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43章 借古讽今,论官尸位素餐

小说: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作者:神纹本神 更新时间:2023-07-07 14:20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陈纪深谙官场的人情世故,做任何事都会留有一线,不会过分的去得罪官场某个人。
  对个人羽毛十分的爱惜。
  但过分的注重私名,同样会影响世人对陈纪品行的评价。
  南朝刘宋史家范晔曾在《后汉书.陈寔传》中对陈寔、陈纪、陈群祖孙三人有过评价:天下以为公惭卿,卿惭长。
  意思就是说,陈群尽管在曹魏时期担任过三公之一的司空,但论品行是比不过担任过汉九卿之一的陈纪的。
  而陈纪的品行,又比不过担任汉太丘长的陈寔。
  《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是一种德行标准的判断方式。
  意思就是说,立德、立功和立言才是永垂不朽的,祖先的高官厚禄,算不得不朽。
  不朽的准则,最高的是树立起道德的规范,其次是建立起不朽的功勋,再次是留下不可湮灭的文章。
  陈寔有德,但这德却不是顾全私德,往往顾全大局。
  党锢之祸时,陈寔受到牵连,主动投案,原因是“我不入狱,大家都会有危险”。
  中常侍张让权倾朝野,其父亲死后无名仕送葬,但陈寔却独自前往吊唁,这让当时的名仕都引以为耻。
  结果遇上第二次党锢之祸,张让念及陈寔的情谊,得以让颍川名仕保全。
  即便在乡间时,陈寔晓譬曲直,退无怨者。
  乡民更是言: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
  可见其德行。
  陈寔虽然没有建立不朽的功勋,也没留下不可湮灭的文章,但其德行足以称得上君子。
  相对而言,陈纪就差了些。
  身处浊世,重私名而独善其身,虽然也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但比起陈寔而言,少了舍己为人的务实。
  因此,在见到郑平的十二策论时,直言了当的告诉郑平。
  策论是好策论,但不论是陈纪还是焦和,都不可能执行。
  因为这策论,涉及到了执行者的名声。
  一旦执行后,又不能解决青州的黄巾祸事,就可能身败名裂!
  就如同刘备在高唐县聚粮于城一样,看似可以坚壁清野遏制黄巾的壮大,然而一旦在执行上出现失误,就可能让刘备背上一个祸害一方的恶名!
  这要是恶名加身,以后刘备就别想在士人圈混了!
  如陈纪和焦和这般有名声的,又怎么可能轻易犯险?
  只要不做,就不会错!
  不错,名声就不会毁。
  陈纪暗暗摇头。
  还是太年轻了啊!
  如此不谙人情世故,只会害了自己。
  “陈相,可曾看过《汉书.朱云传》?”
  就在此时,郑平却是忽然开口,瞬间让宴席的气氛变得紧张。
  陈纪愕然的看向郑平。
  西汉元帝时期,有个叫朱云的县令多次上疏,弹劾丞相韦玄成安身保位、庇护奸臣,不能管治百官。
  结果被判了刑。
  汉成帝时,曾经是汉成帝老师的张禹当了丞相,但没有真才实学,而令百官不服。
  朱云又上书求见汉成帝,当着大臣的面说张禹上不能匡正皇帝的过失,下不能有益于百姓,真可谓是尸位素餐。
  甚至还让汉成帝赐尚方斩马剑,要斩杀张禹,以警其余。
  汉成帝想处死朱云,但朱云却怒怼汉成帝,要当夏朝的关龙逢,商朝的比干。
  最后因为左将军辛庆忌死保,这才被免了罪。
  尸位素餐这个词,也因此成了讽刺一些庸官的专用词。
  郑平问陈纪是否看过《汉书.朱云传》,肯定不是在将陈纪比作朱云,而是将陈纪比作了尸位素餐的张禹。
  陈纪还未开口,侧位的陈群却是站了起来,喝问道:“郑县丞,你借古讽今,是想说自己是朱云,而家父是韦玄成、张禹之流吗?”
  “只是不采纳你的策论,你就敢这般无礼的辱我父亲?”
  刘备的整颗心也悬了起来,正要替郑平辩解时,却又见郑平微微摇头示意,只能忐忑的将话又憋了回去。
  刘子平看向郑平的眼神,多了几分欣赏。
  敢说陈纪尸位素餐的,别说这平原郡了,便是全天下的士人都没多少!
  “公祐,你不担心吗?”刘子平压低了声音,看向一旁气定神闲的引着白水的孙乾。
  孙乾微微摇头,也不回答,只是给了刘子平一個静听的手势。
  面对陈群的喝问,郑平眼神如一,如云淡风轻一般:“圣人云,君子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
  “陈郡丞,不如一观策论,再与我言如何?”
  陈纪擅长借古喻今,郑平同样以古论今。
  这一回答,是在告诉陈群:君子在是非没有辨明前不要发表意见,没有研究清楚前也不要发言。
  连策论都没看,就说郑平是在羞辱陈纪,这有违君子的德行。
  而陈纪父子,又向来以君子德行约束自己,这一反问,直接让陈群哑口无言。
  陈纪扫了一眼气势落入了下风的长子,暗暗摇头。
  长文还是太年轻啊,怎能因为一时之怒而忽略了君子的德行?
  “长文,不可无礼!”
  “正好,你也一观这郑县丞的策论如何。”
  将策论递给陈群,陈纪静静的看着瓷碗中的白水,心也如止水一般。
  陈纪的愕然,在于郑平居然用《朱云传》来暗讽自己,而非觉得受到了羞辱,但这愕然也仅仅持续了片刻。
  陈群如今只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虽然学问才智都不俗,但缺少历练。
  再加上郑平借古讽今,暗指陈纪尸位素餐,这才动了怒气,丢了方寸。
  得了陈纪的提醒,陈群静下心来,一观郑平的十二策论。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将郑平这十二策论看完,陈群这才明白为什么陈纪不愿意执行了。
  如果祖父陈寔在,陈寔不会顾及这私名有损。
  但自家父亲......
  陈纪都六十多岁了,一旦这策论失败,那就真晚节不保了!
  然而,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郑平暗讽陈纪尸位素餐,倒也没有真的在羞辱陈纪。
  毕竟陈纪如今是平原相!
  有良策不执行,却担心晚节不保,这不是尸位素餐是什么?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