肯定是禁止不了的。
  不过我们也确实不能什么都不管。”
  李承宗看了这些奏折,倒也没有大发雷霆。
  这帮人,确实提醒了自己一个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啊。
  粮食是最重要的东西,把良田腾挪出来种植棉花的话,确实很可惜。
  “感情好话坏话,全部都被你说完了啊。”
  李渊瞪了李承宗一眼,觉得这家伙越来越滑溜了。
  “阿翁,我倒是有一个主意,可以改善这种局面。”
  不等李渊问自己,李承宗就主动的抛砖引玉了。
  “哦?什么主意?”
  “河北各地,之前一直都是在窦建德和刘黑闼的统治之下,经过了多年战乱,如今已经是地广人稀的局面。
  这对于河北各地的发展来说,是很不利的。
  并且对于我们对抗北方草原来说,也是很不好的。
  所以倒不如朝廷颁发一个规定,要求各家在关中地区,在没有朝廷批准的情况下,最多只能种植一亩的棉花。
  但是在河北各地,却是不受这个限制。
  甚至愿意移民河北的,朝廷还可以发一些荒芜了的田地给他们。uu看书”
  此时的大唐,各地的发展是非常不均衡的。
  长安城所在的这一片区域,自然是最发达的。
  但是其他的地方,就什么情况都有了。
  “这是单纯的颁布一个新规,就能起到这个效果?”
  “当然不是单纯的颁发一个规定了,户部可以出面组建一个棉花行业协会,通过这个行业协会来监督各个主要的种植大户是否按照规定在执行。”
  “你确定这个方法有效?”
  “阿翁,有没有效果,试了不就知道了嘛。
  反正哪怕是失败了,情况也不会比现在更差。”
  李承宗可是知道,后世的新疆和河北都是棉花种植的大省。
  很显然,河北各地是非常适合棉花种植的。
  李渊:……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