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小说

第十六章 七千两金

小说:西游:家父李世民 作者:月雨白 更新时间:2023-12-05 18:02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唐皇闻言,不置可否,令群臣议论。
  宰相萧星手持牙笏出班奏曰,“佛,圣人也。佛法能弘扬善良,遏制罪恶,幽冥之说也有助于国家统治,它是有用的。”
  傅奕辩论,“凡事要论优劣。为佛者出家,便是以匹夫之身对抗天子,此乃不孝。”
  “犹赵王李福之人,若尊无父之教,还有亲乎?”
  “佛之一教,实乃恶教。”
  李福出班道,“傅丞之言确之凿凿,似有可取之处。”
  “福有话问,西方佛祖欲强传佛法与东土。”
  “傅丞可有抵挡之方法?”
  “我之方法,顺水推舟,我注六经,不知傅丞以为如何?”
  傅奕还欲开口,太子承乾忽然出班。
  他附李福之言道,“儿觉十三弟所言极是。佛之一教,民间早有传播。堵不若疏。”
  “若十三弟为我唐佛家之掌门者,当安心无虞。”
  唐皇应允,“承乾之言有理。此事陈述完毕,即刻施行。”
  唐皇命张道源、萧星等人,邀请诸佛,建设道场。
  此事完毕。
  刑部尚书禀奏大赦之事。
  积年案件复查,果有蹊跷。
  其中以“陈光蕊”一案,最为离奇。
  刑部尚书道,“陈光蕊乃我朝状元,曾任文渊殿大学士,与丞相之女殷温娇成亲,后外放江州。”
  “陈光蕊夫妻二人行至洪口渡口,艄公刘洪见色起意,杀了陈光蕊,逼陈殷氏从之。”
  “刘洪取陈光蕊衣冠,官凭文书,同陈殷氏江州上任。”
  “刘洪冒充陈光蕊一十八年,直至前时方才伏诛。”
  唐皇道,“此事不已经案结。”
  “我记忆那陈光蕊之儿陈玄奘京城报信,殷丞相与我申御林军六万去捉。”
  “此事有何蹊跷?”
  刑部尚书道,“陛下,陈殷氏已然自尽。”
  “哦?我记得那陈光蕊不是死而复生了么?”
  “其子陈玄奘于江边渡口活剜心刘洪心肝,随后龙王送陈光蕊还阳复活了么?”
  刑部尚书道,“之前却说如此,但前日复审,臣发现疑点。”
  “什么疑点?”唐皇问道。
  “一、陈殷氏与刘洪有杀夫之仇,如何安度十八年?”
  “二、陈光蕊中状元后,遇丞相之女绣球成亲。第二日便赴任江州。陈殷氏何时怀有身孕?”
  “三,陈光蕊洪口身死时,刚与陈殷氏相识一旬有余。短短几日,陈殷氏又是如何知自己怀有身孕?”
  “臣又调查。”
  “陈玄奘于水贼杀陈光蕊三月后分娩,其母让其随江而流,金山寺主持捡到。”
  “恕臣驽钝,未见三月怀胎而降生者。”
  “固臣怀疑,陈玄奘之父,非是陈光蕊。”
  “其乃是陈殷氏私通之子,陈殷氏之父恐事情败露,绣球招亲,砸中陈光蕊,火速洞房,以欺遮掩。”
  “陈光蕊适才紧急上任,却不料私通之夫于半路截杀。”
  “若真如此。”
  “陈玄奘乃是活剥生父,逼死生母之凶手。”
  “固,臣请陛下判定,陈玄奘是否有罪!”
  刑部尚书之言,震惊全场。
  此等秘辛,豪门之家虽都不少,可暴露在阳光下确是鲜有。
  唐皇问询殷丞相,“丞相以为如何?”
  年迈之丞相颤抖身体跪叩于地,泣不成声,“臣有罪,臣乞陛下允臣告老还乡。”
  唐皇长叹一声,“如之应允。”
  刑部尚书道,“臣请陛下判定,陈玄奘是否有罪!”
  唐皇回答,“有罪。”
  刑部尚书道,“按律当斩,可斩?”
  “可。”
  刑部尚书又言,“立斩?”
  “立斩。”
  午时三刻。
  唐玄奘斩于京兆府门。
  斩决当时,似有蝉鸣。
  午后,山川坛。
  张道源、萧星等人,聚僧众千余,逐一筛选。
  内中选得一得道高僧,俗家姓氏为李,名为福。
  张道源称赞李福,“根源又好,德行又高。”
  萧星等人禀奏圣前。
  唐皇欣喜。
  李世民说道,“选得果然不错。一看便知是有禅心有德行的和尚。”
  “朕赐你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
  李福法师谢恩。
  唐皇又赐五彩织金袈裟一件,毗卢帽一顶。
  唐皇和他说,“福儿你要选妥明僧,再赴化生寺,择定良辰吉日,开演经法。”
  李福领了旨意,遂住进了化生寺里。
  化生寺中僧弥众众。
  李福为之领导。
  今日打造禅榻,明日装修功德,后日整理音乐。
  最后共选得大小僧众,共计一千二百名。
  分派四百名于上堂,又派四百名于中堂,再派四百名于下堂。
  三堂之中,物件皆齐,头头有次。
  李福又选黄道良辰。
  乃是贞观十三年,九月初三。
  开启做七七四十九日“水陆大会”。
  至十月中旬为止。
  一切办妥,李福具表申奏。
  唐皇及文武两班,国戚皇亲,于九月初三,赴化生寺,拈香听讲。
  贞观十三年,岁次己巳。
  九月甲戌。
  初三日,癸卯良辰。
  这日天空晴空万里,瑞气无云。
  金銮国戚,文武重臣于寺之内。
  平民百姓,于庙之外仿若过年。
  只见这道场,金碧辉煌,幢幡飞舞。
  只听那千二百僧众,演诸品妙经。
  大阐法师李福口中无高深拗口之佛语。
  其论述之内容,言语朴实道理真切。
  僧众虽有所不满,但万千百姓皆说,“这才是得道高僧!”
  唐皇听闻,心里甚喜。
  一群文武看了佛祖金身,见了罗汉之相。
  李福呈上安魂榜文。
  唐皇见之想起枉死城中百万鬼军,更是欣喜。
  李世民说道,“汝等切莫慢了佛事。”
  “待水陆大会功成圆满,必将各有赏赐。”
  千二百僧众齐齐谢恩。
  三斋完毕,唐皇回驾。
  夜空之中繁星点点,满城烟火好不热闹。
  南海普陀珞珈山观世音菩萨,逛于长安,继续寻找有德行者。
  前些时日,本见江流儿和尚乃是正主,却不料还未曾相见,玄奘便入幽冥。
  菩萨今日见高坛法师乃是李福。
  菩萨便与木叉化为癞头赤足和尚,沿街叫卖袈裟锡杖。
  有那未曾选中的和尚问,“那癞头僧,你这袈裟锡杖多少钱?”
  菩萨道,“袈裟价值五千两,锡杖价值两千两。”
  那愚僧笑骂。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