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640章 藩王百官震动

小说: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作者:树上木 更新时间:2024-04-01 12:54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一众藩王、公侯权贵、官员们,都一个个拿着农具,做模做样,象征性的掰下一颗玉米,再刨出来一株番薯。随即,便出了玻璃大棚,那些藩王、公侯、官员们,都还有些依依不舍。玻璃大棚内,太暖和了。另外,虽然他们不事农桑,但在亲自掰下玉米,刨出番薯之后,也是感觉到一些不对劲。这些玉米与番薯,一个个都长的太大太多了!朱棣也不管他们,有没有过足手瘾,直接下令,让郭秉雍、郭直、郭昌辰、郭山源带着一众徒弟,开始掰玉米,刨番薯。同时,还有一众禁卫入场,帮忙,火速收获。于是。在天地,朱家先祖,大明皇帝、太子、诸王、公侯权贵,文武百官,还有京师一众黎庶的见证下。一颗颗玉米,被掰下玉米株杆,扒去外皮,金黄色的玉米颗粒,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宛若一颗颗金豆,吸引了所有人的注目。随后,便是那些番薯。被那些禁卫,像是刨地一般,一整株一整株的从地里刨出来。番薯根系上,吊着密密麻麻,一串串还沾着泥土的番薯,好几个,大的比人拳头还要大,小的,也是细长细长。远处观看的商贾百姓们,惊叹连连。兴奋至极。越是收获,一众藩王与那些权贵们,还有百官,越是激动。甚至,逐渐骚动起来。两眼,越瞪越大!因为,哪怕他们已经有了很大的猜测,但玉米与番薯的产量,还是超出他们的估计。太多了。三亩玉米,九亩番薯田地,不到半时辰,便从一个小山堆,变成一个大山堆。他们从来都没见过,这般丰收的场景。甚至,郭秉雍等人最初准备的箩筐,都没够用,还再去吩咐人,前去再带来一些箩筐。一个时辰之后。玉米与番薯,便都被去掉外皮,或是被擦拭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摆放在箩筐内。整个场地上,除了人,剩下的全是密密麻麻的箩筐。等到田地里没有遗留下一粒玉米,或是一颗番薯。在场所有人,包括一直站在远处,拿着望远镜观看这里的商贾百姓们,也都是满脸期待。因为,接下来便是所有人都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的环节。秤玉米!秤番薯!一众户部官吏,当仁不让。朱棣与朱高炽,还有一众藩王、公侯、重臣们,都紧紧围住那两个秤。“一百二十六斤!”“一百三十斤!”“一百二十八斤……”“……合七百五十三斤!”户部尚书郁新的声音,都有些哆唆。紧跟着,一旁的亦失哈也说道:“陛下,奴婢这边秤的也是这般多!”“嘶!”听此,朱高炽与一众藩王,还有周围一众官员,都满脸震撼。这么高的产量,还比稻谷小麦要好侍弄的粮食,他们太知道,这会对大明来说,造成多大的影响。哪怕是朱棣,也是浑身一颤,眼中光芒锃亮。这是玉米,可以与稻谷小麦一般,作为主粮吃食的粮食。而且,还可以与小麦进行轮作!“亩产七百五十三斤?”“福瑞啊,此玉米,真乃是我福瑞之粮!”“陛下圣明!”“天佑我大明啊……”一众藩王与公侯权贵,皆是连连高声称赞。至于文武百官,面部神情更是夸张。很多官员,直接高举双手欢呼喝彩,有的官员则是激动的失声痛哭……只有郭安,在一众人群之中,神情淡然。七百五十三斤而已!这些玉米,都还是湿的,其中水分没有彻底晒干,而且里面还有玉米芯!要是把这些都给剔除出去,能得个六百斤,便是可以的了!“继续秤!”朱棣淡声吩咐道。“微臣遵旨!”“奴婢遵旨!”户部与亦失哈两队人,便连忙再次开书秤玉米。三亩玉米,还是很好秤的。很快。便秤完!“玉米亩产七百五十三斤、七百八十九斤、七百四十一斤!”这次,郁新说完,周围一众藩王与百官们,反倒是镇定了许多。朱棣脸上露出一丝喜色,玉米的亩产都这般高了,剩下的番薯,自是会更高!“继续秤番薯!”“微臣遵旨!”“奴婢遵旨!”虽然是南方人,但对于大明可以得到亩产这么高的粮食,郁新并没有任何忧愁,相反,则是十分欢喜,期待。因此。郁新连忙带着一众户部官员,再次开始秤一旁的番薯。一筐,两筐……越秤,所有人的眼睛,便瞪的越大,眼中愈发期待。因为,番薯的箩筐,明显比玉米的要多很多。突然。算完一亩的番薯斤数后,饶是郁新早在之前,心中便是已经有了准备。但是,仍是满心狂喜,还有些不敢置信。随即,便昂起头,大吼道。“奏禀陛下,番薯,一亩合产一千三百一十二斤!”顿时,整个场地,一片寂静,只能听到风吹的呼呼声。所有人,都是直愣愣的看着郁新,像是听到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一般。“一千三百多斤?……这怎么可能?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高产量的粮食?会不会是算错了?”一个藩王忍不住满脸不敢置信的问道。一旁,亦失哈也连忙举着手中的账本,高呼道:“启禀陛下,郁并未算错,此一亩番薯确实是一千三百一十二斤!”亦失哈的声音落下,在场所有人,顿时满心震撼。那可是一千三百匠粮食啊!江南亩产最高的稻谷,也才是三四百斤!若是大明都种上番薯,那大明何愁还会缺少粮食?这才是真正的大明福瑞之粮!天佑大明!朱棣凭什么如此得到上天垂爱?所有人,都直接沸腾起来。同时,声音还在往外传着。“番薯亩产一千三百一十二斤!”“番薯亩产一千三百一十二斤……”“陛下圣明!”“呜呜,天佑大明,天佑我等老百姓啊!”“陛下圣明……”远处,在听到亩产数目之后,所有百姓,在短暂的震撼呆滞之后,便都齐刷刷的跪下,大声高呼,同时向着朱棣连连叩拜。朱棣微微抬头,也松了一口气,番薯果然没有叫他失望!老天,还是保佑他的!爹,你没完成的梦想,老四替你完成了,您也看到了吧!“仅仅只是一亩,不准,再秤两亩的番薯!”“遵旨!”虽然秤这么多番薯,会十分累人,但这会,所有人,都是干劲十足,激动至极。随着朱棣令下,一众人都连忙再次秤了起来。很快。郁新便带着户部一众官员,秤完两亩番薯。“禀陛下,两亩番薯,各为亩产一千二百八十斤,一千一百三十二斤!”“甚好!”朱棣直接大喝一声,“诸位卿家,天佑我大明!”“陛下仁德,天佑我大明!”“陛下仁德,天佑我大明!”所有藩王与官员们,都满脸激动的齐声呼喊起来。哪怕是心怀鬼胎的官员,在看到番薯的产量之后,心中的那些小九九,都直接被冲散一大半。要是仅仅只有玉米,他们还能忽视。但是,亩产十二石的番薯!这……打不过,就只能加入了!至于时间一久,他们心中的歪心思会不会再次萌发,便不得而知!“奏乐!”礼部尚书郑沂,直接面色通红的高喊道。随即,乐鼓响起。“斩三牲,祭天地!”话落,便有一官员,斩开三牲,分祭天地。最好,又将三牲,切成小块,先是递给朱棣,朱高炽,接着在分别分给藩王、公侯、官员!在这大冷天之中。三牲早已冻的冰冷,好在分到郭安手中的,只有手指头那么长的一小块,也不知是哪里的肉。反正。咬起来并不费劲。接下来,便又将大鼎里面的玉米,还有番薯,都给捞出来。用小刀切开。每人一块。随着玉米与番薯的异香飘出,所有人肚中,都发出咕鸣声!不过。熟透的玉米,煮熟之后,空有香味,但却是十分柴硬,还不好吃,有些年纪大的官员,根本要不得,只能随意咬一咬,就咽进肚中。至于番薯。虽然有些煮的过分,但是却是软糯甘甜,刚放进嘴中,所有藩王、权贵、官员们,都是满脸喜色。番薯不仅亩产高,还如此美味?众人心中,更是震撼与期待!随后。朱棣携带太子朱高炽,诸藩王、权贵、百官们,再次祭拜一番天地与先祖之后,这才带着众人回宫。下面,郭安有些恶意猜测,这一次祭拜,朱棣主要是为了给老朱报喜!收获出来的玉米与番薯,也都一箩筐一箩筐的装上车,在一众禁卫的护送下,小心翼翼的运回宫内。宫内,才是进行商议,论功行赏的地方!随着朱棣车驾驶过,所有百姓,都自发的跪下两侧,高呼陛下圣明!车驾内,听着外面那些百姓的呼喊声,朱棣一脸欢笑。在试验田一角,一处不起眼的角落内!几个身穿麻衣,但却很是富态的商贾,等到朱棣车驾远去,这才缓缓起身。几人脸上,仍是残留着一些激动与震撼。“亩产十二石的粮食,若是我大明的百姓,都给种植上,那我大明将会是何等盛况啊?”“是啊,到时候,我大明的人口,将会翻倍!”“也会是前所未有的盛景!”“……”一边谈论着,几人便一边坐上一辆宽大马车。这辆马车外边看起来,又是普通。但是,内部却是十分奢侈。而且,车轮,还是橡胶轮胎制作!另外,在车内,还有暖和。甚至,还有热茶!各自一杯热茶下肚,一个商贾便看向最上面的沈庄,满脸羡慕。“玉米与番薯都是如此高的产量,想必沈兄必然会被陛下重赏!”“是啊,此次沈兄的沈家,必然会重现前元的兴盛!”“陛下能让我沈庄做海贸商会的大掌柜,沈某已经很是感激了,怎敢奢求别的啊?”沈庄连连摆手谦虚道,不过车内,哪一个不是老狐狸。自是看得出,沈庄那上扬的嘴角,还有满是矜持的神情。想着,一个商贾心中一动,便忍不住好奇的问道:“沈兄,可是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听此,周围一众商贾,也都忍不住看向沈庄。“没有,没有!”沈庄自是连连摇头。“至少,此次之后,沈兄身为寻回番薯与玉米的商贾,必然会让陛下牢记!”“以后,在大明,只要沈兄不犯什么大罪,子孙富贵无忧啊!”“是啊,沈兄真是羡煞我等!”“以后,还望沈兄多多照顾我等啊……”一众商贾,也都没有再多问。只是,说起吉祥话来。而沈庄,也是满脸喜色的一一应对着。陛下岂止会重赏他,甚至还会给他封爵呢!只是,只要封赏诏书一日不下,沈庄便一日不敢多说一句。但是,今日陛下的这般声势浩大举动,沈庄心中已经隐隐有一种感觉。或许,他沈家飞黄腾达的日子,不远了!同时。一个个百姓,早已经朝着京师城狂奔而去。京师剩下,顿时震动开!……皇宫。谨身殿内。早已备好丰盛宴席。朱棣,还有太子、藩王、权贵、百官,都依次坐下。随即,奏起九奏乐!在外面,饿了一上午,这会已经半下午了。朱棣心情大好,便一边让群臣吃饭,一边听着九奏乐。不过,九奏乐是从一奏《起临濠之曲》,到二奏《开太平之曲》,三奏《安建业之曲》……一直到九奏《守承平之曲》,也名《万年春》!这九奏乐曲,是回顾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创业发家史和希望基业长存的愿词。乐曲,虽是美好愿词,但大殿内,哪一个,不知这些愿词背后的尸山血海?所有官员,都是吃的跌宕起伏。或许,只有朱棣与一众藩王,还有一些公侯权贵,听的热血滂湃!宴毕!所有人,都面色肃穆的看向龙椅上的朱棣。接下来之事,大家都已经有着心理准备。朱棣轻轻咳嗽了一声,便朗声道:“天佑我大明,让定国公给我大明寻回番薯玉米此种祥瑞!”“此乃陛下仁德,这才使得祥瑞之粮,可以从万里之远的海外,来到我大明……”“天命所归,陛下贤明……”一众朝臣,顿时大肆夸赞朱棣。但是,对于郭安这个首功者,一个个却是直接跳过。坐在一众藩王下面的郭安,神情不变。他都已经公爵,还世袭罔替了,再有功劳,还能如何?不过,等到一众官员夸赞的差不多了,朱棣这才缓缓摆了摆手。“番薯、玉米此种福瑞之粮进入我大明,定国公功不可没!”……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