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敖曹:河北汉人之光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恋上你看书网,鼎天
本段主要讲一讲高乾为首的渤海高氏在北魏末年和东魏时期的地位浮沉,兼论一下东魏初期的政治格局与矛盾。
北魏末年,中央政治混乱昏暗,北镇兵变成风,这一时期的汉人武装力量也并非全无表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以渤海高氏为代表的河北汉人武装。
高乾字乾邕,渤海人士,其父名高翼,兄弟四人,老二名高仲密、老三高敖曹、老四高季式。
高乾家族属名族渤海高氏,兄弟几人自小称豪乡里,四处劫掠、招聚侠客。以至于其父亲高翼也受到连累,常常待在监狱里,只有遇到大赦才能回家,因此感慨四个儿子都不是好东西,自己死了恐怕没有儿子添土。
高翼死后,高敖曹为其大起坟墓,对之曰:“老公!子生平畏不得一锹土,今被压,竟知为人不?”
高乾年轻时,曾向博陵人崔圣念求亲,却被拒绝。高乾便与弟弟高敖曹将崔家女儿抢走。到村外后,高敖曹对高乾道:“为何不行夫妻之礼。”高乾便在野外与崔家女交合,然后带她回家。
由此可见,高家几兄弟年轻时就是横行乡里、人憎鬼厌的大街痞。
高乾成年后,便觉醒了政治方面的诉求,前往北魏朝廷担任官职,并暗中依附后来被尔朱荣立为皇帝的北魏宗室元子攸,即就是后来的孝庄帝。
当时六镇兵变在河北愈演愈烈,北魏朝廷因高氏乡里豪强,封高乾之父高翼为渤海太守,寄望其招聚乡里、抵抗叛军。
但不久之后,渤海郡就被六镇叛军击破,高翼率众离乡,徙居河、济之间,北魏朝廷又封其为东冀州刺史。
再之后尔朱荣入朝,并制造了河阴之变这一惨案。高乾便投奔其父,在河济之间起兵造反,并接受了叛军葛荣所赐封的官职。
河阴之变后,尔朱荣返回晋阳遥控朝政,高乾才又在孝庄帝的招抚下选择归降朝廷。
但尔朱荣因其曾经参与叛乱为由,不准高乾在朝中任职,将其遣返乡里。其背后的意味,自然是不希望河北汉人武装力量成为孝庄帝对抗自己的爪牙筹码。
530年,孝庄帝诛杀尔朱荣。高乾驰援洛阳,被任命为河北大使,并回乡招集乡勇,以对抗拥兵在外的尔朱家族。
高乾临行时,孝庄帝亲自送到河桥,并举起酒杯,指着河水道:“你们兄弟是冀州豪杰,一定能让士卒效死。京城倘若有什么变故,你们可以为我支援。”
高乾流着眼泪,接受诏命。其弟高敖曹则拔剑起舞,发誓要为皇帝效死命。
但不久之后,尔朱兆便攻入洛阳,弑杀孝庄帝。
因为尔朱氏弑君乱政,高乾便联通乡里渤海封氏封隆之等再次起兵造反,并接受幽州刺史刘灵助的号令。
刘灵助就是尔朱荣当年崇信的术士,在河阴之变中为尔朱荣占卜、劝阻尔朱荣称帝,后来便被尔朱荣任命为幽州刺史。大概算命事业发展顺利、搞得自己也信了,算出自己天命所归,于是便起兵造反。
公元531年二月,殷州刺史尔朱羽生率五千人马袭击信都,高敖曹来不及披挂铠甲,便率领十余人骑马迎击。
高乾从城中用绳子吊放下来五百人,追救高敖曹没能赶上,高敖曹已与尔朱羽生的部队交战,尔朱羽生大败而逃。高敖曹的槊术盖世无双,他的部下也个个都以一当百,当时人称高敖曹是项羽再生。
其时河北豪强除了要面对尔朱氏正面战场的压力,还有自太行山东来、统率六镇人马的高欢。
有关这一段事情经过,已经在高欢章有所描写。河北豪强高乾、封隆之等拉拢迎接高欢,希望高欢能够背叛尔朱氏。
之后的事态发展,也证明了高欢确有霸主雄姿,在韩陵之战中成功击溃了尔朱氏联军,成为北魏末年新的权臣霸主。
高欢之所以能够成就霸业,渤海高氏等河北豪强的支持功不可没。否则凭其六镇疲弱之众,能否在河北站稳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532年,高敖曹又随高欢与尔朱兆在韩陵交战。
当时,高敖曹部将王桃汤、东方老都是汉人。
高欢道:“高都督你所率领的都是汉族子弟,恐怕不济事,我看得分一千多鲜卑兵去才行,你意下如何?”
高敖曹答道:“我这些部曲训练已久,前后历次战斗,战斗力不弱于鲜卑。现在如果加入鲜卑人,军情不能和合协调,胜了就会争功,败了就会推罪。我愿自领汉军,不需要另配鲜卑人。”
高欢同意了他的要求。两军交战后,高欢作战不利,率军后撤,尔朱兆趁胜追击。
这时,高岳率五百骑兵在前冲锋,斛律敦随后召集败兵,而高敖曹则与蔡儁带领一千兵马从栗园出击,将尔朱兆的军队拦腰截断,大败敌军。
由此可见,高欢能够进入河北并且战胜尔朱氏,河北汉人武装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532年,高欢改立平阳王元修为帝,是为北魏孝武帝。
533年,高乾因此前丧父未能守孝,便上表请求辞职,打算回家守孝三年。
孝武帝便解除高乾侍中之职,只保留其司空之位,还加封他为长乐郡公。
当时,高乾虽要求解职,但没料到孝武帝会立即批准,由于失去侍中之职,不能插手朝务,因此怏怏不乐。
后来,孝武帝欲除掉高欢,便招揽高乾,并对他道:“司空世代忠良,如今又建有大功,我们虽是君臣,但情同兄弟,应该立下盟约。”
高乾回答道:“以身许国,不敢有二心。”当时事起仓促,高乾也没有想到孝武帝会有异图,便没有坚决推辞,也没有向高欢禀报。
后来,高欢屡次上奏朝廷,请求任命高乾为侍中,但都未获批准。
高乾见状,感到灾难将至,便密奏高欢,要求出镇徐州,不久便被任命为使持节、都督三徐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徐州刺史。
高乾将要赴任时,孝武帝得知他与高欢的对话,让人对高欢道:“高乾曾和我私下有过盟约,如今却反复无常。”
高欢听说高乾与皇帝结盟,也对他产生恶感,于是把高乾评论时事的文书,加以密封,送给孝武帝。
孝武帝便把高乾囚禁在门下省,还在高欢的使者面前痛斥于他。
高乾愤然道:“陛下自己有企图,反而说我反复无常,您把罪责推到我的身上,哪有活命的可能?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功大身危,自古如此。死就死了,我无愧于孝庄帝!”
于是,孝武帝赐死高乾,年仅三十七岁。
高乾死于北魏分裂之前,北魏孝武帝与权臣高欢这一对新的对手彼此试探交锋的敏感时期。
相关内情,历来众说纷纭,但归根究底,还是在与高乾身份的特殊性和政治立场的不清晰所导致的个人悲剧。
与高乾身份背景类似的封隆之,在这一敏感时期就要比高乾巧妙得多。斛斯椿等人向孝武帝进谗言,封隆之逃回了故里。高欢知道封隆之遭受了诬陷,便召封隆之前往晋阳。
不久后,孝武帝又以本官征召,封隆之坚辞,未去赴任,封隆之依然行并州刺史事。
当时高欢虽然击败了尔朱氏联军,但其作为新的权臣威严尚未完全树立起来。而北魏孝武帝也并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傀儡君主,其麾下自有一批拥趸。
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高乾及其背后的河北汉人武装是有着一定左右时局发展能力的,而高乾很明显是打算借由这种能量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源。
但是河北汉人武装内部组织松散,远不如高欢麾下的北镇集团拥有生存和政治进步双重需求那样富有凝聚力。
像同为河北汉人武装代表的封隆之、李元忠等,在这一时期便几乎没有和高乾在政治上声援互动的行为。
高乾所希望的政治处境,无疑是在孝武帝和高欢这对君臣之间左右逢源,乃至于成为第三方左右时局走向的势力。
但高乾的悲剧在于,他并不是时局中的唯一选择。
对孝武帝而言,在内有斛斯椿、王思政等胡汉大臣的辅佐,在外有贺拔岳兄弟可为制衡。
而高欢的立场则就更清晰,他始终明确自己赖以做大的根本力量就是其麾下的北镇力量,由其韩陵之战前对高敖曹部曲战斗力的质疑便可见一斑。
高乾的死,对孝武帝而言是恼羞成怒、放弃并惩罚一个不肯依附他的河北豪强,对高欢而言则是提前剪灭一个潜在的对手和隐患。
高乾死后,其兄弟高敖曹等纷纷投奔高欢,似乎可以证明高欢并无加害高乾之心。
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高氏兄弟已经不是早年横行乡里、意气用事的乡里侠少,他们需要保全自身的政治地位和乡土势力。
高乾是由孝武帝下令诛杀,而且孝武帝所任用的斛斯椿等乃是尔朱氏余孽,渤海高氏起义河北的一大政治意图就是反对尔朱荣势力。
政治上既不同步,彼此又存在血仇。高敖曹等此时投奔高欢,既是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决定,也是他们当时唯一的选择。
毕竟高欢当时已经彻底消灭尔朱兆,并以晋阳为其霸府、确立了并肆之地为其大本营的路线,与河北豪强之间并不存在针锋相对的乡土资源竞争矛盾。
公元534年,高欢自晋阳起兵南下,所奉持的名义也是诛杀斛斯椿等尔朱氏余孽,这与河北豪强的政治诉求是相同的。
高乾死后,其弟高敖曹在公元538年的河桥之战中战死。自此以后,东魏方面便鲜有汉人担任方面大将。
高敖曹的死,当然不可以直接归咎于高欢,但其实仔细分析之下,高敖曹应该是死于东西两大北镇武人集团的联合绞杀。
高敖曹的军事能力不必多言,尽管高欢坐拥六镇大部分的军事武装、且麾下多有北镇将领,但在东西魏对峙的前期,高敖曹始终都是独当一面的统军大将。
当时世道,南下的北镇武人已经成为主流,西魏的塔防大师王思政也还没有神功大成,高敖曹可以说是当时河北汉人武装最出色的代表人物,其行事作风也的确是让人志气大壮。
高敖曹曾与北豫州刺史郑严祖玩握槊搏戏,御史中丞刘贵遣人来召见郑严祖,高敖曹却不放行,并命人将刘贵使者用木枷锁住,刘贵使者说:“枷时易,脱时难。”
高敖曹直接抽刀砍掉使者头颅并说道:“何难之有?”
之后高敖曹又与刘贵相坐,有人来奏黄河民工死伤甚巨,刘贵说:“头钱价汉,随之死。”高敖曹闻言大怒,抽刀便要砍刘贵。
刘贵逃回军营,高敖曹还要召集部伍攻击刘贵军,侯景、万俟洛等胡将劝说之下,高敖曹才肯罢休。
刘贵就是当年高欢落魄投靠尔朱荣时、数次向尔朱荣举荐高欢的匈奴人,面对高欢的良朋故友,高敖曹尚且寸步不让。
虽然后世有论刘贵所谓“一钱汉”并非特指汉人命贱,高敖曹反应过激云云,但先有社会普遍的歧视氛围形成,才会有闻言大怒的反应,这是必然而有的现实。
高敖曹性格或有偏激刚愎之处,但其不阿贵幸、勇于反击的作风,在北魏末年胡风浸深、六镇武人桀骜当时的社会氛围中,亦足可称筋骨强悍。
史载高欢对高敖曹礼遇有加,临军常以鲜卑语号令,但在面对高敖曹时便说汉话。高敖曹曾入丞相府遭到门仆阻止,高敖曹引弓射之,高欢亦不见罪。
但无论高欢个人对高敖曹怎样的礼遇,东魏之所建立依赖北镇武人为其军事基础的基本路线不会改变,高敖曹这样的存在在东魏自然是一个异类。
东西魏河桥之战,是东魏侯景、高敖曹率先发难,进攻金墉城。之后侯景退走河桥,西魏大军得以全力进攻高敖曹部,高敖曹最终不敌退走,抵达河阳时却被河阳太守高永乐拒绝接纳,最终西魏追兵赶到、斩杀高敖曹。
在这过程中,始终不见侯景对高敖曹进行有效增援,而作为高欢族亲的高永乐对高敖曹更是恶意明显。
所以说,高敖曹的死,其实是北镇武人为主体的东西魏联合对高敖曹这一汉人武装代表的排斥与加害。
侯景作为怀朔镇仅次于高欢的北镇武人代表,其时又离开河北前往河南发展,高敖曹也时常领兵于河南进行军事活动,彼此间的势力范围与活动空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
虽然河桥之战的爆发不是以铲除高敖曹为最大动机,但当战场局部形势形成时,侯景是有绝对的理由和动机放弃高敖曹这一友军。
高敖曹长久以来不合群的桀骜姿态,也让他遭到东魏北镇武人群体杯葛排斥,因此高永乐落井下石,眼睁睁看着高敖曹被西魏军队斩杀。
高欢对渤海高氏的态度,也是东魏政权初期势力格局一大线索。
最初,高欢刚刚接手六镇镇民,因六镇之众疲弱难战、势力仍然弱小。正是靠着河北豪强的主动接纳,高欢才得以顺利进入河北。
直至韩陵之战时,高欢的兵力仍然远逊尔朱氏,这说明他对六镇镇民的整编仍然不够彻底有效。
前文有讲,高欢对六镇镇民的收复,是建立在一系列包括欺诈在内的权术基础上的。因此高欢对六镇镇民的控制力究竟几深,仍然存在着很大的讨论空间。
起码在邙山之战发生时,六镇镇民或者说其中的代表将领,对高欢是否笃定效忠,就连高欢自己都不能确定。
这其中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东魏将领彭乐。战争初期,彭乐因为冲得太猛,有人诬告彭乐反叛,高欢居然信了。而彭乐在几乎抓住宇文泰的情况下仍然放走对方,足见上下级的沟通是存在很大问题。
据此言之,高欢之对六镇的掌控,与其说是令行禁止,不如说是拉拢示好。
{东魏武定四年末,高欢临终前看到儿子高澄忧心忡忡,就问儿子是否担心侯景造反。
高欢说:“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拨扈志,顾我能养,岂为汝驾御也?”
这段话很著名,为研究此段历史的学者所熟知。
“养”与“被养”,放在东魏具体的历史场景中,高欢显然是被动的,他不能不养。
汉族官僚杜弼三番五次提醒高欢,干涉一下勋贵“掠夺万民”的行为,高欢的回答是:“诸勋人身触锋刃,百死一生,纵其贪鄙,所取处大”。
这则例证,反映了高欢与勋贵之间“养”的具体涵义:高欢纵容勋贵,换取勋贵在武力上的支持。所以,高欢和勋贵之间的关系,在上下级之外,某种程度上带有对等的性质。}
有关高欢对北镇武人的纵容,还有一段他和杜弼之间的对话同样很知名。
弼来,我语尔。天下浊乱,习俗已久。今督将家属多在关西,黑獭常相招诱,人情去留未定。江东复有一吴儿老翁萧衍者,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我若急作法网,不相饶借,恐督将尽投黑獭,士子悉奔萧衍,则人物流散,何以为国?尔宜少待,吾不忘之。
这段对话显示出高欢对其政权基础的认识,所谓督将在这语境下就是指的鲜卑、或者说北镇武人,在高欢看来,东魏统治的基础就在于北镇武人和中原士大夫。
在西魏这一心腹大患未除之前,这二者都需要优待笼络。
高欢最后一句“尔宜少待,吾不忘之”,指的是高欢已经决定毕其功于一役,沙苑之战解决西魏的威胁后便认真考虑杜弼的提议。
但很可惜,沙苑之战事与愿违,高欢也已经意识到西魏已经不是一两场战事就能解决的危机,需要做好长久的准备。
536年,高欢之子高澄前往邺都辅政,并在之后主持了一系列打击权贵的反腐工作,常被后世援引解读。
但高澄打击权贵的同时,东魏的外部环境发生基本变化了吗?或者说,高欢此前所言“尔宜少待”的政治环境达成了吗?
没有!非但没有,反而因为沙苑之战的战败变得更加恶劣。
东魏是一个霸府政权,而不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王朝,一切的政治活动都要围绕军事这一根本目标。
东魏的外部环境既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高欢所忧虑的边患问题仍然存在,那么高澄的一系列改革、特别是针对晋阳北镇勋贵群体的打压,注定只能虎头蛇尾!
回到渤海高氏的问题上,高欢认为立国的根本在于北镇武人和中原士大夫,那么高乾兄弟属于这二者吗?
高乾兄弟并不属于传统的世族官僚,说他们是河北地方豪强更加合适,他们兄弟以乡资为基础、以武功为途径,并不同于完全脱离乡土基础的世族中央政治官僚。
公元543年,高乾之弟高仲密据州反叛,投靠西魏,从而引发了东西魏第四场大战的邙山之战。
有关高仲密的背叛原因,有说是情色事件引起,有说是因为高澄主持的整顿吏治,也有说高仲密本身品德才能低劣等等。
高仲密的反叛,其实就是渤海高氏在东魏政权一路走低的一个结果。
诚然,渤海高氏在高欢霸权初期是地位超然、拥有盟友地位,就连高欢都要称呼高乾为大叔。
高乾的死是其家族遭受的第一次打击,其诸弟俱不能代替高乾维持在北魏以及东魏政权中的政治地位和号召力。
高敖曹的死是第二次打击,渤海高氏丧失了在河北豪强武装中超然的领袖地位。
政治与军事上双重失意后,渤海高氏还能剩下什么?那就是不菲的乡土人脉和经济资源。
史载高仲密担任御史中尉期间,选用御史多为其亲戚乡老、不孚众望,被高澄勒令改选。这明显就是高仲密自恃势位,希望在朝中树立引援同党的一次尝试。
高仲密并不具备其兄高乾的政治声望和号召力,也不具备其弟高敖曹出色的军事才能,并且没有敏锐的意识到东魏时局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高欢霸业之初,渤海高氏是其政治盟友,但在东魏建立多年后,渤海高氏已经成为高欢政权的一个障碍。
特别当西魏分立已成定局,高欢需要长期供养北镇镇兵以讨伐对抗西魏时,来自河北的钱粮便是他控制北镇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因此,高欢是绝对不能容忍河北仍然存在诸如渤海高氏这种掌握大量乡土资源的豪强仍然存在的。
比如和高乾兄弟一同迎接高欢进入河北的赵郡李元忠,元忠的家境富厚,家里的人喜欢举贷求利,他就常常烧掉借约,免掉他人的债务。
元忠虽居要职,最初对日常杂事从不插手,而只以声酒自娱,且常常喝醉。大小家事,也是一点都不关心。园庭之中,种满了果树药材,亲戚朋友来访,一定留下喝酒。经常挟弹携壶,遨游里闾,饮酒作乐,怡然自得。
而等到李元忠晚年,孙腾、司马子如曾一同拜访过元忠,见他坐在庭院中的树底下,披着被端着酒壶,周围再无长物。
元忠对二位说:“没有想到今天只有粗糙的饭食。”边说边呼妻出来,其妻衣不曳地。
二位互相看了一眼,感叹着走了,马上给他送来了许多的米绢衣服,元忠接受了,却很快分发给了周围的人。
李元忠虽然在东魏政治地位得到进步,但其经济利益却前后差距明显。或许正是因为对乡土资源的放弃,才换来高氏对其网开一面的优待。
高仲密既不具备出色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又不肯放弃世代积累的乡土经济资源,最终走上了反叛东魏的道路。
河北世族豪门在高欢的创业初期,是他的亲密伙伴。
但当他霸业初成、确立权臣地位时,便不希望河北世族出现能够与他相等的政治人物。随着军事力量渐强,其所倚重的北镇武人便开始有意排斥汉人武装力量。
最终,为了增强国力、获得河北钱粮的控制权,河北世族豪强们要么反叛东魏,要么放弃乡土资源、退化乡土豪强色彩,成为受命于中央的官僚。
北齐年间所发生的乾明政变,便代表着汉人世族力量在北齐朝廷的萎缩。
以杨愔为首的汉人官僚们虽然在高洋死后一度取得北齐朝廷的执政权,但在高演、高湛近乎闹剧的反扑之下,很快就遭到了颠覆。
所以北齐中后期的世族官僚,其实是类似于侫幸一类的存在。他们的权力来源,严重依赖君王的宠幸,除此之外,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不具备任何能与勋贵集团抗衡的实力。
北齐后期一些政治现象,其实展现出类似北魏末年河阴之变前后的特征。
北齐虽然继承了北魏大部分的遗产,但也继承了很多弊病,尽管在制度建设的很多方面都要超出了同时期的北周,最终还是因为上层政治的长期混乱而覆灭。。。
本段主要讲一讲高乾为首的渤海高氏在北魏末年和东魏时期的地位浮沉,兼论一下东魏初期的政治格局与矛盾。
北魏末年,中央政治混乱昏暗,北镇兵变成风,这一时期的汉人武装力量也并非全无表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以渤海高氏为代表的河北汉人武装。
高乾字乾邕,渤海人士,其父名高翼,兄弟四人,老二名高仲密、老三高敖曹、老四高季式。
高乾家族属名族渤海高氏,兄弟几人自小称豪乡里,四处劫掠、招聚侠客。以至于其父亲高翼也受到连累,常常待在监狱里,只有遇到大赦才能回家,因此感慨四个儿子都不是好东西,自己死了恐怕没有儿子添土。
高翼死后,高敖曹为其大起坟墓,对之曰:“老公!子生平畏不得一锹土,今被压,竟知为人不?”
高乾年轻时,曾向博陵人崔圣念求亲,却被拒绝。高乾便与弟弟高敖曹将崔家女儿抢走。到村外后,高敖曹对高乾道:“为何不行夫妻之礼。”高乾便在野外与崔家女交合,然后带她回家。
由此可见,高家几兄弟年轻时就是横行乡里、人憎鬼厌的大街痞。
高乾成年后,便觉醒了政治方面的诉求,前往北魏朝廷担任官职,并暗中依附后来被尔朱荣立为皇帝的北魏宗室元子攸,即就是后来的孝庄帝。
当时六镇兵变在河北愈演愈烈,北魏朝廷因高氏乡里豪强,封高乾之父高翼为渤海太守,寄望其招聚乡里、抵抗叛军。
但不久之后,渤海郡就被六镇叛军击破,高翼率众离乡,徙居河、济之间,北魏朝廷又封其为东冀州刺史。
再之后尔朱荣入朝,并制造了河阴之变这一惨案。高乾便投奔其父,在河济之间起兵造反,并接受了叛军葛荣所赐封的官职。
河阴之变后,尔朱荣返回晋阳遥控朝政,高乾才又在孝庄帝的招抚下选择归降朝廷。
但尔朱荣因其曾经参与叛乱为由,不准高乾在朝中任职,将其遣返乡里。其背后的意味,自然是不希望河北汉人武装力量成为孝庄帝对抗自己的爪牙筹码。
530年,孝庄帝诛杀尔朱荣。高乾驰援洛阳,被任命为河北大使,并回乡招集乡勇,以对抗拥兵在外的尔朱家族。
高乾临行时,孝庄帝亲自送到河桥,并举起酒杯,指着河水道:“你们兄弟是冀州豪杰,一定能让士卒效死。京城倘若有什么变故,你们可以为我支援。”
高乾流着眼泪,接受诏命。其弟高敖曹则拔剑起舞,发誓要为皇帝效死命。
但不久之后,尔朱兆便攻入洛阳,弑杀孝庄帝。
因为尔朱氏弑君乱政,高乾便联通乡里渤海封氏封隆之等再次起兵造反,并接受幽州刺史刘灵助的号令。
刘灵助就是尔朱荣当年崇信的术士,在河阴之变中为尔朱荣占卜、劝阻尔朱荣称帝,后来便被尔朱荣任命为幽州刺史。大概算命事业发展顺利、搞得自己也信了,算出自己天命所归,于是便起兵造反。
公元531年二月,殷州刺史尔朱羽生率五千人马袭击信都,高敖曹来不及披挂铠甲,便率领十余人骑马迎击。
高乾从城中用绳子吊放下来五百人,追救高敖曹没能赶上,高敖曹已与尔朱羽生的部队交战,尔朱羽生大败而逃。高敖曹的槊术盖世无双,他的部下也个个都以一当百,当时人称高敖曹是项羽再生。
其时河北豪强除了要面对尔朱氏正面战场的压力,还有自太行山东来、统率六镇人马的高欢。
有关这一段事情经过,已经在高欢章有所描写。河北豪强高乾、封隆之等拉拢迎接高欢,希望高欢能够背叛尔朱氏。
之后的事态发展,也证明了高欢确有霸主雄姿,在韩陵之战中成功击溃了尔朱氏联军,成为北魏末年新的权臣霸主。
高欢之所以能够成就霸业,渤海高氏等河北豪强的支持功不可没。否则凭其六镇疲弱之众,能否在河北站稳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532年,高敖曹又随高欢与尔朱兆在韩陵交战。
当时,高敖曹部将王桃汤、东方老都是汉人。
高欢道:“高都督你所率领的都是汉族子弟,恐怕不济事,我看得分一千多鲜卑兵去才行,你意下如何?”
高敖曹答道:“我这些部曲训练已久,前后历次战斗,战斗力不弱于鲜卑。现在如果加入鲜卑人,军情不能和合协调,胜了就会争功,败了就会推罪。我愿自领汉军,不需要另配鲜卑人。”
高欢同意了他的要求。两军交战后,高欢作战不利,率军后撤,尔朱兆趁胜追击。
这时,高岳率五百骑兵在前冲锋,斛律敦随后召集败兵,而高敖曹则与蔡儁带领一千兵马从栗园出击,将尔朱兆的军队拦腰截断,大败敌军。
由此可见,高欢能够进入河北并且战胜尔朱氏,河北汉人武装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532年,高欢改立平阳王元修为帝,是为北魏孝武帝。
533年,高乾因此前丧父未能守孝,便上表请求辞职,打算回家守孝三年。
孝武帝便解除高乾侍中之职,只保留其司空之位,还加封他为长乐郡公。
当时,高乾虽要求解职,但没料到孝武帝会立即批准,由于失去侍中之职,不能插手朝务,因此怏怏不乐。
后来,孝武帝欲除掉高欢,便招揽高乾,并对他道:“司空世代忠良,如今又建有大功,我们虽是君臣,但情同兄弟,应该立下盟约。”
高乾回答道:“以身许国,不敢有二心。”当时事起仓促,高乾也没有想到孝武帝会有异图,便没有坚决推辞,也没有向高欢禀报。
后来,高欢屡次上奏朝廷,请求任命高乾为侍中,但都未获批准。
高乾见状,感到灾难将至,便密奏高欢,要求出镇徐州,不久便被任命为使持节、都督三徐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徐州刺史。
高乾将要赴任时,孝武帝得知他与高欢的对话,让人对高欢道:“高乾曾和我私下有过盟约,如今却反复无常。”
高欢听说高乾与皇帝结盟,也对他产生恶感,于是把高乾评论时事的文书,加以密封,送给孝武帝。
孝武帝便把高乾囚禁在门下省,还在高欢的使者面前痛斥于他。
高乾愤然道:“陛下自己有企图,反而说我反复无常,您把罪责推到我的身上,哪有活命的可能?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功大身危,自古如此。死就死了,我无愧于孝庄帝!”
于是,孝武帝赐死高乾,年仅三十七岁。
高乾死于北魏分裂之前,北魏孝武帝与权臣高欢这一对新的对手彼此试探交锋的敏感时期。
相关内情,历来众说纷纭,但归根究底,还是在与高乾身份的特殊性和政治立场的不清晰所导致的个人悲剧。
与高乾身份背景类似的封隆之,在这一敏感时期就要比高乾巧妙得多。斛斯椿等人向孝武帝进谗言,封隆之逃回了故里。高欢知道封隆之遭受了诬陷,便召封隆之前往晋阳。
不久后,孝武帝又以本官征召,封隆之坚辞,未去赴任,封隆之依然行并州刺史事。
当时高欢虽然击败了尔朱氏联军,但其作为新的权臣威严尚未完全树立起来。而北魏孝武帝也并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傀儡君主,其麾下自有一批拥趸。
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高乾及其背后的河北汉人武装是有着一定左右时局发展能力的,而高乾很明显是打算借由这种能量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源。
但是河北汉人武装内部组织松散,远不如高欢麾下的北镇集团拥有生存和政治进步双重需求那样富有凝聚力。
像同为河北汉人武装代表的封隆之、李元忠等,在这一时期便几乎没有和高乾在政治上声援互动的行为。
高乾所希望的政治处境,无疑是在孝武帝和高欢这对君臣之间左右逢源,乃至于成为第三方左右时局走向的势力。
但高乾的悲剧在于,他并不是时局中的唯一选择。
对孝武帝而言,在内有斛斯椿、王思政等胡汉大臣的辅佐,在外有贺拔岳兄弟可为制衡。
而高欢的立场则就更清晰,他始终明确自己赖以做大的根本力量就是其麾下的北镇力量,由其韩陵之战前对高敖曹部曲战斗力的质疑便可见一斑。
高乾的死,对孝武帝而言是恼羞成怒、放弃并惩罚一个不肯依附他的河北豪强,对高欢而言则是提前剪灭一个潜在的对手和隐患。
高乾死后,其兄弟高敖曹等纷纷投奔高欢,似乎可以证明高欢并无加害高乾之心。
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高氏兄弟已经不是早年横行乡里、意气用事的乡里侠少,他们需要保全自身的政治地位和乡土势力。
高乾是由孝武帝下令诛杀,而且孝武帝所任用的斛斯椿等乃是尔朱氏余孽,渤海高氏起义河北的一大政治意图就是反对尔朱荣势力。
政治上既不同步,彼此又存在血仇。高敖曹等此时投奔高欢,既是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决定,也是他们当时唯一的选择。
毕竟高欢当时已经彻底消灭尔朱兆,并以晋阳为其霸府、确立了并肆之地为其大本营的路线,与河北豪强之间并不存在针锋相对的乡土资源竞争矛盾。
公元534年,高欢自晋阳起兵南下,所奉持的名义也是诛杀斛斯椿等尔朱氏余孽,这与河北豪强的政治诉求是相同的。
高乾死后,其弟高敖曹在公元538年的河桥之战中战死。自此以后,东魏方面便鲜有汉人担任方面大将。
高敖曹的死,当然不可以直接归咎于高欢,但其实仔细分析之下,高敖曹应该是死于东西两大北镇武人集团的联合绞杀。
高敖曹的军事能力不必多言,尽管高欢坐拥六镇大部分的军事武装、且麾下多有北镇将领,但在东西魏对峙的前期,高敖曹始终都是独当一面的统军大将。
当时世道,南下的北镇武人已经成为主流,西魏的塔防大师王思政也还没有神功大成,高敖曹可以说是当时河北汉人武装最出色的代表人物,其行事作风也的确是让人志气大壮。
高敖曹曾与北豫州刺史郑严祖玩握槊搏戏,御史中丞刘贵遣人来召见郑严祖,高敖曹却不放行,并命人将刘贵使者用木枷锁住,刘贵使者说:“枷时易,脱时难。”
高敖曹直接抽刀砍掉使者头颅并说道:“何难之有?”
之后高敖曹又与刘贵相坐,有人来奏黄河民工死伤甚巨,刘贵说:“头钱价汉,随之死。”高敖曹闻言大怒,抽刀便要砍刘贵。
刘贵逃回军营,高敖曹还要召集部伍攻击刘贵军,侯景、万俟洛等胡将劝说之下,高敖曹才肯罢休。
刘贵就是当年高欢落魄投靠尔朱荣时、数次向尔朱荣举荐高欢的匈奴人,面对高欢的良朋故友,高敖曹尚且寸步不让。
虽然后世有论刘贵所谓“一钱汉”并非特指汉人命贱,高敖曹反应过激云云,但先有社会普遍的歧视氛围形成,才会有闻言大怒的反应,这是必然而有的现实。
高敖曹性格或有偏激刚愎之处,但其不阿贵幸、勇于反击的作风,在北魏末年胡风浸深、六镇武人桀骜当时的社会氛围中,亦足可称筋骨强悍。
史载高欢对高敖曹礼遇有加,临军常以鲜卑语号令,但在面对高敖曹时便说汉话。高敖曹曾入丞相府遭到门仆阻止,高敖曹引弓射之,高欢亦不见罪。
但无论高欢个人对高敖曹怎样的礼遇,东魏之所建立依赖北镇武人为其军事基础的基本路线不会改变,高敖曹这样的存在在东魏自然是一个异类。
东西魏河桥之战,是东魏侯景、高敖曹率先发难,进攻金墉城。之后侯景退走河桥,西魏大军得以全力进攻高敖曹部,高敖曹最终不敌退走,抵达河阳时却被河阳太守高永乐拒绝接纳,最终西魏追兵赶到、斩杀高敖曹。
在这过程中,始终不见侯景对高敖曹进行有效增援,而作为高欢族亲的高永乐对高敖曹更是恶意明显。
所以说,高敖曹的死,其实是北镇武人为主体的东西魏联合对高敖曹这一汉人武装代表的排斥与加害。
侯景作为怀朔镇仅次于高欢的北镇武人代表,其时又离开河北前往河南发展,高敖曹也时常领兵于河南进行军事活动,彼此间的势力范围与活动空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
虽然河桥之战的爆发不是以铲除高敖曹为最大动机,但当战场局部形势形成时,侯景是有绝对的理由和动机放弃高敖曹这一友军。
高敖曹长久以来不合群的桀骜姿态,也让他遭到东魏北镇武人群体杯葛排斥,因此高永乐落井下石,眼睁睁看着高敖曹被西魏军队斩杀。
高欢对渤海高氏的态度,也是东魏政权初期势力格局一大线索。
最初,高欢刚刚接手六镇镇民,因六镇之众疲弱难战、势力仍然弱小。正是靠着河北豪强的主动接纳,高欢才得以顺利进入河北。
直至韩陵之战时,高欢的兵力仍然远逊尔朱氏,这说明他对六镇镇民的整编仍然不够彻底有效。
前文有讲,高欢对六镇镇民的收复,是建立在一系列包括欺诈在内的权术基础上的。因此高欢对六镇镇民的控制力究竟几深,仍然存在着很大的讨论空间。
起码在邙山之战发生时,六镇镇民或者说其中的代表将领,对高欢是否笃定效忠,就连高欢自己都不能确定。
这其中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东魏将领彭乐。战争初期,彭乐因为冲得太猛,有人诬告彭乐反叛,高欢居然信了。而彭乐在几乎抓住宇文泰的情况下仍然放走对方,足见上下级的沟通是存在很大问题。
据此言之,高欢之对六镇的掌控,与其说是令行禁止,不如说是拉拢示好。
{东魏武定四年末,高欢临终前看到儿子高澄忧心忡忡,就问儿子是否担心侯景造反。
高欢说:“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拨扈志,顾我能养,岂为汝驾御也?”
这段话很著名,为研究此段历史的学者所熟知。
“养”与“被养”,放在东魏具体的历史场景中,高欢显然是被动的,他不能不养。
汉族官僚杜弼三番五次提醒高欢,干涉一下勋贵“掠夺万民”的行为,高欢的回答是:“诸勋人身触锋刃,百死一生,纵其贪鄙,所取处大”。
这则例证,反映了高欢与勋贵之间“养”的具体涵义:高欢纵容勋贵,换取勋贵在武力上的支持。所以,高欢和勋贵之间的关系,在上下级之外,某种程度上带有对等的性质。}
有关高欢对北镇武人的纵容,还有一段他和杜弼之间的对话同样很知名。
弼来,我语尔。天下浊乱,习俗已久。今督将家属多在关西,黑獭常相招诱,人情去留未定。江东复有一吴儿老翁萧衍者,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我若急作法网,不相饶借,恐督将尽投黑獭,士子悉奔萧衍,则人物流散,何以为国?尔宜少待,吾不忘之。
这段对话显示出高欢对其政权基础的认识,所谓督将在这语境下就是指的鲜卑、或者说北镇武人,在高欢看来,东魏统治的基础就在于北镇武人和中原士大夫。
在西魏这一心腹大患未除之前,这二者都需要优待笼络。
高欢最后一句“尔宜少待,吾不忘之”,指的是高欢已经决定毕其功于一役,沙苑之战解决西魏的威胁后便认真考虑杜弼的提议。
但很可惜,沙苑之战事与愿违,高欢也已经意识到西魏已经不是一两场战事就能解决的危机,需要做好长久的准备。
536年,高欢之子高澄前往邺都辅政,并在之后主持了一系列打击权贵的反腐工作,常被后世援引解读。
但高澄打击权贵的同时,东魏的外部环境发生基本变化了吗?或者说,高欢此前所言“尔宜少待”的政治环境达成了吗?
没有!非但没有,反而因为沙苑之战的战败变得更加恶劣。
东魏是一个霸府政权,而不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王朝,一切的政治活动都要围绕军事这一根本目标。
东魏的外部环境既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高欢所忧虑的边患问题仍然存在,那么高澄的一系列改革、特别是针对晋阳北镇勋贵群体的打压,注定只能虎头蛇尾!
回到渤海高氏的问题上,高欢认为立国的根本在于北镇武人和中原士大夫,那么高乾兄弟属于这二者吗?
高乾兄弟并不属于传统的世族官僚,说他们是河北地方豪强更加合适,他们兄弟以乡资为基础、以武功为途径,并不同于完全脱离乡土基础的世族中央政治官僚。
公元543年,高乾之弟高仲密据州反叛,投靠西魏,从而引发了东西魏第四场大战的邙山之战。
有关高仲密的背叛原因,有说是情色事件引起,有说是因为高澄主持的整顿吏治,也有说高仲密本身品德才能低劣等等。
高仲密的反叛,其实就是渤海高氏在东魏政权一路走低的一个结果。
诚然,渤海高氏在高欢霸权初期是地位超然、拥有盟友地位,就连高欢都要称呼高乾为大叔。
高乾的死是其家族遭受的第一次打击,其诸弟俱不能代替高乾维持在北魏以及东魏政权中的政治地位和号召力。
高敖曹的死是第二次打击,渤海高氏丧失了在河北豪强武装中超然的领袖地位。
政治与军事上双重失意后,渤海高氏还能剩下什么?那就是不菲的乡土人脉和经济资源。
史载高仲密担任御史中尉期间,选用御史多为其亲戚乡老、不孚众望,被高澄勒令改选。这明显就是高仲密自恃势位,希望在朝中树立引援同党的一次尝试。
高仲密并不具备其兄高乾的政治声望和号召力,也不具备其弟高敖曹出色的军事才能,并且没有敏锐的意识到东魏时局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高欢霸业之初,渤海高氏是其政治盟友,但在东魏建立多年后,渤海高氏已经成为高欢政权的一个障碍。
特别当西魏分立已成定局,高欢需要长期供养北镇镇兵以讨伐对抗西魏时,来自河北的钱粮便是他控制北镇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因此,高欢是绝对不能容忍河北仍然存在诸如渤海高氏这种掌握大量乡土资源的豪强仍然存在的。
比如和高乾兄弟一同迎接高欢进入河北的赵郡李元忠,元忠的家境富厚,家里的人喜欢举贷求利,他就常常烧掉借约,免掉他人的债务。
元忠虽居要职,最初对日常杂事从不插手,而只以声酒自娱,且常常喝醉。大小家事,也是一点都不关心。园庭之中,种满了果树药材,亲戚朋友来访,一定留下喝酒。经常挟弹携壶,遨游里闾,饮酒作乐,怡然自得。
而等到李元忠晚年,孙腾、司马子如曾一同拜访过元忠,见他坐在庭院中的树底下,披着被端着酒壶,周围再无长物。
元忠对二位说:“没有想到今天只有粗糙的饭食。”边说边呼妻出来,其妻衣不曳地。
二位互相看了一眼,感叹着走了,马上给他送来了许多的米绢衣服,元忠接受了,却很快分发给了周围的人。
李元忠虽然在东魏政治地位得到进步,但其经济利益却前后差距明显。或许正是因为对乡土资源的放弃,才换来高氏对其网开一面的优待。
高仲密既不具备出色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又不肯放弃世代积累的乡土经济资源,最终走上了反叛东魏的道路。
河北世族豪门在高欢的创业初期,是他的亲密伙伴。
但当他霸业初成、确立权臣地位时,便不希望河北世族出现能够与他相等的政治人物。随着军事力量渐强,其所倚重的北镇武人便开始有意排斥汉人武装力量。
最终,为了增强国力、获得河北钱粮的控制权,河北世族豪强们要么反叛东魏,要么放弃乡土资源、退化乡土豪强色彩,成为受命于中央的官僚。
北齐年间所发生的乾明政变,便代表着汉人世族力量在北齐朝廷的萎缩。
以杨愔为首的汉人官僚们虽然在高洋死后一度取得北齐朝廷的执政权,但在高演、高湛近乎闹剧的反扑之下,很快就遭到了颠覆。
所以北齐中后期的世族官僚,其实是类似于侫幸一类的存在。他们的权力来源,严重依赖君王的宠幸,除此之外,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不具备任何能与勋贵集团抗衡的实力。
北齐后期一些政治现象,其实展现出类似北魏末年河阴之变前后的特征。
北齐虽然继承了北魏大部分的遗产,但也继承了很多弊病,尽管在制度建设的很多方面都要超出了同时期的北周,最终还是因为上层政治的长期混乱而覆灭。。。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