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五百二十章 天命元年,昭武烈祖!

小说:蜀汉 作者:雨落未敢愁 更新时间:2024-06-01 00:35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时光荏苒,章武二年不知觉已经是去年了。
  而今日,便是新年的第一日。
  刘禅的第一个年号,在众人商议之后,被定为天命!
  “天命”年号源出于《周易》无妄卦的“彖传”,意为“大享以正,天之命也”。
  以天命为第一个年号,也是大汉向天下人释放的一个信号
  我刘禅的大汉,才是正统,才是天命!
  什么魏国,什么吴国,都是异端,都是反贼,都是乱臣贼子。
  天命在汉,而我皇帝刘禅,则是要三兴大汉!
  本来诸葛亮是想要新朝的年号用建兴的。
  建兴”两字本身具有积极的含义。“建”字有建立、创设的意思,强调新的开始和建设;“兴”字则寓意兴旺、昌盛,寄托着对国家繁荣发展的期望。
  因此,“建兴”年号表达了统治者希望建立一个兴隆昌盛的国家的愿望。
  尤其是季汉作为刘备建立的政权,一直以延续汉室、复兴汉室为己任。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作为辅政大臣,继续秉持这一理念。
  选择“建兴”作为年号,也体现了季汉政权对于延续和复兴汉室的坚定信念。
  这个建兴年号,好得很。
  结果这个年号一出来就给刘禅给否了。
  笑话!
  我刘公嗣岂用继承刘备的理想?
  或者说
  刘备兴复汉室的理想,在刘禅看来,还是太小了。
  我的目标是星辰大海,而不是东汉十三州。
  天命天命!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什么美洲,什么欧洲,势必要臣服于我大汉的铁蹄之下!
  天命这个年号,正可谓寄托着刘禅的大志!
  刘禅大志高飞九天,然而茶米油盐酱醋茶才是生活。
  这不,少府董允哭着连上前诉苦。
  “陛下,这个腊赐可会太多了一些?”
  汉朝新年的时候,都有一个腊赐的传统,所谓之腊赐,就是皇帝赏赐给臣子们的年终奖。
  刘禅依照前朝故事发赏
  大将军、三公各钱20万、牛肉200斤、粳米200斛;特进、侯15万;卿10万,校尉5万;尚书3万;侍中、将、大夫各2万;千石、六百石各7千;虎贲郎、羽林郎3千。
  其实这个赏赐并不多,但奈何现在关中粮草吃紧,尤其是发赏的钱要从内库中出。
  作为少府,皇帝的管家,这内库有多少钱粮,董允岂会不知?
  “关中各地设立了皇庄,商盟中,少府也占了六成的股分,怎么连赏钱都发不出来?”
  刘禅眉头微皱,似乎有些不满意。
  “先帝陵寝修缮,长安宫殿修缮,大多出自内库,况且关中初定,陇西凉州未平,丝绸之路并未打通,要想用商盟盈利,那还早得很呢!”
  听完董允的诉苦,刘禅才发现,他这个皇帝成穷鬼了?
  这哪能行!
  “先帝陵寝修缮,长安宫殿修缮的钱帛,全部由内库中出?外库来干什么?”
  董允只好耐着心给刘禅解释。
  “战乱流民安置,便需要巨量的钱帛,疏通水利,修缮道路,开垦荒地,每一项都花费巨亿,外库亦是不剩多少钱帛了。”
  好家伙,感情大家伙都是勒着裤腰带过日子啊!
  攻伐关中,是举国之战。
  从经济,从国力来看,本来汉国是没有这个条件发动这个战争的。
  是因为时机太好了,让刘备提前发动了攻伐关中的战争。
  战争是打赢了,但对国力的消耗,却是巨大的。
  现在的恶果,已经是体现出来了。
  好在战争结束得够快,益州百姓虽然过了一段苦日子,但这段苦日子过得并不算久。
  再久一些,恐怕后方都要起火了。
  “看来得找个生钱的生意了。”
  一分钱难倒大丈夫。
  没想到他刘禅当了皇帝了,还要为钱帛之事烦心。
  说好的皇帝想干嘛就干嘛的呢?
  怎么感觉什么都干不了一般?
  “陛下有主意了?”
  赚钱的买卖刘禅自然知道许多,但能不能做出来,却是一个问题。
  “腊赐既然是定例,便不能失了,臣僚兵卒,都为新朝流血流汗,不能亏待了他们,便照前朝旧例七成发放,剩余三成,待国家缓过气了,再行补发。”
  年终奖的套路,刘禅还是懂一些的。
  闻言,董允眼睛顿时亮起来了。
  “这是好主意。”
  年终奖若是削了,恐怕有伤这些臣僚的干事积极性,只是缓发,倒是没有,反而能看出国家的不容易,陛下的殚精竭虑谋国。
  “便按照七成发放罢!另外,外朝商议大行皇帝谥号庙号之事,难道还没有结果?”
  闻言,董允当即上前说道
  “大行皇帝谥号争论有二一个是‘昭烈’,一个是‘昭武’。庙号争论有二,一是‘中祖’,二是‘烈祖’。”
  按照前世的话,刘备的谥号便是昭烈,庙号更是没有。
  毕竟刘备建立的蜀汉不仅偏居一隅,始终没有入主中原,而且,在魏蜀吴三国中,蜀汉更是第一个走向灭亡的,也即存在时间比较短暂,只经历了两位皇帝。
  这个时代上庙号还是比较严格的,以前世刘备的成就,是没有资格上庙号的。
  所谓的烈祖,还是刘渊给他上的。
  至于谥号。
  《谥法》所云“圣闻周达曰昭”,“昭德有劳曰昭”,意味着扬名立威、表彰杰出,同时也象征着光明和显耀。这个字赞扬了刘备的品德高尚。
  “烈”字在谥法中同样有明确的解释“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业曰烈”,代表着勇猛、刚毅和建立功业的决心。这个字是对刘备一生功绩的肯定。
  而武字,在谥法中同样有明确的解释克定祸乱曰武。
  只是现在天下没有一统,用武字似乎不太合适。
  至于中祖与烈祖,更是差别巨大。
  中祖强调的是中兴之功,是对国家衰落之后的再次振兴的认可;而烈祖则强调的是开创之功,是对那些为家族或国家奠定基础的祖先的尊称。
  刘禅思索一番,说道“今日之内,谥号庙号便要定夺,以朕看,昭武,烈祖便很合适。”
  昭武给刘备贴贴金,至于中祖
  要是给了刘备,怕是刘备承担不起,这是要给天下人戳脊梁骨的。
  毕竟现在大汉还没三兴呢!
  “臣下这便派人去尚书台与丞相府。”
  现在大汉新朝的权力运行是这样的。
  最高的位置,自然就是皇帝刘禅了。
  下面有两个权力中心,一个是丞相府,一个是尚书台。
  至于刘禅讲武堂的力量,亦是渐渐的进入丞相府与尚书台之中。
  对于现状,刘禅并不满意,但也只得是先接受这个格局。
  等手底下的人资历够了,自然能慢慢将重要的位置替换上去。
  现在诸葛亮与法正都干得挺好的,刘禅也没有卸磨杀驴的意思。
  宦官去得快,回来的也很快。
  尚书台与丞相府都呈上表书,结果很统一。
  谥号昭武,庙号烈祖。
  显然,刘禅的话在他们中还是有份量的。
  “便按着丞相府的这个,给天下发出告文罢!”
  少府董允当即领命。
  于是命尚书台派人通传告文,宣告天下。
  翌日。
  刘禅天坛祭祀,手持告文,高声道
  “大行皇帝以布衣宗室起事,折节下士,爱民若子,乃剿黄巾、平荆襄、收蜀益、复汉中,纵横天下。
  帝宽厚雄毅、知人待士、才略绝伦,大类高皇帝,又仁德爱民、宏心远虑、机谋深断,有孝文遗风矣。
  今兴复长安,帝祚更延,圣德巍巍,武德昭昭,宜上美谥以定论,谥法云圣闻周达曰昭,克定祸乱曰武,经三公叙理,九卿叙伦,上大行皇帝谥号曰“昭武”,庙号曰“烈祖”
  谨以牺牲玉帛,酒醴果品,敬献天地神明,伏望垂鉴。
  刘禅谨告。”
  告文念罢,只待惠陵修建完毕,便可以将刘备下葬了。
  前人去矣,活着的人,却还有活着的事情。
  刘禅现在,只想搞钱!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