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60章 知府贺喜

小说:农家状元郎 作者:成三十 更新时间:2023-07-07 20:34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陈平知道自家老师性子,便把这份感动放在了心中。
  古代讲究天地君亲师!
  其中师这一级,有时候甚至能排在亲人之前。
  这是因为,古人对师徒名分看得极重。
  学生敬仰尊敬老师,老师也会将弟子视作儿女悉心的培养。
  “等童子试过了,你就选一个本经吧。”叶老提醒道。
  学子由先生启蒙,先学会认字书写。
  然后从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起步。
  再然后就是四书五经等圣人文章。
  等到年纪再大些,就要确定自己要治的本经。
  所谓治本经,指的就是确立自己一生所要钻研的方向。
  有人以孟子为本经,有人以中庸为本经。
  因为要考科举,读书人的本经基本不会脱离四书五经这个范畴。
  当然,也不是绝对。
  前世历史上的宋朝就曾经有个奇葩,本经选了山海经。
  此事一度传为笑谈。
  但要说历史上最出名的治本经,莫过于三国时期的关二爷。
  人家读春秋的嘛!
  “是,老师。”
  陈平从善如流,拱手施礼。
  他虽然底子差了点,但是经历过后世题海战术的洗礼,别的不说背书做题可不怵!
  “对了,为师还有一件事要告诫于你!”
  “童子试虽然比不得真正的科举,但也是国朝选人、官府造册的考试。其中一些忌讳和科举是一样的,你得提前了解。”
  “忌讳?”
  陈平闻声一愣。
  随即脑海里不由想到,以往古装剧里经常会提到的一件事,就是皇帝的名字,对百姓来说是绝对的禁忌,无论如何都不能提及更不能书写。
  如果在科举文章当中,出现了帝王名字,哪怕是其中一个字。
  任凭你文章写的再好,也会被视为是大不敬。
  如前世的唐朝是三省六部制。
  户部,其实本来叫民部。
  后来李世民登基,世民两个字就成了忌讳,民部也改为户部。
  叶老看到陈平满头雾水的模样,不由哈哈一笑,调侃道:“怎么,往日的精明劲呢?”
  “老师,您就别取笑弟子了,弟子着实对国朝史一窍不通。”
  这其实也不算是陈平的锅,也不是他不想学。
  他实际上一直都想找本历史方面的书籍看看。
  这个世界同样有四书五经有三国,还听说了不少的历史典故。
  所以很好奇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发生了偏移,才出现了大誉这个朝代。
  “如此倒是不怪你,为师便给你讲讲咱们大誉的国朝史吧。”
  叶老清了清嗓子,缓缓讲述起来。
  “前朝唐末年间群豪并起,北方异族蠢蠢欲动。百姓民不聊生,幸有大誉太祖以一介布衣起家,南征北战最后平定了中原。”
  “只可惜,太祖北征时不慎感染风寒,驾崩于途中。”
  “大誉朝传到今时,已是第九位皇帝了。”
  陈平问道,“九位皇帝?那岂不是需要避讳几十个字?”
  若是生僻字也就算了,这要是常用字的话就有些难办了。
  叶老笑着摇头,解释道:“那倒不用,只需要避讳太祖和当今圣上的尊讳即可。”
  听着叶老的话,陈平渐渐对这个世界有了清晰的认知。
  这个世界和前世一样,同样的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历史一直发展到李唐,都没有什么变化。
  区别就在于,唐末天下大乱,五代十国政权割据,持续了七十余年的战乱。
  前世出现了宋朝,而这个世界出现了大誉。
  若按照前世的历史来算,现在大致就是南宋年间。
  当然大誉可不是弱宋,凭着坚实可靠的军队,一直都和北方打的有来有回。
  ......
  参加童子举之事已成定局。
  陈平休息几日后,便在安排下依照着规矩,走了个参举流程。
  然后王县令将自己第一次举荐的神童,信心满满的上报到了府衙。
  今时不同往日,近来因道路修通之故,王县令在永顺县的威望已然暴涨。
  想来没有谁会麻着胆子,这时候来给春风得意的一县主官上眼药。
  一切都顺顺利利,毫无波澜。
  陈平抱着书册在县衙里苦读的时候,城里又一次热闹了起来。
  县衙门外。
  传来震天的锣鼓声,还夹杂着一些乐器声。
  陈平四处瞅了瞅,没见到叶老和王县令,好奇之下偷摸着跑了出去。
  他刚到县衙前门,就看到一队人马正走进来。
  当先一人是位身着绛袍的官员。
  按照大誉王朝礼制,能穿绛色官袍者,至少也得是从四品的高官。
  乾州正兴府知府,正是从四品!
  此时的王县令正小心翼翼地陪同着。
  一边引路,一边向知府介绍永顺县的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
  知府没有给王县令这位下属摆官架子,反而一副喜上眉梢的样子。
  甚至在迈入县衙之时,非要拉着王县令的手和他并肩入内。
  围观的百姓只觉得,这位大人足够谦逊,不倚仗官威压人,敬佩此人的修养。
  唯有混迹过官场的人才知道内中含义。
  王县令这是要高升了!
  若非如此,知府怎么可能当着众人的面,做出这等有违上下尊卑的事情。
  实际上,不仅这些人如此猜测。
  就连王县令本人也激动地轻微颤抖起来。
  自己多年的苦劳和功劳,终于被朝廷看到了。
  想到了这么多年的劳苦,王县令眼眶一红。
  若不是场合不对,真想嚎啕大哭一场,以发泄这些年来心中的郁郁之气。
  只见知府拿出一本红边公文,笑吟吟地递了过来。
  王县令这才如梦初醒,连忙小心翼翼地双手接过。
  知府亲切的说道:“这只是工部下发的公文,并非吏部消息。但上面着重提到了你自筹钱粮,修缮县内道路之功。”
  “据说京里已经确定了对你的嘉奖,吏部文书估计这会儿正在来的路上。”
  “本官此次前来,除了要亲眼看一看所修之路,便是来给你提前报个喜。”
  虽然口上说着嘉奖,半点也没有提及升官之事,是为了避免结党嫌疑。
  可深谙官场规则的二人,全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一个县令得到了朝廷的公然嘉许,从四品官员屈尊前来视察。
  即使不便明说,升官的可能性也已经超过了九成。
  王县令冲着知府深深一躬身,动情地说道:“卑职区区之功,何以当得朝廷如此赞誉。”
  “但府尊大人多年的守护之恩,卑职一直铭记于心,绝不敢忘!”
  虽说这么多年来,知府对王知县的态度只能算是平平无奇。
  既无打压,也无提携。
  可王县令还是不得不如此奉承,只因面前这位是自己的顶头上官。
  自己做出的所有功劳政绩,自然都得分出一部分算到此人的头上。
  见王县令如此上道,知府此来目的已经达到,笑容愈发灿烂起来。
  .......
  夜幕将至。
  王县令终于将知府一行人安置下来。
  他感觉快要累虚脱了,唯有眼角的隐隐笑意,怎么都压抑不住。
  叶老和陈平见四下无人,便一同上前恭贺。
  “恭喜县尊,贺喜县尊!”
  王县令强忍着放声大笑的冲动,连连摆手道。
  “现在只收到一份工部文书而已,既没有圣旨也没有吏部公文,八字还没一撇,贺喜还早着呢。”
  虽然口中依旧保持着读书人的谦虚,可拢不住的嘴角怎么也藏不住。
  叶老尚且能理解此人的欣喜欲狂,陈平却是略感无语。
  没想到平常干练稳重办事从容,面对修路的重重阻碍,都能处变不惊的王县令,在面对朝廷嘉奖的时候,竟然也是如此反应。
  看来大誉王朝的官员,对朝廷还是有着绝对的向心力。
  绝不同于前世那些王朝末世的状态。
  王县令也非浅薄之人,高兴了一阵便逐渐压下了心头的激动,开始商讨正事。
  他对着叶老和陈平说道。
  “既然朝廷已经认可了捐献修路之策,今日知府的视察也让那些作乱的宵小,看到了朝廷的态度,那咱们就再也没有任何顾虑了。”
  “依我看等到农忙过去,百姓们休息一段时间后,全县道路就可以开始大修了。”
  “按照如今已经筹集的钱粮数额,足够咱们将全县八成的要道进行整修。”
  说到修路,王县令眼中立刻绽放出神采。
  以现今情况来看,永顺县内外应该没有人会阻止这件事情。
  形势一片大好,王县令所说的计划的确可行。
  叶老却轻轻摇了摇头,犹豫了一下,便对王县令说道。
  “县尊,是否有些操之过急了!”
  “虽然现如今看似一切顺利,但我等也绝不可掉以轻心。”
  多年的处事经验,让叶老在这般超出预料的顺利情况下,不由自主的就产生一丝危机感。
  “叶老所言不无道理。那咱们农忙后再从长计议。”
  王县令并未失去理智,同意后续再商讨如何实施其他的道路修缮。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