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157章 你让同乡去研究种田?

小说: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作者:树上木 更新时间:2024-01-20 23:28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b>郭安轻轻一笑,“微臣不怕,而且研究种田之事,那几个同乡也是十分愿意。”“嗯?”朱棣再次愣了,“咱还从未听过,有读书人愿意耕种田地的?”郭安说道“殿下有所不知,咱郭村之人,受祖上影响,大多都喜欢研究一些物件。正好,他们在老家之时,也经常侍弄田地,研究种田对他们来说,恐怕是最为轻松的一件事。”“哦?”朱棣又好奇了,“咱倒是想听上一听。”郭安道“殿下,微臣那几个同乡是读书人,虽然喜欢研究物件,还种过田地,却并没有养出农户那般苦来。但是,让他们进入王府为吏,他们又没那能力。而让他们去当个铺肆掌柜,他们又不愿为商贾。因此,微臣只是派他们研究种田。不过,他们研究种田,并不同于寻常农户,而是让他们几人负责观察统计农场的各块田地。”“那些田地中的粮食,都是用不同的土质,不同的肥料,不同的种子,不同的灌溉水量耕种。微臣想要他们观察出,在何种土地上种何种种子,使用何种肥料,再怎样浇灌田地,种植的粮食产量会更多?”“竟然还能如此?”朱棣眼睛瞪大,大受震动,“为何自古以来,从未有人去想过这些?”郭安道“殿下,能有大把时间研究这些的,只有那些乡绅权贵们。但是,那些乡绅权贵们掌握大量土地,却不屑耕种。他们宁愿抱着四书五经翻来覆去的读,也不愿去关心农事。自然没有人会去想这些。”朱棣眼中闪过一丝愤然,不过并没骂出。“此乃利国利民之大好事矣,郭卿要有何要求,尽管告知咱。”郭安笑道“还请殿下放心,但凡有什么事,微臣都会及时告知殿下。”朱棣满意的点点头。郭安继续说道“另外,微臣还准备让农场那四位同乡研究新的稻种与麦种。”“如何研究?”朱棣好奇问道。郭安缓缓说道“殿下,微臣观测,水稻与小麦也都是通过开花授粉,才能结出稻谷与麦谷来。”朱棣再次瞪大眼睛,“郭卿是说,水稻与小麦还会开花?咱虽是大明亲王,但咱也在凤阳种植过两年田地,怎么从未见过水稻与小麦开花?”郭安道“殿下不知,水稻与小麦所开的花不仅细小,还十分短暂,而且还都是在中午最热的时候开花。只要不是专门趴在水稻上观察,自然是发现不了,殿下也不例外。”“竟是如此?”朱棣满脸惊诧。随即,便连忙问道“那郭卿如何研究新的稻种与麦种?”郭安道“殿下,不论是水稻,还是小麦,都是同一株上的雄花粉与雌花粉结合,这才会产生后代,也就长出水稻与小麦……”“郭卿之意,是水稻与小麦也与那些家畜那般,需要两个雌雄花朵互相入一下,才能生出水稻与小麦?……”朱棣忍不住,再次打断郭安的话。郭安眼皮直抽搐,但是看着朱棣那满是求知欲的眼神,无奈道“殿下,植物与动物是不一样的。动物需要入,植物……就是如同殿下所想那般,水稻与小麦想要长出稻穗与麦穗来,也需要雌雄花粉互相结合!”朱棣瞪大眼睛,闪着兴奋的光芒,“竟如此神奇?”“嗯!”郭安微微点头,继续说道“只不过,同一株水稻上,会开出雌花与雄花来。一般来说,一株水稻就可以自己长出稻穗。但是,微臣想试一试,要是将两株优质的水稻上的雄花与雌花结合,长出的水稻会不会比他们的父母要更加大,更加优良?不过,此事恐需要大量不同地域的水稻、小麦来互相结合,并非一日之功,还请殿下理解。”朱棣砸吧了下嘴,兴奋道“郭卿之言,便如同马群配种,都是给那些母马配最健硕的公马的种。如此,生出的小马驹定然是最健硕的战马。郭卿的水稻也是这般道理,因此要是郭卿真的研究成功,长出的水稻也必然是颗粒最饱满,麦穗最大的水稻。”郭安听的目瞪口呆,朱棣虽然说的比较粗俗,但确实是这个道理,只能喃喃夸赞道。“殿下英明!”朱棣则是直接起身,一脸肃然的对着郭安恭恭敬敬拱手行了一礼,“郭卿之智,浩渺高深啊!有郭卿在,真乃咱北平府之福矣。”郭安一惊,连忙侧身回礼,“微臣万万不敢担殿下此誉。”朱棣没理会,而是继续满脸期待的看向郭安,“不知郭卿可还有何想要研究的物件?”郭安道“殿下,古人曾有用十株瓠苗嫁接成一蔓而结大瓠的方法,《齐民要术》更是有插梨一篇,前元更是出现将各种形似树木嫁接一起的例子。正好农场周围并无什么果树,微臣准备试验一番,准备改造花木与果品形态与颜色。如,柿接桃、桑上接杨梅、梅接桃、桃接杏、李接桃……”朱棣再次问道“还有呢?”郭安无奈道“殿下,莫要这般。府上只有微臣那几个同乡愿钻研农耕,已然很是足矣。”“嘿嘿……”朱棣讪讪一笑,“咱还是第一次听人如此讲述耕种之术,新奇不已。”说着,朱棣想起什么,再次说道“要是咱将郭卿之言呈给父皇,父皇必定比咱还激动,说不定直接给郭卿升官封爵也不是没有可能。”郭安脸色一喜,“多谢殿下提醒!”“……”朱棣脸色微僵。郭安笑道“不过,此事还未功成,如此上报有欺君之嫌,不若等功成,再由殿下向陛下报喜为好。”朱棣立即微笑道“还是郭卿思虑周全。”郭安再次道“殿下,不知那微臣那四个同乡的薪俸如何发放?”朱棣一怔,随即便笑道“好歹也是读书人,便与我燕王府书吏薪俸同级。”“多谢殿下!”……散值。郭安回到家中,将农场那四个同乡之事告知老管家,老管家不由满脸欣慰。“如今,我郭村终于再出一位大本事之人,郭村兴盛有望啊!”郭安很是不合时宜的打击道“但是,还请老管家告诫下去,当今陛下与前元那些皇帝不一样。但凡犯了大明律法,他们可在《大诰》上寻找对应的处罚,他们遭受非人折磨不说,我郭村被牵连流放之事,自是免不了。因此,他们想要赚钱,都公明正大的赚,万万不可犯大明律法。”老管家连忙应道“还请老爷放心,老仆定会给他们仔细交代清楚。要是有人不听,不用老爷出面,老仆便撵走他。”“辛苦福伯了!……”夜间。屋外皓月当空,屋内柔光一片。感受到身旁的柔软,郭安又有些心猿意马。只是,刚刚有所动作,便被一双小手捉住。“夫君,妾身这几日身体不适。”郭安慢慢的冷静下来。“要是夫君难以忍受,可让月兰服侍夫君。”郭安努力翻身,“妹子放心,为夫这两日有些操劳过度,正好借此机会休养几日。”“夫君休要胡言!”“老实些……”……接下来几日。郭安便钻在公房内,继续思考该研究些什么东西来赚钱。现在,燕王府貌似只有铁冶所在赚钱。捕鱼船随着倭寇的出现,算是收支平衡。农场现在,因为要养着一群老卒,也算是收支平衡。羊毛作坊,每个月倒还能赚个几千两银子,聊胜于无。纺织作坊,这几个月是彻底没生意了,只能靠下一次棉花采摘季。玻璃作坊,现在每个月倒是可以赚个两万两左右,但听说山东与河南等地,已经开始有别的玻璃作坊开始建造。再过一两个月,玻璃作坊的生意便只能维持在几千两,一万两之间。貌似,现在唯一能给燕王府赚大钱财的,只有张家湾码头了。一个月,靠着房租还有一些小摊铺肆,倒是能赚个四五万两银子。只是,仅凭赚这些银子,就想要让抠搜至极的朱老四同意那个计划,可怕还有些难度。“唉,还得多赚钱啊!”郭安无奈叹息一声,皱着眉头胡乱想着,“赚钱真难,怪不得那些国家都喜欢做无本买卖呢。”“要是能将高丽与倭国打下来,北平府是真的不用缺钱了!”“记得,倭国上好像有金矿和银矿,储量都还不少……”……“郭长史,郭长史……”正当郭安走神之时,马和从外面跑了进来。郭安问道“何事?”“殿下召您前去,好像是火药作坊那边之事!”马和道。“殿下在何处?”郭安直接起身,一边往外走去,一边问道。马和急忙回道“殿下这会应该在宫门口。”“殿下竟然这般着急?”郭安一惊,不敢怠慢,连忙往外走去。等到了宫门口,李旺带着一队护卫,护卫着一辆马车正在候着,不见朱棣的身影。显然,朱棣已经先上了马车。郭安没耽搁,连忙钻进马车。随即,马车便直接往外走去。郭安好奇问道“敢问殿下这般着急,可是出了急事?”朱棣回道“邱福派人向咱报喜,说郭卿让火药作坊研究的燃烧炸弹,已经做出来了!”“什么?”郭安大喜,“竟然这般快。”“哼。”朱棣有些不满,“自从郭卿让火药作坊那些工匠开始研制,已经两个多月了。而陶逸平与杨廷两人前来,才半个多月,便是研制出来。”郭安宽慰道“殿下,他二人毕竟是陶万户幼子与弟子,不能与府上那些工匠相比较……”。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