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一百一十四章 如此中医

小说: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 作者:小燃纸 更新时间:2023-11-19 20:09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第114章如此中医
  人体脊椎上的经络属于督脉,下起于长强穴,一路往上,越过头顶,直至上颚内的龈交穴。
  第五脊椎下,正是神道穴。
  督脉旁开一寸半,属于足太阳膀胱经。
  神道穴旁开一寸半,对应的是心俞穴,再旁开一寸半,对应的是神堂穴。
  当一个人神道穴有压痛的时候,证明心脏出了问题。
  刺痛是内有淤血,闷痛是气脉阻塞。
  所以,人体的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不仅可以用来治病,还可以用来诊断,甚至痊愈之后的复诊。
  它是一套完整的体系,是先贤们通过不尽的努力和无数的尝试,总结出来的医学理论。
  奈何,现阶段,并没有一种看似科学的方法来解释这一切。
  于是,就成了某些人口中的封建迷信。
  千百年来,先辈们凭此治病活人无数,若真的是毫无根据的经验医学,何以传承至今?
  到了这一步,周书记倒是安定下来了。
  毕竟,王承舟的诊断手法新奇独特,简直闻所未闻。
  众人从来没有想过,真的可以有人不借助任何医疗器械,就能把一个人的病情分析得一清二楚!
  许医生扶着眼镜,手臂已经僵硬在了脸上。
  表情十分复杂。
  作为一个医生,他不得不佩服王承舟的一整套诊断流程,滴水不漏,有理有据。
  可正是作为一个县医院的医生,让他实在放不下架子认输。
  不过,到了这会儿,也没人再计较什么斗法的事儿了。
  全部都被王承舟的新奇玩意儿给吸引住了,一个个甚至比当事人还要兴奋,探着脑袋问道:
  “这位……小神医,听你的话意思,周书记这病有的治?”
  “别说,今天我们是真的开了眼了!小王同志,从周书记的反应上来看,你的诊断十分正确呀!”
  “王承舟同志,所谓趁热打铁,事儿都赶到这儿了,干脆,你就直接给周书记医治吧,也让我们多长长见识。”
  众人七嘴八舌的,王承舟自然不会拒绝。
  这也算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起码,可以在蒲山乡这种小地方,光大一下中医,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先人留下来的智慧。
  当即,便点头道:
  “我既然下手了,定然没有敷衍了事的道理,否则,对不起自己医者的身份。”
  “不过,咱们公社可是没有什么草药铺子,我只能开个方子,之后,草药需要伱们去城里一味一味的抓。”
  “在那之前,我先用针灸帮助老周稳定住病情,保证其不再继续恶化,缓慢的得到治疗。”
  众人一听,更加来劲了。
  一个个摩拳擦掌,跟自己要上手似的,激动道:
  “那还等什么?快下手吧!”
  “对了,需要咱们避嫌不?我听说针灸可要满身体的乱扎,免不了要脱衣服,女同志就别搁这儿挤了。”
  “哎呀,咋怎烦人!好不容易遇上个有真本事的小大夫,人家也想看嘛。”
  人群中,立刻就有女同志不乐意了。
  噘着嘴,嘟囔道。
  惹得大家伙一阵哄笑。
  注意到几个姐姐婶婶的目光,王承舟挠了挠头,连忙解释:
  “这个,没有啥需要避嫌的地方。”
  “不过,各位女同志要是觉得看一个老同志光膀子不太雅观,自然可以离开。”
  “而且,相较于针,对于寒症,灸的效果会来得更好一点儿。等下我会把具体的方法教给老周,尴尬的地方,让他自个儿有空了灸一灸就好了。”
  众人闻言,又笑了。
  周书记禁不住骂了一句,心情跟着好了起来。
  “首先,心三针是必须的。”
  王承舟收敛笑容,正色道:
  “心和小肠互为表里。”
  “根据中医理论,寒凝淤血,乃是心火不够所致。天凉了,水管里的水要结冰,此乃自然之理。”
  “第一步,就是要把心脏和小肠的火给提起来。让体内的水液汽化,血脉通畅。所以,我才说灸要比针好一些。毕竟,灸乃久火,性阳。”
  王承舟一边说着,一边指点周朝民心之募巨阙和小肠之募关元的位置。
  至于心三针中的天突穴,位置在咽喉处,如果不想把自己熏死,肯定是不能用灸的。
  而后,便让周书记脱掉上身的衣裳。
  当下已是立夏,天气不再特别寒冷。
  大白天的光着膀子,倒是没什么大碍。
  “上医治未病,不治已病。”
  王承舟又转到周书记的身后,沿着脊椎骨轻轻按压,直接找到第三椎下的肺俞穴,斜着一针刺入,“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一个人得了病就不治了,就让其等死吧;咱专门救治那些还没得病的,好显得咱们高明。”
  听他说得有趣,几个女同志笑得特别大声。
  同时,大家心里头也充满了疑惑。
  在许多人的认知里,“上医治未病”这句话就是防患于未然,提前调养身体,以避免大病产生。
  难道,还有不一样的解释?
  王承舟绕过来,按了下周书记的胸口,以度骨法找到中府穴,针了下去。
  此乃肺脏的募穴。
  针灸中有种“俞募治疗”的方法,所谓的俞穴就是足太阳膀胱经上一系列的穴位,而募穴,就是对应五脏六腑的穴位。
  “根据五行生克的理论,火克金。”
  王承舟一边下针,一边随口说着,“心脏出了问题,第一个就会向肺部蔓延。”
  “所以,我们下手治疗心脏的时候,首要就是强健肺脏,以阻止疾病的恶化。”
  “这也是上医治未病的另一层意思。”
  还有这样的说法?
  众人恍然,同样不是太懂,同样觉得很有道理。
  大道至简,正是此理。
  下完肺俞和中府之后,王承舟又在肝俞和期门下了几针。
  同样的道理,木生火,想要把心脏强起来,必须要先强健肝脏,好让五行生化。
  而后,才开始在心俞和巨阙上下针。
  一时间,周书记前胸后背上密密麻麻的扎了十来针之多。
  但是,多而不乱。
  不像后世许多中医保健馆里弄得人跟刺猬似的。
  针灸里虽然有天应的说法,哪里痛了扎哪里,可是,那也是要按照经络来的,可不是乱扎。
  身上扎完之后,王承舟又在手少阴心经的神门穴上各下了一针。
  神门穴属土,属于心经的子穴,可以用来做泻,以治疗心脏的实症。
  而后,又在手厥阴心包经的劳宫穴下了一针。
  前面说过,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一般情况下,心脏本身是不受病的。
  之所以出现各种各样的心脏问题,要么是药物刺激所致,要么是心包膜出了问题。
  而劳宫穴,正是手厥阴心包经的本穴,补泄皆可。
  一通操作下来,周书记是彻底舒坦了。
  光着膀子,深深喘了一口气,笑容都灿烂了。
  众人看着他的气色明显好转,不由得啧啧称奇。
  许医生推眼镜的手都颤抖了,一阵失神。
  以至于,输液瓶下空了,都忘记了换,差点儿回血。
  吓得他手忙脚乱的折腾了一通,又是加止痛药又是加消炎药的。
  临了,针却再也扎不下去了。
  嘴里不停的喃喃道:“这算什么道理?这算什么道理?这算什么道理?”
  显然,已经被深深的打击到了。
  哪儿有人这样治病的?
  不化验,不检查,不吃药,就往人身体上扎几根针,效果咋就能立竿见影呢?
  这简直违反常识呀!
  自己学到的先进的科学知识,一时间,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没办法。
  别说是他,即便是西医界的泰斗,如果不接触任何中医方面的知识,也不可能看得懂。
  两者,完全是走了不一样的路子。
  所以,后世许多医学院把完整的中医体系,拆分成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甚至还学习西医,划分成各种各样的科室,简直就是荒谬。
  搞得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高材生,药不懂医,医不知药,怎么能治得好病?
  好好的中医,完全被肢解了。
  知经络,才能明诊断,懂草药,才能开处方。
  本来就是一体的啊!
  许医生会有这样的表现,更加不奇怪了。
  王承舟本来就没有借着病人,争强好胜的心思。
  见状,更没有兴趣逞口舌之快了。
  针灸做完之后,又找来纸笔,开了一副药方。
  大体上,治疗冠心病时都可以使用。
  不过,针对不同的证型,各有加减。
  比如,周书记是寒凝,需要加桂枝和薤白;淤血需要加土鳖虫。
  写写画画,一直开了十来种草药。
  大家站在门口,探着头,脑袋都快挤破了。
  都想知道到底是啥东西,能够治疗那么严重的心脏病。
  几个女同志更是毫不示弱,努得额头上都冒汗了,仍旧拐着胳膊肘,又想看药方,又怕被人占便宜。
  也是难为她们了。
  王承舟一脸无语,只好拿着纸,念了一遍,好让大家伙儿省点儿力气,“黄芪60克,仙鹤草60克,党参30克,五味子20克,何首乌30克,白芍30克,葛根40克,川穹15克,丹参30克,路路通30克,三七10克,益母草40克,石菖蒲15克,栝楼30克。”
  “寒凝,加桂枝和薤白各15克;淤血,加土鳖虫20克;心律不齐,加龙骨、牡蛎、紫云英各30克;心悸,加枣仁30克,五味子25克……”
  “算了算了,你们可不要死记硬背,中医的剂量因人因症而异,不可死搬硬套。说出来,只是让你们知道一下世上有各种各样繁多的草药,好长长见识。”
  对于药方,大家别太认真。
  就像书里写的,看看就好,不要尝试。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